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工学交替”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 :机械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3+3工学交替”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校内基本技能掌握、专项技能巩固、综合技能提升三阶段递进,与在企业实施专业认知与课程实训、假期实践、顶岗实习三阶段逐步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使校内教育和企业实践合理安排、交替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几年来的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实践完善、双师培训和校企合作等,夯实了“3+3工学交替”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获得了企业的
其他文献
近日,农业部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百万人才培训行动,计划于2018—2020年,在全国组织培训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创业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100万人次。  本次培训,将以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营管理、企业家和職业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训农产品加工业人才45万人次;以农村创业创新人员、企业家、创业导师等为重点,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40万人次;以
中国的农业怎么强?怎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而是要从生产端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要素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和主体结构,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而这一切的实现,最根本的载体是给农产品
2018年12月,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要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主要内容等,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制度保障。  
两年一度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工作正式启动啦!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2016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申报工作的通知》,将采取名额分配、等额推荐、媒体公示、发文认定的方式,评定国家示范社950家、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示范组织100家。  农业部规定,申报国家示范社要兼顾产业分布,在不降低申报标准且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对生产经营粮棉油、菜篮子产品等重要农产品和提供农资、农机、植保、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