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鲁迅、毛泽东的诗词情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现代著名作家,1904年生于湖南临澧,长于常德,1968年在北京逝世。丁玲的一生,是光辉灿烂、崎岖曲折的一生。20世纪30年代,鲁迅和毛泽东两位时代的伟人,都曾为她写诗填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丁玲的历史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1931年,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编辑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杂志。1932年春天,丁玲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左联党组书记。同年5月,丁玲被反动派逮捕,关押在南京。
  当时,传丁玲已被反动派杀害,所以,鲁迅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了《悼丁君》诗:
  如磐夜气压重楼,
  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
  可怜无女耀高丘。
  这首诗指出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像大石那样沉重地压在层楼上,使人感到窒息。剪裁柳叶的春风导致肃杀的深秋,造成了花草的凋零。瑶瑟上积满了尘土,无人去弹,清怨的声音断绝了,不再有女来光耀高丘。以此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哀悼富有才华的丁玲等革命青年作家。
  其实丁玲并没有被杀害。1936年9月,在党的帮助下,丁玲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逃离南京,秘密经上海、北平、西安,辗转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1月中旬的一天,在中共中央驻地保安城,城头红旗招展,夕阳晚照,西风漫卷。在一孔大的窑洞里,中央宣传部正在开会欢迎丁玲同志。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欢迎会。会后,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干什么。丁玲说:"当红军!"随后,丁玲就随杨尚昆率领的总政治部到了陇东根据地,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毛泽东于12月中旬,写了《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此词情真意切,表达了毛泽东对丁玲的赞美、欢迎和信任。
  丁玲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经历了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后,丁玲由一名革命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的革命战士。特别是1946年至1948年,丁玲在农村深入生活,参加土改,在群众斗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锻炼,写出了以华北地区农村土地改革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
  (责编 周边)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