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战略困境

来源 :亚洲财富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加之石油和其它替代能源供应的相对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制约愈加明显,尤其是在全球油价高涨的今天。这些因素需要中国重新审视国家的能源战略,以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消费为全球第二
  
   从能源探明储量上看,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国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但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来比较,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上升为居美国之后的第二位,同时能源消费增速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中国“十一五”规划对能源消耗明确提出2010年前单位GDP能耗降低20%,近两年能源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作为对比,2006年世界平均能源消费增速为2.4%,中国的增速还是要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8.4%。 近年来,中国油气消费的比重增加较快,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增大。中国目前石油进口依赖度约为45%,预计到2050年将达75%左右。在全球高油价的大环境下,中国石油供应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
  
   中国现有能源结构三大缺陷
  
   同发达国家以化石类能源为主不同,由于能源供给结构的特点所限,中国能源构成结构中煤炭占7成左右,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国际上横向比较,中国能源结构同化石类资源占比较低。消费结构上,煤炭消费比率虽然逐步降低,但在今后10—20年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仍将占据支配地位。世界能源平均消费结构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结构的转变,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问题之一: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的增长。根据有关计算,为了保证中国GDP年均增长7%以上,能源供应则应保持每年递增4%左右。以现有的开采速度,石油只够使用44年,天然气还能连续开采63年,随着石油能源消费量的逐年增加,石油供应面临较大的约束。据预测,中国能源缺口202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缺口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问题之二: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缺陷,环境压力加剧。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费模式偏离当前世界以油气燃料为主的基本趋势。中国煤炭大多直接燃烧使用,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和采暖的煤炭占47.3%,在使用效率不高的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以煤为主的消费方式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问题之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率低下。根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07年11月发布的报告,目前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仅为33%左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据有关资料,如果以日本的GDP能耗为基准1,则美国为2.7,欧盟为1.6,韩国为3.3,东盟为4.3,而中国则高达9。
  
  中国能源困境的应对策略
  
   实行全球能源战略是保障经济长期安全稳定的前提。对世界任何国家而言,多渠道的能源都是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多渠道开辟能源供给渠道(如俄罗斯、南美洲、中东等地区);同时积极进行能源外交对中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是不可或缺的。有国际舆论认为,争夺最后的丰富油气资源很可能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题,未来战争的根源即在于石油争夺。中国需要把能源战略储备作为保障能源特别是石油供应的首要战略。全球能源保障体系的构成大致由国内能源勘察开发供应体系、国外能源供应体系、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三者构成。中国政府于2007年12月18日宣布成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标志着中国开始着手处理保障体系中相对薄弱的储备体系。
  中国政府需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发展太阳能、水电、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加大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日本政府1993年就提出了旨在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新阳光计划”,大力开发新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等。同时积极开展潮汐、波浪、地热、垃圾等发电的研究和实验。美国《国家综合能源战略》确定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是,发展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非常规甲烷资源,发展氢能的储存、分配和转化技术。
  


  


   中国还可以利用核工业体系相对完善的优势,加大核能的开发利用。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较完善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这为中国核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目前中国核电站的建设数量来看只有秦山核电站(一、二期)、大亚湾核电站、三门、阳江等为数不多的核电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巨大。
   最后,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厉行节能政策。在短期和中期内,中国煤炭资源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因此通过洁净煤等技术的使用进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应成为一个中期战略。
其他文献
最近各路消息都爆出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的改制方案得到了国家管理层面的批准,这意味着国开行的商业化之路即将正式开始。  然而,一家政策性银行要成功转身为商业银行,这其中的变化并非是成功得到国务院等管理层的一纸同意书那么简单。    国开行的谋定而后动    从政策性银行到商业性银行,国开行近年来一直在为这一个漂亮的转身而忙碌奔波着。  国开行的改制可以说是银行业里的一个敏感话题,曾经定于要在今年4
期刊
2008年5月的最后一天,林毅夫最后作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为该中心和北大国际MBA今年的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也就是在这一天的下午,林毅夫正式离开北京大学飞赴世界银行总部就任。至此,盛传多日的林毅夫将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事终于有了确切答案。    其实,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正式称谓是“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上一任首席经济学家是法国人弗朗索瓦·布
期刊
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中国股市什么奇迹都有可能被创造,但听到消息后,还是心有所戚,忍不住写下一篇牢骚,算是给自己这个老股民一点安慰。  2008年6月2日下午,电信重组指导方案公布后的第9天,中国四大上市电信运营商中的三个同时发布公告。   联通和中国电信公布两家公司已于当天签署了关于CDMA业务转让的框架协议,两家公司的母公司联通集团和电信集团也于当日签署了关于CDMA网络转让的框架协议,整个业务和
期刊
直面佳美口腔董事长刘佳,气宇不凡,眉梢眼角都透着一种尚儒之气,谈笑间的那份谦逊与平和,很难让人把面前的这位“才子书生”跟睿智、精干的商场枭雄联系在一起。刘佳不会忘记2007年的8月6日,这一天,闪烁的镁光灯下,自己愉悦地与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公司签署了高达100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而他更期待今年的8月6日: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佳美口腔融资一周年的纪念日,更因为在这一天,佳美口
期刊
“楼市的冬天要来了!”记者最近时常听到地产界人士这样惊呼,因为楼价的暴跌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大城市的楼盘价格已经比去年最高点低了15%-20%。《21世纪经济报道》称:“楼市‘拐点’已清晰形成,中国目前的城镇基尼系数大约是0.48,类比地看,这意味着中国的房价将至少下降40%。”经济学家易宪容表示,房价下跌时,其价格同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一些人要“托市”,如同蚍蜉撼树,要下跌的房价是谁也无法
期刊
房地产业是个复杂的行业,其资金密集型的属性意味着对金融有非常强的依赖性。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银行业长期处于高度垄断地位,这就使得金融行业一直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前行的。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即每每房地产业发展到一个高峰、房价高企的时候,国家就会出台政策加强管理
期刊
2008年中国CEO年会简介  创新改变命运,开放挑战责任。中国企业正在为开放创新而战,如何建立面向未来竞争的全球化战略,如何升级管理平台,推动企业存续?  继2007年首届中国CEO年会精彩落幕。2008年,国际顶级管理大师与中国顶级CEO们将再次演绎巅峰对话。  定位于“战略创新+CEO升华”,邀请世界大师与中国CEO直面对谈,顶尖商业精英私密沟通,提供深度交流的年度对话平台。北京为年会主会场
期刊
钒皇是限量开采的世界唯一弱碱性钒锗离子水,可称是世界珍贵又罕见的、绝无仅有的天然贵重资源,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天赐之物。   300米深的钒皇原水井,是富士山经过25万年间7次火山喷发积累的1000米厚的玄武岩岩层,雨水和雪水经过400年间溶滤,渗透7层玄武岩,形成了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被日本预防医学行政审议会认定为预防医学和增进健康的优秀水源。环境未遭丝毫破坏和污染,是日本环境大臣许可的国立公园
期刊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认真落实新修订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特别要禁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  随即,国土资源部便下达了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今年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与耕地数量同去年持平,继续禁止别墅类、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期刊
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欧盟,被看作中保关系及中国-欧盟关系上的重要事件,其影响可谓深远。在过去若干年,中保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2006年11月,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上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9年,中保两国又将迎来建交60周年。在这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当中,究竟蕴含着哪些双边关系发展的机遇?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专访了保加利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格奥尔基·佩伊奇诺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