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44-01
本学期,我班(八年级上)试行学案进课堂。学校有了较好的硬件条件:有复印机,专职复印人员,为编写学案、学生全面使用学案提供了条件。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求得创新和发展。 教案与学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一个着眼于教师主体,一个着眼于学生主体;一个侧重于教师“给予”,一个侧重于学生“拿来”;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学案教学的优越性
通过学案,使学生明确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把教师讲课的课堂知识结构展现出来。这样可使学生思路清晰,便于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理解和深化数学问题。
1、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案培养学生能看、能想、能记的智力因素,同时学会怎样看,怎样想,怎样记,从而形成一种融智力、知识、技能于一体的特殊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关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新信息的接受和迁移能力,对陌生题目的信心和勇气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提高了讲课速度,增大了课堂容量。
由于把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式的学习,学生以明确了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对一些问题及例题、习题都已作了思考、分析,这样,对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只需作适当的点评、讲解即可。当然,对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仍需作详细的分析、解答、总结。即使这样,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课堂效率还是有了很大提高,知识容量也大大增加。
3、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案本身是启发探索型的自学提纲(资料),其中有较大的导向性,启发性,寓意性和广泛性,寓探索、创新精神于其中,也寓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其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事实上,使用学案教学以后,学生对新信息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他有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应用于新的情景,这就意味着他已“学会学习”。
4、便于组织复习。
将若干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材料。其中也涉及到常见的解题思想、方法、技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有效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5、资源丰富。
现在网上很多的教学案、导学案、讲学稿等资源,为我们自己编写学案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参考。
二、使用效果
1、学生动起来了。学生上课必须得跟着老师的进度走,老师讲的例题等学案上有空白,必须让学生填写,因此学生必须得动:黑板、学案、教科书,不能走神。
2、学生勤奋了。每天上课下来,学案要收回,老师要查阅,学生不做不交作业现象少了。
3、学生训练多了。学案一课时容量大,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训练强度,且课余又不用占用多少时间完成作业,学生比较欢迎,兴趣提高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案编写不够切合实际。
编写一课时学案要花费很多时间,这往往要集体智慧,本次试用中我借助别人资源,再加工整理,由于时间和精力,使用后才发现还有很多不切合本班实际。
2、学生的知识基础,没能充分发挥学案的全部功效。
学生绝大部分基础存在问题,不按学案要求预习,导致课堂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故而学生自学和预习名存实亡,不能很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还停留在一个老师牵引过程中。
本学期的试用,全是我一个人整理每节课的学案,工作量大而且不完美,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是比上期有明显的好转,若坚持下去学生还是能有进步的。学生自学能力也将大大提高,慢慢地接近新课标要求。
本学期,我班(八年级上)试行学案进课堂。学校有了较好的硬件条件:有复印机,专职复印人员,为编写学案、学生全面使用学案提供了条件。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求得创新和发展。 教案与学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一个着眼于教师主体,一个着眼于学生主体;一个侧重于教师“给予”,一个侧重于学生“拿来”;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学案教学的优越性
通过学案,使学生明确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把教师讲课的课堂知识结构展现出来。这样可使学生思路清晰,便于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理解和深化数学问题。
1、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案培养学生能看、能想、能记的智力因素,同时学会怎样看,怎样想,怎样记,从而形成一种融智力、知识、技能于一体的特殊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关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新信息的接受和迁移能力,对陌生题目的信心和勇气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提高了讲课速度,增大了课堂容量。
由于把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式的学习,学生以明确了本课时内容的知识结构,对一些问题及例题、习题都已作了思考、分析,这样,对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只需作适当的点评、讲解即可。当然,对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仍需作详细的分析、解答、总结。即使这样,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课堂效率还是有了很大提高,知识容量也大大增加。
3、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案本身是启发探索型的自学提纲(资料),其中有较大的导向性,启发性,寓意性和广泛性,寓探索、创新精神于其中,也寓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其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事实上,使用学案教学以后,学生对新信息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他有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应用于新的情景,这就意味着他已“学会学习”。
4、便于组织复习。
将若干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材料。其中也涉及到常见的解题思想、方法、技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有效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5、资源丰富。
现在网上很多的教学案、导学案、讲学稿等资源,为我们自己编写学案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参考。
二、使用效果
1、学生动起来了。学生上课必须得跟着老师的进度走,老师讲的例题等学案上有空白,必须让学生填写,因此学生必须得动:黑板、学案、教科书,不能走神。
2、学生勤奋了。每天上课下来,学案要收回,老师要查阅,学生不做不交作业现象少了。
3、学生训练多了。学案一课时容量大,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训练强度,且课余又不用占用多少时间完成作业,学生比较欢迎,兴趣提高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案编写不够切合实际。
编写一课时学案要花费很多时间,这往往要集体智慧,本次试用中我借助别人资源,再加工整理,由于时间和精力,使用后才发现还有很多不切合本班实际。
2、学生的知识基础,没能充分发挥学案的全部功效。
学生绝大部分基础存在问题,不按学案要求预习,导致课堂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故而学生自学和预习名存实亡,不能很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还停留在一个老师牵引过程中。
本学期的试用,全是我一个人整理每节课的学案,工作量大而且不完美,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是比上期有明显的好转,若坚持下去学生还是能有进步的。学生自学能力也将大大提高,慢慢地接近新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