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痛苦叫“期待”
  世间一切皆变,唯有无常是不变的。人多么有力量,就是改变不了无常。无常是世间惟一永久不变的真实相,所以佛遗教经说:想要改变无常是无理的要求。这很对。可是,面对无常,人不能不感到恐慌,觉得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可以让你站立。
  无常为什么会成为痛苦?其实是因为人有一种永恒的期待。如果没有这种期待,无常不过是一种现象而已。就像春去秋来,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只要接受这种变化,就不会因此伤怀,还能欣赏到不同的美。
  


  人有永恒的期待难道不对吗?不该有吗?关键在于这种期待违背了自然规律。如果这种期待不但是我们臆想的,还会给我们制造痛苦,它对不对呢?该不该有呢?
  死是不可避免之事,为不可避免之事而苦恼是愚痴,这个道理人人懂。可是,道理是一回事,情感是另一回事。从情感上说,人就是不能接受无常,就是想要寻找某种不变的东西,某种永恒的价值。
  期待永恒只是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得失和患得患失
  在商业文化和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因为生存压力大,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对待慈善事业也是一样。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面对这种情况,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对因果有正确理解。
  因果有二,一是外在因果,即由言行导致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因果,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生命品质。很多人做慈善或宣扬慈善时,只是将之作为社会大众推崇的道德行为。如果定位于这种外在因果,往往会在付出后希求社会或受助方认同,以此作为回报,这就难免掺杂功利心,甚至演化为一种变相贸易。或是因为看不到行善的及时回报而失去动力。
  事实上,慈善应该是由慈悲心发出的自觉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使慈悲得到增长,人格得到完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这才是行善的最大回报。而不在于外界如何看待,也不在于受助者是感恩或误解。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慈善对生命改善的意义,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人们认识到事业、财富重要时会不懈追求那样。
  至于推进“民心向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帮助民众正确认识慈善行为对于自身生命改善的意义,也就是当下利益(令内心调柔安乐)和长远利益(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高尚的道德理念,如儒家提倡的仁义,墨子呼吁的兼爱,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济世精神,这些思想都是铸造慈悲品质不可或缺的基础。
  匮乏与自足——生命的真假需求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也许现在与你有关,但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实写照。可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些,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还有另一种力量,那就是无明,就是不觉。
  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而佛菩萨则高高在上,耀眼夺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象自己是可以成佛的。但《六祖坛经》却直接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换言之,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觉与不觉之间。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下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当下还是众生。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做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人究竟需要多少财物才能过日子?答案是没有一定的。因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养成的,对感情的需要,对事业的需要,对地位的需要,对生活条件的需要……一旦建立某种需求并执著于此,就会形成依赖。久而久之,依赖又会成为习惯,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实,这种需求并非事实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不可或缺。
  当某种需求被满足,我们会有满足感;当某种需求不能实现,我们会有挫败感。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感觉自己的依赖更为优越,就会自大;感觉自己的依赖不如别人,则会自卑。一旦我们对依赖过分在乎,会导致焦虑;而当这些依赖受到冲击,则会引发嗔心……所有这些情绪,都是我们自己一手缔造的。   我们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时也制造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世间每天都有生离死别,有企业倒闭,有频频发生的天灾人祸。只要用心观察,无常时时都在为我们揭示真相,告诉我们,永恒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担心失去这些就会失去自我。
  那么,我们所认定的这些构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实不是。因为无明,我们发展出很多心理,发展出很多情绪,这些心理和情绪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个自我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我们的错误设定,所以就会发展出种种烦恼,如瀑流般挟裹着我们,使我们沉沦其间,身不由己。
  找到自己的向导
  现代教育强调独立思考,很多人会把这一习惯带入学修中,根据个人好恶对法进行选择,进行取舍。但我们要看到,这些选择和取舍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识经验上,其基础就是无明,是不可靠的。若不放下成见,就会不断在现有思维误区中徘徊,不断地走弯路。
  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是和法统一的,或者说,就是法的化身。那么,怎样才是具格善知识呢?《道次第》中,宗大师提出了十个标准,分别是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圆满、精进、通达教理、通达真实、说法善巧、具足悲悯、断除疲厌。但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条件的善知识,那又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永远寻找下去,等待下去呢?如果那样,可能一生都没机会开始修学。所以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若找不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可退而求其次,具备五个条件即可。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恐怕具备五德的师长都不易遇到,不妨再把条件放低一点。但不能无限制地放宽,有三点是必须的:一是具备正见,二是戒行过关,三是具有悲心。其中尤以第一条最为重要,否则的话,不仅没有收获,还会形成邪知邪见,断送法身慧命。
  在学修过程中,善知识的作用就像向导。如果我们前往一个从未涉足的危险区域,途中布满荆棘、虎狼出没,仅靠个人感觉判断,靠自己想当然地摸索,迷路或发生意外都是必然的。最保险的方式,是认准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无条件地服从并跟随。若对向导将信将疑,就很难随其走完全程。基于此,《道次第》特别强调依止法的修习,要求学人“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不断培养并守护对师长的信心,由此生起无条件的信仰。当然,依止前必须按以上所说的条件认真观察。否则就会像跟错向导那样,最终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善知识远比选择职业、婚姻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生命走向的根本大事。
  心态有时是走在观念之前的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在见道之前,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世界真相。但我们可以从认识上了解并接近这种真相,这就需要知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看待问题。每件事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处理。
  学佛之前,我们都有自己固定的观察方式和处理习惯。其中,主要决定于观念和心态。通常,我们是通过观察和比较,考虑此人此事对自己的利弊得失,然后再生起好恶之感,这就是观念在影响心态,决定心态。所以,必须从观念着手修正。佛法给我们提供的,就是看待问题的正确方式。依此正见,再对所缘对象重新审视,去除我们附加其上的错误执著。
  进而还要解决心态问题。这是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所以,心态有时是走在观念之前的。比如看到不喜欢的人,不用经过思考,直觉就会讨厌。这种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心态在直接产生作用。改变这一状况,也需要从观念契入。因为心态并不是凭空而有,而是由往昔业缘所致,由无始无明所致,也是无自性的。当串习产生作用时,我们不要盲目跟进。而要找一找,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所依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些心态也就失去生长基础了。
  对佛法的学习,也应围绕这两个项目展开。一方面,通过反复不断的观察修行,以佛法正见来改变观念,与法相应。一方面,将观念落实于心行,在运用过程中调整心态。
  分别不分别
  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称眼识为现量,为“现量缘境”。
  我们现在所能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断、推理。当然,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的。那么,由此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佛法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之初,看了两个禅宗公案,就要无分别。如果开始就不分别的话,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观念里,当我们连是非尚未辨别清楚时,所谓的修行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先要分别,在对世界有了正确认识后,再进一步修止、修观,方能成就无分别智。当我们修观感到困难时,还要从观里面出来,再作进一步的分别,使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
  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所以,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如果说错误分别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那么,正确分别就是开发智慧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全国各地都把“农民是否增收”作为考察乡镇领导干部 政绩的主要指标。为了帮助广大乡镇干部在任期内快速创造奇 迹,确保升官晋级……笔者决定将多年积累的快速促进农民增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十六大提出,坚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
期刊
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来,我国高考已经历了28个年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以及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
杨维玲: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临床皮肤科工作三十多年,在临床、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诊治皮肤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之处。擅长色素性皮肤病、痤疮、面部皮炎等损美性皮肤病以及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的治疗。曾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4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863子课题及军队面上课题各1项。现任全军医学科学
期刊
表见代理始于1900年的德国民法,后为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援引,它对维护社会信用、保障交易安全、提高经济效率、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随着现代化国际交往不断增多,处于共同“地球村”的每一个民族都不得不把跨文化交流摆上自己的日程。交流的手段是语言,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着语言的交流而
2018年,中国石化山东滨州石油抓住“元旦、春节”期间非油品营销契机,落实多项油非促销优惠政策,借力厂家支持举办客户品鉴会,加强调度拓宽营销渠道,不断挖掘潜能促进非油品
期刊
节能同时包含“少用能”和“用好能”两重含义,前者是指能源节约,后者是指提高单位能源的经济产出.直白地说,节约能源,不但减少了企业的相关能源费用开支,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
期刊
作为一个产业园区,联东U谷所提供的园区能量价值的共合--就是对企业择址理想的实现.是给企业一个香格里拉之梦的实现.香格里拉是什么?也许,在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