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市场在艺术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市场的发展休戚相关。中国油画的艺术市场表现受当代油画艺术整体发展状况的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油画艺术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红火,多种数据显示其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这其中,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市场表现最令人侧目。正如美国艺术批评家芭芭拉·波拉克所描述:“几乎纽约的每家主要画廊现在都有一位合作的中国艺术家,如果他们不培养中国艺术家,他们将无法生存。”张晓刚、曾梵志、刘小东等一批中国油画家都是全球一流画廊的签约画家,其作品接连拍出令人乍舌的天价。尤其是进入新世纪这十几年,中国油画不断创造新的市场记录和商业传奇,其表现令世界瞩目。然而我们在看到中国油画全线飘红、持续向好这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艺术市场毕竟还是新兴市场,尚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其中的“虚火”现象特别值得投资者、艺术家等各方玩味与警醒。
那么,造成中国油画市场虚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投资”成了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流,“收藏”的文化诉求退居其次。油画作品收藏不同于其他奢侈品买卖,它的终极意义与目的是买家能否从藏品中体验到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但是反观如今的中国艺术市场,“收藏家不敌投资家,投资家不敌投机家”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当“热钱”大量涌入,炒作、投机就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艺术品价格的整体上涨,导致财力一般,但熟谙收藏之道的收藏家失去了话语权。收藏的第一目的是保存文化,投资或投机的第一目的则是追逐利润。当投资或者投机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流,投资者必然会将“稳定地获取利润最大化”作为首要选项,于是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投资回报,使艺术收藏功利化与短视。
2.“投资优先”真实地折射出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在品位、理念、档次都处于“初级阶段”。过分注重投资与回报,忽略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违背了艺术品收藏的目的与本义。
艺术的价值主要有艺术家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历史评价等三种评价维度,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艺术品的价值、价格主要由历史等因素来确定,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大浪淘沙的作品才是艺术市场比较靠谱的“价格标尺”和“硬通货”。而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并未经过必要的历史评价,为什么买家对此趋之若鹜呢?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油画是中国的外来画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艺术积淀和历史积累都非常薄弱。西风东渐的百余年来能够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油画名家并不多,所以其作品也难以卖出高价位,而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当代作品。所以许多画廊、拍卖公司、经纪人更愿意以当代画家和作品为主打,更着力囤积、包装和推介当代艺术家和作品,拥有谁的作品多就积极炒作谁。而近代中国油画作品公众知晓度低,买众较小,远不像当代作品具有庞大的市场支撑。二是中国近现代油画作品存世量小,精品更为难得,比较经典的作品几乎都在美术馆、博物院等机构手中。因而很少有佳作进入流通领域,对此有收藏、投资意向的人士也难以找到目标。三是投资近现代中国油画作品需要较为深厚的美术史论知识储备和鉴赏经验,否则就容易买假上当或者“踏空”,许多投资人并不具备上述这些能力。而投资当代油画作品则没有此种风险,因为当代作品的创作者几乎还都在世,且其作品一般都传承有序,投资者可直接请艺术家本人鉴定真伪,大大规避买假上当等风险。
3.国际藏家、投资家的推波助澜。究竟是什么力量将中国当代艺术品推向如此狂热的市场?常天鹄先生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国际市场的影响。或许应该这样说,这种疯狂并不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而是那些国际藏家的杰作。在香港苏富比参与开创了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的专家林家如说,热衷于此的收藏家中,30%左右来自于欧美。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艺术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特殊走热方式是以一定数量的欧美收藏家为基础的。从2001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日渐红火,“中国概念”也从那时开始为人关注。让“老外”深感惊讶的是,对于当代艺术,中国的官方机构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前卫的艺术家们纷纷被正规而隆重的艺术大展吸纳,官方甚至主动举办双年展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些经验老到的海外藏家、画商从中嗅出了商机,是时候在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展开“圈钱”运动了。与此同时,他们也老练地布阵造势,从策划国际大展,到在拍卖会上大放“卫星”,做足了学术、舆论氛围,让中国的收藏家和投资者看得垂涎三尺,继而有步骤地出货套现。
4.机构投资者是重要推手。持续发布中国艺术品分析报告的北京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根据调查分析,油画市场上大把撒钱的新面孔主要由三部分人士组成:个人藏家,多为民营企业主,主要从事于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高利润产业;艺术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包括公募与私募,目前以私募为主,他们多偏好书画藏品,最在意回报率;非传统收藏机构,包括部分有意向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或以建立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为目标的企业机构等[1]。企业家对艺术品的热忱并非心血来潮。在他们眼中,艺术品不但可以与有价证券一样在全球市场上流通,而且目前看来,其投资回报率要高于股票和房地产。再加上金融资本投资渠道的狭窄性,艺术品自然就成为游资大量注入的选择。
油画家靳尚谊先生认为,一件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在一个漫长而又稳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而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却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暴涨形成的。由于投机,很多本身不具备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被强行赋予了高价值,“虚火”必然会给中国油画创作带来诸多反作用力。其主要表现为:
1.“虚火”导致急功近利,油画作品粗制滥造成风。油画创作者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急功近利,盲目追随和跟风艺术市场这根指挥棒,偏废艺术家最为珍贵的思考与创新,远离对时代脉搏、艺术情趣的把握,忽视艺术创新和人文精神。一味迎合商业行为和市场趣味,甚至将某种得到市场认可的题材、符号反复克隆,艺术创作沦为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粗制滥造成风。 2.“虚火”导致艺术批评大面积失语和异变。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把一切都市场化了。艺术批评本是指导创作、鉴赏和收藏的重要指南,而“虚火”的油画艺术市场正在导致艺术批评大面积失语和异变。在油画市场行情火爆的氛围下,那些驱逐利益的画廊、急功近利的艺术家很可能把持不住,急于实现利益诉求成为支配其行为的核心。而艺术批评人士也期盼从艺术市场分一杯羹,于是两者一拍即和,严肃的学术沦为逐利的工具,艺术批评成了营销广告。那些功利性的评论简直就是没有底线的颂歌,诚如著名收藏家郭庆祥所言:“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个人神话似的话语权,使得好的收藏家买不到好的作品,因为红包评论泛滥,使得大量恶劣的作品被推荐出来,最终欺骗了藏家。”
3.“虚火”导致炒作之风盛行。由于市场体制不健全,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在艺术品走红的背后,某些人利欲熏心、投机取巧,书画造假作伪、暗箱操作、盲目炒作之风越演越烈[2]。不规范的市场秩序,给炒家带来众多上下其手的机会。画廊是签约画家最直接的炒家,为推出某个画家及作品,各家画廊与媒体联手、“红包开路”,采取狂轰滥炸、夸大其词等伎俩虚夸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哄抬起作品价格。拍卖公司降低拍品门槛,与真真假假的签定专家联手开拍平庸作品、伪劣作品等做派已经不是新闻。有人说,当下中国艺术市场正在沦为画家、媒体、画廊、炒家、鉴定师彼此勾结、逐利的平台,此话虽有些夸张,但中国油画艺术市场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结构倒置、形态畸变,画廊、拍卖行和画家之间还没有建立合理的游戏规则;收藏目的变异,向投资方向发展,屯货、炒作、频繁换手现象突出;艺术市场公正性合理性缺失,艺术批评、学术研究无法形成独立的价值评判支援系统[3]。所以,一切关爱中国艺术事业、关注中国艺术市场的机构和人士对这些现状都应保持客观的认识,油画家更应保持独立而理性的思考,莫让浮华侵蚀自己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郑中.天价艺术品层出不穷投资大鳄高位离场[N].中国证券报,2011-05-26.
[2]何东.中国书画艺术市场问题重重[J].艺术市场,2003,(08).
[3]刘泉徽.畸形变奏———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问题[J].东方艺术,2007,(05).
作者简介:
曹洁,郑州美术馆。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油画艺术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红火,多种数据显示其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这其中,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市场表现最令人侧目。正如美国艺术批评家芭芭拉·波拉克所描述:“几乎纽约的每家主要画廊现在都有一位合作的中国艺术家,如果他们不培养中国艺术家,他们将无法生存。”张晓刚、曾梵志、刘小东等一批中国油画家都是全球一流画廊的签约画家,其作品接连拍出令人乍舌的天价。尤其是进入新世纪这十几年,中国油画不断创造新的市场记录和商业传奇,其表现令世界瞩目。然而我们在看到中国油画全线飘红、持续向好这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艺术市场毕竟还是新兴市场,尚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其中的“虚火”现象特别值得投资者、艺术家等各方玩味与警醒。
那么,造成中国油画市场虚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投资”成了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流,“收藏”的文化诉求退居其次。油画作品收藏不同于其他奢侈品买卖,它的终极意义与目的是买家能否从藏品中体验到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但是反观如今的中国艺术市场,“收藏家不敌投资家,投资家不敌投机家”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当“热钱”大量涌入,炒作、投机就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艺术品价格的整体上涨,导致财力一般,但熟谙收藏之道的收藏家失去了话语权。收藏的第一目的是保存文化,投资或投机的第一目的则是追逐利润。当投资或者投机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流,投资者必然会将“稳定地获取利润最大化”作为首要选项,于是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投资回报,使艺术收藏功利化与短视。
2.“投资优先”真实地折射出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在品位、理念、档次都处于“初级阶段”。过分注重投资与回报,忽略艺术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违背了艺术品收藏的目的与本义。
艺术的价值主要有艺术家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历史评价等三种评价维度,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艺术品的价值、价格主要由历史等因素来确定,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大浪淘沙的作品才是艺术市场比较靠谱的“价格标尺”和“硬通货”。而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并未经过必要的历史评价,为什么买家对此趋之若鹜呢?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油画是中国的外来画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艺术积淀和历史积累都非常薄弱。西风东渐的百余年来能够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油画名家并不多,所以其作品也难以卖出高价位,而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当代作品。所以许多画廊、拍卖公司、经纪人更愿意以当代画家和作品为主打,更着力囤积、包装和推介当代艺术家和作品,拥有谁的作品多就积极炒作谁。而近代中国油画作品公众知晓度低,买众较小,远不像当代作品具有庞大的市场支撑。二是中国近现代油画作品存世量小,精品更为难得,比较经典的作品几乎都在美术馆、博物院等机构手中。因而很少有佳作进入流通领域,对此有收藏、投资意向的人士也难以找到目标。三是投资近现代中国油画作品需要较为深厚的美术史论知识储备和鉴赏经验,否则就容易买假上当或者“踏空”,许多投资人并不具备上述这些能力。而投资当代油画作品则没有此种风险,因为当代作品的创作者几乎还都在世,且其作品一般都传承有序,投资者可直接请艺术家本人鉴定真伪,大大规避买假上当等风险。
3.国际藏家、投资家的推波助澜。究竟是什么力量将中国当代艺术品推向如此狂热的市场?常天鹄先生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国际市场的影响。或许应该这样说,这种疯狂并不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而是那些国际藏家的杰作。在香港苏富比参与开创了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的专家林家如说,热衷于此的收藏家中,30%左右来自于欧美。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艺术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特殊走热方式是以一定数量的欧美收藏家为基础的。从2001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日渐红火,“中国概念”也从那时开始为人关注。让“老外”深感惊讶的是,对于当代艺术,中国的官方机构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前卫的艺术家们纷纷被正规而隆重的艺术大展吸纳,官方甚至主动举办双年展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些经验老到的海外藏家、画商从中嗅出了商机,是时候在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展开“圈钱”运动了。与此同时,他们也老练地布阵造势,从策划国际大展,到在拍卖会上大放“卫星”,做足了学术、舆论氛围,让中国的收藏家和投资者看得垂涎三尺,继而有步骤地出货套现。
4.机构投资者是重要推手。持续发布中国艺术品分析报告的北京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根据调查分析,油画市场上大把撒钱的新面孔主要由三部分人士组成:个人藏家,多为民营企业主,主要从事于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高利润产业;艺术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包括公募与私募,目前以私募为主,他们多偏好书画藏品,最在意回报率;非传统收藏机构,包括部分有意向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或以建立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为目标的企业机构等[1]。企业家对艺术品的热忱并非心血来潮。在他们眼中,艺术品不但可以与有价证券一样在全球市场上流通,而且目前看来,其投资回报率要高于股票和房地产。再加上金融资本投资渠道的狭窄性,艺术品自然就成为游资大量注入的选择。
油画家靳尚谊先生认为,一件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在一个漫长而又稳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而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却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暴涨形成的。由于投机,很多本身不具备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被强行赋予了高价值,“虚火”必然会给中国油画创作带来诸多反作用力。其主要表现为:
1.“虚火”导致急功近利,油画作品粗制滥造成风。油画创作者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急功近利,盲目追随和跟风艺术市场这根指挥棒,偏废艺术家最为珍贵的思考与创新,远离对时代脉搏、艺术情趣的把握,忽视艺术创新和人文精神。一味迎合商业行为和市场趣味,甚至将某种得到市场认可的题材、符号反复克隆,艺术创作沦为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粗制滥造成风。 2.“虚火”导致艺术批评大面积失语和异变。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把一切都市场化了。艺术批评本是指导创作、鉴赏和收藏的重要指南,而“虚火”的油画艺术市场正在导致艺术批评大面积失语和异变。在油画市场行情火爆的氛围下,那些驱逐利益的画廊、急功近利的艺术家很可能把持不住,急于实现利益诉求成为支配其行为的核心。而艺术批评人士也期盼从艺术市场分一杯羹,于是两者一拍即和,严肃的学术沦为逐利的工具,艺术批评成了营销广告。那些功利性的评论简直就是没有底线的颂歌,诚如著名收藏家郭庆祥所言:“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个人神话似的话语权,使得好的收藏家买不到好的作品,因为红包评论泛滥,使得大量恶劣的作品被推荐出来,最终欺骗了藏家。”
3.“虚火”导致炒作之风盛行。由于市场体制不健全,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在艺术品走红的背后,某些人利欲熏心、投机取巧,书画造假作伪、暗箱操作、盲目炒作之风越演越烈[2]。不规范的市场秩序,给炒家带来众多上下其手的机会。画廊是签约画家最直接的炒家,为推出某个画家及作品,各家画廊与媒体联手、“红包开路”,采取狂轰滥炸、夸大其词等伎俩虚夸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哄抬起作品价格。拍卖公司降低拍品门槛,与真真假假的签定专家联手开拍平庸作品、伪劣作品等做派已经不是新闻。有人说,当下中国艺术市场正在沦为画家、媒体、画廊、炒家、鉴定师彼此勾结、逐利的平台,此话虽有些夸张,但中国油画艺术市场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结构倒置、形态畸变,画廊、拍卖行和画家之间还没有建立合理的游戏规则;收藏目的变异,向投资方向发展,屯货、炒作、频繁换手现象突出;艺术市场公正性合理性缺失,艺术批评、学术研究无法形成独立的价值评判支援系统[3]。所以,一切关爱中国艺术事业、关注中国艺术市场的机构和人士对这些现状都应保持客观的认识,油画家更应保持独立而理性的思考,莫让浮华侵蚀自己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郑中.天价艺术品层出不穷投资大鳄高位离场[N].中国证券报,2011-05-26.
[2]何东.中国书画艺术市场问题重重[J].艺术市场,2003,(08).
[3]刘泉徽.畸形变奏———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问题[J].东方艺术,2007,(05).
作者简介:
曹洁,郑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