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顺凤坪村,群山半是茶;春雷携丝雨,催起枝上芽。春分节气刚过,凤坪畲族山村就逐日热闹了起来——四面八方应聘而来的采茶妹、采茶姐、采茶嫂子,逾千之众,在清明前10天左右,陆续聚集在这个总人口800人的小村落。从此时开始,前后约共30天时间,凤坪村抢收万亩春茶的大舞台,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是山村一年之中最为壮观的日子。操着不同地方语言的采茶女,穿得花花绿绿,整洁大方,成了山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山外的蔬菜商、猪肉商、百货商、茶叶商,闻风而至,为村子增添了不少的热闹气氛。
凤坪村,地处粤东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之间。村北的高山海拔达1409米,是少数民族畲族同胞聚居地,全村152户,800多人口。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茶叶独特的品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至2014年,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1000亩,其中可采面积超过了6000亩,年产量达30多万斤,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优质茶叶对采摘的季节时间要求十分严格,早采了没产量,迟采了没质量。因此,每年清明前后,凤坪村就对外招聘成百上千的采茶女工,抢收春茶。由于村里早在去年秋冬就着手了招聘工作,同时开出了优惠条件,因此今年全村外请的女工超过了1400多人。
这天,春光明媚,记者一行来到了凤坪村的西边茶山,领略了逾千茶女秀茶园的喜人景观。只见群山铺翠,一簇簇的采茶人,散落在漫山遍野的茶林丛中,阵阵欢声笑语隐隐约约从四面八方飘传过来。茶园山边已经铺设水泥的公路上,一台台满载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车辆,赶回村里散开晾晒。眼前,真是一幅无限春光采茶图啊!
“大姐,你们是哪里人?”记者来到一处山坡上,与正在那里采茶的大姐搭话。“你问我们呀,在这座山头采茶的,除了带领我们的老板娘外,全是外地人。”大姐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们。通过交谈得知,这位大姐姓王,来自50公里外的丰良镇,她们村共有40多人应聘来到这里当了为期一个月的季节采茶工。她告诉记者,春节刚过,凤坪村的采茶经纪人就上门招工,给出了包接送来回、包吃包住、包日工资百元以上等条件,于是她们就串联结伴,一个星期前来到了这里,当了采茶工。
“习惯吗,辛苦吗?”记者问。
“我们干农活出身,这些都没有什么。”大姐边采茶边回答。
这时,旁边的另一位大姐插话说:“吃的比家里好,伴又多,又有工钱,习惯,习惯。”话语一落,引得周边的大嫂大妈发出阵阵笑声。看来,她们采茶,也是其乐融融。
采茶时节无闲人。村中的空地上,到处都晾满了刚采下的鲜嫩茶叶,不少人在上面摆摆弄弄,看样子是尽量让茶叶晾晒均匀。记者揪住机会,来到一农户家里采访。主人叫蓝亦辉,60多岁了,正在家中焙茶。他说,今年他家聘请了15名采茶工,不算多,多的有30多人。今年他家春茶可以达到5000斤以上,价格按等级,每斤从100元至500元不等。最多的可达千元以上。
据了解,凤坪村茶产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实惠。现在,全村有九成五以上的农户告别了砖瓦房,住上了钢筋水泥新楼房;全村共有小汽车60多辆、摩托车300多辆。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凤坪村茶叶产业这棵“梧桐”树,引得千里彩凤纷至沓来。全村有17位小伙将原来在外地打工认识的姑娘带回村中,结成佳偶。这些姑娘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地。以茶为媒的姻缘佳话,传遍了周边地方,成为美谈。
这是山村一年之中最为壮观的日子。操着不同地方语言的采茶女,穿得花花绿绿,整洁大方,成了山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山外的蔬菜商、猪肉商、百货商、茶叶商,闻风而至,为村子增添了不少的热闹气氛。
凤坪村,地处粤东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之间。村北的高山海拔达1409米,是少数民族畲族同胞聚居地,全村152户,800多人口。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茶叶独特的品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至2014年,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1000亩,其中可采面积超过了6000亩,年产量达30多万斤,年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优质茶叶对采摘的季节时间要求十分严格,早采了没产量,迟采了没质量。因此,每年清明前后,凤坪村就对外招聘成百上千的采茶女工,抢收春茶。由于村里早在去年秋冬就着手了招聘工作,同时开出了优惠条件,因此今年全村外请的女工超过了1400多人。
这天,春光明媚,记者一行来到了凤坪村的西边茶山,领略了逾千茶女秀茶园的喜人景观。只见群山铺翠,一簇簇的采茶人,散落在漫山遍野的茶林丛中,阵阵欢声笑语隐隐约约从四面八方飘传过来。茶园山边已经铺设水泥的公路上,一台台满载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车辆,赶回村里散开晾晒。眼前,真是一幅无限春光采茶图啊!
“大姐,你们是哪里人?”记者来到一处山坡上,与正在那里采茶的大姐搭话。“你问我们呀,在这座山头采茶的,除了带领我们的老板娘外,全是外地人。”大姐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们。通过交谈得知,这位大姐姓王,来自50公里外的丰良镇,她们村共有40多人应聘来到这里当了为期一个月的季节采茶工。她告诉记者,春节刚过,凤坪村的采茶经纪人就上门招工,给出了包接送来回、包吃包住、包日工资百元以上等条件,于是她们就串联结伴,一个星期前来到了这里,当了采茶工。
“习惯吗,辛苦吗?”记者问。
“我们干农活出身,这些都没有什么。”大姐边采茶边回答。
这时,旁边的另一位大姐插话说:“吃的比家里好,伴又多,又有工钱,习惯,习惯。”话语一落,引得周边的大嫂大妈发出阵阵笑声。看来,她们采茶,也是其乐融融。
采茶时节无闲人。村中的空地上,到处都晾满了刚采下的鲜嫩茶叶,不少人在上面摆摆弄弄,看样子是尽量让茶叶晾晒均匀。记者揪住机会,来到一农户家里采访。主人叫蓝亦辉,60多岁了,正在家中焙茶。他说,今年他家聘请了15名采茶工,不算多,多的有30多人。今年他家春茶可以达到5000斤以上,价格按等级,每斤从100元至500元不等。最多的可达千元以上。
据了解,凤坪村茶产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实惠。现在,全村有九成五以上的农户告别了砖瓦房,住上了钢筋水泥新楼房;全村共有小汽车60多辆、摩托车300多辆。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凤坪村茶叶产业这棵“梧桐”树,引得千里彩凤纷至沓来。全村有17位小伙将原来在外地打工认识的姑娘带回村中,结成佳偶。这些姑娘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地。以茶为媒的姻缘佳话,传遍了周边地方,成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