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必须清楚建党精神产生的背景,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如何弘扬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关键词:建党精神;内涵;弘扬;赓续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七·一”讲话上首次提出伟大的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为夺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人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战胜了一个个自然阻力;凭着敢教日月换青天的勇气和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铸造了中国革命的精神谱系,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一、建党精神铸就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东方农耕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野蛮的恣意践踏,农耕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农耕文明和民族存亡的危机
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9%,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满清政府却依旧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政策。
1.农耕文明的危机。1840年,全国人均粮食仅200公斤左右;美国人均粮食已接近1000公斤。1840年,英国每个农场都有一部蒸汽机,而中国两千年前的耕作方式基本没有变化。1840年,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中国还不知铁路为何物。
2.民族存亡的危机。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满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粉碎天朝上国的假像,从此中华民族坠入黑暗深渊。农耕文明所创造的资源已经被工业文明摧残殆尽。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一系列战争,满清政府都失败了,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给了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从此,善良的中国人民才渐渐意识到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种灭国的危险边缘。
(二)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与实践
1840年以来,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与实践,却始终没有完成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任务。
1.起义救国。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平均地权”笼络人心,团结了一部分农民,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稳固的阶级基础,没能抵挡住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剿杀,终而失败。
2.实业救国。地方阶级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制强”,以中學为体西学为用的洋为中用,兴起实业救国,也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而告终。
3.制度救国。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手里,最终也只能以戊戌六君子大义凛然,为革命而牺牲昭告天下。
4.思想救国。新文化运动,能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却没有得出一个科学的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救亡理论,能剔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一些糟粕,却没能构建一个人民能接受,愿意去信奉的坚定信仰。
5.革命救国。1911年辛亥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没能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的反扑,没能终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近代以来,各种阶级阶层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又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我们带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学界的爱国主义热潮,五四运动暴发,沉睡的东方雄狮被彻底唤醒,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和李大钊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号召青年学生、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北洋军阀的混乱统治,探寻一个救亡图存的新道路、新理论、新力量。1921年7月,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操着不同口音,身着不同服饰的13名党员,受邀共同创业,冒着枪林弹雨,内外敌人的围剿杀戮,本着创业的初心和使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二、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引下,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大地上不断的探索,开创了一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创造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仰之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坚持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主义的信念,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建党初期为党和国家牺牲的李大钊、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主义而战,为主义而牺牲,为了可爱的中国而牺牲。共产党人正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战胜了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最终获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动力之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建党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守初心和担使命实践历程,就是不断检验着初心与使命的历程。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之源。这不仅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历练铸就的光荣传统,同时也是各个时期共产党人精神所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夺取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突破国际封锁,独立自主,攻坚克难,铸造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奠定了强国之基。在改革开放时期铸就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在新时代涌现出了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为实现富起来,强起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民之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支持,人民的认同,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巩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时代之问,回答的如何,是人民说了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可或缺的,这是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根基。
三、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动力之本。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一)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建设,必须从严治党。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抓实伟大斗争。党要管党,要从严治党。十八以后,从严治党写入“四个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二是要加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三是要扎牢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的运行,夯实全面从严治之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加强党的建设,抓实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做好政治建设立党之本、思想建党铸党之魂、组织建设强党之体、作风建设塑党之形、纪律建设严党之尺、制度建设治党之矩。
(二)不折不扣践行初心使命
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夙愿。
1.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事业内在要求和成功的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要的就是践行初心使命,解决发展的问题。守初心、担使命是共产党人动力之本和精神之源,践行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担当。
(三)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要求共产党人必须传承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立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实际,经济总量位居世界二,但我们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只有立足于我们发展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才能做到方向明,效果好。
2.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代党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与人民群众关系,从毛泽东提出军民鱼水情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无不体现了党群有关系。
3.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党的政治生活,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要经常进行反省、自新。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者加勉”。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我们党永葆青春,聚心凝力的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方略。
4.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革命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共产党人正是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赓续党的红色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5.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历史反复证明,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规律,我们党的事业就要受挫,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比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于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全党上下,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重新树立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团结了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凝聚人心民,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
結语
总之,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加强党伟大工程,必须戮力共建伟大事业,必须赓续红色基因,续写党的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书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2]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
[4]巨力,从三个历史节点看中国经济发展奇迹[J]求实.2019.20.
作者简介:
李慧芹(1975),中共大理州委党校,行政管理学讲师,历史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及公共管理。
关键词:建党精神;内涵;弘扬;赓续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七·一”讲话上首次提出伟大的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为夺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人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战胜了一个个自然阻力;凭着敢教日月换青天的勇气和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铸造了中国革命的精神谱系,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一、建党精神铸就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东方农耕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野蛮的恣意践踏,农耕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农耕文明和民族存亡的危机
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9%,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满清政府却依旧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政策。
1.农耕文明的危机。1840年,全国人均粮食仅200公斤左右;美国人均粮食已接近1000公斤。1840年,英国每个农场都有一部蒸汽机,而中国两千年前的耕作方式基本没有变化。1840年,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中国还不知铁路为何物。
2.民族存亡的危机。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满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粉碎天朝上国的假像,从此中华民族坠入黑暗深渊。农耕文明所创造的资源已经被工业文明摧残殆尽。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一系列战争,满清政府都失败了,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给了一个弹丸之地的日本,从此,善良的中国人民才渐渐意识到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种灭国的危险边缘。
(二)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与实践
1840年以来,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与实践,却始终没有完成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任务。
1.起义救国。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平均地权”笼络人心,团结了一部分农民,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稳固的阶级基础,没能抵挡住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剿杀,终而失败。
2.实业救国。地方阶级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制强”,以中學为体西学为用的洋为中用,兴起实业救国,也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而告终。
3.制度救国。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手里,最终也只能以戊戌六君子大义凛然,为革命而牺牲昭告天下。
4.思想救国。新文化运动,能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却没有得出一个科学的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救亡理论,能剔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一些糟粕,却没能构建一个人民能接受,愿意去信奉的坚定信仰。
5.革命救国。1911年辛亥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没能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的反扑,没能终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近代以来,各种阶级阶层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又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我们带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学界的爱国主义热潮,五四运动暴发,沉睡的东方雄狮被彻底唤醒,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和李大钊在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号召青年学生、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北洋军阀的混乱统治,探寻一个救亡图存的新道路、新理论、新力量。1921年7月,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操着不同口音,身着不同服饰的13名党员,受邀共同创业,冒着枪林弹雨,内外敌人的围剿杀戮,本着创业的初心和使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二、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引下,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大地上不断的探索,开创了一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创造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仰之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坚持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主义的信念,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建党初期为党和国家牺牲的李大钊、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主义而战,为主义而牺牲,为了可爱的中国而牺牲。共产党人正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战胜了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最终获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动力之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建党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守初心和担使命实践历程,就是不断检验着初心与使命的历程。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之源。这不仅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历练铸就的光荣传统,同时也是各个时期共产党人精神所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夺取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突破国际封锁,独立自主,攻坚克难,铸造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奠定了强国之基。在改革开放时期铸就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在新时代涌现出了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为实现富起来,强起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民之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支持,人民的认同,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巩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时代之问,回答的如何,是人民说了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可或缺的,这是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根基。
三、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动力之本。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一)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建设,必须从严治党。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抓实伟大斗争。党要管党,要从严治党。十八以后,从严治党写入“四个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二是要加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三是要扎牢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的运行,夯实全面从严治之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加强党的建设,抓实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做好政治建设立党之本、思想建党铸党之魂、组织建设强党之体、作风建设塑党之形、纪律建设严党之尺、制度建设治党之矩。
(二)不折不扣践行初心使命
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夙愿。
1.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事业内在要求和成功的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要的就是践行初心使命,解决发展的问题。守初心、担使命是共产党人动力之本和精神之源,践行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担当。
(三)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要求共产党人必须传承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立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实际,经济总量位居世界二,但我们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只有立足于我们发展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才能做到方向明,效果好。
2.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代党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与人民群众关系,从毛泽东提出军民鱼水情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无不体现了党群有关系。
3.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党的政治生活,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要经常进行反省、自新。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者加勉”。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我们党永葆青春,聚心凝力的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方略。
4.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革命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共产党人正是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赓续党的红色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5.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历史反复证明,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规律,我们党的事业就要受挫,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比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于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全党上下,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重新树立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团结了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凝聚人心民,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
結语
总之,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加强党伟大工程,必须戮力共建伟大事业,必须赓续红色基因,续写党的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书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2]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
[4]巨力,从三个历史节点看中国经济发展奇迹[J]求实.2019.20.
作者简介:
李慧芹(1975),中共大理州委党校,行政管理学讲师,历史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及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