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的“必杀技”(下)

来源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小记课堂”为大家传授了两招新闻采访的“必杀技”,本期燕子姐姐将为大家揭晓其余两招。其实,新闻采访也有潜规则——“两不”原则。聪明的你,猜到是哪两“不”了吗?
  采访不能步步紧逼
  大家都知道,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往往会真情流露。同样的道理,采访对象也只有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强烈的表达欲望。
  深受大家喜爱的著名主持人杨澜阿姨做访谈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每每都以真情对话,引发名人动情。在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时,杨澜阿姨首先简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唤起奥尔布莱特对往昔的回忆。在她的引导下,奥尔布莱特袒露心声,动情地说:“当我丈夫要求与我离婚时,我伤心极了……想想看,我大学毕业三天就结婚了,从来不知该如何独立生活。但我挺过来了,甚至做了从没想过会做的事。”在采访中,杨澜阿姨没有一味地甩出一连串问题呆板地套话,而是把采访对象看作自己的朋友,开诚布公地与他们交谈,从而拉近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这样做,不但能顺利地完成采访,甚至还能挖到意想不到的“宝藏”。
  采访不能一招搞定
  我们在采访某个采访对象时,不能只抓住一个人做文章,而不去采访他身边的人。因为采访对象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通过周围人提供的对于采访对象的看法,我们才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的人物。这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资深记者杜涌涛叔叔给大家的建议是:“采访一个人物要采访二十个人,最少也应该采访十个人。”
  有位美联社记者在采访美国纽约市市长之前,首先翻阅了市长的传记,又查看了与市长有关的所有报道,然后根据搜集到的材料,先采访了市政厅的工作人员和市长的竞争对手及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人,最后又要求跟着市长工作一个星期,直到一周结束,他才坐下来跟市长面对面地交谈。之后经过整理撰写,这位记者交出了一篇题为《抓住大树》的六千多字的报道。这样采访所获得的资料非常丰富,为我们后续的写作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它能帮助我们写出客观、详实、有深度的新闻稿。
  同样的道理,大家在采访学校里的大人物——校长时,应该怎么做呢?牢记“两不”原则,首先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先从校长身边的人入手,例如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同学们等,听听校长在这些人中的口碑以及他们对校长的印象,在搜集到一定的材料后,再找校长本人交谈。访谈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语调进行沟通,把采访看成是一次难得的与校长聊天谈心的机会。当然,不要一时得意,忘记记录哦!
  最后给大家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你要想递给读者一杯水,那么事先就要准备一桶水。
  通过这两期“小记课堂”的学习,相信聪明的同学们都掌握了新闻采访的要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采访中能够活学活用。接下来的几期,燕子姐姐将就提问的方法继续和大家展开探讨,有疑惑的同学请准备好问题。我们下期再见吧!
其他文献
一谈起习作,我想不少同学就会不由得头疼,甚至有的同学会皱着眉头感慨道:“习作难,难于上青天。”这可不是吗?我也发现,习作时,有些同学无从下笔,即便写了,有的也只是三言两语,或者是东扯葫芦西扯瓢,乱写一气,难以成文。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解决习作这一“难”事呢?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世间本没有那么难的事,尤其是习作更算不上什么难事,它是纸糊的老虎,就看你敢不敢走上前把它捅破。其实
期刊
初春的阳光格外明媚,芭芭拉和她的伙伴趁着清明节假日的空闲来到郊外踏青。在生机勃勃的树林里,芭芭拉发现了“邋遢大王”戴胜。这戴胜的巢里粪便堆积如山,臭气熏天,可是小戴胜们居然能够在这样的家里健康成长,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不讲卫生又招人喜欢的家伙们吧。  戴胜的容貌漂亮,它头顶花冠,身披条格衫。然而,它的生活习惯却极为“邋遢”,身上的味道也奇臭。爱戴胜的人们对其是盛赞有加,而厌
期刊
“夏雪姐姐,我就有这么雷人,竟然让你如此大跌眼镜?”马越同学的提问着实让夏雪姐姐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夏雪姐姐连连摇头说:“没有没有,你如此可爱怎么会雷人呢?”马越极为认真地又问:“经过我的观察,刚才姐姐的眼镜有好几次都快掉下来了,难道是你的眼镜太重了?”夏雪姐姐满脸囧态,尴尬地说:“这不是眼镜的问题。我的鼻子是个塌鼻子,鼻梁不高,架不住眼镜,所以眼镜老是往下掉。”夏雪姐姐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
期刊
想进行一次独一无二的飞行吗?让我们一同期待没有日程安排、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在云端漂浮。想象一下,不是乘坐钢铁结构的飞机,而是乘坐软绵绵的飞艇,享受清风的吹拂,在云端漫步,这种感觉是多么惬意!  这个创意是在美国纽约举办的“快轨上的生活”国际创意大赛上的参赛作品,由西班牙设计师提戈·巴罗斯提出的。他设计出一种能在空中漂浮、能让乘客们漫步其上的未来空中飞行器:由一组氢气球构成、表面是尼龙材料、内部为
期刊
在英国伦敦博物馆,50多位同学站在一个五光十色的泡泡里。这难道是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然谁会拥有如此强大的魔法呢?  魔法师现身——吹出来的职业  这个巨大的泡泡是肥皂泡,是拥有奇幻魔法的职业人士——吹肥皂泡大师汤姆·诺迪吹出来的。他创造了一个泡泡能容纳50多名学生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创了一个奇特的职业——吹肥皂泡。  特色产品——变幻莫测的泡泡  泡泡是独具特色的产品,它们有成串的,有一个套
期刊
拥挤的人群、复杂的气味、单调的墙壁和地板,或许就是大多数人对地铁站的印象。阿U在环球之旅中,幸运地遇上了一些十分迷人的地铁站,能帮你彻底把心目中那种死气沉沉的地铁站印象一扫而光。  ◆宫殿style——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俄罗斯)  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精美的大理石墙壁、典雅的吊灯,穹顶还有很多精美的绘画,让人感觉进了一座宫殿。  ◆神秘苍穹——纽约市政厅地铁站(美国)  纽约
期刊
2012年年底,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圆满落幕。在这届珠海航展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我国空军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坐在电视屏幕前的同学们,看到那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特技飞行动作,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目瞪口呆呢?赞叹之余,你是否想深入了解特技飞行呢?不如和小编一起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特技飞行的世界在我们普通人眼中遥不可及。你想知道在失重条件下特技飞行的切身感受吗
期刊
小问号就是问题多,他开始发问了:“微博士,你掏过耳屎吗?耳屎到底是什么物质?不掏耳屎好还是经常掏耳屎好呢?”  微博士笑嘻嘻地说:“既然你这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耳屎王国走一遭吧。”  医学小看板  耳屎又叫“外耳道耵聍”,呈淡黄色,形态为蜡样的碎屑,主要居住在外耳道里。它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耵聍腺分泌物、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等多种成分组成。耳屎形成后,逐渐干燥,成为小块。  妙用大联盟  耳
期刊
“煳了,饭煳了!”妈妈刚跨进家门就叫起来,她着急的叫声惊动了正在一旁看书的我。“唉,怎么看着看着就把烧饭的事给忘了!”我一边暗自埋怨,一边往厨房赶。  妈妈的责备迎面而来:“跟你说过多少回,做饭的时候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不能三心二意。这下可好,好端端的一锅饭就这么糟蹋了。”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辩解。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脱口而出:“这是上帝安排的!”前段日子,电视里一直在播放美国电视剧《神探
期刊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到来,咱们要是不树立一些伟大的理想目标,怎么能对得起“学生党”独具的魅力和魄力呢?下面你们就来看看我们这些才华横溢的“学生党”的新学期宣言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