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写过父母亲如今居住的院子。是三个院落当中的第三个。三个院子当然不是同时拥有,它像随生活需要变动搬迁的大多数家庭那样,相得和放弃并存。前两个已经消失,未留任何痕迹。这两处,实际上是我们姊妹几人从小和父母亲共同生活过的家,我作为幺女,甚至在第三个家里和双亲共同生活了两个月后方结婚出嫁,分生出另一个小家。如今父母年迈,我已人到中年。与他们同处一城、每周不止一次相见的情形下,却让我对那儿愈加添增依恋。仿佛,这是对我离开前两个家所持的漫不经心的一个惩戒,以致让它们在面前彻底消失,把难以遣怀的粗疏,成倍警示于我似的。是的,它们已彻底消失,空有面前的影子,让我想过来想过去,再不能一见。
早就想去看看故址,这个念头大概十年前就有了。伯母去世,后来伯父去世,就在一干人一年年赴老家那片老林里上坟,一年年经过村落那条边道时,这个念头都要动一下。南北走向的那道街还是那道街,直通几里外母亲的娘家门。幼时去走姥姥家,皆是随家人出门往东,岔入此道再往北。若往南走,不远处,就是从记事起一直戳立在那儿的汽车站。那时,我若得了机会,就偷掏了父亲口袋一张两张毛票,溜去那儿的地摊,换成一捧炒花生,或一个苹果,或别的吃食,满足下贫瘠的胃。
但那道街又不是那道街了。除了一下国道右拐便迎头相见的汽车站,其它已全然改变,陌生得如置异地。当然,汽车站也非昔日汽车站的样子,只是位置未变而已。几十年的时光如果能让你轻易回去,如囊中探物,岂不南柯一梦,哪儿会有“时光容易把人抛”这些古人就有的喟叹。所以当车驶下国道,由南向北到达那处岔道口——幼时常常经此北上的岔道口,一座不新不旧的牌坊先让我有了隔阂。它立在道口正中,将我望向西去的视线加添了陌生。陌生感无以名状,使已处故乡的我的身体似落又悬。若按旧时样子,西去不远,路南一条胡同里的拐角处,便是我们那个家的位置了。现在也才得知,自己一直没有怀疑过的此道口也并非昔日的道口,是早在多年前就已平行南移了数十米的改建道口。故,若按现在的道口西去,旧居方位毫无疑问置换成了相反的路北,会先寻到庭院前的南墙,而不是正常走序的大门。
少时作别的老房子,十几年再不曾踏足,就那么独自撑持在那儿,任由时光迁转,侵蚀,凋敝,直至消失。
哥曾有次回去。那也是告别老房子十几年之后的事了。如今我发短信向他探询,得知在那时,老房子和树就已没有了,仅剩下猪圈里一块大石头、一个猪食槽和一页磨盘等残石。老房子已被邻家买去,作为扩建部分进行了改造。那些残石,被当作废品扔在墙外。
从那时起到现在又过去了近二十年时光,若再去那儿,我知道连残石恐怕也会不见。那么多年,想回去看看却没有付诸行动,这让我痛悔不已。
它们是一点点消失的。先是空落了几年后,左邻向西扩建,拆掉了东边两间。仅剩的两间在继续飘零衰败几年后,右邻向东扩建而被彻底摧毁清除。
空有影子在那里了。影子里,趯趯淌淌年轻着的父母,趯趯淌淌年幼着的我,趯趯淌淌我青春着的哥哥和姐姐们。
二
张清华《暮雨乡愁》: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最初”“最美”“挥手远去”,这注定在一个人记忆里永久驻扎。
于我,小学尚未毕业,从那个院落的走出,意味着童年的行将消失。它不单单指属于孩童年龄的消失,更是要同孩童的一切美好记忆告别。而这些记忆,只与故乡相连,其他无法替代。那条通向院子带拐角的胡同无法替代。我常常在夜晚疯玩后回家、将要靠近漆黑的拐角时,幻想的鬼影魍魉的出现总让自己屏住呼吸,脚步多了惶恐;院子里的榆树枣树梧桐树,甚至枝条带刺让我无法攀爬不受待见的槐树无法替代。盛夏,手持与小小个子不相称的铁锨,在一棵棵树下翻铲知了猴,乐此不疲。挖到,略一冲洗,啪一下扔到腌渍芥菜头的咸水缸中,等攒到足够炒一盘时再捞出来,打一顿牙祭;院落西墙边那座堆放柴草、兼母亲烟熏火燎烙制煎饼的小屋无法替代。小屋平顶铺上一张草席,就是最好的榻榻米,坐着,躺着,自得其乐。等到厌倦,瞅准地面,在畏惧刚刚冒头时猛地跳下去,将梯子晾在一边。
那并成一溜儿的四间房子更无法替代。长着脚的阳光,每天清晨在粗拙的木格子窗间走动,再慢慢移开到窗框,再到墙壁,是钟表的指针,准确无误催你吃饭,催你抬起上学的脚步。隆重年节,大姐二姐和母亲,在大锅灶边忙碌。热气弥漫中,一坨大豆腐臃臃肿肿登场。这是年节必不可缺少的内容。接下来东间炕上的饭桌上,全家人就添换上了一份新滋味。
“扫屋”。大罐小罐,大箱小箱,草籃子旧盒子,它们从四间房子里悉数出列,占据了大半个院落。——腊月十五后选个日子,所有房间腾空,大清扫一遍,也是年节必不可缺少的内容。往常,出于小孩子的猎奇,我时有到各个房间无目的东找西寻一番。尤其最东边堆放杂物的一间。一旦它们全部无遮拦在院子里,任我光顾,无疑成为独属于我的盛大时刻的来临。尽管,高高低低摆放的,都是些灰扑扑、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的普通物什。
怀念老屋,怀念老屋时光,究竟是在怀念再也找不回的一段过活的全然丢失。而那段过活的核心,是父母亲和孩子,一大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个家庭赐予一个人童年时光的宝贵,就在于此了。不管日子贫瘠还是富裕。也不管如何五味杂陈。因为日后,它让一个人意识到已经有记忆的童年时光,成为了时间向前飞速流逝的起点,不断的流逝里,一切都在向前推动,变了样子。
如此,与其说我在怀念那座我永远返不回去的童年的院落,不如说遥远的童年的院落,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来路的已然苍茫,以至于现在回首,再去看那时,很多影像的出现,都模模糊糊,如在雾中。 三
如果说几十年过去,脑海里,第一个院落已显得近乎虚幻,那么第二个院落,搬离二十四年后,此刻想起它,眼前依然清晰。只要走去,触接到那对圆形门栓,打开,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它离我如此之近和具体。仿若那个庭院还真实存在,只不过我刚刚走开一小会儿。
“近”,还包含我结婚后小家的位置,不超它一公里,这物理空间的接近,有了触手可得的可能。
我常常去别处时经过那儿。除了街道还留有少许原来的影子,其他已面目全非。大门口带有“文化馆”三个字的竖长牌匾不见;拐过牌匾,面前就会出现的二层小楼不见;绕到楼后,包括我们家在内的前后两排平房不见。不仅如此,一切裹带在里面的浮凸或微细物事皆不见。站在那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抬眼,一座方方正正的庞大楼体代替了这些,结结实实,挡住了我望向过去的丝毫。
正式拥有那个庭院,是从乡下搬到城里的几年后。最初没有院落,仅小楼旁边两小间房子。后来单位又照顾给父亲楼后一间。从一间房子里出门,到另外一间房子,要走上二十几步。再后来文化馆统一给住户加盖庭院,才有了楼后并排挨在一起的三间,也才正式有了家的模样。
也像那个家的成形一样,先是上初中的哥和上班的二姐投靠到父亲身旁,然后我,最后大姐、母亲,完成一家人的团聚。但大姐在这期间结婚嫁人,并没有跟我们一起住多久。像一条河的分水岭,在城里团聚的家,开始有了它流动的变化。做代课教师的二姐考取了外地一所中专。紧接着第二年,我和哥分别考取中专和大学。这同时意味着家庭经济压力的骤增。搬离老家,仅有的二分田地失去,收入需要,母亲不得不另辟他径,圈养起一群鸡,卖蛋换钱。卖蛋,这对于从没做过买卖的母亲来说,很有些难为情,提着一篮子鸡蛋去市场时,母亲都会瞅准馆内人员还未上班的空当走出,免除一份遇到时的尴尬。那些年里,时常“咯咯嗒”的鸡群,成为我们家另外的重要成员。写此文,眼前又出现那个并不大的院落,似又嗅到雨后那种冲鼻的鸡粪味。
印象深刻的,哥高考时,午睡,母亲就是顶着这种气味守在鸡舍旁,看到鸡稍有躁动叫唤,就赶紧挥起手中的枝条唬住。现在再回头细想,加盖起院落,能略微敛收鸡粪味和免不了的聒噪声,不至于太影响邻里他人。但之前没有院落时,鸡们被圈养在单位西墙边处,敞露的缘故,一定给从那里经过的人造成过不悦。
拮据的状态下,生活也有它的温暖处。全家人团聚。父亲不用再骑着他那辆笨重的“国防”牌自行车,来回八十多里往返于家与单位。母亲也摆脱了以前几乎由她自己扛着的繁重农活。我们几个孩子看起来也在按部就班成长着。搞群众文化辅导兼文学创作的父亲,还因为那几年少了牵挂、精力投入多,常喜形于色递给我们看他发表的作品。那时,小院里的生活,简单又忙碌,进进出出,都满携了生活的热度和无限期待。我毕业工作的第一年过年回家,父亲去车站接我,告诉的第一件事,是家中买了电视,言谈里满是欣慰,还夹带那么一点点自豪。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末一年,黑白电视机正盛行。那年,我20岁,他59岁。
现在我51,他90岁。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有次我翻相册,看到一张我们在院落门口处的合影,爸妈坐前面,我和二姐站在他们身后。我那时大概十五六岁,带着不自然的笑意。我盯着照片,却怎么也记不起当时的情形,也想不起拍摄者是谁,大姐和哥又为什么没在里面。还有其他几张。若不是翻到那本相册,这些就会永远背对我,激不起任何水花地沉到时间长河里了。川端康成《十六岁的日记》里:我发现这些日记的时候,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日记里所写的每天的生活,我已了无记忆。那么这些日子我到哪里去了?又消失到哪儿了呢?我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不断消失在日子里的。
消失了的日子,幸好还恒久着那样一种书写,恒久着那样一种无声的影像,恒久着书写或影像里那些时光再也无法迁延的什么。
四
前年,《院子》里,提到老父老母,我说,父亲在院子里坐着,不知不觉,会上下眼皮打架、困倦袭身,继而垂头睡着。睡着时的嘴巴,因为牙齿缺失,深深向里凹着。同父亲一样,母亲日益的衰老显露无疑。爬梯到小屋平台去察看栽种的那些方瓜和葫芦,于她已成梦想。甚至有天看到头顶位置一条葡萄藤蔓垂落,想踩旁边一个很矮的台凳将它搭挂,都没能上得去……
他们,相比这第三个院落的日夜厮守,第一和第二个院落,看起来更像父母这代人为赶路讨生活而栖身的临时住所,第三个才算真正安顿的家。
父亲离休后第五个年头,搬到了这方院落。是上级部门关照离退休人员,统一赠送地皮后的自行建盖。建盖房子,于家庭的经济压力实属不小。那时我和哥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二姐结婚成立小家也不久,可见略微喘上口气的父母的积蓄能有多少。
新的院落建起已二十五年后的如今,于我——一直在它身旁离它最近的我,却一时不知如何下笔,恰当,虽意指不同,却都相存忐忑。在我,第三个院落,日子越往前走,越缓慢下来积聚沉淀成的时光印痕,会无处不在附着于院子里的角角落落,脱漆的门,不再红艳的窗扇,磨损的桌凳,灰白色的墙壁……同人的日久相融,它们被赋予了生命般,也成为院落里亲切的呈现者。继而陪伴院落一同走来的葡萄树、香椿树,甚至院子土层中自己钻出的某种小花小芽,都让我心生安宁。亲切和安宁,来自它们同老父老母相关,来自老父老母的依然健在,来自他们健在下我还能望得见来路的慰籍。我害怕慰籍终有一天行将消失。
有的院落已经消失。邻居施姨家院落、孟叔家院落、伯父家院落……伯父家那棵山楂树,果实红润时,曾由他或保姆采摘些许,用袋装了,登门送至分享。母亲从施姨家移栽的无花果树,已长得粗壮,果实累累。孟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亲戚邻里过年的春联,都由他执笔。
如今,他们皆离世,或大门紧锁,或外租给他人,所历,皆成杳茫。
作家龙应台,65岁时,决定回台湾屏东乡下,陪伴已失智的93岁母亲。她说,我们所有的人,每一分钟其实都在做一件事情。那个事情就是不断地离开。你离开你的儿童时期,你离开你的青春,然后你离开你的中年期。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有没有那个意识,知道你最亲爱的人,他在这个生命的河流里头,不断地走开,不断离开。你一旦有了这个意识,你会不一样。你会跟你的以前不一样。而那个亲爱的人,不管你在不在他身边,他会感受到说,你终于有了这个生命的意识。
她也以《天长地久》这本新书,致敬给她还在世的母亲。致敬从困顿时代里一路走来的那辈人。
“体恤”。我愿意用这两个字,为已远去的岁月,为远去岁月里艰难前走的上一代人,以及,静下心来想认清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记录下点什么作个释解。不管用何种方式。也不管作何种记录。
哪怕我这篇小字,因为,三个院落,何曾不是我童年青年中年、亦是父母親青年中年老年岁月里的一个见证。它们把我们带向生命深处。
责任编辑 阎强国
我写过父母亲如今居住的院子。是三个院落当中的第三个。三个院子当然不是同时拥有,它像随生活需要变动搬迁的大多数家庭那样,相得和放弃并存。前两个已经消失,未留任何痕迹。这两处,实际上是我们姊妹几人从小和父母亲共同生活过的家,我作为幺女,甚至在第三个家里和双亲共同生活了两个月后方结婚出嫁,分生出另一个小家。如今父母年迈,我已人到中年。与他们同处一城、每周不止一次相见的情形下,却让我对那儿愈加添增依恋。仿佛,这是对我离开前两个家所持的漫不经心的一个惩戒,以致让它们在面前彻底消失,把难以遣怀的粗疏,成倍警示于我似的。是的,它们已彻底消失,空有面前的影子,让我想过来想过去,再不能一见。
早就想去看看故址,这个念头大概十年前就有了。伯母去世,后来伯父去世,就在一干人一年年赴老家那片老林里上坟,一年年经过村落那条边道时,这个念头都要动一下。南北走向的那道街还是那道街,直通几里外母亲的娘家门。幼时去走姥姥家,皆是随家人出门往东,岔入此道再往北。若往南走,不远处,就是从记事起一直戳立在那儿的汽车站。那时,我若得了机会,就偷掏了父亲口袋一张两张毛票,溜去那儿的地摊,换成一捧炒花生,或一个苹果,或别的吃食,满足下贫瘠的胃。
但那道街又不是那道街了。除了一下国道右拐便迎头相见的汽车站,其它已全然改变,陌生得如置异地。当然,汽车站也非昔日汽车站的样子,只是位置未变而已。几十年的时光如果能让你轻易回去,如囊中探物,岂不南柯一梦,哪儿会有“时光容易把人抛”这些古人就有的喟叹。所以当车驶下国道,由南向北到达那处岔道口——幼时常常经此北上的岔道口,一座不新不旧的牌坊先让我有了隔阂。它立在道口正中,将我望向西去的视线加添了陌生。陌生感无以名状,使已处故乡的我的身体似落又悬。若按旧时样子,西去不远,路南一条胡同里的拐角处,便是我们那个家的位置了。现在也才得知,自己一直没有怀疑过的此道口也并非昔日的道口,是早在多年前就已平行南移了数十米的改建道口。故,若按现在的道口西去,旧居方位毫无疑问置换成了相反的路北,会先寻到庭院前的南墙,而不是正常走序的大门。
少时作别的老房子,十几年再不曾踏足,就那么独自撑持在那儿,任由时光迁转,侵蚀,凋敝,直至消失。
哥曾有次回去。那也是告别老房子十几年之后的事了。如今我发短信向他探询,得知在那时,老房子和树就已没有了,仅剩下猪圈里一块大石头、一个猪食槽和一页磨盘等残石。老房子已被邻家买去,作为扩建部分进行了改造。那些残石,被当作废品扔在墙外。
从那时起到现在又过去了近二十年时光,若再去那儿,我知道连残石恐怕也会不见。那么多年,想回去看看却没有付诸行动,这让我痛悔不已。
它们是一点点消失的。先是空落了几年后,左邻向西扩建,拆掉了东边两间。仅剩的两间在继续飘零衰败几年后,右邻向东扩建而被彻底摧毁清除。
空有影子在那里了。影子里,趯趯淌淌年轻着的父母,趯趯淌淌年幼着的我,趯趯淌淌我青春着的哥哥和姐姐们。
二
张清华《暮雨乡愁》: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最初”“最美”“挥手远去”,这注定在一个人记忆里永久驻扎。
于我,小学尚未毕业,从那个院落的走出,意味着童年的行将消失。它不单单指属于孩童年龄的消失,更是要同孩童的一切美好记忆告别。而这些记忆,只与故乡相连,其他无法替代。那条通向院子带拐角的胡同无法替代。我常常在夜晚疯玩后回家、将要靠近漆黑的拐角时,幻想的鬼影魍魉的出现总让自己屏住呼吸,脚步多了惶恐;院子里的榆树枣树梧桐树,甚至枝条带刺让我无法攀爬不受待见的槐树无法替代。盛夏,手持与小小个子不相称的铁锨,在一棵棵树下翻铲知了猴,乐此不疲。挖到,略一冲洗,啪一下扔到腌渍芥菜头的咸水缸中,等攒到足够炒一盘时再捞出来,打一顿牙祭;院落西墙边那座堆放柴草、兼母亲烟熏火燎烙制煎饼的小屋无法替代。小屋平顶铺上一张草席,就是最好的榻榻米,坐着,躺着,自得其乐。等到厌倦,瞅准地面,在畏惧刚刚冒头时猛地跳下去,将梯子晾在一边。
那并成一溜儿的四间房子更无法替代。长着脚的阳光,每天清晨在粗拙的木格子窗间走动,再慢慢移开到窗框,再到墙壁,是钟表的指针,准确无误催你吃饭,催你抬起上学的脚步。隆重年节,大姐二姐和母亲,在大锅灶边忙碌。热气弥漫中,一坨大豆腐臃臃肿肿登场。这是年节必不可缺少的内容。接下来东间炕上的饭桌上,全家人就添换上了一份新滋味。
“扫屋”。大罐小罐,大箱小箱,草籃子旧盒子,它们从四间房子里悉数出列,占据了大半个院落。——腊月十五后选个日子,所有房间腾空,大清扫一遍,也是年节必不可缺少的内容。往常,出于小孩子的猎奇,我时有到各个房间无目的东找西寻一番。尤其最东边堆放杂物的一间。一旦它们全部无遮拦在院子里,任我光顾,无疑成为独属于我的盛大时刻的来临。尽管,高高低低摆放的,都是些灰扑扑、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的普通物什。
怀念老屋,怀念老屋时光,究竟是在怀念再也找不回的一段过活的全然丢失。而那段过活的核心,是父母亲和孩子,一大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个家庭赐予一个人童年时光的宝贵,就在于此了。不管日子贫瘠还是富裕。也不管如何五味杂陈。因为日后,它让一个人意识到已经有记忆的童年时光,成为了时间向前飞速流逝的起点,不断的流逝里,一切都在向前推动,变了样子。
如此,与其说我在怀念那座我永远返不回去的童年的院落,不如说遥远的童年的院落,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来路的已然苍茫,以至于现在回首,再去看那时,很多影像的出现,都模模糊糊,如在雾中。 三
如果说几十年过去,脑海里,第一个院落已显得近乎虚幻,那么第二个院落,搬离二十四年后,此刻想起它,眼前依然清晰。只要走去,触接到那对圆形门栓,打开,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它离我如此之近和具体。仿若那个庭院还真实存在,只不过我刚刚走开一小会儿。
“近”,还包含我结婚后小家的位置,不超它一公里,这物理空间的接近,有了触手可得的可能。
我常常去别处时经过那儿。除了街道还留有少许原来的影子,其他已面目全非。大门口带有“文化馆”三个字的竖长牌匾不见;拐过牌匾,面前就会出现的二层小楼不见;绕到楼后,包括我们家在内的前后两排平房不见。不仅如此,一切裹带在里面的浮凸或微细物事皆不见。站在那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抬眼,一座方方正正的庞大楼体代替了这些,结结实实,挡住了我望向过去的丝毫。
正式拥有那个庭院,是从乡下搬到城里的几年后。最初没有院落,仅小楼旁边两小间房子。后来单位又照顾给父亲楼后一间。从一间房子里出门,到另外一间房子,要走上二十几步。再后来文化馆统一给住户加盖庭院,才有了楼后并排挨在一起的三间,也才正式有了家的模样。
也像那个家的成形一样,先是上初中的哥和上班的二姐投靠到父亲身旁,然后我,最后大姐、母亲,完成一家人的团聚。但大姐在这期间结婚嫁人,并没有跟我们一起住多久。像一条河的分水岭,在城里团聚的家,开始有了它流动的变化。做代课教师的二姐考取了外地一所中专。紧接着第二年,我和哥分别考取中专和大学。这同时意味着家庭经济压力的骤增。搬离老家,仅有的二分田地失去,收入需要,母亲不得不另辟他径,圈养起一群鸡,卖蛋换钱。卖蛋,这对于从没做过买卖的母亲来说,很有些难为情,提着一篮子鸡蛋去市场时,母亲都会瞅准馆内人员还未上班的空当走出,免除一份遇到时的尴尬。那些年里,时常“咯咯嗒”的鸡群,成为我们家另外的重要成员。写此文,眼前又出现那个并不大的院落,似又嗅到雨后那种冲鼻的鸡粪味。
印象深刻的,哥高考时,午睡,母亲就是顶着这种气味守在鸡舍旁,看到鸡稍有躁动叫唤,就赶紧挥起手中的枝条唬住。现在再回头细想,加盖起院落,能略微敛收鸡粪味和免不了的聒噪声,不至于太影响邻里他人。但之前没有院落时,鸡们被圈养在单位西墙边处,敞露的缘故,一定给从那里经过的人造成过不悦。
拮据的状态下,生活也有它的温暖处。全家人团聚。父亲不用再骑着他那辆笨重的“国防”牌自行车,来回八十多里往返于家与单位。母亲也摆脱了以前几乎由她自己扛着的繁重农活。我们几个孩子看起来也在按部就班成长着。搞群众文化辅导兼文学创作的父亲,还因为那几年少了牵挂、精力投入多,常喜形于色递给我们看他发表的作品。那时,小院里的生活,简单又忙碌,进进出出,都满携了生活的热度和无限期待。我毕业工作的第一年过年回家,父亲去车站接我,告诉的第一件事,是家中买了电视,言谈里满是欣慰,还夹带那么一点点自豪。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末一年,黑白电视机正盛行。那年,我20岁,他59岁。
现在我51,他90岁。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有次我翻相册,看到一张我们在院落门口处的合影,爸妈坐前面,我和二姐站在他们身后。我那时大概十五六岁,带着不自然的笑意。我盯着照片,却怎么也记不起当时的情形,也想不起拍摄者是谁,大姐和哥又为什么没在里面。还有其他几张。若不是翻到那本相册,这些就会永远背对我,激不起任何水花地沉到时间长河里了。川端康成《十六岁的日记》里:我发现这些日记的时候,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日记里所写的每天的生活,我已了无记忆。那么这些日子我到哪里去了?又消失到哪儿了呢?我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不断消失在日子里的。
消失了的日子,幸好还恒久着那样一种书写,恒久着那样一种无声的影像,恒久着书写或影像里那些时光再也无法迁延的什么。
四
前年,《院子》里,提到老父老母,我说,父亲在院子里坐着,不知不觉,会上下眼皮打架、困倦袭身,继而垂头睡着。睡着时的嘴巴,因为牙齿缺失,深深向里凹着。同父亲一样,母亲日益的衰老显露无疑。爬梯到小屋平台去察看栽种的那些方瓜和葫芦,于她已成梦想。甚至有天看到头顶位置一条葡萄藤蔓垂落,想踩旁边一个很矮的台凳将它搭挂,都没能上得去……
他们,相比这第三个院落的日夜厮守,第一和第二个院落,看起来更像父母这代人为赶路讨生活而栖身的临时住所,第三个才算真正安顿的家。
父亲离休后第五个年头,搬到了这方院落。是上级部门关照离退休人员,统一赠送地皮后的自行建盖。建盖房子,于家庭的经济压力实属不小。那时我和哥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二姐结婚成立小家也不久,可见略微喘上口气的父母的积蓄能有多少。
新的院落建起已二十五年后的如今,于我——一直在它身旁离它最近的我,却一时不知如何下笔,恰当,虽意指不同,却都相存忐忑。在我,第三个院落,日子越往前走,越缓慢下来积聚沉淀成的时光印痕,会无处不在附着于院子里的角角落落,脱漆的门,不再红艳的窗扇,磨损的桌凳,灰白色的墙壁……同人的日久相融,它们被赋予了生命般,也成为院落里亲切的呈现者。继而陪伴院落一同走来的葡萄树、香椿树,甚至院子土层中自己钻出的某种小花小芽,都让我心生安宁。亲切和安宁,来自它们同老父老母相关,来自老父老母的依然健在,来自他们健在下我还能望得见来路的慰籍。我害怕慰籍终有一天行将消失。
有的院落已经消失。邻居施姨家院落、孟叔家院落、伯父家院落……伯父家那棵山楂树,果实红润时,曾由他或保姆采摘些许,用袋装了,登门送至分享。母亲从施姨家移栽的无花果树,已长得粗壮,果实累累。孟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亲戚邻里过年的春联,都由他执笔。
如今,他们皆离世,或大门紧锁,或外租给他人,所历,皆成杳茫。
作家龙应台,65岁时,决定回台湾屏东乡下,陪伴已失智的93岁母亲。她说,我们所有的人,每一分钟其实都在做一件事情。那个事情就是不断地离开。你离开你的儿童时期,你离开你的青春,然后你离开你的中年期。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有没有那个意识,知道你最亲爱的人,他在这个生命的河流里头,不断地走开,不断离开。你一旦有了这个意识,你会不一样。你会跟你的以前不一样。而那个亲爱的人,不管你在不在他身边,他会感受到说,你终于有了这个生命的意识。
她也以《天长地久》这本新书,致敬给她还在世的母亲。致敬从困顿时代里一路走来的那辈人。
“体恤”。我愿意用这两个字,为已远去的岁月,为远去岁月里艰难前走的上一代人,以及,静下心来想认清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记录下点什么作个释解。不管用何种方式。也不管作何种记录。
哪怕我这篇小字,因为,三个院落,何曾不是我童年青年中年、亦是父母親青年中年老年岁月里的一个见证。它们把我们带向生命深处。
责任编辑 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