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诉人:何琳,27岁
何琳有个毛病:非常害怕领导。每次见到领导,她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胆战心惊。可是在公司哪能不与领导碰面——
爸爸的惩罚 我提心吊胆
我小时候,不是一个胆小的女孩,相反,我还有些男孩的野性。那时,我跟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成天和村里的孩子上山采花、下河摸鱼。我对大人也丝毫不畏惧。有一次,一个挺大的领导去村里视察,我见那领导耳垂特别大,还特意跑过去让那领导蹲下揪他耳垂……
到了6岁该上学了,父母将我接回了城里。父亲是一名老师,对我非常严厉。从我回城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对我进行严格的管教,说要磨掉我身上的野气,让我成为一个有规矩的女孩。吃饭时,只要稍微不坐正,父亲就会一筷子打过来;看电视必须看规定的频道,否则就会惩罚我。慢慢地,上学后我开始害怕班主任老师。我成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犯错。
每次见校长 莫名地紧张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教书,这也是父母的愿望。他们认为,女孩子当老师最适合了。我在学校还算是位称职的老师,课讲得好,跟同事关系也不错。可是很快,我发现自己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那就是,我非常害怕校长,不由自主地害怕。有一次上公开课,校长去听我的课。本来胸有成竹,结果看到校长的那一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稀里糊涂地讲了起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后来一见校长,我的心就莫名地紧张,手也会下意识地微微抖动起来。其实校长挺和蔼的,但我在他面前还是手足无措,他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知道心跳得厉害。后来,我感觉学校没法待了,就去了一家培训机构。那的主任也挺和气的,跟下属总是谈笑风生。我对自己说:“这人一点都不吓人,我肯定不怕他。”
换了新领导 依旧心慌慌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当真正面对他的时候,我同样害怕得要命。主任给我布置工作,我心里慌慌的,根本没听清自己的任务。回到座位上,死活也想不起来主任让自己做什么。几次想去再问一问,也鼓不起勇气来。后来连估摸带分析,做了个方案递上去。主任看了一眼,问我做的是什么。他这么一说,我感觉到话语里带着深深的责备,更害怕了。
从此,我工作起来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闪失让主任不满意。对主任,我能避则避。必须面对时,我根本不敢看主任的眼睛,脸红、心跳、出虚汗等一系列身体反应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更别提说话了,一开口要么结结巴巴不知所云,要么词不达意,根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培训中心就那么大个空间,我再小心,跟主任也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于是我总是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工作对我来说成了苦役,上班时间变得特别难熬。主任出差了,我就像获得解放了,整个人就会放松起来。可是主任也不能天天都出差,况且跟下属的联系也不少。有一次,我接到主任的电话,吓得我连听筒都拿不稳了。
我有时恨自己,怎么这么胆小?主任又不是老虎,自己为什么怕成这样?难不成又要逃离这个刚熟悉的环境……
害怕领导更应多接触
很多职场人士都害怕领导,特别是一些新参加工作的职员。如果这种害怕能够应对,不影响工作,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痛苦,这种害怕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是正常的。但像何琳这样,已经出现了退缩回避现象和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严重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并给她带来了精神痛苦,这就是典型的“权威恐惧症”。
“权威恐惧症”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不同,“权威恐惧症”恐惧的对象比较固定,往往是具有管理权力和批评权力的人,比如长辈或领导者。何琳出现这种现象和小时候被身为教师的父亲严厉管教有关。何琳小时候害怕父亲,读书害怕班主任,进入职场后又把对父亲的恐惧迁延到代表权威的校长、主任身上。换句话说,何琳怕的不是领导,实际上是父亲,这就是所谓的“移情”。
首先,何琳要明白,自己惧怕领导实际上是“惧怕父亲”心理的迁延。懂得了这个道理,何琳可以经常给自己一些暗示,领导不是父亲,他就是我的领导,抛开头衔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我没有必要怕他。
其次,何琳要降低领导对自己的期待,工作上固然要认真对待,但也要允许自己有闪失,人无完人。
最后,所谓怕什么偏要见什么。何琳要尝试硬着头皮,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多去和领导接触,比如多找领导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反映情况等。接触多了,熟悉了,对领导的了解多了,恐惧心理自然而然地就会减轻,以至于最终消失。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奏效,建议何琳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通过“领悟疗法”、“角色扮演”、“系统脱敏”等方法对何琳进行系统的治疗,这些症状慢慢就会消失。
据《家庭保健报》
编辑/平湖秋月
何琳有个毛病:非常害怕领导。每次见到领导,她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胆战心惊。可是在公司哪能不与领导碰面——
爸爸的惩罚 我提心吊胆
我小时候,不是一个胆小的女孩,相反,我还有些男孩的野性。那时,我跟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成天和村里的孩子上山采花、下河摸鱼。我对大人也丝毫不畏惧。有一次,一个挺大的领导去村里视察,我见那领导耳垂特别大,还特意跑过去让那领导蹲下揪他耳垂……
到了6岁该上学了,父母将我接回了城里。父亲是一名老师,对我非常严厉。从我回城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对我进行严格的管教,说要磨掉我身上的野气,让我成为一个有规矩的女孩。吃饭时,只要稍微不坐正,父亲就会一筷子打过来;看电视必须看规定的频道,否则就会惩罚我。慢慢地,上学后我开始害怕班主任老师。我成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犯错。
每次见校长 莫名地紧张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所中学教书,这也是父母的愿望。他们认为,女孩子当老师最适合了。我在学校还算是位称职的老师,课讲得好,跟同事关系也不错。可是很快,我发现自己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那就是,我非常害怕校长,不由自主地害怕。有一次上公开课,校长去听我的课。本来胸有成竹,结果看到校长的那一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稀里糊涂地讲了起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后来一见校长,我的心就莫名地紧张,手也会下意识地微微抖动起来。其实校长挺和蔼的,但我在他面前还是手足无措,他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知道心跳得厉害。后来,我感觉学校没法待了,就去了一家培训机构。那的主任也挺和气的,跟下属总是谈笑风生。我对自己说:“这人一点都不吓人,我肯定不怕他。”
换了新领导 依旧心慌慌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当真正面对他的时候,我同样害怕得要命。主任给我布置工作,我心里慌慌的,根本没听清自己的任务。回到座位上,死活也想不起来主任让自己做什么。几次想去再问一问,也鼓不起勇气来。后来连估摸带分析,做了个方案递上去。主任看了一眼,问我做的是什么。他这么一说,我感觉到话语里带着深深的责备,更害怕了。
从此,我工作起来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闪失让主任不满意。对主任,我能避则避。必须面对时,我根本不敢看主任的眼睛,脸红、心跳、出虚汗等一系列身体反应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更别提说话了,一开口要么结结巴巴不知所云,要么词不达意,根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培训中心就那么大个空间,我再小心,跟主任也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于是我总是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工作对我来说成了苦役,上班时间变得特别难熬。主任出差了,我就像获得解放了,整个人就会放松起来。可是主任也不能天天都出差,况且跟下属的联系也不少。有一次,我接到主任的电话,吓得我连听筒都拿不稳了。
我有时恨自己,怎么这么胆小?主任又不是老虎,自己为什么怕成这样?难不成又要逃离这个刚熟悉的环境……
害怕领导更应多接触
很多职场人士都害怕领导,特别是一些新参加工作的职员。如果这种害怕能够应对,不影响工作,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痛苦,这种害怕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是正常的。但像何琳这样,已经出现了退缩回避现象和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严重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并给她带来了精神痛苦,这就是典型的“权威恐惧症”。
“权威恐惧症”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不同,“权威恐惧症”恐惧的对象比较固定,往往是具有管理权力和批评权力的人,比如长辈或领导者。何琳出现这种现象和小时候被身为教师的父亲严厉管教有关。何琳小时候害怕父亲,读书害怕班主任,进入职场后又把对父亲的恐惧迁延到代表权威的校长、主任身上。换句话说,何琳怕的不是领导,实际上是父亲,这就是所谓的“移情”。
首先,何琳要明白,自己惧怕领导实际上是“惧怕父亲”心理的迁延。懂得了这个道理,何琳可以经常给自己一些暗示,领导不是父亲,他就是我的领导,抛开头衔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我没有必要怕他。
其次,何琳要降低领导对自己的期待,工作上固然要认真对待,但也要允许自己有闪失,人无完人。
最后,所谓怕什么偏要见什么。何琳要尝试硬着头皮,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多去和领导接触,比如多找领导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反映情况等。接触多了,熟悉了,对领导的了解多了,恐惧心理自然而然地就会减轻,以至于最终消失。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奏效,建议何琳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通过“领悟疗法”、“角色扮演”、“系统脱敏”等方法对何琳进行系统的治疗,这些症状慢慢就会消失。
据《家庭保健报》
编辑/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