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起甘肃,人们就会想到被誉为“西部鼓魂”的艺术瑰宝——凉州攻鼓子。凉州攻鼓子是凉州的特色民间艺术,也是整个武威的文化名片,攻鼓子在继承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社会,攻鼓子在流传中出现的新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重振旗鼓”的凉州攻鼓子一定能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关键词:凉州攻鼓子 鼓舞艺术 文化价值 传承
攻鼓子是广泛散布在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鼓舞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俗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以其突出的古西凉乐舞的遗风,相传数代,经久不衰,拥有让人观之精神振奋,闻之情不自禁的艺术魅力。并以其引人入胜的形式与旺盛的活力,在当地被人民深深地喜爱并流传。
它的由来也是颇为传奇,因为它的初衷并不是一个舞蹈,而是一种军事手段。相传是汉代大将霍去病带着许多兵马攻打匈奴休屠王的城池时,接连不破。随后,在兵困粮尽的紧要关头,一名大将急中生智挑选了一支精兵强将,以鼓子艺人的身份假扮成“社火队”,把兵器藏在腰鼓里面引誘、麻痹了敌人,混进城池中,最后以里应外合出其不意的策略攻下了城池,因此,这个社火表演命名为“攻鼓子”,然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甘肃凉州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鼓乐舞蹈之一。凉州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凉州人民的骄傲。
“攻鼓”与一般腰鼓和太平鼓有所区别,不仅是在打法上有所不同,其内在的精气神与潇洒的韵律也十分独特,比其他鼓舞更加洒脱和豪放。打法不同表现在表演者妆容与服饰上,深衣红巾,像极了战场上的武士。头戴黑帽,帽子两侧插有羽翎,形象特别神气,并称为“招子”。上身黑色太保衣,下身灯笼裤,脸上饰以脂粉,眉毛粗黑上翘,酷似“夜行侠”的装束。鼓的样式也与一般所见的鼓有所区别,圆柱形的鼓身,刷着红漆,鼓两端画有太极八卦图,一对木质鼓捶系着彩带,表演时用双木击鼓而舞。
攻鼓子表演时伴以大鼓稳重的伴奏,指挥整体的节奏和速度。千变万化的舞蹈队形,刚健有力的舞蹈动作,在攻鼓子舞中浑然一体。攻鼓子打法讲究,要求手法与身法结合的同时配合眼神的凌厉与神情的专注,俊、稳、猛、快正是它的精髓所在。“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队形千变万化,气势如虹;“雄鹰展翅”“战马凌飞”“凤凰三点头”等鼓舞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攻鼓子表演的时有“几何”“拉花”“对攻”等十多个阵列。舞者时而健步对舞,时而摇臂击鼓,对打时如龙争虎斗,反攻时像鱼龙伸延,神情刚毅俊朗,步伐干净矫健。尤其是“会鼓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集在一处,共击一种节拍,共列一个长阵,阵容庞大,气势雄伟,鼓声震天,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向敌人进攻的气势。观看时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步入那战场的厮杀当中了。鼓手们冷峻而刚毅的神情加上沉稳矫健的步伐使他们多了一份帅气与洒脱,力拔千钧、摄人心魄的鼓声加上那忽如雄鹰击长空、忽而如长龙出洞、忽而迅疾如风,忽而布阵列势,使攻鼓子在进退变化中又多了几分灵巧神奇,让人目不暇接,像闻刀枪撞击,铁骑奔突。“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
事实上,攻鼓子真正扬名是在参加首都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的表演活动中。1957年,凉州攻鼓子应邀作为传统文化到首都北京演出,并在国家领导人面前初次展露其风姿,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它的表演者全都是来自于田间地头的朴实农民。演出结束之后,领导人接见了这个特殊的舞蹈队,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增加了大家对攻鼓子的自信心。在甘肃电视台《西部之舞》的栏目中,攻鼓子也参加了节目的录制,并将最好、最整齐、最精神的风貌通过电视节目转播到了全国。此前来学习的人也逐渐增多,凉州攻鼓子名声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随后攻鼓子也不负众望地斩获各种文化比赛的各种奖项,并成立“民间攻鼓子文化艺术团”,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民间文化必须有同时代一起进步的思想和勇气。只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只有如此,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才能展现出来。历经风雨变化的磨砺,能够流传到今天的文化足以证明其优秀力。维持当代社会的秩序仍旧需要传统文化的助力,因为传统社会秩序也包含在传统文化之中,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形式的展现。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让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更加生机勃勃,更加活力四射,更加推陈出新,让凉州攻鼓子成为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屈子杰.凉州攻鼓子的体育文化价值[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李亚琦,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侯文娟,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凉州攻鼓子 鼓舞艺术 文化价值 传承
攻鼓子是广泛散布在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鼓舞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俗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以其突出的古西凉乐舞的遗风,相传数代,经久不衰,拥有让人观之精神振奋,闻之情不自禁的艺术魅力。并以其引人入胜的形式与旺盛的活力,在当地被人民深深地喜爱并流传。
它的由来也是颇为传奇,因为它的初衷并不是一个舞蹈,而是一种军事手段。相传是汉代大将霍去病带着许多兵马攻打匈奴休屠王的城池时,接连不破。随后,在兵困粮尽的紧要关头,一名大将急中生智挑选了一支精兵强将,以鼓子艺人的身份假扮成“社火队”,把兵器藏在腰鼓里面引誘、麻痹了敌人,混进城池中,最后以里应外合出其不意的策略攻下了城池,因此,这个社火表演命名为“攻鼓子”,然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甘肃凉州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鼓乐舞蹈之一。凉州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凉州人民的骄傲。
“攻鼓”与一般腰鼓和太平鼓有所区别,不仅是在打法上有所不同,其内在的精气神与潇洒的韵律也十分独特,比其他鼓舞更加洒脱和豪放。打法不同表现在表演者妆容与服饰上,深衣红巾,像极了战场上的武士。头戴黑帽,帽子两侧插有羽翎,形象特别神气,并称为“招子”。上身黑色太保衣,下身灯笼裤,脸上饰以脂粉,眉毛粗黑上翘,酷似“夜行侠”的装束。鼓的样式也与一般所见的鼓有所区别,圆柱形的鼓身,刷着红漆,鼓两端画有太极八卦图,一对木质鼓捶系着彩带,表演时用双木击鼓而舞。
攻鼓子表演时伴以大鼓稳重的伴奏,指挥整体的节奏和速度。千变万化的舞蹈队形,刚健有力的舞蹈动作,在攻鼓子舞中浑然一体。攻鼓子打法讲究,要求手法与身法结合的同时配合眼神的凌厉与神情的专注,俊、稳、猛、快正是它的精髓所在。“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队形千变万化,气势如虹;“雄鹰展翅”“战马凌飞”“凤凰三点头”等鼓舞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攻鼓子表演的时有“几何”“拉花”“对攻”等十多个阵列。舞者时而健步对舞,时而摇臂击鼓,对打时如龙争虎斗,反攻时像鱼龙伸延,神情刚毅俊朗,步伐干净矫健。尤其是“会鼓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集在一处,共击一种节拍,共列一个长阵,阵容庞大,气势雄伟,鼓声震天,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向敌人进攻的气势。观看时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步入那战场的厮杀当中了。鼓手们冷峻而刚毅的神情加上沉稳矫健的步伐使他们多了一份帅气与洒脱,力拔千钧、摄人心魄的鼓声加上那忽如雄鹰击长空、忽而如长龙出洞、忽而迅疾如风,忽而布阵列势,使攻鼓子在进退变化中又多了几分灵巧神奇,让人目不暇接,像闻刀枪撞击,铁骑奔突。“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
事实上,攻鼓子真正扬名是在参加首都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的表演活动中。1957年,凉州攻鼓子应邀作为传统文化到首都北京演出,并在国家领导人面前初次展露其风姿,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它的表演者全都是来自于田间地头的朴实农民。演出结束之后,领导人接见了这个特殊的舞蹈队,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增加了大家对攻鼓子的自信心。在甘肃电视台《西部之舞》的栏目中,攻鼓子也参加了节目的录制,并将最好、最整齐、最精神的风貌通过电视节目转播到了全国。此前来学习的人也逐渐增多,凉州攻鼓子名声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随后攻鼓子也不负众望地斩获各种文化比赛的各种奖项,并成立“民间攻鼓子文化艺术团”,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民间文化必须有同时代一起进步的思想和勇气。只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只有如此,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才能展现出来。历经风雨变化的磨砺,能够流传到今天的文化足以证明其优秀力。维持当代社会的秩序仍旧需要传统文化的助力,因为传统社会秩序也包含在传统文化之中,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形式的展现。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让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更加生机勃勃,更加活力四射,更加推陈出新,让凉州攻鼓子成为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屈子杰.凉州攻鼓子的体育文化价值[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李亚琦,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侯文娟,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