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实时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缘由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上要实时、在学生的技能发展上要实用、在学生的体能发展上有实效、在学生的体质关注上有实据,“四实”教学观浓缩了该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解。实时关注学生情感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由之路,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良方。
  关键词:体育课堂;实时;情感发展;缘由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4.009
  1 前言
  伴随着2016-2017学年度的即将结束,触动了笔者回顾十年小学体育教学经历的灵感。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上要实时、在学生的技能发展上要实用、在学生的体能发展上有实效、在学生的体质关注上有实据,“四实”教学观浓缩了笔者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解。为什么把“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上要实时”放在首位?会不会喧宾夺主?是否偏离了体育教学的主线?体育课从集合整队起,就开始有了情感交流,这节课的第一感觉便已产生。集合做到快静齐,教师心情良好,多半会引导学生愉快而有效地上完这节体育课。然而学生情感不投入课堂,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有效解决,教学效率和质量将大打折扣,甚至无法进行。
  2 一个例子
  首先,给这个例子命名为“解散新做法”。在體育课结束部分,有“师生再见”这一环节。普遍的做法是:“下课!同学们再见(鞠躬)!”,“老师再见!老师您辛苦了(鞠躬)!”。话音刚落,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向教室。这样一个过程,不但形式化了,而且麻木得失去了教育意义,还有安全隐患。在笔者的课堂里,教师背对回教室的方向站位,学生列队走来,以“give me five”的形式,逐一与学生击掌,教师根据学生这节课的表现,用“加油”、“再努力”、“好样的”、“跑得真快”、“注意摆臂动作”、“注意听讲”、“集合再快点”等简短的词句评价、鼓励或提示学生。这个面向全体学生的过程,有身体接触、眼神关注、语言交流,表情沟通,多方面的刺激,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特别是通过击掌的身体接触和语言激励,内向、自卑的孩子会逐渐打开心扉,情感释放,慢慢阳光融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充分说明了情感变化给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3 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心理学用词,对应三维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范畴。在心理学中,情绪、情感和感情三个词经常放在一起讨论,情绪和情感放在一起定义。如刘景平主编的《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再如程正方等编著《心理学》认为:“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态度和体验。”不难发现,情绪和情感与“客观事物”、“需要”、“态度”和“体验”等关键词密切相关。情绪和情感有紧密联系但存在不同,情绪是人和动物都共有的、初级的、简单的体验,是短暂的外在表现;情感是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稳定而深刻的内在本质。按性质和内容不同,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一个人成人、成才和成功的非智力因素。
  4 情感位于“四实”之首的缘由
  4.1 “立德树人”重在情感认同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教育部门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立德树人”重在情感认同。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师大面向全国发布,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框架中所提出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点”,许多与德育直接相关,如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但其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呈现出明显的德育元素,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4.2 小学阶段是情感形成的过渡时期
  情绪和情感对调节行为、适应环境、传递信息、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期情绪和情感体验的首要特点是半外露、半隐蔽性。一二年级外露明显,三四年级出现分化,五六年级外露性减少隐蔽性增加。在小学阶段,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调节学生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情感,为青年期情感成熟的黄金时期奠定良好基础。
  4.3 情感成熟与心理健康相关
  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身是一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课程设计遵照“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然而,情感成熟与健康密切相关。情感成熟指人在个人需要无论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调节情感使之适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如得到满足不狂喜,未得到满足不悲伤等。情感成熟标志着人的心理是健康的,赫洛克(E.Hurlock)认为情感成熟包括四个“能够”:能够保持健康;能够控制环境;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化解到无害的方面;能够洞察理解社会。在整个人生旅程中,人的情感是不断发展中的,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
  4.4 《课标》极其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
  情感是一种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首先,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兴趣、意识、习惯、体育价值观、责任感以及某种精神等都属于主观态度。其次,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课程设计思路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一二三的。再次,课程目标之四直接列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具体目标为有四个方面: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显而易见,《课标》特别重视强调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情感状况。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首先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每个人在相处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情感,分析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实时”分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突出即时干预,相对性表现对个别学生长期保持关注。体育课中,有许多情感教育的时机,大家容易忽视。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细节,关注学生情感发展与教育,走进孩子的心灵,教学效果必定引起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景平.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 程正方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
  [3] 肖川.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4]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其他文献
【正】烟雨平生西湖与我,两两陌生。心中最完备的西湖印象,是断桥残雪、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这样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关键词。出门的时候朗朗晴日,到了西湖边上,天空莫名地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结合我校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培养体育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体育
铅球运动是一项基本的田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铅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
在上海举行的2010年慕尼黑电子展上,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媒体发布会,分享其在能源与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策略。
非教师思维方式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可在短时间内解决,转变教师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体育教师课堂教学重竞技思维轻教育思维,教学业务重课外训练轻课堂教学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卫生学校体育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中职卫生学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常态发展。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中职学生;体育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03  前言  近年来,各级学校强调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都存在学生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