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改造问题研究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贡献,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要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就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使它适应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传统农业 改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贡献,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可以从社会分工的演进过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诸方面得到体现。从社会分工看,农业是人类最先从事的经济活动。只有当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能够提供剩余农产品时,一部分人才有可能脱离农业,从事其他产业和社会活动。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发达的农业同样是保证工业化实现的基础;工业化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来自农业的贡献,也不可能脱离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首先从经济平衡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地区和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当现代部门和发达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已经很高时,如果农业依然处于一种封闭、落后并带有很大自给成分的状态,农业和农村的贡献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对农业采取榨取式方式吸收其资源,更会造成农业的停滞和衰退。对于一个农业和农村在经济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如果仅仅促进现代部门的畸形发展和结构升级,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就业形势日益恶化,农业和农村出现衰败。只有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才能使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农业不仅能通过支持工业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具有工具价值;而且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多方面的贡献,具有内在价值。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第一,产品贡献。农业部门的产品是非农产业扩大和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农业的产品贡献又可具体分为食品贡献和原料贡献。食品贡献是指农业部门是自身和非农部门所需粮食和副食的主要来源。粮食是人们每天都不可获缺德必需品,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实现工业化和产业部门多样化,农业部门就必须提供超过本部门需要的剩余粮食。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收入水平低,食物消费在家庭预算支出中占很大比例;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导致粮食巨大需求,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呈现递增的趋势。原料贡献是指农业能够为非农产业提供原料。如棉麻纺织、制糖、制茶、皮革和食品工业、烟草工业等直接依靠农业提供原料,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着这类工业的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农产品以一个适当的比率增加时,使用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增长率才能提高,否则就需要使用外汇进口原料,这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极不可取。
  第二,市场贡献。农业部门在与非农业部门的市场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部门要向非农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另一方面,农民需要从工业部门购买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虽然农业的收入水平较低,但由于农业部门规模庞大,农业部门必然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在对外开放形式下,国内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市场联系可能会减弱,但由于国际贸易的有限性以及社会体制、文化传统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农业的市场贡献仍然是很大的。
  第三,要素贡献。自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部门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源泉。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市场调节,农民自愿进行储蓄,并把储蓄转化为非农业投资;二是依靠政府干预,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强迫农业剩余向工业部门转移。如果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农业部门必须向非农业部门出售产品,即必须由农产品剩余;农业必须是净储蓄者,即他们的消费必须少于他们的收入;农民的储蓄必须超过他们在农业上的投资。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必须给农民以适当的刺激,使他们增加市场剩余,节约消费,并且愿意把他们的储蓄转化为非农业投入。
  第四,外汇贡献。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工业扩张需要的许多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必须从先进国家进口。发展中国家扩大农业出口具有相对优势:首先,出口的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棉花等可以用扩大种植面积和增加劳动力的方式来提高产量,这对资本稀缺而劳动丰富的一般发展中国家来说十分合适。其次,农产品的质量差异较小,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劣势不像在国际工业品市场上那么明显。
  
  三、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技术长期停滞,生产率低下。舒尔茨给传统农业下的定义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根本特征就是技术长期不变,农民世世代代同样的耕作和生活。技术停滞导致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困的。农民的收入水平低,生产的成果除了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以外所剩无几。
  第二,以小型的家庭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市场化程度低。在传统农业中,劳动力在家庭中从事生产,生产规模很小,组织和管理极为简单,家长同时也是生产管理者,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各种劳动任务。由于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很低,农民的生产成果主要用来满足自己和家庭成员的消费,很少用来交换其他产品。这是一种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经济,市场极为有限,即使有市场也是狭小零碎的。市场不发达导致分工和专业化也很落后,家庭所需要的大部分产品需要自己生产。
  第三,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生产要素。传统农业虽然缓慢,但也并不是完全停滞不前。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的增加。由于技术停滞,缺乏新的要素投入,土地产出水平很低下,农业增长只能依靠土地扩张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在传统农业中也有生产工具、建筑物和水利设施等物质资本,但它们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生产出来的,与土地和劳动相比,资本在传统农业中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四、结论: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传统农业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要打破这种长期停滞的均衡状态,需要引入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这实际上是进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而新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当中,仅对制度创新进行一些说明。
  (一)制度建设,包括建立适合传统农业改造的土地占有制度、生产组织制度和激励制度
  土地占有制度对农业生产率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一国的政治稳定程度,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当前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不仅要服从于许多按常规无法处理的微小变化,而且还要采用先进的、优越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关键是要使农业生产决策者得到充分的经济信息和有效的经济刺激。为此,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即土地所有者在自己的土地上亲自经营。在改造传统农业时应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让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而不应试图压制农业中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因为首先,农民对价格信号的反应是正常的,灵敏的;其次,通过降低或提高某些农产品价格而使收入流出或流入农业,结果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带来损害。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市场在农业中的作用。
  (二)扩大对新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农业中新要素的供给是重要的,当供给者在廉价的生产和分配这些要素方面获得成功时,向农业的投资就变得有利可图了。由于科技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特征和投资的不可分性,营利的私人企业一般不愿意或无力进行研究和开发活动。这就需要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机构研究出适合本国条件的生产要素,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其分发出去。从需求角度来看,要使农民乐意接受新的生产要素,就必须使这些要素真正有利可图,有利性的关键在于新要素在贫穷社会里的价格及其产量。由于贫穷社会的农民对付额外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较低,在衡量新要素的有利性时应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
  (三)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引进新要素,不仅要引进现代物质投入水平,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设施和服务等,其中教育最为重要。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
  3、章轲.叫板传统农业——“超大模式”编织绿色产业链[J].经济时刊,2001(7).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在对俄罗斯空军的军交保障装备进行详细介绍的同时,对俄军近期军事行动中的军交运输保障特点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俄罗斯空军军交保障装备的发展趋势,为我军的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装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军事交通 保障装备 趋势    交通运输是军队机动的重要手段,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对战争的准备、进程和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快速输送部队和装备物资,威慑对方,创造战机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司法推理中存在着追求实质目标而轻视形式过程的思维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可称为实质性思维。相信并推崇直觉,不太重视逻辑推理,甚至不重视正确使用法律,已经成为古代法官断案的一种普遍现象。形式逻辑推理只是手段和工具,实质推理以及躲不开的人情世故才是目的和结果。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审判中是典型的和普遍的。  关键词:传统司法推理 实质性思维 法律    从法律文本之规定推导出司法判决结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从道德实践能力的概念入手,阐释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成因,力图通过层层剖析找出加强大学生课下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实践能力 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网络也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建立在其上的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中国的不少高等院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与互联网接轨,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教学与网络管理文化。不同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网络化教育在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之外,以全新的媒体形式,
期刊
摘 要:学习哲学,需要方法论;分析哲学问题,需要指导思想。中国哲学体系如此庞大,从任何一个侧面来谈论都显得不完整,但是在这个体系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道两家思想。从这两家的思想出发来谈论中国哲学体系,能反映出这个体系当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文章从纵、横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两家思想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叙述,通过相关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哲学体系当中的一些核心的构成要素。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经历一个严格司法的过程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和规则至上的观念,因此在此阶段应当反对法律解释。文章从当下中国法治的现状出发就法治反对解释理论的合理性进行阐述,同时探索相应的配套制度构建措施。  关键词:法律解释 严格司法 规则至上    许霆案的发生给中国的法治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2008年3月31日下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案做出二审判决:“被告人许霆
期刊
嫦娥奔月,这是千百年来的中国人的美好神话;嫦娥奔月,这也是当今中国人创造的伟大现实。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实现星箭分离,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0月6日午11时0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开始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通过这次“太空刹车”,嫦娥二
期刊
摘 要:文章试还原汉代遗嘱继承的具体规定和在当时社会的具体适用情况,并对这一制度与现代民法中的遗嘱继承制度加以比较,从而对当时遗嘱继承的性质提出见解,旨在探讨古代本土化的法律资源如何在现代法治进程中更为充分地利用。  关键词:汉代 财产继承 遗嘱继承    本文对汉代财产继承中的遗嘱继承与现代民法中的遗嘱继承制度加以比较,从而对当时遗嘱继承的性质提出见解,力求使古代本土化的法律资源在现代法治进程中
期刊
摘 要:文章以船舶机舱的温度、转速和实验室的倒立摆系统为例,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效果,通过与其他方法控制的仿真效果相比,得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几乎无超调的结论。这对实际的大惯性的系统的控制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滑模变结构 超调 大惯性    我国的造船量虽然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但是科学技术水平非常落后,尤其是轮机自动化系统和控制设备与国外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本文将以船舶锅炉、柴油机和供油系
期刊
摘 要:纠偏是保证带钢连续处理生产线正常运行的重中之重,文章对纠偏设备的纠偏方法和纠偏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各种类型的纠偏设备纠偏执行的原理,并给出了纠偏设备设计选型的要素和原则,为纠偏设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纠偏 执行原理 设计选型    由于带钢在运行中可能受到不可控制的力的作用,当这个作用力大于带钢与辊子间的摩擦力时,带钢就不能保持直线运行而偏离机组中心线。导致带钢在传送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