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治探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术前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措施、最佳手术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与术后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对34例PGIML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对PGIML诊话进行探讨。结果:PGIML术前漏误诊率迭85.8%92.3%,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大部分术后行化(放)疗,单纯手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10.0%,明显差于手术加化(放)疗组的72.7%和63.7%。结论:PGIML术前应采用内镜、X线、CT、分子生物学等各种手段明确诊断。治疗不应单纯手术,术后应辅以化疗和(或)放疗以提高长期存活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990年1月1日—1995年12月30日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就诊,治疗时间大于2周,年龄<15周岁获得有效随访的164例ALL初诊患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64例ALL儿童中位生存时间为19.5月,缓解率为80.5%,5年生存率(5-EFS)为(19.0±3.4)%,其中标危和高危急淋的5-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缺血性脑损伤是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影响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细胞的存活与凋亡.本文回顾
目的研究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的相容性,探索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原因。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只。在实验室条件下以
该文综述了64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扫描范围广、扫描射线剂量低等优点.多种后处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所获得影像清晰.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ELISA半定量方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68.6%(59/86)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80%(12/1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CML-BP)患者表达高端粒酶活性;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无一例表达高端粒酶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CML-BP端粒酶活性高于CML-CP,而
目的:报告1997年6月~2001年5月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方法: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闭合复位23例,切开复位9例.结果:随访半年以上23例,骨折全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