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涵义与内容,认为实践性知识培养是师范院校适应新型知识观特点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师范生就业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探讨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问题,建议采用案例式、体验式、微格微课等教学方法,以促进中学生物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8-06094-02
教师专业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类,二者对于成就教师职业和专业成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由新手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再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具有更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对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师范生入职后实践性知识欠缺,成长后劲不足[1]。
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研究者的教师特有的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体现在教学行动中的、现场表现出的“实践理论”,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作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包含三点要义: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教师的反思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是实践性知识的核心[3]。
目前中国的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十分重视基础课、专业课及教育理论课教学,其不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课时,而且教学力量强、管理严谨;对教育见习与实习不重视,表现为课时少,时间安排不灵活,实际讲课的机会十分珍贵,学校对实习指导不力等。对于师范生而言,实际教学经历欠缺、经验匮乏,因此有学者提出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教育实习,提倡案例教学和提高反思能力[4]。
对于地方综合大学师范专业而言,加强教育实习涉及很多问题,如办学理念的变革、学制的设置、课程方案的调整,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需要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和统筹安排,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和实习学校的支持,短期内不易实现。教师要做且能做的是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手段的探索,因此开发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需要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
1课程开发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学校的同类课程,为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针对新形势对生物教师的要求开设的课程,旨在使师范毕业生具备进行中学生物实验内容操作和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适应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尽快适应未来的教师岗位需要。
学生通过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分析、讨论、修改完善等活动,在操作实践与讨论过程中获得实验操作、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及研讨过程中获得实验教学、研究的实践性知识。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师范生具备一定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规范并提高他们关于中学生物实验的相关实验技能;发掘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引导他们将其融入实验教学[5]。
1.1理论内容的选择理论课紧密结合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实际,侧重于生物课程标准及国标教材中有关实验教学的理念、课程改革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新特点和要求、生物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与要求,第三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过程,第四章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设计,用12学时完成。
1.2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内容选自课程标准和国标高级中学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的新实验内容。3个实验专题:“专题一 制作与成份提取”、“专题二 观察与探究”、“专题三 模拟制作、建立模型”。每个专题包含10~12个实验,分3次集中实验教学,完成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重点步骤的讲解和操作。
每个主题集中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实验操作,对需要酿制、培养、观察等等待时间完成的实验,则在课上完成实验的前两个步骤,进一步的实验步骤由学生课下继续完成。
2课程实施
2.1案例教学,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案例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创于哈佛大学,它最早被运用于法律教学中。 19世纪后半叶的 “案例式 ”教学法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教学中教学案例的运用[6]。
因此,理论课前,教师精选中学生物实验优秀教学实录,课堂上先用多媒体播放实录片段,师生观看后讨论,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合理、创新及不足,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教学理念,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再请学生模仿教学,大家讨论应如何教才能更加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
2.2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教学的准备、教学、评价全部任务通过模拟体验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7]。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有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趣味性、互动性等[8]。
具体做法是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将每个专题的10~12个实验分配到4个小组,由小组承包,以“教师”的角色负责2~3个实验的准备、操作指导、实验总结、评价、实验教学研究等全部任务。
(1)实验准备。实验内容安排在理论课开课两周后开始。实验课前,在理论课上,教师向全班学生交待实验的内容安排、教学思路和学习要求,将实验任务分解落实到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领导下自主合作完成有关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的准备,写好实验教案、实验教学板书,为实验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实验教学。每个专题实验上课时,由各组学生负责,总体完成“讲解、操作、小结”3个阶段任务。首先按照小组共同设计的教案和板书,模拟实验教学全过程——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然后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结束后,小组小结,汇报实验完成情况,回答全班学生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讲解时,教师及时点拔或补充强调实验的关键点、注意事项,操作时协调组织管理,把握实验进程,小结阶段协助组织讨论,掌控讨论方向,并引导学生对讲课同学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和提出表扬等。
(3)实验评价。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由承包小组就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评价;同时设计表格,由承包小组对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效果、小组合作表现等进行评价打分。
(4)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再次组织全班观看中学优秀实验课教学录像,对照录像,归纳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中的做法,找出差距和不足,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能力。
2.3微格微课,反思教学,提炼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微格与微课是近年来师范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完成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利用手机或摄像机进行实时拍摄,及时回放后请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找出问题,再请学生提出建议,改进后重新进行教学实践。经历这样的实践-反思-实践经历,学生提炼了自己独有的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学会反思,形成习惯,便于在未来教学实践加以应用。
3结语
应对师范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困境,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师范生得到实际、有用的新知识,获得教师从业的实际能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紧紧围绕初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院校应多增加类似贴近中学教学实际的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体验中学教学实际。如果有更多的师范类课程采用案例式、体验式、微格微课等教学方法,会使师范生更加优秀,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芳亮,杨必武.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61-163.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1):104-112.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
[4] 高芳.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3-135.
[5] 徐墨涵.“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0-31.
[6] 胡建华,陶祥亚.“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5):369-372.
[7] 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63-64.
[8] 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70-71.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生;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8-06094-02
教师专业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类,二者对于成就教师职业和专业成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由新手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再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具有更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对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师范生入职后实践性知识欠缺,成长后劲不足[1]。
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研究者的教师特有的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一种体现在教学行动中的、现场表现出的“实践理论”,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作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2]。教师实践性知识包含三点要义: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基础,教师的反思是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是实践性知识的核心[3]。
目前中国的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十分重视基础课、专业课及教育理论课教学,其不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课时,而且教学力量强、管理严谨;对教育见习与实习不重视,表现为课时少,时间安排不灵活,实际讲课的机会十分珍贵,学校对实习指导不力等。对于师范生而言,实际教学经历欠缺、经验匮乏,因此有学者提出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教育实习,提倡案例教学和提高反思能力[4]。
对于地方综合大学师范专业而言,加强教育实习涉及很多问题,如办学理念的变革、学制的设置、课程方案的调整,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需要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和统筹安排,需要地方教育部门和实习学校的支持,短期内不易实现。教师要做且能做的是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手段的探索,因此开发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需要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
1课程开发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学校的同类课程,为综合性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针对新形势对生物教师的要求开设的课程,旨在使师范毕业生具备进行中学生物实验内容操作和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和研究的能力,适应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尽快适应未来的教师岗位需要。
学生通过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分析、讨论、修改完善等活动,在操作实践与讨论过程中获得实验操作、设计能力,在教学实践及研讨过程中获得实验教学、研究的实践性知识。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使师范生具备一定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规范并提高他们关于中学生物实验的相关实验技能;发掘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引导他们将其融入实验教学[5]。
1.1理论内容的选择理论课紧密结合当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实际,侧重于生物课程标准及国标教材中有关实验教学的理念、课程改革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新特点和要求、生物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物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与要求,第三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过程,第四章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设计,用12学时完成。
1.2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内容选自课程标准和国标高级中学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的新实验内容。3个实验专题:“专题一 制作与成份提取”、“专题二 观察与探究”、“专题三 模拟制作、建立模型”。每个专题包含10~12个实验,分3次集中实验教学,完成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重点步骤的讲解和操作。
每个主题集中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实验操作,对需要酿制、培养、观察等等待时间完成的实验,则在课上完成实验的前两个步骤,进一步的实验步骤由学生课下继续完成。
2课程实施
2.1案例教学,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案例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创于哈佛大学,它最早被运用于法律教学中。 19世纪后半叶的 “案例式 ”教学法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教学中教学案例的运用[6]。
因此,理论课前,教师精选中学生物实验优秀教学实录,课堂上先用多媒体播放实录片段,师生观看后讨论,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合理、创新及不足,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体现的教学理念,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再请学生模仿教学,大家讨论应如何教才能更加切合中学教学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间接获得实践性知识。
2.2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教学的准备、教学、评价全部任务通过模拟体验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7]。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有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趣味性、互动性等[8]。
具体做法是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将每个专题的10~12个实验分配到4个小组,由小组承包,以“教师”的角色负责2~3个实验的准备、操作指导、实验总结、评价、实验教学研究等全部任务。
(1)实验准备。实验内容安排在理论课开课两周后开始。实验课前,在理论课上,教师向全班学生交待实验的内容安排、教学思路和学习要求,将实验任务分解落实到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领导下自主合作完成有关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的准备,写好实验教案、实验教学板书,为实验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实验教学。每个专题实验上课时,由各组学生负责,总体完成“讲解、操作、小结”3个阶段任务。首先按照小组共同设计的教案和板书,模拟实验教学全过程——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然后指导全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结束后,小组小结,汇报实验完成情况,回答全班学生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讲解时,教师及时点拔或补充强调实验的关键点、注意事项,操作时协调组织管理,把握实验进程,小结阶段协助组织讨论,掌控讨论方向,并引导学生对讲课同学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和提出表扬等。
(3)实验评价。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由承包小组就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评价;同时设计表格,由承包小组对负责的实验,对全班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效果、小组合作表现等进行评价打分。
(4)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完成后,教师再次组织全班观看中学优秀实验课教学录像,对照录像,归纳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中的做法,找出差距和不足,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能力。
2.3微格微课,反思教学,提炼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微格与微课是近年来师范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完成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求利用手机或摄像机进行实时拍摄,及时回放后请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找出问题,再请学生提出建议,改进后重新进行教学实践。经历这样的实践-反思-实践经历,学生提炼了自己独有的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学会反思,形成习惯,便于在未来教学实践加以应用。
3结语
应对师范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困境,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师范生得到实际、有用的新知识,获得教师从业的实际能力。《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紧紧围绕初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师范院校应多增加类似贴近中学教学实际的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体验中学教学实际。如果有更多的师范类课程采用案例式、体验式、微格微课等教学方法,会使师范生更加优秀,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芳亮,杨必武.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61-163.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1):104-112.
[3]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
[4] 高芳.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3-135.
[5] 徐墨涵.“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0-31.
[6] 胡建华,陶祥亚.“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5):369-372.
[7] 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63-64.
[8] 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