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敖来了。57年之后,他又回到了大陆。
我们很有趣地听着他的一路吆喝。他不像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头,倒像是一个牵着母亲衣襟撒娇调皮的孩子。
我个人并不喜欢李敖。他号称白话文第一,但他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有让我再读一遍的兴趣,问题是他所有文章我都忍不住要读上一遍,这就是李敖的魅力。我从不认为李敖是大师,但我觉得他实在是个很有趣的人,这种“趣”在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化中极为少见。李敖狂得毫无道理,有时甚至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但李敖的无知是装的,他学富五车,心里头再明白不过,装出无知是为了死缠烂打地战斗。正是这种死缠烂打,使那些腐朽、溃烂、见不得人的东西在李敖的机智和勇猛中一一现出原形。
李敖是中国最大的解构主义者。李敖的很多做法颇像鲁迅,只是他完全不似鲁迅那么严肃古板,苦心孤诣,他一边论学术如数家珍,一边无厘头样自我妖化,把政坛、文坛种种不学无术之徒臭得无地自容。他更像叫高力士脱鞋、令杨贵妃磨墨的李太白,但他不借酒,他借了一幅墨镜,绣口一张,银针迸射,不管是谁,都要接上他三招。
李敖在北大、清华、复旦的讲演,从“怒目金刚”到“菩萨低眉”,再到“尼姑思凡”,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字——秀。但李敖做秀不是为了出名,他名头够大了,他秀是想让文化中那些腐朽的东西出丑,他秀是想让那些故作清高淡泊骨子里又急功近利的人出丑。你看他冲出文坛,秀到政坛去了,因为政坛上思凡的尼姑太多,他要引渡他们到凡间来,关注一下民生民情,好好把握21世纪赐予中国和中国人不多的机会。
从这一点说,我佩服李敖,也认同他的作秀。可惜,大陆文坛衮衮诸公,只有看的份。
我们很有趣地听着他的一路吆喝。他不像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头,倒像是一个牵着母亲衣襟撒娇调皮的孩子。
我个人并不喜欢李敖。他号称白话文第一,但他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有让我再读一遍的兴趣,问题是他所有文章我都忍不住要读上一遍,这就是李敖的魅力。我从不认为李敖是大师,但我觉得他实在是个很有趣的人,这种“趣”在洋洋洒洒的中国文化中极为少见。李敖狂得毫无道理,有时甚至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但李敖的无知是装的,他学富五车,心里头再明白不过,装出无知是为了死缠烂打地战斗。正是这种死缠烂打,使那些腐朽、溃烂、见不得人的东西在李敖的机智和勇猛中一一现出原形。
李敖是中国最大的解构主义者。李敖的很多做法颇像鲁迅,只是他完全不似鲁迅那么严肃古板,苦心孤诣,他一边论学术如数家珍,一边无厘头样自我妖化,把政坛、文坛种种不学无术之徒臭得无地自容。他更像叫高力士脱鞋、令杨贵妃磨墨的李太白,但他不借酒,他借了一幅墨镜,绣口一张,银针迸射,不管是谁,都要接上他三招。
李敖在北大、清华、复旦的讲演,从“怒目金刚”到“菩萨低眉”,再到“尼姑思凡”,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字——秀。但李敖做秀不是为了出名,他名头够大了,他秀是想让文化中那些腐朽的东西出丑,他秀是想让那些故作清高淡泊骨子里又急功近利的人出丑。你看他冲出文坛,秀到政坛去了,因为政坛上思凡的尼姑太多,他要引渡他们到凡间来,关注一下民生民情,好好把握21世纪赐予中国和中国人不多的机会。
从这一点说,我佩服李敖,也认同他的作秀。可惜,大陆文坛衮衮诸公,只有看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