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中日战事正酣,浙江大学南迁至江西泰和。马一浮从杭州避寇亦来此地,浙大校长竺可桢遂设国学讲座,请马一浮讲学。
马一浮何许人也?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桥段,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两人遭际并不逊色,而知者寡。熊在上海见陈毅,当场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彼时的文化政策之一就是要把遗老们养起来,等人死了,东西自然也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
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登门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红卫兵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记耳光,马只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红卫兵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德文原版《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马从德国带回来的。
要论马一浮的博学,仅举一例——李叔同曾对他的学生丰子恺说:“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之多。”与那个年代杰出的中国知识人一样,线装书读得多已经不稀奇,马先生留学美日的经历自不待言,且英、法、日、德、拉丁文皆通。
不知浙大诸生是否曾暗自庆幸。要知道,蔡元培曾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马一浮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马一浮在浙大的讲稿集成一册《泰和会语》刊布于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代表作。
当是时,黑云摧城,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赠浙大诸生。先生直言,“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
“国家方当危难之时,其需材也亦亟矣。诸生思求服务之志亦勤矣。诸生但求无负其所学,而不期于必用。斯其在己者重,而在人者轻。无失志之患,而有进德之益。在艰苦蹇难之中,养成刚大弘毅之质,其必有济矣。”以上所赠浙大诸生寥寥数语,检索其后中国知识人自求有用于国家、民族的经历,让人感慨无限。
国难当头,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先生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管他什么政治立场,强分什么左右派别,先要把人做好了,何愁民不生、族不存、国不立?!
对比梁漱溟“吾曹不出苍生何”的自负,马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终生只做读书的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
说到底,一个民族除了有别于人的本族群的文化与心理积淀,怎么可能与另一群人相区别呢?某个主义并非中国的文化标签,而某个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存活壮大,倒有中国的文化酵素,是亟待清理的文化现实。
生存环境与政治话语的逼迫与塑造之下,今日的民族主义者几乎沦为政治激荡的产物,日益单薄却旺盛地生存着。要知道,在信息之网上的交流与碰撞之前,“我”已经先于这一切而存在了。“我”有我之所思所爱,不愁别人不了解,但求自己身上真的有值得人了解之处(“不患人不己知,求为可知也”)。被丢失的“我”,不是只能在文化中安顿下来吗?黑头发黄皮肤的种族,或者仅是利益一致的群体,这样的所谓民族对心灵来说,有何吸引?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而人性互为渊薮,只敢求一消极自由,令人悲而不暇。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狂妄,而后渐觉其心,乃是人类中另外的一小撮,语默之间,目光遥迢。
物来顺应,循于理,不着于私。而有人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强暴他人?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可能。苟如此,选民的素质,也就成不了民主难行的借口了。
置身中国,稍有聪明,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自由主义也好,社群主义也罢,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聚众之群,难行深邃之理,不过是要保证最坏最傻的那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你吃肉时我也能喝汤,最终为货币的增值与分配开路。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马一浮何许人也?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桥段,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两人遭际并不逊色,而知者寡。熊在上海见陈毅,当场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彼时的文化政策之一就是要把遗老们养起来,等人死了,东西自然也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
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登门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红卫兵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记耳光,马只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红卫兵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德文原版《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马从德国带回来的。
要论马一浮的博学,仅举一例——李叔同曾对他的学生丰子恺说:“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之多。”与那个年代杰出的中国知识人一样,线装书读得多已经不稀奇,马先生留学美日的经历自不待言,且英、法、日、德、拉丁文皆通。
不知浙大诸生是否曾暗自庆幸。要知道,蔡元培曾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马一浮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马一浮在浙大的讲稿集成一册《泰和会语》刊布于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代表作。
当是时,黑云摧城,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赠浙大诸生。先生直言,“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
“国家方当危难之时,其需材也亦亟矣。诸生思求服务之志亦勤矣。诸生但求无负其所学,而不期于必用。斯其在己者重,而在人者轻。无失志之患,而有进德之益。在艰苦蹇难之中,养成刚大弘毅之质,其必有济矣。”以上所赠浙大诸生寥寥数语,检索其后中国知识人自求有用于国家、民族的经历,让人感慨无限。
国难当头,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先生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管他什么政治立场,强分什么左右派别,先要把人做好了,何愁民不生、族不存、国不立?!
对比梁漱溟“吾曹不出苍生何”的自负,马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终生只做读书的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
说到底,一个民族除了有别于人的本族群的文化与心理积淀,怎么可能与另一群人相区别呢?某个主义并非中国的文化标签,而某个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存活壮大,倒有中国的文化酵素,是亟待清理的文化现实。
生存环境与政治话语的逼迫与塑造之下,今日的民族主义者几乎沦为政治激荡的产物,日益单薄却旺盛地生存着。要知道,在信息之网上的交流与碰撞之前,“我”已经先于这一切而存在了。“我”有我之所思所爱,不愁别人不了解,但求自己身上真的有值得人了解之处(“不患人不己知,求为可知也”)。被丢失的“我”,不是只能在文化中安顿下来吗?黑头发黄皮肤的种族,或者仅是利益一致的群体,这样的所谓民族对心灵来说,有何吸引?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而人性互为渊薮,只敢求一消极自由,令人悲而不暇。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狂妄,而后渐觉其心,乃是人类中另外的一小撮,语默之间,目光遥迢。
物来顺应,循于理,不着于私。而有人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强暴他人?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可能。苟如此,选民的素质,也就成不了民主难行的借口了。
置身中国,稍有聪明,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自由主义也好,社群主义也罢,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聚众之群,难行深邃之理,不过是要保证最坏最傻的那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你吃肉时我也能喝汤,最终为货币的增值与分配开路。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