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严谨,是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求。为合乎这种要求,当然要靠表达精确概念的语言。而另一类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往往被我们冷落了。模糊语言既是平凡的,又是神奇的,也许正是由于它的平凡掩盖了它的神奇,使得我们在阅读中对这种极富生命力的语言重视不够。
一、模糊语言更艺术、更准确
无论说话还是写作,我们总是力求用精确的语言去表情达意,可是有时因某种场合的需要而采用模糊的说法,比精确地直接表达要艺术得多。一次,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宴会上发表祝酒词时说:“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样的模糊表达,避开了刺激对方的言词,保持了宴会气氛的友好。
有时因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不得不模糊表示,而这些在语义上显得模糊不定的模糊语的使用,反而比精确语言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原状和本来面目。例如: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叶圣陶《苏州园林》)
(3)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朱泳燚《看云识天气》)
例(1)中用“大约”“可能”两个模糊词来表示推断,客观地表明了对旅人桥的评价。因旅人桥的修建时间和历史已无文字可考,只能推测大致时间,所以这两个词正是对历史情况的客观反映。这样进行说明正是准确性的一种体现。例(2)中“据说”一词,说明对苏州园林数目的了解介绍是不肯定的,表明依据不十分可靠,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例(3)中“往往”“常常”这些模糊词表示不是惟一情况,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因为天气的变化极其复杂,有些单凭经验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这说明恰当地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也是语言准确性的表现。
对“大约”“可能”“据说”“往往”“常常”等词,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就显得模糊而不具体,似乎跟精确的要求相去甚远,可是一经用在上面的具体语境中,反而显得表达更确切了,更符合事实了。
二、模糊语义更富弹性和张力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精妙的模糊语比明晰的表达更富有弹性和张力。这些模糊语能给读者造成很大的思维空间,吸引他们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渗入到原作品中进行联想、想像,从而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再创作。《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有这样的描写: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林黛玉自幼丧母,在外婆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幸有宝玉青梅竹马、朝夕相处。本指望喜结良缘,却被拆散了。此时,宝玉正跟宝钗完婚。黛玉病重难支,榻前惟有紫鹃陪着落泪,日夜守候。有谁怜惜潇湘馆里这株奄奄一息的苦命花呢?而黛玉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宝玉,直声喊着“你好……”此时她内心的凄风冷雨、辛酸悲苦都凝聚在这省略号中了,读来令人声泪俱下。数百年来,诸多读者都力图补上这省略的内容,可总是徒劳、遗憾。这正是作家独具匠心地设置了模糊语,唤起了读者的联想,使之在自己的想像中填补对作品内涵美的感受。
模糊语言的运用,不仅不会减弱文章的表达效果,反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揣摩以下几例模糊语: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冰冷的社会使他无法获得做人的尊严,无法立世,只能“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从此便消息杳无。孔乙己是死,是活?没有人在乎:“大约……的确”死了吧。至此,小说戛然而止。这个模糊性的猜想结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使他们自觉地拾取了一串串问号。
(5)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们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作者借助“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一模糊概念,创造了一个壮美无比的诗的意境,突出地表现了周总理的形象永远沐浴着朝晖,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永垂不朽。
(6)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这段文字极言罗敷的美貌,但作者在构思上却一反常规,脱离了那种“面如满月,眉如柳叶,口若樱桃,眼似秋波”的俗套。既不去写罗敷的脸蛋如何漂亮,也不去写眉眼如何传情,只是将罗敷的美对各种旁观者(“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所产生的吸引力与影响生动地勾画出来,从而把一个模模糊糊的“美极了”的女子形象和盘托出,淋漓尽致。这里便是运用了以虚带实、由影见竿的模糊思维。这种模糊语义强烈地激发和诱导着读者的联想,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像,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感知罗敷的美貌,去补白人物的形象。
(王林喜,江苏省铜山县铜山镇中心中学)
一、模糊语言更艺术、更准确
无论说话还是写作,我们总是力求用精确的语言去表情达意,可是有时因某种场合的需要而采用模糊的说法,比精确地直接表达要艺术得多。一次,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宴会上发表祝酒词时说:“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样的模糊表达,避开了刺激对方的言词,保持了宴会气氛的友好。
有时因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不得不模糊表示,而这些在语义上显得模糊不定的模糊语的使用,反而比精确语言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原状和本来面目。例如: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叶圣陶《苏州园林》)
(3)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朱泳燚《看云识天气》)
例(1)中用“大约”“可能”两个模糊词来表示推断,客观地表明了对旅人桥的评价。因旅人桥的修建时间和历史已无文字可考,只能推测大致时间,所以这两个词正是对历史情况的客观反映。这样进行说明正是准确性的一种体现。例(2)中“据说”一词,说明对苏州园林数目的了解介绍是不肯定的,表明依据不十分可靠,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例(3)中“往往”“常常”这些模糊词表示不是惟一情况,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因为天气的变化极其复杂,有些单凭经验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这说明恰当地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也是语言准确性的表现。
对“大约”“可能”“据说”“往往”“常常”等词,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就显得模糊而不具体,似乎跟精确的要求相去甚远,可是一经用在上面的具体语境中,反而显得表达更确切了,更符合事实了。
二、模糊语义更富弹性和张力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精妙的模糊语比明晰的表达更富有弹性和张力。这些模糊语能给读者造成很大的思维空间,吸引他们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渗入到原作品中进行联想、想像,从而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再创作。《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有这样的描写: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林黛玉自幼丧母,在外婆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幸有宝玉青梅竹马、朝夕相处。本指望喜结良缘,却被拆散了。此时,宝玉正跟宝钗完婚。黛玉病重难支,榻前惟有紫鹃陪着落泪,日夜守候。有谁怜惜潇湘馆里这株奄奄一息的苦命花呢?而黛玉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宝玉,直声喊着“你好……”此时她内心的凄风冷雨、辛酸悲苦都凝聚在这省略号中了,读来令人声泪俱下。数百年来,诸多读者都力图补上这省略的内容,可总是徒劳、遗憾。这正是作家独具匠心地设置了模糊语,唤起了读者的联想,使之在自己的想像中填补对作品内涵美的感受。
模糊语言的运用,不仅不会减弱文章的表达效果,反而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揣摩以下几例模糊语: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冰冷的社会使他无法获得做人的尊严,无法立世,只能“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从此便消息杳无。孔乙己是死,是活?没有人在乎:“大约……的确”死了吧。至此,小说戛然而止。这个模糊性的猜想结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使他们自觉地拾取了一串串问号。
(5)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们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作者借助“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一模糊概念,创造了一个壮美无比的诗的意境,突出地表现了周总理的形象永远沐浴着朝晖,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永垂不朽。
(6)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这段文字极言罗敷的美貌,但作者在构思上却一反常规,脱离了那种“面如满月,眉如柳叶,口若樱桃,眼似秋波”的俗套。既不去写罗敷的脸蛋如何漂亮,也不去写眉眼如何传情,只是将罗敷的美对各种旁观者(“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所产生的吸引力与影响生动地勾画出来,从而把一个模模糊糊的“美极了”的女子形象和盘托出,淋漓尽致。这里便是运用了以虚带实、由影见竿的模糊思维。这种模糊语义强烈地激发和诱导着读者的联想,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像,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感知罗敷的美貌,去补白人物的形象。
(王林喜,江苏省铜山县铜山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