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彷徨到“转场”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彷徨主要来源于难忍的寂寞和对未来的迷惘。
  对未来迷惘的学生,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每天浑浑噩噩,找不到自己的理想,找不准自己的方向,说不出追求的价值,也无从说起自己的人生定位。一部分学生就此破罐破摔,虚度光阴,亦有部分学生想帮父母分担重任,却不知从何做起。
  在寂寞与迷惘之下,有人选择了逃避。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听课烦闷,想要扔掉书本,逃离校园;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常常怀有“做自己的事儿让别人说去吧”的想法,却什么都没有完成。进入大学,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很多学生反而手足无措,处于“群体无意识”状态,对于未来只是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目标、具体该做什么。
  大学时期风华正茂,不应该因为彷徨而止步不前。这个人生阶段的彷徨是思考人生理想的拐点,是成长的垫脚石,是独立思考的表现。
  要选择人生方向的路向标,或多或少都会有对未来的迷茫、困惑。跨过了高考这道门槛,学生的思维方式却还局限于高中的模式当中,习惯了一切由老师、家长主宰,在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环境中,大家逐渐开始寻找学习以外的生活。
  此时经历的便是“转场”,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同学适应快,及时找到定位,有些同学则适应慢,彷徨不前。“转场”的痛苦、挣扎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这是磨炼人成长的过程,但决胜的关键在于自己对未来追求的坚定信念。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事业?这些都是迫在眉睫,必须思考的事情。对未来学业、事业定位不清晰,对爱情的憧憬,对自己的兴趣点和自身短板认识不明确,需要自己找寻原因。
  人生,最怕没有目标。而有了目标,梳理自己的生涯规划也很关键。看一看自己曾经填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要进行补充和细化,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即使还没有思考好自己的未來,也要先将大学这一阶段规划好,将基本目标落实好,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证、心理咨询师、驾照、奖学金、入党、课题、论文等,都能顺利达到目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另外,多读书也是解决我们思想和实际问题很好的砝码,给大家推荐几本书:《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超级整理术》《大数据时代》《围城》《穆斯林的葬礼》《肖申克的救赎》《平如美棠》《解忧杂货店》。
  彷徨的时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颗胆小退缩的心,我们不但要有追求,更要有梦想。
  借用习大大的一句话送给彷徨在青春路上的大学生们:“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一定能够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
  责编:绯羽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指明了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终身必修课。  全面领会“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三严三实”六个方面的要求,构成了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三严”是内在要求
目前,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已初步建立,但申诉制度在程序方面尚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表现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申诉程序过于原则化、程序设计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高校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