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瑰宝 传世珍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山“七器” 西周太保鼎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粱山出土了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蜍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獻、太保鼎等。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国初金石学界的大事。目前在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
  
  西周太保鼎自出土之日,就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先后被山东济宁钟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绪年进士,时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的徐世昌,在清史馆总编篡柯凤孙的介绍下,将太保鼎连同西周太师鼎、小克鼎、克钟一并收入自己的弢斋中,惊喜之余,特作《得鼎歌》。在这首七言诗中,徐世昌畅述得鼎过程,颂赞鼎之美好,将它与世人皆知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相媲美,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1958年徐世昌孙媳张秉慧将它们捐献国家。
  西周太保鼎(图一),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形,四柱足,造型雄伟,使用圆雕、浮雕技法,工艺精湛。其口上铸双立耳,耳上附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西周太保鼎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被《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卷》收录,并于1993年被选送参加第三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又因其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
  太保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图二)。《尚书·君爽》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据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大保”是其官称。目前发现太保自铸器共四件,除太保鼎外,太保簋现藏美国费里尔美术馆,太保卣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太保益现存北京
  
  曲折重现 西周铜禁
  
  禁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壶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传世作品皆为铜质,最早的为西周初期,春秋战国时人们仍有使用。目前存世的铜禁有1901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周铜禁;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现存河南博物院的春秋晚期云纹铜禁,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铜禁;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陕西,现存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夔纹铜禁。
  
  天津博物馆藏西周铜禁(图三),为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通高23厘米、长“6厘米、宽46.6厘米。禁面上有三个突起的椭圆形子口,使摆放在上面的物体不致移动。其四面饰夔纹,制作精良,纹饰生动。关于它的出现还有一段曲折的往事。1926年曾为古玩店学徒的陕西军阀党玉琨,组织人员在宝鸡斗鸡台戴家沟进行大规模的盗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党玉琨在战乱中死去,他盗掘的这批文物落在了宋哲元手中,宋哲元将其中的一部分送与了冯玉祥,一部分运回了天津家中。以后,宋哲元的下属将许多件铜器卖到日本、美国,而这件珍贵的西周夔纹铜禁却一直不见踪影。原来,日本人占领天津期间,没收了抗日将领宋哲元的家产。宋哲元的三弟通过请客送礼等手段,将部分财产赎了回来,其中也包括这件西周铜禁等一批文物,并将它们秘藏家中。直到1968年,天津文物管理处在宋哲元三弟的小老婆家中,发现了已破碎成50多块的西周铜禁。经过国家博物馆老师傅一年多的修整,西周铜禁又完好如初的展现它的风采。
  
  
  形体硕大 楚王含志鼎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战国时期楚幽王铸造的鼎。此鼎通高53厘米,造型古朴浑厚,端庄稳重,气魄宏大,是一件典型的战国时楚国铜器(图四)。其器口上有“楚王舍(熊)志(悍),战复(获)兵铜,正月吉日,室铸匐(乔)鼎,以共(供)哉棠(尝)”,器盖有“楚王(今西)(熊)(干心)(悍)战隻(获)兵铜,正月吉日,室铸匐(乔)鼎之盖,以共(供)哉棠(尝)。”器身有“但币秦若(佑)苟蛸为之”、“(亻哇)但币盘埜(野)着(佑)秦志为之”、“集腹”、“楚”共64字铭文,记录楚王含(干心)用缴获的兵器铸成此鼎用于祭祀的实事。据学者考证,(今西)志就是楚王熊悍。公元前241年,楚王考烈为避秦国威胁,将都城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历考烈、幽、哀、负四王,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将王翦所破,楚亡。幽王公元前237-前228年在位葬寿春王陵。
  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是传说中的楚王陵所在。1933年,安徽大水,李三孤堆坟茔被打开,(一说被大水冲开,一说为当地保甲带人挖开),出土很多铜器、石器。一时间风声传布,各地文物商贩云集,地方官绅强取豪夺。政府闻讯将缴获的七百余件文物封存于县教育局,后移交省图书馆。解放后入藏安徽省博物馆。另有一些文物流散各地,其中楚王含志鼎、铸客豆(两件)、铸客匝、铸客箕(两件)、勺等十件铜器流至天津宝楚斋李氏,后入藏天津博物馆。寿县铜器,是楚国器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土,震撼了中国文化界,学者们争相著录。有孙壮编《宝楚斋藏器图释》、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图录》等收录此次出土器物。有李景辑《寿县楚墓调查报告情况》(《田野考古报告》第一期,1936年)记述此次发掘经过。还有唐兰《寿县所出铜器考略》、刘节《寿县所出楚器考释》等研究专著。楚工(今西)志鼎为这批楚器中形体较大,铭文较多的一件重要文物,在出土的当时,曾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同一形制、相同大小、铭文一样的楚王鼎同时铸造了两件,另一件保存在国家博物馆,我们在《中国通史陈列》中可以看到。
  
  
  克的遗物 克镕克钟小克鼎
  
  1890年,陕西扶风县任村出土了鼎、簋、钟等古代青铜器,其中的西周贵族膳夫克铸造的铜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有铭铜器中的铸造者之名,命名该器。这批青铜器是克铸造的,故称它们为克鼎、克钟等。学者们发现克钟的铭文较为奇特,两件铜钟的文字组成一篇完整的铭文。而这篇铭文又被完整地镌刻在同时出土的克镈上。这件克镈自出土以后即被收藏家珍藏,秘不示人,仅以少量拓本传世,人们不能观其全貌,故世人称其为“全文克钟”。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收藏家张叔诚先生将这件家传珍宝捐献国家,成为博物馆的公开展品,人们依其形制,正式定名为克铺。1990年,文化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展出全国各地的文物精品两百件。天津博物馆藏“克铺”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名器,受世人瞩目。它也是此次展览中少数传世品之一,是天津地区唯一入选的展品。
  铺是古代贵族祭祀或宴飨时使用的单个大型打击乐器。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镈,如钟而大”,这说明镈似钟而非钟。镈较钟除了形体较大外,钮也较为宽扁。克镈(图五),通高63.5厘米,椭圆体,平口,四面有透雕夔纹凸棱装饰,铸工精良,形制古朴,装饰瑰丽,艺术价值突出。在它的鼓部有79字铭文(图六),叙说了克于十六年九月在康王庙中的一个宫室中被周王召见,接受命令,沿泾水东到京师巡查,完成任务又接受车辆和马匹的赏赐,为追念逝去的先辈,并祈求幸福而铸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前面提到的克钟,传世共5枚,当属编钟。上海博物馆藏2枚,天津博物馆藏1枚,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藤井有邻美术馆各藏1枚。克钟全篇铭文79字,分刻两器上,每钟半篇。上海博物馆的两枚、奈良美术馆的一枚为上半篇铭文,天津博物馆、藤并有邻美术馆的为下半篇铭文,据此推知,克钟在铸造时应为六件,另一件的藏身处还是个谜。天津博物馆藏克钟(图七),装饰当时流行的重环纹、夔纹、窃曲纹、卷龙纹等纹饰,华美端庄,是5枚编钟中较小的一个。
  在天津博物馆,还藏有一件与克铺、克钟同时出土的膳夫克铸造的青铜器——克鼎。克鼎出工时共8件,大克鼎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小克鼎七件,分别藏于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书道博物馆、日本黑川文化研究所、美国芝加哥美术馆。天津博物馆藏小克鼎(图八),造型典雅秀美,纹饰华丽富于变化。腹部的72字铭文记述了克执行周王的命令对军队进行整编,是研究周代军事组织的重要资料。
其他文献
突然到了文字和图像泛滥成灾的年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每天都得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像和文字资讯的“狂轰滥炸”。即使你小心翼翼地根据需要去审视和筛选它们,也得耗掉你大量时间和宝贵的视力,除非你宣称脱离“现代文明社会”。比起所有能复制的东西,人的眼睛和生命以暂且不能复制为理由,在今天显得尤为珍贵。所以,当我看到汪凌画中《新青年》们第一眼时,就被那清澈明亮的眼睛打动,羡慕中伴着酸酸的嫉妒。《新青年》们的“凝视”
期刊
一位受中国文化艺术熏陶、在中国受美术教育和训练的青年画家,带着对西方文化艺术尤其对巴黎现代艺术的崇拜与憧憬,来到巴黎,要在巴黎艺坛寻一立足之地,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困难!那是1969年,出生于广东龙川的陈建中君刚入而立之年,他在中南美专附中和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了七年,又在香港生活了六七年,怀着复杂的心情到被人们视为“艺术之都”的巴黎来拼博。最初,他只能替家具厂画些仿古的装饰画以谋生计,当生活稍有着落之后
期刊
丁念先(1906—1960),字守棠,浙江上虞人。早岁入海上题襟馆,故宫博物院古物南迁,任行政院驻沪监盘委员。喜藏书,当其任职于上海市政府、主管出版事务时,各书店送审之书均多附一册赠之。故抗战胜利后,上海各书局出版之图籍,丁氏几乎全部有藏。丁氏善书,于《乙瑛》、《史晨》、《华山》诸碑致力尤深。夫人谢圣镛为其表妹,亦善书,以王大令为宗,偶作梅竹小册亦清秀可喜。当其订婚之时,海上名人二百数十人诗画以贺
期刊
                    
期刊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写载体,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造型艺术。自仓颉造字之始,书法作为一种美观与实用相交融的独有艺术,便一直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殷周以来,遗留百种以上的不同体裁、风格的碑帖字迹。大体说,字的形体可分为篆、隶,真、行、草等五大类。同时,各个时期涌现出各具特色的书法名家、大家,他们为后世留下一笔独特而又非常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期刊
右影印汉三老碑朱拓本是潮汕谢然宣氏的珍藏。2000年秋,谢氏从北京碑版收藏家高氏庋藏中商求转得。    此本由传拓名师傅大卣拓制。高手精工,神采奕奕:朱着色亮丽细匀,华贵高雅;界线、字口朗晰传神:碑缘周线与碑面的损破泐痕细微处,捶拓均精准到位。与笔者所藏的西泠印社早期拓本相比较纤毫不差,此朱拓本确是原石真拓毋庸置疑。  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出土,同治年间,著名金石鉴藏家魏稼孙亲往捶拓,他记
期刊
谢稚柳给吴灏(子玉)写的这面《雨余富春山色图》,为丙申(1956年)四月所写。原先背面有对题小跋,后来已散失。其题云:“顷游富舂,泛江数百里,乃知大痴山居图出于臆造特多。元章谓北苑平淡天真一片江南景,江南山势几无一非北苑画笔。米老自是解人,其言弥足征信,书似玉弟以为如何?稚柳”。  此扇为谢公46岁时之作,时值风华正茂,落笔细腻温婉,水墨色泽层次分明,其笔墨点染均用披麻皴,用董巨法,力追董源之平淡
期刊
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后,一名西方传教士模样的人骑着马在英军占领区里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终于,他在宣武门内南沟沿南头的象房桥停了下来,看到一座朱漆大门紧闭的“大宅门”。原来这里是刑部官员殷柯庭的私宅,当时殷柯庭全家已经逃离北京,教会便乘机占了殷宅,并拆了宅子修建教堂。后来虽然殷柯庭的儿子极力阻止并要求归还,但教会仍然置之不理,最后迫于教会的势力,殷家无奈签立契约,将当时价值几万两银子
期刊
屏风,《释名》称:“可以屏障风也。”它是中国古代用作室内挡风和遮蔽作用的家具。《史记》卷七十五记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可见我国很早就有使用屏风的记录。其实,在更早的时期,类似我们称作屏风的东西已经存在,但当时并不叫作屏风,而是称作“黼依”,其作用也不单单用于障风,而是天子的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司几筵》称:“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原注云:“斧谓之黼
期刊
“85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是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些区域及重要学术现象为研究样本,探询这些现象及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能量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客观和更其本土特质的学术研究和阐述。在展览构思上,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学术梳理和考察时候,遵循这样的原则:既要考虑在发起发动时期——80年代,尤其是85美术运动时期与当时中国整体文化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关系;又要考虑到中国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