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妆品是一种美的产业,也是一种展现美的文化体现。高校化妆品专业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面临产业与文化的双重要求,需要在“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两个纬度,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培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造美”的创新型、复合型“四美”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谈到“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化妆品作为“美丽”行业,发展途中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多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专业以为行业输送优质人才为培养目的。在新形势下,对标行业需求,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校园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培育学生成长为“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作美”的“四美”人才。
01对标行业的现实挑战
“化妆品产业既是“美丽经济”产业,又是美丽文化符号。在整个化妆品产业链中,如果说品类和品牌决定了面向市场的方向和定位,销售渠道和营销水平决定了一个阶段的销量和品牌知名度,那生产研发环节的水平,包括研发能力如何、生产周期长短、产品品质是否稳定、品控是否严格等关键因素就决定了化妆品企业是否具有稳定地更新产品、输出品牌的能力,决定着旗下化妆品品质效果是否能支持其成为多年不倒稳步向前的老牌企业。”
1.专业能力对标行业要求的挑战
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生产研发环节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需要研发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和化工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专业的分析能力、高效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2.审美素养对标行业文化的挑战
化妆品产业与“美丽”紧密相连,如何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审美理念,使学生具有审美修养、审美品位,最终拥有实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2对标行业的实践探索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专业历史悠久,1979年开始设置化妆品专业方向,是国内最早设立该方向的高校之一;该校2011年获得目前国内唯一的“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以生物技术(化妆品)专业招生;2019年更名为“化妆品技术与工程”,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其教师团队行业背景雄厚,建成以知名教授为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海内外年轻博士为主体、企业导师为支撑的团队。实现教学平台多层次多元化,拥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批两个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一个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1979年至今,已培养3000多名专业毕业生;近30%的本科生、90%的研究生入职宝洁、资生堂、花王、韩国太平洋公司、上海家化等知名化妆品企业;在国家监管系统和近70%的大型化妆品企业都有优秀的校友工作其间。
在专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将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夯实“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主动对标行业“向美”的追求,通过专业教育平台和思想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修养。
如疫情期间通过举办“中药抗疫、香囊传福”等系列文化节活动,发挥学院学生专业特长,调动青年学子的活力与激情,培养同学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将中药文创宣傳、中药香囊制作、古典背景音乐生动融合,以馈赠香囊表达传统的“中国式浪漫”,在专业知识科普与美的创造和传播中收获成长。
03对标行业的人才培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造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审美修养、创新能力。
认识美。学院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合力下,融入“美”的理念。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上认识美、辨识美,了解、掌握“美”背后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爱好美。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美,从而爱好美,激发内心的专业热情,提升学生创造美的动力。
走进美。通过专业的培养,使学生通过科研方法、科研实践的锻炼,亲近美,走近美。在动手中,近距离观察、发现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律,了解美的创造原理。
创造美。使学生在了解、掌握专业规律、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督促学生思考如何以创造美为使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培养学生胸怀“美的理想”,身体力行实践“美的创作”。
培养“四美”人才是站在行业视角、站在业务知识高度、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风口上,响应“三全育人”要求,进一步夯实“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不仅具有创造美的专业能力,还具有挖掘美的专业修养,并在创造美与审美修养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这是开创工科专业能力与文科美学品位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谈到“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化妆品作为“美丽”行业,发展途中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多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专业以为行业输送优质人才为培养目的。在新形势下,对标行业需求,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校园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培育学生成长为“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作美”的“四美”人才。
01对标行业的现实挑战
“化妆品产业既是“美丽经济”产业,又是美丽文化符号。在整个化妆品产业链中,如果说品类和品牌决定了面向市场的方向和定位,销售渠道和营销水平决定了一个阶段的销量和品牌知名度,那生产研发环节的水平,包括研发能力如何、生产周期长短、产品品质是否稳定、品控是否严格等关键因素就决定了化妆品企业是否具有稳定地更新产品、输出品牌的能力,决定着旗下化妆品品质效果是否能支持其成为多年不倒稳步向前的老牌企业。”
1.专业能力对标行业要求的挑战
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生产研发环节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需要研发人员具备扎实的化学和化工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专业的分析能力、高效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2.审美素养对标行业文化的挑战
化妆品产业与“美丽”紧密相连,如何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审美理念,使学生具有审美修养、审美品位,最终拥有实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2对标行业的实践探索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专业历史悠久,1979年开始设置化妆品专业方向,是国内最早设立该方向的高校之一;该校2011年获得目前国内唯一的“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以生物技术(化妆品)专业招生;2019年更名为“化妆品技术与工程”,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其教师团队行业背景雄厚,建成以知名教授为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海内外年轻博士为主体、企业导师为支撑的团队。实现教学平台多层次多元化,拥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批两个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一个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1979年至今,已培养3000多名专业毕业生;近30%的本科生、90%的研究生入职宝洁、资生堂、花王、韩国太平洋公司、上海家化等知名化妆品企业;在国家监管系统和近70%的大型化妆品企业都有优秀的校友工作其间。
在专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将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夯实“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主动对标行业“向美”的追求,通过专业教育平台和思想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修养。
如疫情期间通过举办“中药抗疫、香囊传福”等系列文化节活动,发挥学院学生专业特长,调动青年学子的活力与激情,培养同学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将中药文创宣傳、中药香囊制作、古典背景音乐生动融合,以馈赠香囊表达传统的“中国式浪漫”,在专业知识科普与美的创造和传播中收获成长。
03对标行业的人才培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造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审美修养、创新能力。
认识美。学院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合力下,融入“美”的理念。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上认识美、辨识美,了解、掌握“美”背后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爱好美。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美,从而爱好美,激发内心的专业热情,提升学生创造美的动力。
走进美。通过专业的培养,使学生通过科研方法、科研实践的锻炼,亲近美,走近美。在动手中,近距离观察、发现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律,了解美的创造原理。
创造美。使学生在了解、掌握专业规律、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督促学生思考如何以创造美为使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培养学生胸怀“美的理想”,身体力行实践“美的创作”。
培养“四美”人才是站在行业视角、站在业务知识高度、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风口上,响应“三全育人”要求,进一步夯实“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认识美、爱好美、走进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不仅具有创造美的专业能力,还具有挖掘美的专业修养,并在创造美与审美修养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这是开创工科专业能力与文科美学品位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