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从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与体系上着眼,而是从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立论。针对目前职教中存在的理论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关系,阐述实践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上的重要性。并就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与意见,旨在通过教学模式、观念与方法上的改变,实现为社会与企业培养更多、更好优秀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52-01
0引言
从多年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经历与实践中,众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和认识,就是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电工”,理论精通、考分优异的学生未必就是未来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者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题”和“高分”?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是致力于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可用的优秀人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现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就电工电子技术而言,我认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该重于理论学习,应该把实际操作、实践活动及理论应用摆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日程上来。
1懂得“欧姆定律”的人不一定是个好“电工”
如果我们有兴趣和时间,深入到工矿、企业和社区民间,会发现一些活跃在一线的优秀电工、电子技术工人,并不都是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精通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工作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良好经验与技术,可以说是实践成就了他们成为“顶尖”人才的目标。如果他们再经过理论的培训,他们电工电子技术的提高速度会比在校学生高出数倍。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叫有的放矢,知道学什么、知道如何去学效果会更好。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为什么不考虑把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改为从实践开始呢?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中走一条“从基础的理论到实践活动,再从丰富感观的实践到较为高深的理论,再从充实的理论到更为实用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一条路子。
众所周知,能力与素质不完全来源于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锤炼。所以,为了真正体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方针,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精神与模式。
2从质上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目前,从全国职教的教学模式与体系上来讲,有的基本上实现了定向培养,也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工作能力的培养。但,一般来讲校方与企业方只是实现了“虚”的结合,没有实现“实”的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只注重毕业后的实习过程,基本上流于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教学上我们只注重于“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忽略了“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个根本。这对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电工电子技术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那么,应该怎样实现校方与企业“实”的结合呢?
如果把定向培养的电工电子技术学生当做小学生来看的话,那么,校方或者执教老师就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而企业就是“小学生”的家长,在这点上,我们倒可以借鉴一下现时小学生教育上的模式,就是动辄“请家长”的方法。通过校方或者老师积极努力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让企业这个家长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他们的孩子、他们未来的员工的教育培养上来。如此,学校、老师和学生就知道企业这个“父母”需要什么,而企业也知道他们“孩子”的近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
另外,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是很关键的。这不仅指学生们可以通过做工了解企业的需要,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还有一个思想与综合素质的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及管理理念,让学生们通过做工,培养吃苦耐劳的一线精神,了解企业的文化与背景,这对其回校后的再学习也是一个刺激与督促作用。
3从实践开始,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新路子
就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来讲,应该说“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實践”的教学思路与模式,是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在教学精神与方法上也是这样提倡的。然而,认可不等于实施,提倡不等于实现,教学实际中我们一般的方法还是从理论学习起步的。无论高校还是职教,这是我们教育系统多年来的模式与方法,也不是一时就可改变的,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上的改变,还需要脚踏实地做大量实际的工作与努力。
一方面,必须有实践的场所与设施。针对社会、企业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建设一个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并装备各类齐全的工具与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现时的职教学校来说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拿农大教育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实践活动园地,这体现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同样重视实践活动的农大教育上,相继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对职教来说,虽然国家相当重视,但在投入上还不到位。就这一点来讲,我们的各个职校,能否考虑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呢?让我们的企业全面提高教育投入意识,主动进行教育投入,这对职校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今后为之努力方向。
另一方面,必须真正认识实践的意义。拿一个合格的电工来说吧,完成机电、电子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等工作,重要的不是他会不会看图纸、懂电路,关键是他懂不懂得如何入手、如何准备、如何实施,要看他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与套路。有了这些,再加上精深的理论基础,他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就能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抛开理论深入到实际工作与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就会在操作的过程中知道自己需要明白什么、掌握什么,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从这一角度讲,实践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探索理论与知识的兴趣源泉。
4现代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从实践出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近年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以徽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已成为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发了电气控制系统领域的深刻变革,PLC、触摸屏、变频器、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及生产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电工技术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说明着,作为职教中必修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践做起,必须首先走到实践活动中去才行。比如说,社会及企业急需智能传感方面的设计、维修人才,而部分学校的教学仍然着重于晶体管电路培养,这就与社会实践的需要脱离甚远了。这样,我们为社会、企业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谢维和.关于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2]陈学军,林海波.浅谈现代维修电工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52-01
0引言
从多年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经历与实践中,众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和认识,就是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电工”,理论精通、考分优异的学生未必就是未来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这些教者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题”和“高分”?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是致力于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可用的优秀人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现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就电工电子技术而言,我认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该重于理论学习,应该把实际操作、实践活动及理论应用摆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日程上来。
1懂得“欧姆定律”的人不一定是个好“电工”
如果我们有兴趣和时间,深入到工矿、企业和社区民间,会发现一些活跃在一线的优秀电工、电子技术工人,并不都是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精通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工作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良好经验与技术,可以说是实践成就了他们成为“顶尖”人才的目标。如果他们再经过理论的培训,他们电工电子技术的提高速度会比在校学生高出数倍。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叫有的放矢,知道学什么、知道如何去学效果会更好。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为什么不考虑把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改为从实践开始呢?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中走一条“从基础的理论到实践活动,再从丰富感观的实践到较为高深的理论,再从充实的理论到更为实用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一条路子。
众所周知,能力与素质不完全来源于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锤炼。所以,为了真正体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方针,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精神与模式。
2从质上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目前,从全国职教的教学模式与体系上来讲,有的基本上实现了定向培养,也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工作能力的培养。但,一般来讲校方与企业方只是实现了“虚”的结合,没有实现“实”的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只注重毕业后的实习过程,基本上流于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教学上我们只注重于“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忽略了“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个根本。这对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电工电子技术人才是极为不利的。
那么,应该怎样实现校方与企业“实”的结合呢?
如果把定向培养的电工电子技术学生当做小学生来看的话,那么,校方或者执教老师就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而企业就是“小学生”的家长,在这点上,我们倒可以借鉴一下现时小学生教育上的模式,就是动辄“请家长”的方法。通过校方或者老师积极努力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让企业这个家长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他们的孩子、他们未来的员工的教育培养上来。如此,学校、老师和学生就知道企业这个“父母”需要什么,而企业也知道他们“孩子”的近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
另外,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是很关键的。这不仅指学生们可以通过做工了解企业的需要,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还有一个思想与综合素质的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及管理理念,让学生们通过做工,培养吃苦耐劳的一线精神,了解企业的文化与背景,这对其回校后的再学习也是一个刺激与督促作用。
3从实践开始,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新路子
就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来讲,应该说“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實践”的教学思路与模式,是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在教学精神与方法上也是这样提倡的。然而,认可不等于实施,提倡不等于实现,教学实际中我们一般的方法还是从理论学习起步的。无论高校还是职教,这是我们教育系统多年来的模式与方法,也不是一时就可改变的,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上的改变,还需要脚踏实地做大量实际的工作与努力。
一方面,必须有实践的场所与设施。针对社会、企业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建设一个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并装备各类齐全的工具与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现时的职教学校来说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拿农大教育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实践活动园地,这体现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同样重视实践活动的农大教育上,相继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对职教来说,虽然国家相当重视,但在投入上还不到位。就这一点来讲,我们的各个职校,能否考虑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呢?让我们的企业全面提高教育投入意识,主动进行教育投入,这对职校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今后为之努力方向。
另一方面,必须真正认识实践的意义。拿一个合格的电工来说吧,完成机电、电子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等工作,重要的不是他会不会看图纸、懂电路,关键是他懂不懂得如何入手、如何准备、如何实施,要看他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与套路。有了这些,再加上精深的理论基础,他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就能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抛开理论深入到实际工作与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就会在操作的过程中知道自己需要明白什么、掌握什么,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从这一角度讲,实践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探索理论与知识的兴趣源泉。
4现代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从实践出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近年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以徽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已成为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发了电气控制系统领域的深刻变革,PLC、触摸屏、变频器、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及生产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现代电工技术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说明着,作为职教中必修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践做起,必须首先走到实践活动中去才行。比如说,社会及企业急需智能传感方面的设计、维修人才,而部分学校的教学仍然着重于晶体管电路培养,这就与社会实践的需要脱离甚远了。这样,我们为社会、企业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目标就无法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谢维和.关于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2]陈学军,林海波.浅谈现代维修电工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