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针对在华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基督徒在内的大规模排外事件。1990年,义和团围攻了外国人集中的东郊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大教堂,结局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而告终。这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英勇斗争,但同样,也突出体现了晚清中国普遍的仇教和排外立场。本文梳理了晚清排外运动的发展历程、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义和团;晚清;排外
中图分类号:K2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085 — 03
一、庚子事变发生的过程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侵略步伐,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990年,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夏,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于华北乡村,并迅速发展蔓延至京津地区。在进入北京城后,义和团成员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断地焚烧教堂、打杀教民。此时,在北京的外国人主要被围困在三个地区——东交民巷使馆区、美国美以美会(卫理公会)教堂和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1〕。在短短几天之内,美以美会教堂,天主堂东堂、南堂、西堂相继遭焚毁,教堂内的避难者全部转移到了更安全的东交民巷使馆区。6月15日起,义和团开始围攻使馆,而此时的西什库教堂,作为北京天主教的总堂,也成为这场起义中拳民进攻的焦点〔2〕。在当时的义和团营中曾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在义和团围攻教堂的初期,清政府仍有意控制局势,并未下决心对义和团实行全面招抚,随着事件发展,清朝宣布对外开展后,清军也加入了进攻,主要实施远程炮轰。
这场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月,以八国联军一路烧杀抢掠,进入北京为结束。晚清朝廷对待义和团的态度从最先的不明确立场,到战争期间的默认和利用,最终被逼归于武力镇压。1900年8月,清政府发下谕旨,正式命令对义和团加以剿除,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二、晚清排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晚清的守旧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时所产生的一种抗拒性回应。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一次次入侵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中国人爱国救亡的决心,也使守旧派排外的思想泛起而形成了强大的守旧势力。他们固守传统文化教条,反对学习西方,反对改革的政治,主要有“反洋务”、“反维新”和“灭洋排外”三個阶段,从反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直至义和团时期对所有在华西方人、事、物的盲目排外,演出了一场民族悲剧。
(一)反洋务运动阶段
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开明人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而一些守旧人士则开始了近代针对学习西方进步行动的首番攻击。他们认为“夷之伎俩,全在恫吓以取虚声”〔3〕,“姑无论四夷同一气类,虽日为蛮触争,而万不可为中国用也”〔4〕。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少数先进分子要求学习西方的举措被淹没在国人沉睡的美梦中。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派走上历史的前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为主。然而,洋务运动时期的顽固的封建守旧派强调世道人心是挽救国家衰退的关键。以倭仁为代表的守旧官僚群体借助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对洋务运动中每一项学习西方的变革举措都强烈反对,拒不承认西方有任何值得中国效法之处,对洋务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反维新阶段
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要求更张政治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变革的力度比洋务派大得多,守旧派势力也更激烈地抨击。他们认为,要正人心则需“修明孔、孟、程、朱《四书》、《五经》、《小学》、《性礼》诸书,植为根底,使人熟知小弟中心、礼义廉耻、纲常伦纪、名教气节以明体”〔5〕。守旧派的这一立场既包含着维护自身阶级权益的政治目的,也有着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文化变革的深刻内涵。
(三)灭洋排外阶段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守旧派在戊戌政变后纷纷上台,逐步取得朝政实权,形成独掌朝纲的局面,将其守旧主张落实于实际当中。他们对内强调效法祖制、整肃纲纪、加强思想教化,对外坚持强硬的外交政策,作为摆脱当时国家困境的基本方向。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外国侵略的仇恨和对当局软弱外交政策的不满,在他们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突破口。他们对近代以来洋务派的妥协对外政策进行抨击,却不幸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制造了历史的悲剧。守旧派采取盲目的排外政策,利用正在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及其反帝排外情绪,试图利用民心,与洋人决一胜负,已达到灭洋排外的目的。
三、庚子事件中笼统排外现象发生的原因
庚子事件开始,中国从统治阶级到义和团的主体农民阶级均将笼统排外主义的“灭洋”作为斗争目标,对国内与洋人有关的一切人、事、物不加区别一律打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笼统排外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的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侵略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的掠夺,还包含了强势的文化侵略。中国基督教徒从传入途径开始就牢牢掌控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之下,因此当时的中国基督教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一部分。一些传教士以传教之名欺压百姓、胡作非为,很多教徒背靠教会势力四处作恶,各地针对教会的暴力案件频发。“入教之民,良莠不齐,其奉教安分者,固属不少,而倚教师为护符,欺压乡里者,亦复所在皆是”。〔6〕因此,以农民阶级为主力的义和团将教堂、教士和依附于洋人的中国教民作为反抗的主要对象。
(二)笼统排外出于小生产者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
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破坏了农民阶级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小农业、小手工业者失去生计,数以百万计的下层民众被抛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铁路开筑铺建、沿线通信设施的建设和矿山开采,侵占了大量农田,摧毁了大量民房,使农民们被迫迁离世代居住的家园;外国的洋货输入,破坏了封建自然经济,小农业、小手工业者破产;修建铁路和开通航道,使水路运输萎缩,水手、纤夫失去生计沦为流民, “大沟拳民王洛要即王老耀,……初为河北水手,……自铁路成,水手不得作,遂恨铁路欲拆之”。〔7〕 农民不懂得造成这一变化的真正原因,而是认定是铁路、轮船、电讯等西方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后,才使他们流离失所,生活悲惨,他们很自然地把自身的悲惨遭遇归于外来入侵的洋人,认为赶跑了洋人,灾难也就消除了。因此,农民把与西方经济文化有联系的人与物,均当作打击的对象,当然,其中也有打击帝国主义的目标,但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大部分只是排外情绪支配下的盲目破坏。
(三)排外主义符合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的政治要求
一方面,戊戌政变后,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政治危机加深,要保持对社会控制权的唯一出路在于引导社会舆论一致排外。这样,由顽固派官僚正式命名的义和团恰当其时地被引入政治纷争。对于西方外来文明的排斥情绪使两个对立的阶级找到了共同语言。义和团运动中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当时中国农民阶级提出的斗争纲领,它与农民阶级属性是一致的,同样,这一口号也反映着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西太后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示 “该团实皆忠心于国之人,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8〕可见,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操纵并支持了义和团运动的方向。
另一方面,深受儒家“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9〕观点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存在一种在民族和文化上优于其他的思想。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仍然坚持尊己卑人的天朝大国的自我中心说,陷入深深地自我封闭之中。他们把异于封建道统的西方文化当作异端邪说,并逐步发展为一种非理性的排外心态。他们利用自己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地位,将封建文化当作反洋教的思想武器,将爱国自卫转变为排斥、攻击西方文明的社会心态。在封建顽固派的煽动下,义和团的笼统排外愈演愈烈。封建顽固派盲目排外的一系列荒诞主张,均由义和团实现了。
四、关于晚清排外运动的思考
(一)晚清排外运动的影响
1.给八国联军侵华制造了借口
义和团及晚清政府盲目排外、攻击教会的暴力行为,为列强提供了借口,实际加速了列强入侵的步伐,导致中国被帝国主义诸国更进一步瓜分,中国陷入一片混乱,统治阶级的势力也被削弱。同时,俄日两国趁火打劫,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在东北疯狂扩展势力范围。俄国侵占了东北部分地区;日本也借由义和团运动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将魔爪伸向了中国东北地区。
2.晚清的盲目排外运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资产阶级此时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是进步的、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斗争矛头直指腐朽卖国的清王朝,而义和团所坚持的排外思想却排斥当时最先进的民族精英和政治纲领。义和团运动拒绝先进阶级参加,缺少科学指导思想,因此轻易地被晚清政府利用,作为维护当权阶级政治利益的棋子。他们错把洋人等同于帝国主义,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人与物都必须除之而后快。从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可以看出,晚清的农民阶级把“扶清”当作根本目的,把“灭洋”当作实现手段,在一次次斗争中,反帝爱国自卫斗争已经转变为盲目排外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无法将斗争矛头对准帝国主义,也就难以真正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3.盲目排外运动阻碍了文化交流和学习
晚清的盲目排外活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晚清中国作茧自缚,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同外部世界的正常交往,阻碍了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步伐,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之一。
(二)对于晚清排外运动的几点反思
1.必须深刻反思义和团笼统排外主义的历史教训
诚然,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条件下,义和团运动是保卫祖国独立,维护农民阶级自身生存权利的抵抗行动,但运动过程中的盲目排外主义却从事实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自卫和近代化进程。因此,对于义和团运动进行评价时,不能以狭义的国家和民族主义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不能以爱国或卖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五卅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无产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瞿秋白发表了《义和团运动之意义与五四运动之前提》,鲜明地指出了五卅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背景,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对五卅运动继承义和团的盲目排外主义地指责和污蔑。纵观历史,任何反对历史进步的个人或者政治派别几乎都可以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当作自己反对历史进步的幌子,以掩饰其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政治企图。庚子事变应该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民族危机中的排外心理,在这种心理地引导下,并不能走出一条排解危机地道路,反而会造成更深的危机和社会动乱。
2.关于于文化交流的思考
晚清义和团盲目反教会的史实说明,西方人以武力为后盾,强迫输入基督教和西方文化不仅无法实现文化输入地目的,反而助长了民众反对外来文化的情绪。面对洋教的强势输入,人们的情绪由憎恨列强侵略转而变为排斥基督教,由排斥基督教转而变为全面排斥西方文化,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全面排外的发生。晚清的盲目排外思想和一系列活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扭曲了中西文化正常交流的桥梁,也延缓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步伐。这让我们不由想到,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任何强制性的、以武力作为后盾来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政治理念的行为,其结果都只会适得其反。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显现,一体化的迅速扩张必然会唤醒不同文化的的根源认同感。强制性地推行文化输入,不仅难以达到目的,更会导致文明冲突,给各国、各民族、各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带来严重的伤害;而只有当文化交流回归理性时,才能走向真正的对话,实现真正的了解。
〔參 考 文 献〕
〔1〕郭道平.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北京.2011.
〔2〕戴海斌.庚子围攻西什库教堂(北堂)史实再考〔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12.
〔3〕梁廷楠.夷氛闻记(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7:04.
〔4〕梁廷楠.夷氛闻记(卷5)〔M〕.北京:中华书局,1997:172.
〔5〕文仲恭侍御严劾康有为折.翼教丛编:30.
〔6〕张玉田.应当全面看待义和团运动——谈义和团的笼统排外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1979.
〔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M〕.459.
〔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M〕.124.
〔9〕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0〕黄庆林.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D〕.北京.2006.
〔11〕张立胜.试论晚清守旧官僚群体的历史特征——以部分中央官僚群体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0,(10).
〔12〕章之骏.对扶清灭洋口号之我见〔J〕.上海金融学报,1994,(03).
〔13〕杜伶.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新之实质〔J〕.江西大学学报,1998,(04).
〔14〕颜炳罡.文化侵略与文化守卫〔J〕.求是学刊,2003,(11).
〔15〕徐滢.义和团笼统排外现象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
〔16〕张宇权.晚清保守思想的成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2003,(05).
〔责任编辑:张 港〕
关键词:义和团;晚清;排外
中图分类号:K2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085 — 03
一、庚子事变发生的过程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侵略步伐,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990年,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夏,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于华北乡村,并迅速发展蔓延至京津地区。在进入北京城后,义和团成员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断地焚烧教堂、打杀教民。此时,在北京的外国人主要被围困在三个地区——东交民巷使馆区、美国美以美会(卫理公会)教堂和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1〕。在短短几天之内,美以美会教堂,天主堂东堂、南堂、西堂相继遭焚毁,教堂内的避难者全部转移到了更安全的东交民巷使馆区。6月15日起,义和团开始围攻使馆,而此时的西什库教堂,作为北京天主教的总堂,也成为这场起义中拳民进攻的焦点〔2〕。在当时的义和团营中曾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在义和团围攻教堂的初期,清政府仍有意控制局势,并未下决心对义和团实行全面招抚,随着事件发展,清朝宣布对外开展后,清军也加入了进攻,主要实施远程炮轰。
这场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月,以八国联军一路烧杀抢掠,进入北京为结束。晚清朝廷对待义和团的态度从最先的不明确立场,到战争期间的默认和利用,最终被逼归于武力镇压。1900年8月,清政府发下谕旨,正式命令对义和团加以剿除,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二、晚清排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晚清的守旧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时所产生的一种抗拒性回应。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一次次入侵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中国人爱国救亡的决心,也使守旧派排外的思想泛起而形成了强大的守旧势力。他们固守传统文化教条,反对学习西方,反对改革的政治,主要有“反洋务”、“反维新”和“灭洋排外”三個阶段,从反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直至义和团时期对所有在华西方人、事、物的盲目排外,演出了一场民族悲剧。
(一)反洋务运动阶段
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开明人士开始开眼看世界,而一些守旧人士则开始了近代针对学习西方进步行动的首番攻击。他们认为“夷之伎俩,全在恫吓以取虚声”〔3〕,“姑无论四夷同一气类,虽日为蛮触争,而万不可为中国用也”〔4〕。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少数先进分子要求学习西方的举措被淹没在国人沉睡的美梦中。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洋务派走上历史的前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为主。然而,洋务运动时期的顽固的封建守旧派强调世道人心是挽救国家衰退的关键。以倭仁为代表的守旧官僚群体借助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对洋务运动中每一项学习西方的变革举措都强烈反对,拒不承认西方有任何值得中国效法之处,对洋务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反维新阶段
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要求更张政治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变革的力度比洋务派大得多,守旧派势力也更激烈地抨击。他们认为,要正人心则需“修明孔、孟、程、朱《四书》、《五经》、《小学》、《性礼》诸书,植为根底,使人熟知小弟中心、礼义廉耻、纲常伦纪、名教气节以明体”〔5〕。守旧派的这一立场既包含着维护自身阶级权益的政治目的,也有着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文化变革的深刻内涵。
(三)灭洋排外阶段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守旧派在戊戌政变后纷纷上台,逐步取得朝政实权,形成独掌朝纲的局面,将其守旧主张落实于实际当中。他们对内强调效法祖制、整肃纲纪、加强思想教化,对外坚持强硬的外交政策,作为摆脱当时国家困境的基本方向。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外国侵略的仇恨和对当局软弱外交政策的不满,在他们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突破口。他们对近代以来洋务派的妥协对外政策进行抨击,却不幸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制造了历史的悲剧。守旧派采取盲目的排外政策,利用正在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及其反帝排外情绪,试图利用民心,与洋人决一胜负,已达到灭洋排外的目的。
三、庚子事件中笼统排外现象发生的原因
庚子事件开始,中国从统治阶级到义和团的主体农民阶级均将笼统排外主义的“灭洋”作为斗争目标,对国内与洋人有关的一切人、事、物不加区别一律打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笼统排外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的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中国的侵略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的掠夺,还包含了强势的文化侵略。中国基督教徒从传入途径开始就牢牢掌控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之下,因此当时的中国基督教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一部分。一些传教士以传教之名欺压百姓、胡作非为,很多教徒背靠教会势力四处作恶,各地针对教会的暴力案件频发。“入教之民,良莠不齐,其奉教安分者,固属不少,而倚教师为护符,欺压乡里者,亦复所在皆是”。〔6〕因此,以农民阶级为主力的义和团将教堂、教士和依附于洋人的中国教民作为反抗的主要对象。
(二)笼统排外出于小生产者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
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破坏了农民阶级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小农业、小手工业者失去生计,数以百万计的下层民众被抛出了正常生活的轨道。铁路开筑铺建、沿线通信设施的建设和矿山开采,侵占了大量农田,摧毁了大量民房,使农民们被迫迁离世代居住的家园;外国的洋货输入,破坏了封建自然经济,小农业、小手工业者破产;修建铁路和开通航道,使水路运输萎缩,水手、纤夫失去生计沦为流民, “大沟拳民王洛要即王老耀,……初为河北水手,……自铁路成,水手不得作,遂恨铁路欲拆之”。〔7〕 农民不懂得造成这一变化的真正原因,而是认定是铁路、轮船、电讯等西方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后,才使他们流离失所,生活悲惨,他们很自然地把自身的悲惨遭遇归于外来入侵的洋人,认为赶跑了洋人,灾难也就消除了。因此,农民把与西方经济文化有联系的人与物,均当作打击的对象,当然,其中也有打击帝国主义的目标,但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大部分只是排外情绪支配下的盲目破坏。
(三)排外主义符合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的政治要求
一方面,戊戌政变后,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政治危机加深,要保持对社会控制权的唯一出路在于引导社会舆论一致排外。这样,由顽固派官僚正式命名的义和团恰当其时地被引入政治纷争。对于西方外来文明的排斥情绪使两个对立的阶级找到了共同语言。义和团运动中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当时中国农民阶级提出的斗争纲领,它与农民阶级属性是一致的,同样,这一口号也反映着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西太后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示 “该团实皆忠心于国之人,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8〕可见,地主阶级封建顽固派操纵并支持了义和团运动的方向。
另一方面,深受儒家“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9〕观点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存在一种在民族和文化上优于其他的思想。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仍然坚持尊己卑人的天朝大国的自我中心说,陷入深深地自我封闭之中。他们把异于封建道统的西方文化当作异端邪说,并逐步发展为一种非理性的排外心态。他们利用自己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地位,将封建文化当作反洋教的思想武器,将爱国自卫转变为排斥、攻击西方文明的社会心态。在封建顽固派的煽动下,义和团的笼统排外愈演愈烈。封建顽固派盲目排外的一系列荒诞主张,均由义和团实现了。
四、关于晚清排外运动的思考
(一)晚清排外运动的影响
1.给八国联军侵华制造了借口
义和团及晚清政府盲目排外、攻击教会的暴力行为,为列强提供了借口,实际加速了列强入侵的步伐,导致中国被帝国主义诸国更进一步瓜分,中国陷入一片混乱,统治阶级的势力也被削弱。同时,俄日两国趁火打劫,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在东北疯狂扩展势力范围。俄国侵占了东北部分地区;日本也借由义和团运动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将魔爪伸向了中国东北地区。
2.晚清的盲目排外运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资产阶级此时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是进步的、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斗争矛头直指腐朽卖国的清王朝,而义和团所坚持的排外思想却排斥当时最先进的民族精英和政治纲领。义和团运动拒绝先进阶级参加,缺少科学指导思想,因此轻易地被晚清政府利用,作为维护当权阶级政治利益的棋子。他们错把洋人等同于帝国主义,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人与物都必须除之而后快。从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可以看出,晚清的农民阶级把“扶清”当作根本目的,把“灭洋”当作实现手段,在一次次斗争中,反帝爱国自卫斗争已经转变为盲目排外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无法将斗争矛头对准帝国主义,也就难以真正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3.盲目排外运动阻碍了文化交流和学习
晚清的盲目排外活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使晚清中国作茧自缚,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同外部世界的正常交往,阻碍了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步伐,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之一。
(二)对于晚清排外运动的几点反思
1.必须深刻反思义和团笼统排外主义的历史教训
诚然,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条件下,义和团运动是保卫祖国独立,维护农民阶级自身生存权利的抵抗行动,但运动过程中的盲目排外主义却从事实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自卫和近代化进程。因此,对于义和团运动进行评价时,不能以狭义的国家和民族主义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不能以爱国或卖国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五卅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无产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瞿秋白发表了《义和团运动之意义与五四运动之前提》,鲜明地指出了五卅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背景,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对五卅运动继承义和团的盲目排外主义地指责和污蔑。纵观历史,任何反对历史进步的个人或者政治派别几乎都可以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当作自己反对历史进步的幌子,以掩饰其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政治企图。庚子事变应该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民族危机中的排外心理,在这种心理地引导下,并不能走出一条排解危机地道路,反而会造成更深的危机和社会动乱。
2.关于于文化交流的思考
晚清义和团盲目反教会的史实说明,西方人以武力为后盾,强迫输入基督教和西方文化不仅无法实现文化输入地目的,反而助长了民众反对外来文化的情绪。面对洋教的强势输入,人们的情绪由憎恨列强侵略转而变为排斥基督教,由排斥基督教转而变为全面排斥西方文化,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全面排外的发生。晚清的盲目排外思想和一系列活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扭曲了中西文化正常交流的桥梁,也延缓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步伐。这让我们不由想到,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任何强制性的、以武力作为后盾来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政治理念的行为,其结果都只会适得其反。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显现,一体化的迅速扩张必然会唤醒不同文化的的根源认同感。强制性地推行文化输入,不仅难以达到目的,更会导致文明冲突,给各国、各民族、各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带来严重的伤害;而只有当文化交流回归理性时,才能走向真正的对话,实现真正的了解。
〔參 考 文 献〕
〔1〕郭道平.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北京.2011.
〔2〕戴海斌.庚子围攻西什库教堂(北堂)史实再考〔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12.
〔3〕梁廷楠.夷氛闻记(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7:04.
〔4〕梁廷楠.夷氛闻记(卷5)〔M〕.北京:中华书局,1997:172.
〔5〕文仲恭侍御严劾康有为折.翼教丛编:30.
〔6〕张玉田.应当全面看待义和团运动——谈义和团的笼统排外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1979.
〔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M〕.459.
〔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M〕.124.
〔9〕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0〕黄庆林.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D〕.北京.2006.
〔11〕张立胜.试论晚清守旧官僚群体的历史特征——以部分中央官僚群体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0,(10).
〔12〕章之骏.对扶清灭洋口号之我见〔J〕.上海金融学报,1994,(03).
〔13〕杜伶.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新之实质〔J〕.江西大学学报,1998,(04).
〔14〕颜炳罡.文化侵略与文化守卫〔J〕.求是学刊,2003,(11).
〔15〕徐滢.义和团笼统排外现象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
〔16〕张宇权.晚清保守思想的成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2003,(05).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