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手工审计、计算机审计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将互联网下的计算机合理应用到审计项目工作当中,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审计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挑战和机遇都迫使审计模式的变化,也迫切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审计模式和审计手段去面临挑战并发掘机遇。为此,本文就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具体应用进分析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审计项目;应用
引言:
互聯网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加强了对人的管理,加强了风险防控,改善业务,在此背景下联网审计应运而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创新审计技术、完善审计职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探究如何将互联网及相关资源引入审计项目中,充分拓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形成独特的审计项目“云审计”,对当前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产生及特点
(一)互联网审计的产生
互联网审计的产生可归纳为外在因素和内在需求两方面。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新型的审计思维、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手段;其次,传统的审计模式在审计自身的发展中显示出了诸多的缺点和不足,审计范围狭小、效率低下以及审计工作不透明等也促使了互联网审计的发展。互联网审计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审计”模式,而是把互联网作为媒介和工具,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审计的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的一种有着互联网思维的审计模式。
(二)互联网审计的特点
1.互联网审计的审计目标范围广。
由于互联网审计技术侧重于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强了审计工作中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甄别能力,可清除传统审计中存在的信息封闭、地域限制等障碍,通过随时随地将个人、企业和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形态。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很轻易同被审计单位发生联系,也可以与被审计单位发生经济业务的客户、企业、银行、政府取得联系并获取审查原始凭据和有效信息,从而加大了审计的目标范围,将审计的目标范围无限扩大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2.互联网审计的效率高。
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天生具备“开放性”,是提倡自由、共享、合作精神的一个平台,既可以与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监督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个人的连接,同时有效地对审计人员进行监督,约束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问题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利用互联网全球性共享的优点,实时调取所需的数据资料,减少审计工作人员的外出取证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审计信息的价值和效率。
二、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一)组网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审计项目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联网审计业务网络和终端形式实现审计目的。下面就审计业务网中较成熟的组网技术进行重点介绍:
1.实时审计。通过网络互联环境,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以及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的情况,实时访问、检查、采集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有关数据。这种实时访问、检查,改变了传统现场审计每年只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数据进行次数有限的检查的状况,缩短了每次检查活动的相隔期间以及检查周期。
2.远程审计。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或数据库备份,并应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检查和审计。除必须现场核实的审计证据以外,在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审计机关还可以逐步通过扫描(拍摄)纸质凭证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实现对疑点凭证的远程查阅,实现电子账册、凭证等审计证据的远程取得。
(二)数据采集技术
在进行联网审计监督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采集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审计单位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采集时除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年份、月份、日进行备份外,也可以从系统中完成数据采集。对于审计单位在采集数据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前置机的设置。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料数据库进行直接设置,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存在,在该问题的处理上可以在被审计单位的前端设置前置机,审计人员对所有数据的查询,可以利用前置机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宽带不足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查询数据或数据增量的权利,同时被审计单位中,也应当安置相应前置机实现对数据的处理。
2.PC服务端。在远程审计数据集中式的单位时,可以对国家公用通讯网络进行利用,审计人员在公共网络的支持下只能对信息进行查询,而在查询后真正的处理需要在被审计单位实现。在此时,审计前置机需要有过硬的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具有对大量数据处理的能力。
3.大型服务上的数据转移。部门单位在数据上十分集中,对于这些单位在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上都需要选用中大型计算机,中大型计算机与PC计算机存在较大差别,需要研发或选购批量导出导入性能适合的器件。
4.前置机审计模型。在前置机模型的安装上主要包括:触发时间、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定期检测、数据的采集要具有选择性、数据增量要同步、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对被新加入到被审计单位中的数据要能够进行自动审计,并且针对审计情况可以实现自动预警。
(三)安全技术
在进行联网审计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整个流程的安全性。在对联网审计的安全性的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保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审计人员不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但审计单位需要先前置机中转移数据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系统中的数据发生不合理改变,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避免非法数据采集的出现。
2.安全传输,数据的安全传输主要应当有平台负责解决,审计单位需要关心的安全问题是信息进入到系统后的安全,要确保信息不会泄露、数据完整、数据不会被截获。
3.安全存储,审计机构在长期的工作中会积累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存储上要注重安全性。在联网审计中解决数据安全存储的主要技术有:合理备份、防治误删、非法截取等。
三、结语
在互联网审计中,审计行业的服务目标变得更为多样化,不仅为传统的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审计信息,还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审计信息,促进审计成果的应用,为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为了完善互联网审计,应当重视对互联网审计专业才人的培养,重点加大互联网审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力度,让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会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郑为群,沈玉露.浅谈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2]赵丹,张红英.互联网金融审计框架构建设想[J].财会通讯,2015
[3]蒋少颜,颜晓燕.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构建[J].企业经济,2017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审计项目;应用
引言:
互聯网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加强了对人的管理,加强了风险防控,改善业务,在此背景下联网审计应运而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创新审计技术、完善审计职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探究如何将互联网及相关资源引入审计项目中,充分拓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形成独特的审计项目“云审计”,对当前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产生及特点
(一)互联网审计的产生
互联网审计的产生可归纳为外在因素和内在需求两方面。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新型的审计思维、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手段;其次,传统的审计模式在审计自身的发展中显示出了诸多的缺点和不足,审计范围狭小、效率低下以及审计工作不透明等也促使了互联网审计的发展。互联网审计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统审计”模式,而是把互联网作为媒介和工具,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审计的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的一种有着互联网思维的审计模式。
(二)互联网审计的特点
1.互联网审计的审计目标范围广。
由于互联网审计技术侧重于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强了审计工作中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甄别能力,可清除传统审计中存在的信息封闭、地域限制等障碍,通过随时随地将个人、企业和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形态。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很轻易同被审计单位发生联系,也可以与被审计单位发生经济业务的客户、企业、银行、政府取得联系并获取审查原始凭据和有效信息,从而加大了审计的目标范围,将审计的目标范围无限扩大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2.互联网审计的效率高。
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天生具备“开放性”,是提倡自由、共享、合作精神的一个平台,既可以与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监督主管部门以及企业、个人的连接,同时有效地对审计人员进行监督,约束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问题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利用互联网全球性共享的优点,实时调取所需的数据资料,减少审计工作人员的外出取证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审计信息的价值和效率。
二、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一)组网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审计项目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联网审计业务网络和终端形式实现审计目的。下面就审计业务网中较成熟的组网技术进行重点介绍:
1.实时审计。通过网络互联环境,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以及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的情况,实时访问、检查、采集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有关数据。这种实时访问、检查,改变了传统现场审计每年只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数据进行次数有限的检查的状况,缩短了每次检查活动的相隔期间以及检查周期。
2.远程审计。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或数据库备份,并应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检查和审计。除必须现场核实的审计证据以外,在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审计机关还可以逐步通过扫描(拍摄)纸质凭证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实现对疑点凭证的远程查阅,实现电子账册、凭证等审计证据的远程取得。
(二)数据采集技术
在进行联网审计监督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采集时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审计单位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采集时除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年份、月份、日进行备份外,也可以从系统中完成数据采集。对于审计单位在采集数据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前置机的设置。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料数据库进行直接设置,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存在,在该问题的处理上可以在被审计单位的前端设置前置机,审计人员对所有数据的查询,可以利用前置机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宽带不足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查询数据或数据增量的权利,同时被审计单位中,也应当安置相应前置机实现对数据的处理。
2.PC服务端。在远程审计数据集中式的单位时,可以对国家公用通讯网络进行利用,审计人员在公共网络的支持下只能对信息进行查询,而在查询后真正的处理需要在被审计单位实现。在此时,审计前置机需要有过硬的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具有对大量数据处理的能力。
3.大型服务上的数据转移。部门单位在数据上十分集中,对于这些单位在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上都需要选用中大型计算机,中大型计算机与PC计算机存在较大差别,需要研发或选购批量导出导入性能适合的器件。
4.前置机审计模型。在前置机模型的安装上主要包括:触发时间、对被审计数据进行定期检测、数据的采集要具有选择性、数据增量要同步、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对被新加入到被审计单位中的数据要能够进行自动审计,并且针对审计情况可以实现自动预警。
(三)安全技术
在进行联网审计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整个流程的安全性。在对联网审计的安全性的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保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审计人员不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但审计单位需要先前置机中转移数据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系统中的数据发生不合理改变,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避免非法数据采集的出现。
2.安全传输,数据的安全传输主要应当有平台负责解决,审计单位需要关心的安全问题是信息进入到系统后的安全,要确保信息不会泄露、数据完整、数据不会被截获。
3.安全存储,审计机构在长期的工作中会积累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存储上要注重安全性。在联网审计中解决数据安全存储的主要技术有:合理备份、防治误删、非法截取等。
三、结语
在互联网审计中,审计行业的服务目标变得更为多样化,不仅为传统的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审计信息,还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审计信息,促进审计成果的应用,为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为了完善互联网审计,应当重视对互联网审计专业才人的培养,重点加大互联网审计理论体系建设的力度,让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会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郑为群,沈玉露.浅谈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2]赵丹,张红英.互联网金融审计框架构建设想[J].财会通讯,2015
[3]蒋少颜,颜晓燕.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构建[J].企业经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