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好讲解点,精要地“点讲”,并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关键词 合理取舍 整合学科 回归本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取舍,让语文课回归本色。
一、整合学科,但学生不能远离语文
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案例:
(1)《雨后》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你们在雨后最想干什么呀?拿出你的画笔把它画下来,传达出你的快乐。部分学生拿起彩笔开始画画,有些小朋友在观望,因为不会画。等画完了,课也结束了。(2)《冰花》教学片段。师:多么美丽神奇的冰花呀,真惹人喜爱!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种,你还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冰花来呢?你能把它画下来吗?(生边听音乐,边画画)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画的冰花贴到黑板上,并说一说你画的冰花像什么?生:我画的冰花像美丽的白珊瑚。生:我画的冰花像漂亮的白蝴蝶。生:我画的冰花像闪闪的星星。生:我画的冰花像一朵白云……
两个案例,同样是把画画引进了语文课堂,但案例(1)的落脚点是画画,学生始终置身于语文学习之外,没有得到语文文字方面的发展。而案例(2)的落脚点是语言实践,老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放飞想象的情境,学生始终置身于浓浓的语文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地想,欢欣地画,尽情地说,语言实践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这两个案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但究竟该在什么时候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整合学科,千万不能让学生远离语文。
二、超越文本,但文本不能束之高阁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次竞赛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小动物过冬》时,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向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青蛙、小燕子、蜜蜂等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及小动物怎么過冬的资料上。充满声像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在展示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理解,语言没积累,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感悟。
发生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在随机调研听课中我们发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很强,有时他们的兴趣点往往不是教学的重点,讲到动物、植物、星座就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抢着说,离“文”十万八千里。
针对《这儿真好》一文,他们会问:小熊怎么会一个人在荒岛上?可能会是出海遇到风浪漂来的,那它爸爸妈妈在哪里?着急吗?小熊怎么会有树种的?它是怎么种树的……一连串具体有趣的问题,确实诱人,再加上想象,简直可以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但是,作为有一定规律和时间限制的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必要的调整: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围绕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文本,用好文本。“超越”要得法,要适度,要从基础出发,从文本出发,要引领学生把潜心会文、领悟文本的精神实质和习得文本的语言文字作为超越的起点。丢失文本去进行所谓的“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只能是舍本逐末。
三、主动探究,但教师不能置身事外
有一次,我参加外市的一个教研活动,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我叫足球》一课。为了使学生从根本上弄懂“流行”一次的意思,教师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是“流行”的?本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教师的本意是为了体现“主动探究”这一精神,让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却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想、天南海北地说,使本来主题集中的对话变成了毫无中心的“群言堂”,而且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一律用“你真聪明”“你知道的真多”等所谓的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和赞扬,结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是许多流行歌曲的名字、许多流行颜色的名称、许多流行文具的款式……而关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关于“流行”的意思、关于为什么说“足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等一系列语文教学目标都落空了。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类似这样为了所谓的“主动探究”而丢失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部根据课堂教学的生成情况对课堂进行适时收放调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漏不予以及时纠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进行及时讲评,凡事以学生说了算,这表面上看是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却是严重的失职,是对“主动探究”的曲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语文课上教师讲得越少越好,不讲更好。这当然是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好讲解点,精要地“点讲”,并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关键词 合理取舍 整合学科 回归本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取舍,让语文课回归本色。
一、整合学科,但学生不能远离语文
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案例:
(1)《雨后》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你们在雨后最想干什么呀?拿出你的画笔把它画下来,传达出你的快乐。部分学生拿起彩笔开始画画,有些小朋友在观望,因为不会画。等画完了,课也结束了。(2)《冰花》教学片段。师:多么美丽神奇的冰花呀,真惹人喜爱!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种,你还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冰花来呢?你能把它画下来吗?(生边听音乐,边画画)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画的冰花贴到黑板上,并说一说你画的冰花像什么?生:我画的冰花像美丽的白珊瑚。生:我画的冰花像漂亮的白蝴蝶。生:我画的冰花像闪闪的星星。生:我画的冰花像一朵白云……
两个案例,同样是把画画引进了语文课堂,但案例(1)的落脚点是画画,学生始终置身于语文学习之外,没有得到语文文字方面的发展。而案例(2)的落脚点是语言实践,老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放飞想象的情境,学生始终置身于浓浓的语文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地想,欢欣地画,尽情地说,语言实践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这两个案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但究竟该在什么时候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整合学科,千万不能让学生远离语文。
二、超越文本,但文本不能束之高阁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次竞赛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小动物过冬》时,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向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青蛙、小燕子、蜜蜂等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及小动物怎么過冬的资料上。充满声像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在展示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理解,语言没积累,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感悟。
发生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在随机调研听课中我们发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很强,有时他们的兴趣点往往不是教学的重点,讲到动物、植物、星座就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抢着说,离“文”十万八千里。
针对《这儿真好》一文,他们会问:小熊怎么会一个人在荒岛上?可能会是出海遇到风浪漂来的,那它爸爸妈妈在哪里?着急吗?小熊怎么会有树种的?它是怎么种树的……一连串具体有趣的问题,确实诱人,再加上想象,简直可以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但是,作为有一定规律和时间限制的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必要的调整: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围绕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文本,用好文本。“超越”要得法,要适度,要从基础出发,从文本出发,要引领学生把潜心会文、领悟文本的精神实质和习得文本的语言文字作为超越的起点。丢失文本去进行所谓的“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只能是舍本逐末。
三、主动探究,但教师不能置身事外
有一次,我参加外市的一个教研活动,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我叫足球》一课。为了使学生从根本上弄懂“流行”一次的意思,教师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是“流行”的?本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教师的本意是为了体现“主动探究”这一精神,让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却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想、天南海北地说,使本来主题集中的对话变成了毫无中心的“群言堂”,而且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一律用“你真聪明”“你知道的真多”等所谓的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和赞扬,结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是许多流行歌曲的名字、许多流行颜色的名称、许多流行文具的款式……而关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关于“流行”的意思、关于为什么说“足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等一系列语文教学目标都落空了。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类似这样为了所谓的“主动探究”而丢失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部根据课堂教学的生成情况对课堂进行适时收放调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漏不予以及时纠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进行及时讲评,凡事以学生说了算,这表面上看是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却是严重的失职,是对“主动探究”的曲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语文课上教师讲得越少越好,不讲更好。这当然是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好讲解点,精要地“点讲”,并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