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混合型教学理念,借助一种新型载体——微课,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并投入陕西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初步构建了一套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与应用
本文是西安思源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结合“微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YKP010)。
微课与混合型教学模式内涵
微课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 A. McGrew所提出的60 second course。2008年,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了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国内专家对微课的解释也不尽相同[2]。本文所提及的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B-learning)是指传统的课堂教学(C-learning)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改变教师与学生角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起到支持、引导、监督、控制的作用,学生充分利用教师创建的环境,自主、自由地开展学习[3]。
微课是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重要载体,贯穿教学环节的前、中、后三个环节。学生在不同环节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悉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子目标后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围绕相关主题的学习任务后能够促使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得以提升。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1.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微课的设计。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的优势,教学过程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师生交互、教学效果以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等得到开发。因此,本文中所提及的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所使用的视频内容主要是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为范本,根据主题设置。
2.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设置必须围绕学习的有效发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设置每个学时的教授内容。即:针对单元主题,明确并细化成不同的子目标,教师根据内容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师支撑、辅助、支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有效性。其次,教师拟定教学情景;学生尝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观看微课和准备报告、课中汇报及分组模拟表演等形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师生之间实时同步与异步的动态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教育质量水平。
3.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案设计。在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微课视频和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重要方向与重点内容。在预备阶段,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实施阶段,学生根据本人的实际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不断修订学习方案,教师给予实时指导。总结阶段分为阶段性总结和最终总结。每月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每学期四次。最终总结每学期一次,教师、学生及同伴相互评价并进行汇总。总之,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内容呈等级设置,等级一、等级二、等级三分别针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之后的初步应用以及围绕本单元主题知识的融会贯通。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大的挑战在于不但与教学而且与技术有关。隨着对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势的进一步研究,笔者以2016级教育学专业1班和2班为实验对象,人数均为45人,展开此项研究。实验过程中,笔者通过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等指标,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有力证明混合型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郑树棠主编的《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单元为例。由于篇幅所限,难以较完整再现教学方案与学习方案。
1.课程准备。有关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满意度的问卷(问卷附录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知识和其对学生的要求与益处)发放、个别访谈和学生对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态度等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进行,结合本专业学生个体需求、文化背景以及未来的职业诉求做好整理分析[5]。
实验前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了前测并在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记录。前测考试内容主要采用试卷和口语两种形式。试卷题型为翻译与写作。
2.课程实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围绕大学生活主题准备,如描述自己心中大学生活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能够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交际目标是学生能够就该主题进行会话,掌握描述大学生活的场景词汇、短语及句型;语言目标是掌握中等及高难度词句,进行无障碍阅读;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拟定的场景中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和体验,尤其是在类似场景中能够有批判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每完成一项任务,基于手机的APP学习平台会记录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展并作出及时调整。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APP观看题为“描述自己心中的大学生活”微课视频,摘录有用的表达方式和该场景下常用句型。尤其是讲故事或描述重点事例等表达观点的句子模板与同伴和老师通过微信或QQ等形式交流并写学习反思。
课堂讲授中,教师通过设置有启发性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促进输出,如课内的听音跟读、听音复述、听音模仿、模拟表演、故事会、定题演讲、情景对话等方式,课外的背诵复述、小组检查也是有益的补充。
根据学生在准备阶段制定的课后的任务计划,教师安排与本单元主题相关、形式相同的输出任务:写一篇题目为《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的文章或相同题目的演讲稿,以此作为后测,要求学生发布在基于手机的APP学习平台,接受检验,获赞最多的为本次冠军。教师通过设置奖励游戏币金额多少来激励学生多学多得,根据得赞的数量,划分5个量化等级,即5分、4分、3分、2分、1分。 3.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在实施教改前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大学英语成绩的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8月29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两个班级的各个分段的成绩差异不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三单元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中测,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10月20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个分段的成绩提升显著且呈正态分布,表明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单一的面授或在线学习的效果优势显著。
本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结束后,笔者对本学期所学的六单元内容再次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12月15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与中测结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个分段的成绩稳步提升,尤其是70至80、80至90分分段提升多,表明新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学习方式更新的效果显著。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反馈来看,95%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接受度、课堂参与度、输出任务的质量以及态度等方面都比较满意,对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进步也十分认可。
笔者对英语成绩处于优、良、差的学生分别访谈,他们对于新教学模式都持认可态度,在他们眼里,新教学模式的确开拓了一种新思路,为往日沉闷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他们有时会对难度较高的任务有些许担忧,这是今后教师在设置不同教学内容时,应该仔细研究并加以完善的重点。
最后,笔者结合平时成绩,如作业次数及质量、课堂主动参与讨论、小组汇报中承担任务等指标和终结性前测、中测、后测的学习成绩,按照提高率依次赋分,形成动态评价机制,实现新教学下,学生学习效果的攀升[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2]王丹、张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4期。
[4]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5-20期。
[5]張博、杨蕾:《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与应用
本文是西安思源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结合“微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YKP010)。
微课与混合型教学模式内涵
微课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 A. McGrew所提出的60 second course。2008年,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了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国内专家对微课的解释也不尽相同[2]。本文所提及的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B-learning)是指传统的课堂教学(C-learning)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改变教师与学生角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起到支持、引导、监督、控制的作用,学生充分利用教师创建的环境,自主、自由地开展学习[3]。
微课是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重要载体,贯穿教学环节的前、中、后三个环节。学生在不同环节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悉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子目标后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围绕相关主题的学习任务后能够促使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得以提升。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1.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微课的设计。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讲授与网络学习的优势,教学过程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师生交互、教学效果以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等得到开发。因此,本文中所提及的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所使用的视频内容主要是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为范本,根据主题设置。
2.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设置必须围绕学习的有效发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设置每个学时的教授内容。即:针对单元主题,明确并细化成不同的子目标,教师根据内容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师支撑、辅助、支架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有效性。其次,教师拟定教学情景;学生尝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观看微课和准备报告、课中汇报及分组模拟表演等形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师生之间实时同步与异步的动态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教育质量水平。
3.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案设计。在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微课视频和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重要方向与重点内容。在预备阶段,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实施阶段,学生根据本人的实际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不断修订学习方案,教师给予实时指导。总结阶段分为阶段性总结和最终总结。每月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每学期四次。最终总结每学期一次,教师、学生及同伴相互评价并进行汇总。总之,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内容呈等级设置,等级一、等级二、等级三分别针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之后的初步应用以及围绕本单元主题知识的融会贯通。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大的挑战在于不但与教学而且与技术有关。隨着对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势的进一步研究,笔者以2016级教育学专业1班和2班为实验对象,人数均为45人,展开此项研究。实验过程中,笔者通过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等指标,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有力证明混合型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郑树棠主编的《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单元为例。由于篇幅所限,难以较完整再现教学方案与学习方案。
1.课程准备。有关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满意度的问卷(问卷附录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知识和其对学生的要求与益处)发放、个别访谈和学生对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态度等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进行,结合本专业学生个体需求、文化背景以及未来的职业诉求做好整理分析[5]。
实验前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了前测并在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记录。前测考试内容主要采用试卷和口语两种形式。试卷题型为翻译与写作。
2.课程实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围绕大学生活主题准备,如描述自己心中大学生活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能够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交际目标是学生能够就该主题进行会话,掌握描述大学生活的场景词汇、短语及句型;语言目标是掌握中等及高难度词句,进行无障碍阅读;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拟定的场景中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和体验,尤其是在类似场景中能够有批判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每完成一项任务,基于手机的APP学习平台会记录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展并作出及时调整。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APP观看题为“描述自己心中的大学生活”微课视频,摘录有用的表达方式和该场景下常用句型。尤其是讲故事或描述重点事例等表达观点的句子模板与同伴和老师通过微信或QQ等形式交流并写学习反思。
课堂讲授中,教师通过设置有启发性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促进输出,如课内的听音跟读、听音复述、听音模仿、模拟表演、故事会、定题演讲、情景对话等方式,课外的背诵复述、小组检查也是有益的补充。
根据学生在准备阶段制定的课后的任务计划,教师安排与本单元主题相关、形式相同的输出任务:写一篇题目为《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的文章或相同题目的演讲稿,以此作为后测,要求学生发布在基于手机的APP学习平台,接受检验,获赞最多的为本次冠军。教师通过设置奖励游戏币金额多少来激励学生多学多得,根据得赞的数量,划分5个量化等级,即5分、4分、3分、2分、1分。 3.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在实施教改前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大学英语成绩的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8月29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两个班级的各个分段的成绩差异不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三单元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中测,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10月20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个分段的成绩提升显著且呈正态分布,表明混合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单一的面授或在线学习的效果优势显著。
本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结束后,笔者对本学期所学的六单元内容再次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测试时间:2016年12月15日)。
从测试结果分析与中测结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个分段的成绩稳步提升,尤其是70至80、80至90分分段提升多,表明新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学习方式更新的效果显著。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反馈来看,95%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接受度、课堂参与度、输出任务的质量以及态度等方面都比较满意,对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进步也十分认可。
笔者对英语成绩处于优、良、差的学生分别访谈,他们对于新教学模式都持认可态度,在他们眼里,新教学模式的确开拓了一种新思路,为往日沉闷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他们有时会对难度较高的任务有些许担忧,这是今后教师在设置不同教学内容时,应该仔细研究并加以完善的重点。
最后,笔者结合平时成绩,如作业次数及质量、课堂主动参与讨论、小组汇报中承担任务等指标和终结性前测、中测、后测的学习成绩,按照提高率依次赋分,形成动态评价机制,实现新教学下,学生学习效果的攀升[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2]王丹、张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4期。
[4]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5-20期。
[5]張博、杨蕾:《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