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食”滋味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管仲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食”之重要,不言而喻。
  
  “粮票”与“粮店”的命运
  
  粮票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流通票证,伴随了中国人近40年。1993年国家放开粮油商品的供应,“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粮票的销声匿迹,粮食市场化的大门也逐步打开。1995年,个体私营粮店开始出现,并逐渐吞噬了传统粮食部门的销售市场。一些传统产粮大省的粮食部门由于经营不善,开始走下坡路,而此前,粮食部门、特别是国营粮店可是人们艳羡的好单位。
  钱勇一说起当年转业分配就懊恼不已,9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的他放弃了银行的工作,千方百计托人转去了老家的国营粮店。国营粮店没有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竞争中逐渐败于个体私营粮店,职工待遇也明显下降。
  纵观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老钱的烦恼带有某种普遍性,很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拥有垄断资源或政策倾斜的单位和个人在改革的步伐前彷徨了,停顿了,因而也就落后了。
  
  “西方生活方式”进入中国
  
  在改革开放刚刚破题的1979年,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可口可乐”多次试探中国政治气候之后,做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如今可口可乐占有国内软饮料市场42%的份额,但在当时,其销售对象严格控制在来华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当中,销售地点“友谊商店”也是非普通人可以出入的场所。
  最早打入中国的“洋快餐”肯德基,1987年将第一家店落户北京前门时,5块钱一对的鸡翅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还是一种奢侈,但它开始了国人对西方“快餐文化”的接受之旅。而如今,“遍地开花”的麦当劳和肯德基早已将西方饮食习惯渗透到中国的每个角落。
  90年代后期开始,国人对于西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美式快餐、日本料理、法式大餐、印度咖喱、土耳其烤肉……西餐的种类逐渐丰富和细化,档次也渐渐拉开,西餐馆针对中国人的口味,不断推出改良化和本地化的西餐;而中餐馆对西餐馆的就餐环境、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品牌经营等方面也多有借鉴。
  
  “悦宾”的初试水
  
  如今,开餐馆是很多年轻人创业的首选,但在28年前,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店”的诞生却颇为艰难。
  因为当时的北京还没有个体餐馆的先例,为了申请营业执照,48岁的刘桂仙在东城区工商局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月,工商局的领导才特许她先开张,后发照。
  攥着36元的“启动资金”,刘桂仙买了4只鸭,把睡觉的屋子一腾,“悦宾饭店”就这样开张了。头一天,还下着雨,等着吃饭的队就排了几十米,晚上一结账,4只鸭变成了7只鸭。就这样,四张小桌、十几张小凳撑起了刘桂仙意想不到的繁荣。那时候,上“悦宾”吃饭得排号,最红火的时候得排60天才能轮上。
  “悦宾”的红火招来了一些非议,有人说刘桂仙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刘桂仙也有些担心,所以,最初不敢给饭菜定价,门口摆个纸盒子,客人用完餐估摸着给。刘桂仙最不敢触碰的还是“雇人”,怕被扣上“剥削人”的帽子。
  1981年春节,“悦宾饭店”来了两位大人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和陈慕华,临走时,他们嘱咐刘桂仙要把饭菜做好,这无疑给刘桂仙吃了一颗定心丸。
  刘桂仙说,当年开饭店是因为家里孩子多,不谋生路就养不活了,没想到淘到了“第一桶金”。与改革初期的大多数人一样,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质”的飞跃
  
  今年54岁的孙向阳回忆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平均每户每月定量供应2、3斤猪肉,他们家1个月才吃上一次肉,还是把萝卜什么的放在一起烧,只有一点肉味而已,所以,孩子们都盼着过年能多吃到一点肉;要是每星期吃到一次肉,就算是条件好的人家了。
  上世纪90年代,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鸡鸭鱼肉已经不能满足味蕾的需要,海参、鲍鱼等各种饕餮盛宴开始出现,肥胖、“三高”等“富贵病”随之而来,公款吃喝风也一度盛行。
  而到了21世纪,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转而追求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在那个缺粮少菜的时代,人们是“有啥吃啥”,巴金先生曾提倡说要“吃啥有啥”,还招致了批判,而今,餐饮业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早已将巴金先生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认为,餐饮业是改革开放30年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而发展的前提就是观念的转变。
  30年来,国内餐饮业不断开拓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工薪阶层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八大菜系也重出江湖,个性化餐厅层出不穷,传统饮食文化输出国外,“吃”,从一科单纯的功能性活动变成了一种消费文化体验。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在中国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国有企业在过去 30 年的改革进步不容置疑,国有企业在国家安全和重要战略行业所做的贡献成绩不容置疑。但如果把角度转向微观企业层面,可以看出,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净资产回报率(ROE)上比同行业的民营企业要低2~3 个百分点,在负债比上要高 10~15 个百分点,在贷款利息上要低 1~2 个百分点,在营业额及市场占有的成长率上要明显低很多,那么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问个为什么
2017年7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访问期间,普京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授予了俄罗斯国家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勋章:“我非常荣幸地将俄罗斯国家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勋章授予我们最伟大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对此,习近平主席表示:“我将珍藏这枚象征着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勋章,这不仅是给予我个人的荣誉,更体现了俄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充
“它是一份图纸——一份包罗万象的埃及金字塔图纸——当这份图纸最后呈现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会无比震惊,甚至毛骨悚然。自从埃及金字塔被建造起来后,这份图纸就一直静静地耸立在埃及吉萨高地上,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这段叙述,来自民间文化史学者丁明杰的最新力作《文明的拼图》。  作者在书中除宣称找到了上述这份建造金字塔秘密图纸外,其随后的发现同样令人震惊:金字塔、巨石阵、复活节岛雕像、马丘比丘古城,纳斯卡线
历史学家王曾瑜有言:“一条贯穿历代败亡的基线,说来说去,只是‘腐败’两字。”清朝康熙皇帝对贪官污吏一向痛心疾首,唯对索额图和明珠网開一面,因为要“用其所长”。乾隆皇帝惩贪杀了大批高官,却对最大的贪官和珅百般庇护,论及古代的贪官每每多于清官一事,有“廉吏十一,贪吏十九”的说法,正因此,反贪之路,从百姓到帝王,从来走得艰难又谨慎。因其难,反贫者更令人心生敬意。岳飞对皇帝面奏: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
中欧合作前景广阔  从1975年开始,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双边关系,中国和欧盟就开始了各种合作。面对世界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与欧盟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而中国也成为欧盟的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来自欧洲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欧洲人民节约了不少开支,中国广阔的市场为欧洲在华投资企业带来了丰
清朝第四任皇帝——乾隆皇帝弘历,1709年出生,于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8年)去世,一共当了60年零3个月的皇帝和3年零3天的太上皇帝,足足执政63年,做了很多事情。人们都说,中国的18世纪是乾隆的世纪,那个时代是至今被很多人称为“盛世”的时代。  应该说,雍正皇帝留给乾隆的是一个边疆比较稳定、没有内患、国库充盈的国家,同时善于反省的乾隆本人在对国家的治理上也是殚
功·塔帕朗西泰中友好协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  中泰建交44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我看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禁想问:中国,你是怎样做到的?  44年前,我站在北京饭店的十字路口,看着宽阔的长安街,街上都是骑自行车的人,很久才能看到一辆红旗牌轿车驶过,街上看到的人们都穿着蓝色和灰色的衣服。  我这次来到北京,站在同样的地方放眼望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到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
追梦月球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月亮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向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亮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最常吟咏的对象之一,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天体。当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最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亮的表面并没有月宫和嫦娥,而是崎岖不平的荒凉之地,月亮应该叫“月球”。从此,人类开始了科学探索月球的历程。  在飞行器发明前,人们只能在地面上通过天文望远镜
2021年1月1日,浙江绍兴市安昌古镇举办民俗风情浓郁的水上婚礼  关于婚姻的比喻,最好的莫如钱钟书,“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太猛,戳穿了人间真相—不论结婚或不结婚,伤心总是难免的,后悔也是难免的。  因为某两位明星离婚的影响,一句古话成了“网红语录”,说的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看似小清新,非常有情调。但在敦煌出土的《放妻书》全文,并不是真的这么体面。  《放
当清官反腐等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惩治腐败时,制度反腐便成了人类文明由人治反腐到法治反腐的必然选择。    数千年来,世界各国先贤仁人与腐败犯罪的斗争,大体遵循两条路线,一是通过道德建设,在道德自律上下工夫,把人的行为约束寄托在主体的道德良知上,可称之为伦理型反腐或人治型反腐;另一种路线则求助于法律制度,在权力制约和制度控制上下工夫,把人的行为约束寄托在外在的强制性规范的压力上,可称之为法理型反腐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