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饥寒足矣。不知世间有享受事,亦不知馈遗交际欲何为。计俸入自给有余,要钱何用?”——于成龙
于成龙,这位清朝官员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他的成长历程,与他持有正确的义利观有很大关系——做官不是要做大官,而是要做大事,这也是一个官员的“天理良心”。
沉潜乡野几十载
了解民间疾苦锻炼个人才识
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称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升迁。制度设计的益处在于,官员能够经历各种职务、不同环境的历练,进而逐渐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并锤炼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则在于,每一级职位对于年龄的要求较高,故当事者倾向于及早跻身于高级官员的行列,易急于求成。
实际上,沉潜深思、修身养性、积累经验、久久为功,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于成龙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少年时代,他就勤奋好学,熟读诗书,且明晓事理、见识过人。他曾在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迟迟未能走上仕途,于是便在家过着清苦的耕读日子。这样的岁月锻炼了他的才识,也让其对民间疾苦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不能不说是一种帮助。
于成龙在家乡时就名声在外。有记载说,明末盗贼蜂拥而起,乡里居民欲修筑堡寨以作防卫,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于于成龙家的祖坟附近。风水先生认为这将不利于风水,但于成龙却说:“若能保千家万户平安,独对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輕,应当修筑。”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思考问题能从大局着想,体贴百姓疾苦。这与其后来的从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多地州县任上
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山西到罗城,行程将近3000公里,家人、亲友很为他担心,但他不以为然,决心要为民做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罗城地处荒僻,条件十分艰苦。罗城没有城郭,城内居人不过数家,满目荒凉,野狼遍地,甚至没有官衙,于成龙最初只能寄居在关羽庙,把床安放在周仓塑像之后,以院内积土当作几案,旁边挖坑做饭,炊具也只有一锅一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罗城盗贼频繁,一方面是因为贫穷,自然条件险恶,另一方面也与族群关系复杂有关。为此,于成龙编查保甲,约束居民,同时率乡勇直捣盗贼巢穴。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居乐业,尽心于农耕。
当地人看于成龙生活清苦,为他送来一些油盐,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不出三年,罗城大治。五年后,因政绩出众,于成龙考核时被定为“卓异”,这是清朝官员考核的最高等级,他被调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州)担任知州。于成龙调任前,罗城人民夹道送行,“泣送数百里”。
合州也是一个比较贫瘠的地方。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衰减,但徭役依然很重。于成龙到任之后,立即对旧有积习进行改革。按惯例,知州到任后,知府下帖要求合州送鱼,但于成龙接帖后,坚决拒绝,同时向上级汇报民间疾苦,将居民役务负担废除了十余件,又设法鼓励人开垦荒地。百姓赞扬他清正廉洁,跟在罗城一个样。
两年后,于成龙又因政绩突出而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驻扎岐亭镇。有一年,黄州闹饥荒,于成龙没有什么积蓄,就把自己乘坐的一匹骡子出售以赈济灾民。但好景不长,吴三桂突然在云南起兵,兵锋直指湖广。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于成龙署理武昌知府。为招抚叛逆,他自骑一骡直奔敌寨,并成功劝服对方,其勇其智令人叹服。这其实与他在黄州、武昌任职期间人品高洁、廉洁奉公、威望甚高是分不开的。
因平叛有功,于成龙被擢升为黄州知府。尽管战事紧急,但他依然极其关心民众疾苦,严令禁止在正常赋税之外再行征收,禁止私自加派,禁止官员之间相互馈送,由此民心大安。
在正式成为省级大员之前,于成龙出任罗城知县,随后出任知州、知府、道员,并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广等地历练。难能可贵的是,以如此高龄在基层任职,于成龙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每到一地,无论任职时间长短,总是竭尽所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兴教化,废除陈规陋习,同时做到了清正廉洁。这些正是应了他说的“天理良心”。
身为地方要员
力行勤俭革除社会陋习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主管全省司法案件。于成龙到任之后,逐一纠查,将冤屈入狱的平民尽行释放。当时的福建巡抚大加赞扬,认为于成龙执法不徇私情且甘于淡泊,为福建全省廉能第一。康熙皇帝也表示认可,赞扬于成龙居官有年、素有才能。
没多久,于成龙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是全省民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仅次于巡抚。虽然此时已是高官,但于成龙依然与任职罗城知县、合州知州时一样,生活清苦,粗茶淡饭,从不知享受,也不收受馈送。即使这些馈送是当地长期形成的惯例,他也一律不接受。在他的卧室里,除了有一些书籍、朝服和煮饭器皿外,别无一物。于成龙曾说过:“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饥寒足矣。不知世间有享受事,亦不知馈遗交际欲何为。计俸入自给有余,要钱何用?”
两年后,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后一年,他又升任两江总督。这两个官职属于很重要的地方要员,由此亦可以看出他的政绩是多么突出。康熙皇帝曾经召见于成龙,称“尔为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还赞他廉洁自持、始终如一,“自起家外吏,即以廉明著闻。历升巡抚,益励清操,自始至终,迄无改辙。凡在亲戚交游相请托者,概行峻拒,所属人员并戚友间有馈遗,一介不取”。
在直隶巡抚任内,于成龙对当时官场的馈送结纳风气深恶痛绝,到任即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于成龙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张旗鼓以示威严,而是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由于于成龙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竟还得了个“于青菜”的称呼。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人众多,原有奢靡之风,见于成龙力行勤俭,于是世风开始有所变化。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因多年积累成疾,于成龙病逝于任上。众人到其寝室,只见到绨袍一袭、靴带二、瓦瓮米数斛,见者为之落泪。一个担任两江总督的高官,清贫至此,古今都不多见。丧归山西之时,“江宁守及门下诸生合士民数万人步行二十里外,伏地哭,江涛声殆不闻”。康熙皇帝为他撰写碑文,赐谥号“清端”。同时,入北京三立祠,意为“立功、立德、立言”。
(李云贵荐自《解放日报》)
于成龙,这位清朝官员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他的成长历程,与他持有正确的义利观有很大关系——做官不是要做大官,而是要做大事,这也是一个官员的“天理良心”。
沉潜乡野几十载
了解民间疾苦锻炼个人才识
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称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升迁。制度设计的益处在于,官员能够经历各种职务、不同环境的历练,进而逐渐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并锤炼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则在于,每一级职位对于年龄的要求较高,故当事者倾向于及早跻身于高级官员的行列,易急于求成。
实际上,沉潜深思、修身养性、积累经验、久久为功,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于成龙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于成龙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少年时代,他就勤奋好学,熟读诗书,且明晓事理、见识过人。他曾在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迟迟未能走上仕途,于是便在家过着清苦的耕读日子。这样的岁月锻炼了他的才识,也让其对民间疾苦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从政生涯,不能不说是一种帮助。
于成龙在家乡时就名声在外。有记载说,明末盗贼蜂拥而起,乡里居民欲修筑堡寨以作防卫,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于于成龙家的祖坟附近。风水先生认为这将不利于风水,但于成龙却说:“若能保千家万户平安,独对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輕,应当修筑。”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思考问题能从大局着想,体贴百姓疾苦。这与其后来的从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多地州县任上
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于成龙第一次出仕,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第一任官职是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山西到罗城,行程将近3000公里,家人、亲友很为他担心,但他不以为然,决心要为民做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某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罗城地处荒僻,条件十分艰苦。罗城没有城郭,城内居人不过数家,满目荒凉,野狼遍地,甚至没有官衙,于成龙最初只能寄居在关羽庙,把床安放在周仓塑像之后,以院内积土当作几案,旁边挖坑做饭,炊具也只有一锅一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于成龙兢兢业业,为民谋利、问民疾苦,设学校、兴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罗城盗贼频繁,一方面是因为贫穷,自然条件险恶,另一方面也与族群关系复杂有关。为此,于成龙编查保甲,约束居民,同时率乡勇直捣盗贼巢穴。一时间,罗城居民得以安居乐业,尽心于农耕。
当地人看于成龙生活清苦,为他送来一些油盐,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父母。”不出三年,罗城大治。五年后,因政绩出众,于成龙考核时被定为“卓异”,这是清朝官员考核的最高等级,他被调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州)担任知州。于成龙调任前,罗城人民夹道送行,“泣送数百里”。
合州也是一个比较贫瘠的地方。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衰减,但徭役依然很重。于成龙到任之后,立即对旧有积习进行改革。按惯例,知州到任后,知府下帖要求合州送鱼,但于成龙接帖后,坚决拒绝,同时向上级汇报民间疾苦,将居民役务负担废除了十余件,又设法鼓励人开垦荒地。百姓赞扬他清正廉洁,跟在罗城一个样。
两年后,于成龙又因政绩突出而调任湖广黄州府同知,驻扎岐亭镇。有一年,黄州闹饥荒,于成龙没有什么积蓄,就把自己乘坐的一匹骡子出售以赈济灾民。但好景不长,吴三桂突然在云南起兵,兵锋直指湖广。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于成龙署理武昌知府。为招抚叛逆,他自骑一骡直奔敌寨,并成功劝服对方,其勇其智令人叹服。这其实与他在黄州、武昌任职期间人品高洁、廉洁奉公、威望甚高是分不开的。
因平叛有功,于成龙被擢升为黄州知府。尽管战事紧急,但他依然极其关心民众疾苦,严令禁止在正常赋税之外再行征收,禁止私自加派,禁止官员之间相互馈送,由此民心大安。
在正式成为省级大员之前,于成龙出任罗城知县,随后出任知州、知府、道员,并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广等地历练。难能可贵的是,以如此高龄在基层任职,于成龙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每到一地,无论任职时间长短,总是竭尽所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兴教化,废除陈规陋习,同时做到了清正廉洁。这些正是应了他说的“天理良心”。
身为地方要员
力行勤俭革除社会陋习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主管全省司法案件。于成龙到任之后,逐一纠查,将冤屈入狱的平民尽行释放。当时的福建巡抚大加赞扬,认为于成龙执法不徇私情且甘于淡泊,为福建全省廉能第一。康熙皇帝也表示认可,赞扬于成龙居官有年、素有才能。
没多久,于成龙被擢升为福建布政使,是全省民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仅次于巡抚。虽然此时已是高官,但于成龙依然与任职罗城知县、合州知州时一样,生活清苦,粗茶淡饭,从不知享受,也不收受馈送。即使这些馈送是当地长期形成的惯例,他也一律不接受。在他的卧室里,除了有一些书籍、朝服和煮饭器皿外,别无一物。于成龙曾说过:“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饥寒足矣。不知世间有享受事,亦不知馈遗交际欲何为。计俸入自给有余,要钱何用?”
两年后,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后一年,他又升任两江总督。这两个官职属于很重要的地方要员,由此亦可以看出他的政绩是多么突出。康熙皇帝曾经召见于成龙,称“尔为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还赞他廉洁自持、始终如一,“自起家外吏,即以廉明著闻。历升巡抚,益励清操,自始至终,迄无改辙。凡在亲戚交游相请托者,概行峻拒,所属人员并戚友间有馈遗,一介不取”。
在直隶巡抚任内,于成龙对当时官场的馈送结纳风气深恶痛绝,到任即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于成龙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张旗鼓以示威严,而是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由于于成龙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竟还得了个“于青菜”的称呼。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人众多,原有奢靡之风,见于成龙力行勤俭,于是世风开始有所变化。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因多年积累成疾,于成龙病逝于任上。众人到其寝室,只见到绨袍一袭、靴带二、瓦瓮米数斛,见者为之落泪。一个担任两江总督的高官,清贫至此,古今都不多见。丧归山西之时,“江宁守及门下诸生合士民数万人步行二十里外,伏地哭,江涛声殆不闻”。康熙皇帝为他撰写碑文,赐谥号“清端”。同时,入北京三立祠,意为“立功、立德、立言”。
(李云贵荐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