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差,地震灾害较为严重,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浅析了新疆村镇建筑抗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村镇抗震安居房的总体抗震能力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村镇建设;抗震;问题;对策
新疆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强度大、范围广、诱因复杂,有的地方是抗震九度设防区,地震除了地震次数多、分布范围广外的另一个特点是地震的多发区恰恰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镇。
地震重灾区主要都集中到村镇,而房屋建筑破坏是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提高新疆村镇建筑整体抗震能力的途径,是当前新疆建筑抗震领域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題。
1新疆村镇建筑震害情况。
新疆村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新疆历史地震活动记录来看,地震大多都发生在农村乡镇。
新疆农村经济落后,目前村镇居民的住房仍多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居民房屋在设计、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房屋抗震性能与城市房屋相差悬殊。
因此,对新疆目前60%以上人口生活的农牧区,一些地震震级虽然不太高,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而根据我国1990年以来的地震灾情损失评估报告,从抗震性能上看,框架结构最优、砖混结构次之、砖木结构较差、土木结构最差。
1.1土木结构震害。
该类型房屋在乡村中相对普遍,也是遭受震害最严重的房屋类型。特别是老旧的土木房屋,由于建房质量差、结构不合理,泥浆及土体在抗剪性能及整体性方面的缺陷决定了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极差,遭到破坏比较严重。
1.2砖木结构震害。
砖木结构墙体由砖和砂浆两种脆性材料砌筑而成,其变形能力很差,整体性也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即使产生不大的层间位移,也会引起墙体开裂,甚至局部倒塌。
1.3砖混结构震害。
砖混结构民居抗震能力明显强于土木结构民居,但由于其材料的脆性性质,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延性差,构造措施设置不当时易发生整体跨塌。
2新疆村镇建筑抗震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牧区建筑抗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大,投入不足。
新疆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城镇差,南疆地区和山区农村经济水平更低,很多群众无力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
在农村房屋抗震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方面,重救灾轻设防,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鼓励农村抗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农牧区建筑的抗震能力建设工作,另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主体建筑材料缺乏,房屋造价相对较高的问题。
新疆地震高发地区的农牧区普遍缺乏砖、石、木材甚至砂子等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
新疆巴楚、和田地区以及北疆的山区等地农牧区的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运距大都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以上,运费过高,如砖的运费几乎使成本增加了一倍。
2.2农牧民抗震防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
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淡薄,对房屋抗震的重要性认识较差,都认为地震和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认为没有必要将房屋盖的“过于”结实,所以在很多的民房修建时,他们总是要去掉或减少圈梁构造柱的抗震措施,认为这是一种经济的浪费。
2.3村镇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抗震能力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欠缺。
大多数非建制镇和自然村未进行建设总体规划工作,宅基地审批与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脱节。
建筑布局零乱,道路不通畅,无法进出大型车辆,不利于疏散和救援。而且建设时很少进行科学的正确选址,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带和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房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另外由于乡村面积大,建筑分散,农民建房随意性大,单靠建设部门监管难度大,使得村镇抗震管理工作更是难以落到实处,给农村建筑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2.4基本不进行正规设计。
农村建房自主设计多,不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设计,找当地的“建筑工匠”画个草图就施工,甚至出现自己设计、找人修建的现象。
也有的进行了正规的设计,但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或擅自减少抗震构件的设置。最终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和抗震设防隐患,如建筑设计不合理,结构体系混杂,抗震构造措施不当等。
2.5施工质量差。
由于农牧民建筑队伍的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差,房屋质量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
如干砖上墙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砂浆与干砖粘结不良,墙体整体性差;砌筑方法不正确,特别是砖墙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直搓现象和漏放甚至不放拉结筋的现象较为普遍;浇注混凝土模板拆除后,承重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出现关键部位多处露筋,用砂浆一抹了事等,这大大降低了房屋的抗震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没有专业施工机械,就连最简单的砼和砂浆搅拌机、振动泵等施工中最基本的施工器械都不具备,也不知道混凝土、砂浆要如何配比才是合理的比例,砂浆、混凝土的标号极不稳定,和易性及密实度也因为没有施工机械而得不到保障,蜂窝麻面是普遍现象,这存在着极大的质量隐患。
3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对策的探讨。
在新疆农牧区的抗震设防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能让农牧民建房时充分考虑房屋的抗震防灾问题,那么当地震发生时,灾害就会明显减轻。针对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加强地震知识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抗震意识。
由于当前地震预测水平不高,所以应大力宣传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识,提高村镇居民的抗震防灾意识,特别是要克服低烈度区村镇居民的麻痹思想,达到以预防为主、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从法律的高度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建设的合法程序,采取防震措施。所以应加强对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抗震减灾”深入人心,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3.2村鎮建设要合理规划科学选址。要加强对村镇建设的规划,对建筑密集区适当调整民房之间、街道之间的距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房屋间距尽量增大,同时保证疏散道路的宽度和数量,在建筑分散区要充分考虑出行道路,以利于地震时的疏散和地震后的救助。
场地是建筑物的基础,一个好的场地可以缓解地震波的冲击。不要在孤立的山岗、山脊上建房,要避开不稳定的斜坡、陡崖、陡坎及活动的地质断层,应选在地势开阔平坦、土质硬实的地方建房。
3.3重视勘察、设计考虑到农民自建住宅一般规模较小,无法按照现行技术标准进行场地勘察,应由政府部门结合村庄规划,统一进行地震地质和场地环境条件的评价,并针对场地情况给出基础埋深及基础形式建议,提出房屋建设的抗震防灾要求,作为农民建房的技术依据。
然后统一委托正规设计院进行标准设计,形成几套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案供村镇居民选择和参考,并且应该让应用人员不用计算或只进行简单的、少量的计算,仅通过查阅文字图表就可以建造房屋,又能提高农村建筑的抗震能力。
3.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抗震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没有政府的监督管理就无法有序实施。要切实落实好施工、监理、监督工作,确保房屋的质量。
应加大对农村施工人员的培训、传授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资质管理度,将滥竽充数的小包工队伍清理出去,并且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避免房屋出现安全隐患。
4结语
新疆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是一项涉及面广,又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工作,要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易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抗震设防意识和村镇建筑的综合抗震性能,争取将未来的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
【关键词】村镇建设;抗震;问题;对策
新疆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强度大、范围广、诱因复杂,有的地方是抗震九度设防区,地震除了地震次数多、分布范围广外的另一个特点是地震的多发区恰恰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镇。
地震重灾区主要都集中到村镇,而房屋建筑破坏是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提高新疆村镇建筑整体抗震能力的途径,是当前新疆建筑抗震领域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題。
1新疆村镇建筑震害情况。
新疆村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新疆历史地震活动记录来看,地震大多都发生在农村乡镇。
新疆农村经济落后,目前村镇居民的住房仍多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居民房屋在设计、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房屋抗震性能与城市房屋相差悬殊。
因此,对新疆目前60%以上人口生活的农牧区,一些地震震级虽然不太高,造成的损失却是巨大的。
而根据我国1990年以来的地震灾情损失评估报告,从抗震性能上看,框架结构最优、砖混结构次之、砖木结构较差、土木结构最差。
1.1土木结构震害。
该类型房屋在乡村中相对普遍,也是遭受震害最严重的房屋类型。特别是老旧的土木房屋,由于建房质量差、结构不合理,泥浆及土体在抗剪性能及整体性方面的缺陷决定了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极差,遭到破坏比较严重。
1.2砖木结构震害。
砖木结构墙体由砖和砂浆两种脆性材料砌筑而成,其变形能力很差,整体性也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即使产生不大的层间位移,也会引起墙体开裂,甚至局部倒塌。
1.3砖混结构震害。
砖混结构民居抗震能力明显强于土木结构民居,但由于其材料的脆性性质,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延性差,构造措施设置不当时易发生整体跨塌。
2新疆村镇建筑抗震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牧区建筑抗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大,投入不足。
新疆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城镇差,南疆地区和山区农村经济水平更低,很多群众无力建设抗震性能好的房屋。
在农村房屋抗震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方面,重救灾轻设防,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鼓励农村抗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农牧区建筑的抗震能力建设工作,另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主体建筑材料缺乏,房屋造价相对较高的问题。
新疆地震高发地区的农牧区普遍缺乏砖、石、木材甚至砂子等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
新疆巴楚、和田地区以及北疆的山区等地农牧区的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运距大都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以上,运费过高,如砖的运费几乎使成本增加了一倍。
2.2农牧民抗震防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
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淡薄,对房屋抗震的重要性认识较差,都认为地震和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认为没有必要将房屋盖的“过于”结实,所以在很多的民房修建时,他们总是要去掉或减少圈梁构造柱的抗震措施,认为这是一种经济的浪费。
2.3村镇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抗震能力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欠缺。
大多数非建制镇和自然村未进行建设总体规划工作,宅基地审批与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脱节。
建筑布局零乱,道路不通畅,无法进出大型车辆,不利于疏散和救援。而且建设时很少进行科学的正确选址,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带和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房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另外由于乡村面积大,建筑分散,农民建房随意性大,单靠建设部门监管难度大,使得村镇抗震管理工作更是难以落到实处,给农村建筑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
2.4基本不进行正规设计。
农村建房自主设计多,不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设计,找当地的“建筑工匠”画个草图就施工,甚至出现自己设计、找人修建的现象。
也有的进行了正规的设计,但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或擅自减少抗震构件的设置。最终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和抗震设防隐患,如建筑设计不合理,结构体系混杂,抗震构造措施不当等。
2.5施工质量差。
由于农牧民建筑队伍的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差,房屋质量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
如干砖上墙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砂浆与干砖粘结不良,墙体整体性差;砌筑方法不正确,特别是砖墙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直搓现象和漏放甚至不放拉结筋的现象较为普遍;浇注混凝土模板拆除后,承重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出现关键部位多处露筋,用砂浆一抹了事等,这大大降低了房屋的抗震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没有专业施工机械,就连最简单的砼和砂浆搅拌机、振动泵等施工中最基本的施工器械都不具备,也不知道混凝土、砂浆要如何配比才是合理的比例,砂浆、混凝土的标号极不稳定,和易性及密实度也因为没有施工机械而得不到保障,蜂窝麻面是普遍现象,这存在着极大的质量隐患。
3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对策的探讨。
在新疆农牧区的抗震设防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能让农牧民建房时充分考虑房屋的抗震防灾问题,那么当地震发生时,灾害就会明显减轻。针对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加强地震知识宣传,提高农牧民的抗震意识。
由于当前地震预测水平不高,所以应大力宣传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识,提高村镇居民的抗震防灾意识,特别是要克服低烈度区村镇居民的麻痹思想,达到以预防为主、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从法律的高度要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建设的合法程序,采取防震措施。所以应加强对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抗震减灾”深入人心,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3.2村鎮建设要合理规划科学选址。要加强对村镇建设的规划,对建筑密集区适当调整民房之间、街道之间的距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房屋间距尽量增大,同时保证疏散道路的宽度和数量,在建筑分散区要充分考虑出行道路,以利于地震时的疏散和地震后的救助。
场地是建筑物的基础,一个好的场地可以缓解地震波的冲击。不要在孤立的山岗、山脊上建房,要避开不稳定的斜坡、陡崖、陡坎及活动的地质断层,应选在地势开阔平坦、土质硬实的地方建房。
3.3重视勘察、设计考虑到农民自建住宅一般规模较小,无法按照现行技术标准进行场地勘察,应由政府部门结合村庄规划,统一进行地震地质和场地环境条件的评价,并针对场地情况给出基础埋深及基础形式建议,提出房屋建设的抗震防灾要求,作为农民建房的技术依据。
然后统一委托正规设计院进行标准设计,形成几套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案供村镇居民选择和参考,并且应该让应用人员不用计算或只进行简单的、少量的计算,仅通过查阅文字图表就可以建造房屋,又能提高农村建筑的抗震能力。
3.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抗震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作,没有政府的监督管理就无法有序实施。要切实落实好施工、监理、监督工作,确保房屋的质量。
应加大对农村施工人员的培训、传授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资质管理度,将滥竽充数的小包工队伍清理出去,并且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避免房屋出现安全隐患。
4结语
新疆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是一项涉及面广,又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工作,要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易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抗震设防意识和村镇建筑的综合抗震性能,争取将未来的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