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博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作文教学依然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模式分不开,平时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教师会从各类资料或中考题中随意找个题目,有时话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使学生觉得难以下笔。教师批改时也大都从写作学的角度进行评价,如从选材是否新颖、主题是否鲜明、详略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流畅等方面写批语,批语否定多而肯定少,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丧失了写作兴趣,要提高写作水平就相当困难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改变单一的作文训练模式,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或随笔,让写作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同时促使学生更加留心观察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但是每两周一次的作文,再加上每周一次的随笔,教师每两周就要批改300多篇文章,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想要依靠传统的批改方法取得较好的写作指导效果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必须谋求作文批改与交流的新思路,而网络博客是一个理想的办法。近年来,博客因其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交互性、可信度高等,越来越受到网友的青睐。据调查,我班全班学生家庭都有电脑,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个人博客,利用班级博客作为随笔发布、交流和批改的平台,有利于教师批改,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随笔与博客结合的缘由
  初一开学之初,我就动员学生写随笔,每周一篇,周末完成,字数不限,题材自选。定期评出优秀的,德育量化时加分。一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被教师表扬的机会很少,缺乏写作动力,于是交随笔时他们就三言两语随便应付一下。为了激励这部分学生,同时方便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交流提高,我就考虑建立班级博客,让学生把自己的随笔上传到班级博客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环境”。如能调动学生把近年来风靡的博客与随笔结合起来,无疑既符合新课标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随笔与博客结合的方法
  1.建立班级博客
  先让班级中有博客的学生为大家讲解博客的特点与作用,并教给大家使用方法,全班一起为博客起一个个性化的名字,最后把“青春留痕”作为班级博客的名字,意为青春短暂,转瞬即逝,我们要用文字为我们的青春留下珍贵的回忆。然后对博客进行栏目设计,学生共同讨论后,班级博客设置了以下栏目:一个学期大致写十五篇随笔,每篇的主题作为一个小栏目,共同置于“青春独奏”栏目下,另外再设“技法指导”、“范文赏析”、“精彩纷呈”、“生活万花筒”等栏目。选出博客管理小组,由班长担任组长。博客管理小组的任务是督促上传,并检查回帖,然后统计每人的上传数量及回帖情况,在德育量化中给予加分。还制订了以下管理规则:上传文章和回帖都采用实名制,以便监督大家文明上网;对同学的文章以鼓励为主,提意见要委婉,让作者易于接受。
  2.上传随笔
  如果全班写的随笔都上传,数量很大,看多了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就不愿意去看,交流的作用也就小了;如果只选出优秀的上传,又很难让写作水平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会觉得这项工作与自己无关,就无法达到促进后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我决定全班每个学生都上传随笔,然后由管理小组把比较好的选出来复制到“精彩纷呈”栏目去,教师最后再把关,把漏选的佳作或有一定进步急需鼓励的学生的作品也传上去。这样,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优秀的随笔,随笔被选入“精彩纷呈”栏目的学生也会获得极大的成功感,对没有被选入的学生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用回复的方式加以鼓励,你追我赶的气氛就形成了。
  3.交流与批改随笔
  利用博客上传随笔,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批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每个学生的随笔读者不再仅仅是教师,也不仅仅是同学,因此,他们会本着对讀者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文章精心修改。随笔能够被选到“精彩纷呈”栏目的学生获得极大的激励,文章越写越好。当然,这部分随笔不乏阅读者与回复者,但未被选上的学生就有可能被冷落,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选十个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成立随笔批改组,只负责回复班级写作水平较低的二十个学生,每个学生负责两人,任务不会太重。回复时主要找出随笔中的闪光点,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我也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把他们随笔中的精彩之处用红线标出,对每次的进步都给予肯定。恰如其分的鼓励,中肯的建议,点燃了写作暂时不理想的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一次比一次努力,一次比一次进步,写随笔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利用随笔博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1.在内容方面想方设法拓展写作题材
  一开始让学生写随笔,学生还比较新鲜,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写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觉得无话可说了。有的学生反映不知写什么好,就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周日晚上才动手写,当然也就成了“为赋新辞强说愁”,东拼西凑,随便应付,质量当然不高。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丰盛流个不停息。”因此,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充分利用班级博客展示校园活动,引入社会热点,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
  (1)把随笔写作与学校班级活动结合起来。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如文体艺术节、读书节等。这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最佳时机,可以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我提醒学生要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拍摄精彩的活动镜头,放在博客的“生活万花筒”栏目,让学生写随笔时参考。有了这些活动,可写的内容非常多,例如运动会开幕式、各项体育比赛、书法比赛、打字比赛、艺术作品展览、各类讲座等,都可以成为写作题材。比如上学期学校举行了义卖活动,各班级精心准备,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广告各具特色,叫买声此起彼伏。我让学生以此为内容写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好文章。学生参加了活动,有了亲身体验,就会有话可写,而且写得真切感人。   (2)把随笔写作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学生生活每天两点一线,枯燥而单调,要想有所改变,必须把社会生活的新鲜血液引入课堂。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进入网络世界,学生就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但网络资源过于庞杂,任由学生“闲庭信步”,耗时较多且收获不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近一年来,我常把一些热点新闻上传到班级博客上,作为随笔的主题,如日本海啸、食品安全、高晓松醉驾案、快女比赛、小悦悦事件等等。对于每个热点,我不仅上传事件的始末,而且搜索并上传相关评论,甚至不同观点的评论,方便学生做出判断。如对近期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我同时上传了杭州最美的妈妈吴菊萍的事例,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学生纷纷在随笔中表达了拒绝冷漠的心声。
  (3)把随笔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结合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认为:“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但范文如果对学生来说高不可及,就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我就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比如《羚羊木雕》简直就像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写的就是当前中学生面临的友谊与亲情的矛盾问题。学生常遇到类似问题,比如周末与同学约好去玩,但父母以各种理由干涉,是遵守约定还是听从父母,难以抉择。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以“选择”为话题写随笔,同时在班级博客的“范文赏析”栏目上传2002年广东优秀高考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等,让学生学会把内心的纠结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其他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心声》、《第一次真好》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个人的人生体验。
  2.在写作技法方面的指导
  有话可说,未必能说好;有事可写,也未必能写好。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技法指导”栏目中,我设有系统技法指导和专题技法指导。系统技法指导主要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系统有规划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写作知识,一般一个学期三到四次。上学期我主要进行了“如何审题”、“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如何处理文章的详略”等几次指导,上传写作知识短文,并附上具体实例。在讲评学生的随笔时,我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具體的文章中去,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专题技法指导就是针对每一次随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指导往往三言两语,把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指出来就行了。
  四、随笔与博客结合的初步成效
  经过几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爱上了博客,也爱上了写作,他们认真耕耘着这片土地,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让青春的苗圃郁郁葱葱。从2009年至今,学生们在博客上上传文章两千多篇,人均40多篇,有500多篇被传入“精彩纷呈”栏目,其中有80多篇来自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市、镇、校作文比赛中,本班多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因为我是(三)班班主任,随笔博客的实验主要在我班开展,而(四)班尚处于宣传发动阶段。在历次考试中,我所带的(三)、(四)两个班相比而言,因(三)班学生积极使用班级博客,极大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阅读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语文整体水平。每次考试,(四)班的作文平均分都在36~38分之间(满分50分),而(三)班的作文平均分在39~41分之间,语文总成绩(三)班也总比(四)班高出6~8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以(三)班为榜样推广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使两个班的语文水平都能得以提高。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探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流,它强调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教师设疑与提问,最后通过实验、讨论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束缚,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是在探索和发现的心理,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本文以八年级物理上册《液化与汽化》这一课时为例,谈谈我在这堂课中是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的。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进行,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却发现,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这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何,是教师教学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渠道,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没有高效率的课堂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这迫切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讲求实
随着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推进,很多学生会出现越来越倦怠,越来越没信心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倦怠心理,增强自信,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实效,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笔者做过有益的
目前,我国中职教学的主流模式依然是刚性的批量化教学模式,但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有弹性的教学。现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弹性教学研究为指挥棒,实施系列性的教学改革,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