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游客在国外“爆买”和各个跨境电商平台的活跃,这几年兴起了“消费升级”这个词,好像中国人舍得加钱买外国货就是“消费升级”。最近又流行起“消费降级”,与之伴随的是“佛系青年”“国货”等关键词。套用我刚看到的一个标题:如何优雅地形容穷?消费降级。
按这个逻辑,消费升级降级全看买什么价格的东西。买贵的就是消费升级,买便宜的就是消费降级。如此说来,我到日本之后就是不折不扣的消费降级了:名牌包包不买了,护肤品都在药妆店解决,衣柜里的基本款全是优衣库,出行统统搭地铁和电车。买任何东西都三思而后行,家里的用品能少则少。这样生活的不只是我,绝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是这样。
我有一位老友比我在日本生活的时间更久,她现在买任何东西之前,都把旧款放在网上卖掉,大到桌椅手机电器,小到衣帽鞋子,也并不是什么大牌名牌,却统统卖了出去。要按国内消费升级降级的标准,日本人频繁买卖二手货简直是消费崩盘了吧?
所以国内不少媒体套用日本作家的书名,把日本社会称为“低欲望社会”,话里话外都透着贬低的意思,认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所以大家买不起东西。但是,在这样的“低欲望社会”里过着真正的“消费升级”的生活,我却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收获了更多的轻松和快乐。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想要”的地方。为了“自己”消费,而不是因为“别人”。我认真检视了自己,找出生活中到底什么是对我重要的,根据重要性来分配消费的额度。比如说,作为一名女生,我居然不再买名牌包,因为实在是又重又价格虚高,买一些材质好、设计大方的小众品牌的包包,一样好用。我并不是反对所有女人买名牌包,但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想要的是那个可以用来装东西的包,还是想要那个众人皆知的logo,想要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
我依然花最多的钱在鞋子上,但并不是为了logo,而是为了自己的舒适。EMBA开学的时候,我花了不少钱换新电脑、新软件、升级家里的网络,倒没舍得买新衣服新包。回头看看,这笔投入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节约了宝贵时间比什么都值得。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不会什么都想要,甚至陷入“别人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要不到的焦躁”。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踏踏实实一步步努力,赢得一步步靠近目标的成就感。
真正的消费升级,还在于对现金流的控制。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普遍的问题,也是我在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都有的问题。现金流的控制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不要把大额开支突然放到一起支付;二,对自己的开支心里要有数,预留资金,不要猝不及防。不过说来简单,倘若国内的年轻人都能做到这两点,就不会有那么多靠“信用卡互相套现”活在负债中、最终走向高利贷甚至“裸贷”的年轻人。
个人生活都把控不了现金流的年轻人,怎么去控制家庭的现金流、怎么去管理企业的现金流?这一点,又要说回日本学校的家政课。男生女生不仅学习怎么记录家庭的财务情况,更要学习如何总结,预测每个月的财务支出。成年后,信用卡的申请和额度管理也非常严格。很多年轻人要到30岁左右才能申请到第一张信用卡,额度大概是月工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日本,有正规教育和正式工作的人都有稳定而有规划的财务收支。不带歧视地说,不能控制现金流的大多是廉价居酒屋的陪酒女们。至于银座的陪酒女,人家天天读财经新闻陪社长聊天,财务管理能力大概比我们都强多了。
而我最反对的就是把“消费降级”和“买便宜货”划等号。多少人敢说自己在“双11”买的全是必需品?多少人因为“低价”的诱惑买了超出预算的商品?花低价买三五件便宜货其实可以买至少一件高性价比的产品了。这些物品买来之后迅速淘汰,既浪费钱又浪费资源,非常不环保。我至今没有在“双11”买过一件东西,这倒是颇令我骄傲的一件小事。当然,要参加“双11”也无可厚非,可以像我朋友那样做好预算,列出日常生活必须购买的商品,绝不因为折扣增加消费。
再举一个我反对的例子——付费学习。花几十块钱买网络课程,有多少人认认真真听完了?又有多少课程是真正教授了有价值的知识?我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情,有方法,但绝没有捷径。”我身边外语学得好的人,都经历过枯燥的单词背诵、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从未遇到过例外。有的人一个月花几百上千在这些“付费课程”上,还不如列出真正想学的科目,再定个时间表,一门门去攻克。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绝不是用价格衡量,而是由价值决定。把钱花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最好是对未来有增值作用的,价格无论高低都是消费升级;跟风买东西,网红一吹就“咣咣咣”下单,价格再低也是消费降级。
一时全民“消费升级”,一时又集体“消费降级”。这样的不稳定正折射出大多数人缺乏理性、独立的思考能力,只知道眼睛看着别人。别人有我也要买,而且最好买得更贵更早。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反复讲述一个概念让我受益良多:延迟满足。我发现太多人的痛苦与焦虑并不是得不到,而是“不能马上得到”。
权威报告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是29岁,全球最低,这并不是值得骄傲的“消费升级”,相反,我认为这是非常不理性的“消费降级”。为什么25岁就一定要背Prada、LV?为什么28岁就必须买车买房?买到的洋洋得意俨然人生赢家,买不到的则烦躁抑郁仿佛人生無望。难道生命的价值就如此轻易地用价格和购买时间来确定吗?
我大学同学最近开始在朋友圈卖东西。当年好歹在我们寝室也属于颇聪明的一位,现在天天刷屏说自己卖的保健品包治百病,发出的照片和文字委实破绽百出。我去向其他昔日室友抱怨,得到的回答是:人家生了一儿一女,还在当地买了两套房子,妥妥的人生赢家,卖保健品实在是无伤大雅。我也无语。看她在朋友圈推销产品,穿插着炫耀美好生活,看她的女儿坐在塑料小板凳上学习“淑女教育”,大概这也是“消费升级”的标准样板吧。
哎,消费可以升级,或者降级,但智商不应该升升降降啊。
选自《财经天下周刊》
按这个逻辑,消费升级降级全看买什么价格的东西。买贵的就是消费升级,买便宜的就是消费降级。如此说来,我到日本之后就是不折不扣的消费降级了:名牌包包不买了,护肤品都在药妆店解决,衣柜里的基本款全是优衣库,出行统统搭地铁和电车。买任何东西都三思而后行,家里的用品能少则少。这样生活的不只是我,绝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是这样。
我有一位老友比我在日本生活的时间更久,她现在买任何东西之前,都把旧款放在网上卖掉,大到桌椅手机电器,小到衣帽鞋子,也并不是什么大牌名牌,却统统卖了出去。要按国内消费升级降级的标准,日本人频繁买卖二手货简直是消费崩盘了吧?
所以国内不少媒体套用日本作家的书名,把日本社会称为“低欲望社会”,话里话外都透着贬低的意思,认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所以大家买不起东西。但是,在这样的“低欲望社会”里过着真正的“消费升级”的生活,我却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收获了更多的轻松和快乐。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想要”的地方。为了“自己”消费,而不是因为“别人”。我认真检视了自己,找出生活中到底什么是对我重要的,根据重要性来分配消费的额度。比如说,作为一名女生,我居然不再买名牌包,因为实在是又重又价格虚高,买一些材质好、设计大方的小众品牌的包包,一样好用。我并不是反对所有女人买名牌包,但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想要的是那个可以用来装东西的包,还是想要那个众人皆知的logo,想要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
我依然花最多的钱在鞋子上,但并不是为了logo,而是为了自己的舒适。EMBA开学的时候,我花了不少钱换新电脑、新软件、升级家里的网络,倒没舍得买新衣服新包。回头看看,这笔投入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节约了宝贵时间比什么都值得。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不会什么都想要,甚至陷入“别人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要不到的焦躁”。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踏踏实实一步步努力,赢得一步步靠近目标的成就感。
真正的消费升级,还在于对现金流的控制。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普遍的问题,也是我在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都有的问题。现金流的控制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不要把大额开支突然放到一起支付;二,对自己的开支心里要有数,预留资金,不要猝不及防。不过说来简单,倘若国内的年轻人都能做到这两点,就不会有那么多靠“信用卡互相套现”活在负债中、最终走向高利贷甚至“裸贷”的年轻人。
个人生活都把控不了现金流的年轻人,怎么去控制家庭的现金流、怎么去管理企业的现金流?这一点,又要说回日本学校的家政课。男生女生不仅学习怎么记录家庭的财务情况,更要学习如何总结,预测每个月的财务支出。成年后,信用卡的申请和额度管理也非常严格。很多年轻人要到30岁左右才能申请到第一张信用卡,额度大概是月工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日本,有正规教育和正式工作的人都有稳定而有规划的财务收支。不带歧视地说,不能控制现金流的大多是廉价居酒屋的陪酒女们。至于银座的陪酒女,人家天天读财经新闻陪社长聊天,财务管理能力大概比我们都强多了。
而我最反对的就是把“消费降级”和“买便宜货”划等号。多少人敢说自己在“双11”买的全是必需品?多少人因为“低价”的诱惑买了超出预算的商品?花低价买三五件便宜货其实可以买至少一件高性价比的产品了。这些物品买来之后迅速淘汰,既浪费钱又浪费资源,非常不环保。我至今没有在“双11”买过一件东西,这倒是颇令我骄傲的一件小事。当然,要参加“双11”也无可厚非,可以像我朋友那样做好预算,列出日常生活必须购买的商品,绝不因为折扣增加消费。
再举一个我反对的例子——付费学习。花几十块钱买网络课程,有多少人认认真真听完了?又有多少课程是真正教授了有价值的知识?我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情,有方法,但绝没有捷径。”我身边外语学得好的人,都经历过枯燥的单词背诵、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从未遇到过例外。有的人一个月花几百上千在这些“付费课程”上,还不如列出真正想学的科目,再定个时间表,一门门去攻克。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绝不是用价格衡量,而是由价值决定。把钱花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最好是对未来有增值作用的,价格无论高低都是消费升级;跟风买东西,网红一吹就“咣咣咣”下单,价格再低也是消费降级。
一时全民“消费升级”,一时又集体“消费降级”。这样的不稳定正折射出大多数人缺乏理性、独立的思考能力,只知道眼睛看着别人。别人有我也要买,而且最好买得更贵更早。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反复讲述一个概念让我受益良多:延迟满足。我发现太多人的痛苦与焦虑并不是得不到,而是“不能马上得到”。
权威报告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是29岁,全球最低,这并不是值得骄傲的“消费升级”,相反,我认为这是非常不理性的“消费降级”。为什么25岁就一定要背Prada、LV?为什么28岁就必须买车买房?买到的洋洋得意俨然人生赢家,买不到的则烦躁抑郁仿佛人生無望。难道生命的价值就如此轻易地用价格和购买时间来确定吗?
我大学同学最近开始在朋友圈卖东西。当年好歹在我们寝室也属于颇聪明的一位,现在天天刷屏说自己卖的保健品包治百病,发出的照片和文字委实破绽百出。我去向其他昔日室友抱怨,得到的回答是:人家生了一儿一女,还在当地买了两套房子,妥妥的人生赢家,卖保健品实在是无伤大雅。我也无语。看她在朋友圈推销产品,穿插着炫耀美好生活,看她的女儿坐在塑料小板凳上学习“淑女教育”,大概这也是“消费升级”的标准样板吧。
哎,消费可以升级,或者降级,但智商不应该升升降降啊。
选自《财经天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