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长征胜利的彼岸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是从丧失根据地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南方的各主力红军相继在反“围剿”斗争中失败,被迫离开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陆续踏上漫漫长征路;长征又是以能否找到或者建立新的根据地(立足点)作为其胜利与否的标志。在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各路红军都一直在为建立新的根据地进行艰苦的努力,这是红军能否真正转危为安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说,长征的过程就是党和红军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寻找和创建新的根据地是各路红军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早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广东为根据地进而取得北伐胜利的经历,使他们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正是因为如此,大革命失败后,他们发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战略设想仍然是首先重建广东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展。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则有所不同。在起义遇挫之后,他们事实上改变了以夺取大中城市为立足点的城市中心论,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进而探索发展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不断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实践中的切实感悟。在长征之前,1929年1月离开井冈山根据地的朱毛红军,一路苦战,饱尝没有根据地之痛,最终在瑞金的大柏地战斗中绝地反击,继而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才反败为胜;1932年10月,同是深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危害之苦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军团,均在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中严重失利,被迫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和湘鄂西根据地,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颠沛奔波了几千里,最后又分别创建了川陕根据地和黔东根据地才得以立足。而长征则犹如狂飙天降,把南方的各路红军都抛入了由国民党百万大军形成的汪洋大海中颠簸。失去根据地的艰苦转战,成为全体红军将士的切肤之痛。
  1934年7月,以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出征的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师后,出师未捷,几乎全军覆没。失去根据地依托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年8月,红六军团9700人西征,转战2500公里后,人员折损一多半,才于10月和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原来的红二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会师。会师后不久,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萧克谈及当时要建立根据地的强烈愿望时说:二军团离开了洪湖,离开了湘鄂西,两年的游击活动,深深地感到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六军团离开了湘赣苏区,长途行军,既不能休整,也不能练兵,也有同样的感受。于是,他们开始合力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出发时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设定为目标的中央红军,从长征开始到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兵力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不得已转兵贵州,又相继尝试创建川黔边、川西北和川滇黔根据地,均未果。面对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他们愈加感到创建根据地的重要和紧迫。在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张国焘轻率放弃鄂豫皖和川陕根据地,以及不重视创建根据地等错误进行批评,同时提出在川陕甘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战略设想。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等在三个月前就酝酿过的计划,虽然与党中央的设想略有不同,但在两军会合后由党中央作为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再次提出,得到红一、红四方面军将士的一致赞同。
  创建新的根据地对于长征途中的红军来说,既是出于求生存的无奈,也是夺取长征胜利的唯一希望。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阐述了红军由战略退却转入战略反攻的六个条件。他把根据地条件等同于有无人民的支持,认为人民的支持,“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这就是根据地的条件”。总之,这是全党和全体红军的共识。
  长征路上创建的根据地
  长征途中,各路红军共创建了四块根据地。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贵州省印江县会师后,以不到8000人的兵力携手发起湘西攻势,至1935年1月,创建了以湖南大庸(今张家界)为中心的湘鄂川黔根据地,并将红军主力扩充到2.1万人。从那时起到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再次踏上长征路,湘鄂川黔根据地成为中共在长江以南唯一的根据地。
  重新踏上长征征途后,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西北部的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创建了黔西根据地,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中共川滇黔省委、贵州抗日救国军等组织,扩充红军5000人。
  1934年11月,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从河南罗山县踏上长征路的红二十五军,在途中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在那里他们把出发时不足3000人的队伍扩充了一倍多。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撤离鄂豫陕根据地,继续长征,留下红七十四师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
  关于红四方面军创建根据地的问题比较复杂。绝大多数的党史和军史著作都把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作为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开始(也有以嘉陵江战役结束后的5月作为开端的)。
  众所周知,在长征之前,1932年10月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红四方面军曾建立了以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为中心的川陕根据地(1932年10月到1935年2月)。嘉陵江战役后,红四方面军进占川西北松(潘)理(番)茂(县)地区,准备迎接已经进入川康边的中央红军。1935年5月30日,成立了以张国焘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6月中旬,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但是,张国焘坚持南下方针,导致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红四方面军则于9月以后南下转战川康边,占领天全、芦山、宝兴、丹巴等地,计划在此建立根据地,并成立了四川省苏维埃政府,还帮助藏族人民成立了格勒得沙政府。1936年2月,由于百丈关战役失利,张国焘南下方针破产,红四方面军被迫再次北上,向康北转移。3月,红四方面军占领康北的道孚、炉霍、甘孜、瞻化等地。7月初,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共同北上,向陕甘地区进军。   根据上述可知,从1935年4月到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会同红一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实际控制川康边地区长达15个月,并建立了省委和各级地方政权。也就是说,在红军长征途中,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体曾经创建了川康边根据地。
  长征中开辟的根据地最重要的当然是陕甘宁根据地。但由于它是由陕甘根据地(包括陕北根据地)巩固和发展而来的,被称为“硕果仅存”,不是新创建的,因此不在这里介绍。
  创建根据地对于夺取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为配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长征前夕,中共中央派出三支先遣队出征并择机建立新的根据地,当时是作为粉碎国民党军“围剿”的一种战术提出并实施的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被各根据地的红军熟练运用。1929年1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起初就是为了“围魏救赵”。这样的事例还有一些。1934年5月,广昌战役失败后,中央苏区的形势危急。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同年7月,红七军团奉命由瑞金出发,与在闽浙赣地区开展斗争的方志敏部会合,以抗日先遣队的名义先行远征,也是“围魏救赵”(事实上,红七军团的行动和行动方向,与毛泽东和彭德怀早先就提出过的建议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提出实施的时机与动用兵力的数量不同,而效果大相径庭罢了。毛泽东主张在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了两个月发生福建事变时就主动出击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李德、博古等则是在迫不得已时;彭德怀主张五个主力军团一起出动,后者只派红七军团的7000人)。8月,红六军团由湘赣根据地的遂川出发西征,仍是如此(另外增加了为中央红军西征探路的使命)。关于这一点,周恩来在派程子华去鄂豫皖根据地组织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并建立新根据地时讲得非常透彻。周恩来说:“把敌军主力引走了,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留下的部分武装就能长期坚持,也就能保存老根据地。”这三支红军是全国红军长征的先遣队,他们的突围远征和创建新根据地的努力,虽然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但大大减弱了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进攻势头,为策应主力红军的长征,赢得了时间,确实起到了牵制敌军的战术作用。
  各主力红军出征并创建新的根据地,与坚持在老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留守部队形成呼应,与分处在其他战略支点上的主力红军及其开辟的根据地形成相互策应,是红军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战略法宝
  与长征前各路红军分别在各自的根据地开展反“围剿”有所不同,长征一开始,就是全国各路红军有计划的战略行动,各路红军都陆续投入到战略大转移之中,这在客观上为各主力红军间的战略配合造成了非常有利的态势。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以及原中央苏区留守部队之间的电信联系密切。正是通过密切的电信协商,中革军委与红二、红六军团才在红二、红六军团合力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问题上形成共识,于是有了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开辟和红二、红六军团的壮大。红二、红六军团迅速成长,在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之外形成第三大主力红军,并在长江以南开辟了一块新的根据地,这在长征那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三大主力红军之间的战略配合和战役合作,对红军夺取长征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正是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打破敌人围追堵截的现实任务和重建新根据地的既定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他时而指挥中央红军向北摆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态势,时而又回头显露出要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趋向,巧妙地与强敌周旋,反复地调动敌人,将包袱甩给敌人,从而争得了战场主动,在惊涛骇浪中杀出一条生路。三大主力红军相互之间及其与红二十五军、陕甘红军之间的战略配合,贯串长征始终。
  根据地是红军密切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舞台,是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主要依托
  长征中的群众工作遇到许多困难:其一,长征是无根据地依托的流动作战和大迁徙,所需的物资给养、人力支持、兵力补充以及后方安置,都必须依靠沿途群众解决。其二,红军长征途经14个省(按现在的区划为15个)2亿多人口的地区。所经之地,绝大部分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区域,还有瑶族、苗族、彝族、藏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受到过革命思想的影响,党的群众基础薄弱,广大群众对红军、对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加上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诬蔑丑化红军实行“共产共妻”,是“洪水猛兽”等等,不明真相的群众对红军产生畏惧心理。其三,长征军情危急,戎马倥偬,以中央红军为例,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几乎每天都有一次战斗,鲜有从容做群众工作的时机。其四,长征途经许多雪山、草地等无人区和大量人烟稀少的地区,无群众可做工作。
  上述与中央苏区和其他根据地截然不同的新情况,使得如何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成为红军在长征中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单靠红军将士每天走村过寨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发自内心地对穷苦百姓的爱护与帮助,展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精神风采;单靠每到一地镇压土豪劣绅、分浮财;单靠行军露宿的短暂时间刷标语、呼口号和济贫扶困,固然能打动一些沿途的群众,但充其量也只是获取群众的好感和赞许,还很难使群众对红军的宗旨和任务有深入的了解,很难使群众对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这一本质有真正的了解,也就很难启发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从而获得他们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熟悉长征历史的人都知道,长征中的群众工作是非常出色的,而且还有许多特色。比如广泛地开展了对少数民族的工作,可以说是中共开展少数民族工作的开端;再如全面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等,从而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而长征沿途的广大人民群众竭尽全力给红军以巨大的支持,他们箪食壶浆迎接红军,架桥梁,送粮草,捐衣被,救伤员,做向导,不惜毁家舍命,赴汤蹈火。可以说,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是红军夺取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那么,红军在长征中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克服困难开展群众工作的呢?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对长征这一英雄史诗整个过程的经典概括。但是具体地进行分析,长征的群众工作主要是依靠在创建和坚持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展并取得实效的。
  在长征期间建立的存在时间比较长的几块根据地中,红二、红六军团在湘鄂川黔根据地战斗生活了将近1年,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根据地停留了7个月,红四方面军在川康地区盘旋了15个月。红军在这些根据地中都建立有地方政权和党的组织,都开展了土地革命(虽然程度不同地仍存在“左”倾问题),都形成了由赤卫队到地方武装再到主力红军的武装力量体系。因此,在这些根据地的发动群众工作比较深入,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显著。即使是存在时间较短的黔西根据地,甚至是在尝试建立根据地、红军停留时间只有十几天的一些地方,其成效也明显高于日常的行军打仗。群众对红军最真诚的信任和最大的支持莫过于让自己的子弟参加红军了,这可以说是检验红军群众工作深入与否的最高标准了。
  以“扩红”为例,据粗略统计,长征途中各路红军共补充新兵3万人以上(红二、红六军团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扩红”数未计算在内)。从现存的一些长征日记看,红军在日常的行军中,也吸收一些穷苦人参加红军,但为数不多,倒是记载了不少雇用船夫、向导、通司(翻译)和挑夫的事例。而大批的“扩红”,则主要是在创建根据地或在坚持根据地的斗争期间。如中央红军在逗留遵义地区试图创建川黔边根据地期间,单是红九军团就“扩红”4700人;在云南威信县扎西整编打算创建川滇黔根据地期间,“扩红”3000多人。再如,红二、红六军团创建黔西根据地期间,尽管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就“扩红”5000多人。
  根据地是各路红军长征途中的供给地和加油站
  红军长征的生存环境是极其险恶的,既有毛泽东所总结的,天上每日有敌机轰炸、地下有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等人为的危险,又有几乎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雪山、草地等自然险阻。整日处于长途跋涉和激烈战斗过程中的各路红军,伤病员无法救治和安置,粮草弹药无从补充,情况紧急时连吃饭和睡觉都不能保证,犹如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小船,时刻不得安宁。只有各路红军在途中创建的根据地,才使他们得到短暂的栖息和休整。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根据地休整了七个月,红二、红六军团在黔西根据地休整了将近一个月,中央红军一直未能如愿建立新的根据地,只是在尝试建立川黔边和川滇黔根据地时,分别在贵州的遵义地区和云南的威信地区各得到十几天的休整。三大主力红军从中受益最大的是川康边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后,为迎接中央红军,开辟了川康边根据地。党史、军史著作在讲到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的重大变化时,大多会说: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兵临昆明、巧渡金沙,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主动权。那么,这段话究竟是从什么意义上讲的呢?笔者体会,不仅是因为中央红军拉大了与追兵的距离,而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央红军进入到一个没有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根据地。当然,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得到一支有8万多人组成的有生力量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连续艰苦转战8个月、跋涉9000公里的中央红军,终于可以在川康边根据地得到休整,全军上下的喜悦心情可以想象。甚至有不少人按照对党中央几度号召与红二、红六军团或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理解,认为战略转移已经胜利结束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一年后,经过在乌蒙山区“打转转”和在云南高原艰苦行军的红二、红六军团(历时4个月),也是抵达川康边根据地,在那里得到宝贵的休整,然后与红四方面军携手,共同北上。
  川康边根据地对于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长期以来,党史、军史学界,包括亲历者的回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张国焘的分裂、南下与北上的争论,以及藏区的民俗和艰苦的生活环境等。研究这段历史,首先必须正视的是,川康边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开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必须把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罪行、把南下与北上的分歧,与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会同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开辟和经营川康边根据地的英勇斗争区别开来。事实上,在强敌围追堵截和雪山、草地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困扰下,在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的藏区开展群众工作和创建根据地,是一场严峻考验。进入藏区后,党中央和各路红军将士,一方面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并特别针对藏区的实际,明确要求务必尊重藏族群众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习俗;另一方面深刻揭露历代汉族统治阶级对藏族群众的压迫,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和统一战线工作。这主要是:对藏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对广大藏族群众贯彻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寺庙、喇嘛执行信教自由的宗教政策;对广大农奴和人民群众实施党的阶级路线。党和红军模范行动及各项政策,开创了民族团结、僧俗和睦、鱼水情深的大好局面,广大藏族群众像对待亲人那样竭尽全力支持红军。
  据当地党史部门统计,当时只有3万人口的甘孜县就支援红军60万公斤粮食;地处农牧地区接合部的若尔盖县共支援粮食237万公斤;川甘交界的农业区人民在1935年和1936年两度都是在秋收季节迎接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要知道由于自然气候的关系,至今那里的农业产量也比较低下。可以想象,在红军走后那里的群众要怎样节衣缩食度过全年。在藏区传颂着很多藏族群众支持红军的动人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统一献身的五世格达活佛当年与朱德结下的友谊,已广为人知;甘南藏族土司杨积庆把窖藏的20万石粮食送给红军,并因此和6位亲人一起惨遭国民党杀害;红军途经藏区的各县都有一批红军伤病员被僧侣或藏族同胞收养保护下来,从照片上看其相貌与当地人已无差别;各县也都有不少农奴娃子参加了红军,其中就有后来曾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扎喜旺徐和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天宝、杨东生等,他们是中共培养的第一代藏族干部,至今仍是藏区人民的骄傲。
  就这样,自然条件极端严酷的川康藏区,成为红军抵御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天然屏障;热情善良的藏族群众成为各路红军的坚强后盾;历经长途跋涉和艰苦转战,三路主力红军在这里得到休养和整编,并得以较为从容地选择新的落脚点和革命发展方向。发生在这个地区的党中央和张国焘关于红军北上和南下之争,以及后来张国焘南下失败给红四方面军造成严重损失的严酷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教育了全党和全军。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军如果没有在川康藏区的这段宝贵经历,就没有长征的最终胜利。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康旭博(1994-),男,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本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贸易与经济。  摘 要:欢乐奥运季,印度独忧伤。印度的奥运表现,与其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很不相称的。其实,印度的综合实力不可小觑: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中,印度稳居第11位;但在奥运会奖牌榜上,印度近期表现最好的一次才是第50名。本文将主要采用对比中印体育发展模式,深入分析印
琏弟:rn来信收到,得悉你已被分配到郴县农村参加农业劳动.心里很为高兴!并希望你坚决的一心一意地在农村长期劳动下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密切联系贫下中农群众有农业生产经
期刊
西部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作为跨世纪的宏伟战略,其重要性既体现在经济上,又体现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西部开发战略的作用,促进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新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引进“洋顾问”的高潮。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发表“七·八”谈话后,中央成立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使引进外国专家成为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从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六十年来,“洋顾问”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心血。  如今,在中国工作的外国顾问、专家,每年都达到近50万人次。  阿尔希波夫:中国政务院经济总顾问 
作者简介:鞠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政治学。  摘 要: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家,其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战略地位显著,并且其一直被认为是东盟的核心国家。二战后,印度尼西亚实行了短暂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后,经历了长达40年的威权统治,但最终实行了民主化改造。这其中的原因值得广大国家,尤其是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借鉴。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威权统治;政治;
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供给出现严重问题,尤其是供需严重失衡和供给非效率问题急待解决。计划经济时代农村依靠家庭和生产队等互助共济的民间组织实现养老保障广覆盖、低水平的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统属管理的代表
期刊
《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是迄今为止俄罗斯整理出版的规模最大的历史文献集。收录的大部分文献,都是首次对外公布,内容贯穿俄罗斯20世纪特别是整个苏联时期的历史,涉及许多
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自2003年筹建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临港产业区按照“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