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问题法教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问题教学法”是教师依据对教材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思考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行“问题式”课堂教学法,构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观,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1)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系列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明了在本节课的自学中要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
  (2)问题能让师生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在课堂上学生的想与回答会让他们对知识记忆深远。
  2.“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
  (1)提出问题,以凝激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熟悉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弄明白问题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2)自学思凝,探索出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若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有问题不能解决,再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
  (3)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语文科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在例题的解题中善于归纳总结,提升为技能,才是最终的目的。
  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确定问题,把握难度。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2)引导粗解,技巧辅助。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设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
  (3)讲评提高,激发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笔者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大家思考: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4)练习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拟。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和回授,以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同分析完《病梅馆记》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我是设计问题化练习:铁怕绣,冰怕火,那么梅花最怕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很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梅花怕害虫,有的说梅花怕农药,有的说梅花怕天热。而我适时地公布了我的答案:梅花最怕文人学士。文人学士怎么会这么可怕,通过再分析课文就可知了。这样一来,分析过的内容让他们更加理解与记忆了。
  总之,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总之,在语文新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构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观,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2—06—12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动中求静,静中想动,动静整合,图物浑然一体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源泉。  关键词:找准角度;距离;掌握方法;规律;实施双向转变  国标本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的教学是课改后新增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在三年级
期刊
摘要:音乐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把握好了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就会收到良好和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发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能使人更直接地进入情感世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论是音乐知识的传授,还是道德品质的塑造,相对而言,情感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不论是上哪堂音乐课,教师不仅要把音乐知识和音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虽然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始终代替不了学生主体在阅读中的读。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五读”法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泛读——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的读  预习课文是学生阅读实践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字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课内阅读,注重课外阅读。  关键词:语文阅读;兴趣;课内外  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 “满堂灌”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
期刊
摘要:时代在呼唤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担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学也不另外,只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教学必须重视体育,而体育教学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做好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选择、运用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就必须采取一定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展示,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发展学生思维、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都在用旧的模式,那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
期刊
摘要:兴趣是推动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 学生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变得更加重要。本人从“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情感教育”、“创造成功机会”、“指导实践操作”、“优化练习设计”、“成立学习互助组”等七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
期刊
民族民俗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对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期刊
摘要: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批评是合法的教育教学权,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不理性干涉,致使人们对教学批评产生了一些误解。笔者就初中生批评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批评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有针对性,要给学生留有余地,刚柔并济,迂回启发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学生;批评;教育  近年来,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以及媒体对学校不良现象的过
期刊
摘要:让学生每天说自己知道的日常的英语,这样他们会慢慢的积累知识,久而久之,自然就有了语言基础,兴趣也随之产生了,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关键词: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我是一名农村的英语教师,提到英语大部分同学都会觉得头痛,英语就是难。甚至有的同学会说反正他不懂英语,在农村,英语教学的开展确实非常困难,经过几年的英语教学生活,让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农村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