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的孩子有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吗?他认为自己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吗?从一言一行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帮助孩子从小规范言行,加强内在品德的培养,对他的未来大有裨益。
  编辑│肖巍
   榜样宝贝夕夕
   夕夕虽然是大家族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但却很有礼貌。过年的时候去别人家做客时,她总是主动向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问好,还主动帮助爷爷奶奶端水、拿果盘。别人送给她东西时,她会主动道谢。她喜欢的玩具,每次都会征得小主人的同意后才拿过来玩。聚会结束的时候,夕夕会和每一个人道别,并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做客。在大家的眼里,夕夕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差别是怎样产生的?
   过于放纵,让孩子没有了规矩
   “孩子还小,不要有那么多规矩,他不想打招呼就不要逼他了。”“哎呀,不就是一个玩具嘛,玩坏了我们赔给你。”“只要你不闹,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诸如此类的话,你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如果是这样,你就要特别小心了。
   对于孩子来说,讲文明、懂礼貌的培养不是给他讲一堆堆的大道理,而是通过触手可及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去教育的。在生活中,只要是能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努力去尝试,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做,才能真正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但有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很容易放纵孩子,“他还小,以后就知道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放纵,让孩子缺失了锻炼的机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也就无法养成了。
   父母的教育与引导不到位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讲文明、懂礼貌的想法和行为,但是有时候会被忽视,甚至被制止。比如早晨带孩子去上学,孩子想和门卫叔叔打招呼问好,但是被着急赶时间的父母忽视了。在公园里,孩子想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却被爷爷奶奶制止。另外,有时候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是因为不知所措。比如,路上偶然遇见父母的朋友,父母忙于与人交谈,忽视了身边的孩子正在看着他们,想打招呼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有时候,父母表面上称赞孩子“你做得真棒”,但是心里却想着“浪费时间”“没必要”,这样虚情假意很容易被孩子识破,因此,很多孩子不愿意讲文明、懂礼貌,是因为父母的引导方式不够巧妙。
   怎样让孩子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文明礼貌
   孩子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不断观察父母的行为,模仿父母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孩子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文明礼貌习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让孩子从父母的身上看到文明礼貌的样子,知道文明礼貌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
   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导,不断地提升孩子的文明礼貌程度
   孩子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对文明礼貌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過程。父母应该有意识地教导孩子不断“进阶”文明礼貌的行为,比如说从简单的“您好”“请”“谢谢”开始,逐渐扩展到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出门做客等方方面面。
   小技巧:这样帮孩子爱上讲文明、懂礼貌
   1父母教给孩子的文明礼貌,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易而难,避免给孩子造成困扰,产生抗拒心理。
   2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讲文明懂礼貌,享受文明礼貌的乐趣。避免流露出对文明礼貌的厌烦,以及自己都不想这么做的情绪,这会影响孩子对文明礼貌的看法。
   3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可能有时会忘记了文明礼貌,但是不要立刻责备他,应该引导他,让他知道自己的失误,自己想办法去补救。
   4设计一些仪式和讨论,让孩子知道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也感受到文明礼貌带给他的幸福感。
   Q亮亮的爷爷十分溺爱孙子,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亮亮都会过去直接抢过来玩,妈妈告诉亮亮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爷爷总是袒护亮亮:“让我家孙子先玩一会,难道不行吗?”这可怎么办?
   A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人态度统一很重要。凡事要从孩子的健康成长角度考虑,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孩子就会很困惑,为什么大人的说法不一样,那我应该怎么办?建议在这个时候,开一个家庭会议,大家通过讨论,确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然后再由爷爷去告诉孩子,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Q有一次,我们去别人家做客,孩子着急进屋和小朋友玩,非常用力地敲门,回家后被爸爸批评了,后来他就越来越抗拒敲门这件事,甚至连问候别人都不愿意了。如果我们再说起这件事,他就开始哭,这可怎么办?
   A孩子在受到批评时,容易产生心理抗拒。即便孩子知道敲门是对的,也会因为这次“事故”而变得不愿意敲门。而且大多数孩子不会告诉父母原因是什么。如果孩子还处于抗拒期,父母千万不要强迫,要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和他沟通,比如用角色扮演或绘本阅读的方式,让他知道敲门是对的,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有教养的表现,只是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敲门的方法就可以。
其他文献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四时之养,顺时适体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出自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提倡养生要按照四季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特点,顺应四时阴阳消长。春夏之时保护人体阳气,秋冬之时保护人体阴气。  《灵枢·本神篇》提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影响,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亦即天人相应,故人的飲食、生
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导致的口腔黏膜损害,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鹅口疮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如何用药?又如何预防?查查下表就知道了。  症状  患病孩子的口腔颊黏膜、舌头或咽后壁上出现白色斑片。患病后,有的孩子可能无不适症状,也有的孩子可能因疼痛而拒绝进食和吞咽。年龄较大的孩子如果有不适症状,会跟大人描述口腔内有起毛的感觉,感觉不到味道、吃东西或吞咽有疼痛感等。  药物治疗要点  鹅口疮是真菌感染引
宝宝照镜子和成人照镜子的意义大不相同。对宝宝来说,镜子既是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同时又是一个帮助他不断认识自己的工具。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照镜子时,根本不会想到镜子里出现的那个好玩的小家伙只是镜像,更不会意识到那是自己的镜像;渐渐地,他能够区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最后,他不但知道了自己的镜像是自己的形象,而且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别物是有区别和联系的。经历了这个过程,婴儿在心理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台湾歌手郑智化的一首《中产阶级》唱出了城市里中产阶层的焦虑和无奈。  理想中体面的“中产”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有人说,至少应该生存没问题,不求有车但求有房,衣食无忧,生活从容。然而“高高在上”的房价和不断看
都说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喜欢故事呢?当然,故事里的幻想成分会吸引他,让他觉得很有趣。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在故事里,他可以“安全地”去经历各种各样的冒险,他可以想象自己和主人公一样,成为故事里的“英雄”。  孩子喜欢的“英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英雄会接到一个任务或接受一项挑战,但最终都是要去解决问题。   接下来,他会展开行动。  
以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纠纷案件,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曾一度被西方法律界推崇为“东方经验”。  每一个法律界人士在谈及中国的司法调解制度时,都愿意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说起。这说明以调解的方式处理纠纷,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  而当“调解”一词出现在法典里时,无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缜密严峻的法律条文有时并不能令所有当事人对判决持满意态度,在某些案件当中,讲情比讲理更重要;二是我国的
背奶是件辛苦活儿。可是,只要能够给宝宝储备充足的口粮,背奶妈妈并不在乎有多辛苦。甚至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也会想出各种办法给宝宝背奶。她们目标只有一个:给宝宝攒够口粮!  可情况似乎并不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乳汁分泌越来越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才能增加背奶量?  背奶会减量,太正常了!  首先,背奶妈妈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在背奶过程中,乳量逐渐减少是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必然趋
让孩子了解大自然,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并不难,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好观察和记录,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成长。  家长们经常说,现在我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要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可是,怎么接触呢?只是周末去郊区踏青,到专为游客而设的大棚、果园里采摘水果吗?对于这样浅尝辄止的探索,孩子感受到的大自然并不真切。  虽然我们生活在城市里,但是身边就有“大自然”
在最初养育孩子混乱而疲惫的几年里,妈妈最希望的就是丈夫的理解、支持和一如既往的关爱。而此时,也是父亲经历内心“风暴”的时期,他其实也非常期待自己能成为超级爸爸。在这个父亲节到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晋升超级爸爸的通道吧。    观察篇15位妈妈眼中的超级爸爸    什么样的爸爸是妈妈心目中的超级爸爸?每个妈妈的答案都不一样。不过,把这些告诉老爸很重要。因为很多事,他可能从来就没想过!    ——
孩子能长多高?父母有愿望吗?哪些身高观念需要更新?  身高干预有哪些主要方面,具体该怎么做?  从父母需求,到宏观认知,到实战细节,  本期策划带您全面升级关于身高的点点滴滴。  Part 1父母眼中的身高生长  “宝宝能长多高”一直是父母非常关注的话题。  然而对于身高,父母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误区?急需专家指导的又是什么呢?  ● 31.52%的父母期待女孩的身高超过160厘米。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