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呼吸道感染(URTIs)是造成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鼻腔冲洗是一种方便、有效和廉价的物理治疗方式,通过物理清除、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病毒作用,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目前鼻腔冲洗在儿童URTIs的应用尚缺乏统一规范,存在临床使用误区。本共识在阐明上述机制和疗效的基础上,结合儿童年龄和生理的特点,推荐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鼻腔盐水冲洗装置,选择适宜的盐水温度和浓度,介绍使用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URTIs的儿童提供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两种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玻璃体内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西京医院眼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人工晶状体脱位至玻璃体内74例(77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根据人工晶状体脱位至玻璃体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手术,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26只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B组(51只眼)经睫状体平坦部行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眼部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logMAR)(A组0.30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治疗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行25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的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RRD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1周、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周所有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1周、1、3及6个月BCVA依次为0.91±0.20、0.83±0.17、0.76±0.19
目的分析Meige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症状特点及眼表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神经环路阻断术治疗的Meige综合征患者15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首发症状、首次诊断治疗情况及效果。所有患者均以右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随干眼症状分组后,分析术前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Ⅱ)、泪河高度、角膜染色及角膜知觉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59例,男性49例(30.82%,49/159),女性110例(69.18%,110/15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术(PPV)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眼表及泪液中神经肽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行PPV手术的患者共30例(30眼),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为PDR组,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d。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f)、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并用ELISA方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出术中不同类型支撑襻人工晶状体(IOL)对后囊浑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30例(130眼)纳入研究。患者按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设计分为4组:"L"襻组(34眼)、改良"C"襻组(30眼)、平板襻组(36眼)及四襻组(30眼)。术后随访3个月,以SS-OCT测量IOL光学面与后囊之间的空间面积(AREAP)及前后囊与IOL的贴附情况。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后囊皱褶及浑浊情况。结果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住院行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复发性泪囊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其中泪道置管术后管留置复发者9例,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2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分析患者复发原因,观察吻合口是否开放、泪道冲洗结果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泪道置管术后复发者复发原因为泪囊黏膜增生肥厚导致泪囊腔变小,影响泪液引流;泪囊鼻腔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浙江永康瑞侦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患者146例(146眼)翼状胬肉。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0例,女性66例,年龄(59.76±7.18)岁,病程(10.58±2.66)年,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缘距离为(3.52±0.38)m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3例(73眼)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73例(73眼)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后随访半
目的比较配戴角膜屈光矫治(CRT)角膜塑形镜和视觉重塑治疗(VST)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濮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204例(204眼),按角膜塑形镜设计不同分为CRT组和VST组,每组各102例(102眼)。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屈光度、眼轴长度、散光、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2年后,CRT组与VST组的屈光度变化量[(-0.82±0.87)D与(-0.83±0.75)D]、眼轴增长[(0.51±
目的比较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及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高度近视受术者眼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12月拟行屈光手术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0眼)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30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间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泪液分泌试验I、眼红指数、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睑板腺面积及脂质层分级。结果A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泪膜破裂
变性近视是影响视力的常见眼部疾病,多见于高度近视人群。其主要组织学特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和近视性黄斑病变。随着眼底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后巩膜葡萄肿和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分类和诊断相较以前更加细化,人们对变性近视的组织学改变的进展程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近年来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方式的创新使变性近视的治疗方式更加精准化和多样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本文对目前关于变性近视的组织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