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新疆军区某师医院,采访副院长、肛肠痔瘘专科医生张俊成可真不容易。到他办公室几次,都是铁将军把门。医院的同志告诉笔者:“张副院长一般都不会在办公室待着,你们到三楼肛肠痔瘘十有八九准能找到他。”于是,记者来到三楼,果不其然,身穿白大褂的张俊成正和蔼可亲与患者交谈,并轻手轻脚地查看术后病人的病状。
“只要执着追求,平凡岗位同样能够创造精彩。”
1989年3月,自幼出生在肛肠痔瘘医疗世家的张俊成从四川仁寿入伍。有一天,连队一位老兵因患痔疮,如坐针毡,疼痛难忍,连队干部站在一边束手无策。“我来试试。”看到这个情景,张俊成把白床单往腰间一缠,打开从家里带来的小药箱,拿起手术刀,消毒、止血、包扎,老兵的呻吟声竟渐渐停住了。
半个月后,老兵的病痊愈了,张俊成的名字从此在官兵中广为传扬。有人私下议论张俊成是个“傻瓜”,干那活儿既脏又累还不体面能有啥出息?对此,张俊成淡淡一笑,说:“能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战友解除痛苦,当一辈子‘傻瓜’也心甘情愿。”
张俊成从没有进过校门学过医,他所有的医术全靠自学而来。“那时没有条件,忙活一天后回到宿舍,战友们都睡了,我就打起手电筒,趴在床沿边,借着昏暗的灯光苦读医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俊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父亲寄来的30本医学书籍翻起了毛边,写下了近几十万字的心得体会。
靠着顽强的努力,张俊成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为肛肠痔瘘专科的专家,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尊敬。他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利用中西医相结合,研制的“外敷药膏灵”、“消散注射液”针剂,对治疗内瘘、外瘘、脱肛等肛肠疾病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1999年,他根据临床经验撰写的《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患者病情分析》、《消散液治疗直肠脱变100例病案分析》等数篇论著,被收进《中华名医高新诊病通鉴百科文库》。
“给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
打开张俊成的日记本,只见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这么一行话:“给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21年来,张俊成始终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真心服务着患者。
去年8月,身患严重肛周脓肿的战士李前明来到医院找张俊成。看到眼前可爱的小战士忍受病痛折磨的脸,张俊成赶到治疗室,对患者进行灌肠等术前准备。由于疼痛刺激,加之小李高度紧张,灌肠结束后还未来得及拔出管子,患者的粪便一下子喷射到张俊成的脸上和衣服上。从未经历过这种场景的小李一下子紧张起来,连连道歉。张俊成却像大哥哥一样微笑着说:“没关系,这种情况我经历多了,谁还没有个小病小灾的呢?”
前年,赛力克提牧场患者赵爱新在地方医院住院,因肛门会阴部大面积坏死,疑为“气性坏疽”进行隔离治疗,花费上万元,也未见起色。医院说,没治了,准备后事吧。家里一贫如洗的赵爱新父母不甘心,揣着皱皱巴巴的几百元钱找到张俊成。看到这样的情形,张俊成立即检查,制订了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并成功地做了手术。
几天后,病情稍有好转,患者就要求出院。张俊成看见患者将手中的钱点了又点,数了又数,便笑着说“你就放心治吧,治好了再走。这病不会花太多钱。”出院那天,结了一下账,手中还剩余210元。一家人紧紧拉住张俊成的手:“大夫,您不仅救了俺娃的命,还为俺们家省了钱。俺们全家不知怎么报答您,就让我们给您磕个头吧!”张俊成急忙扶住:“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要谢就谢解放军!”
“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有高尚的医德。”
岁月轮回二十余年,张俊成无愧于患者对他的赞誉。名望高了,找他看病的人自然也多了,上至将军、省部级领导,下至列兵、普通百姓。在他眼里,患者就是亲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去年9月,驻地市委一位主要领导经张俊成治愈后,看中了这个人才。出院后,他特意拉上张俊成,参观了当地漂亮的医院楼房和先进齐全的医疗设备,以及宽敞的宿舍,然后明确表态:“给你留个医院院长的位置,只要你愿来,一切条件从优。”却被张俊成婉言相拒了。
67岁的维吾尔族依明提江·买买提大叔背已弯曲,见到张俊成,黝黑的脸庞笑满皱纹。去年8月的一天深夜,张俊成宿舍的窗户被大叔的儿子敲得咚咚响。原来,依明提江大叔因患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导致便秘,直肠内粪便长期干结形成粪石,无法自行排出,几近昏迷。一个多小时后,张俊成用手指将患者干硬的粪石一块块地抠出,终于解除了老人病痛。大叔拉着张俊成的手,感动得失声痛哭:“儿女都嫌脏做不到的事,一位医生竟能够帮我,谢谢大夫!您真是大好人。”并拿出3000元钱给张俊成,被张俊成谢绝了。他动情地告诉大叔:“我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医务工作者,为各族患者治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您如果硬要我收下这钱,那不是给党的脸上抹黑嘛!”
今年3月,一位哈萨克族精神病患者痔疮长达13年,说话恍惚,大小便失禁。家人带他跑了多家医院,都以是精神病患者、手术风险太大不肯收治,当他被送到师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按照社会上流行的凡动刀子的病是要送“红包”的惯例,家人开始悄悄地向病友打听,给张医生“表示”多少才好呢?谁知一路问过去,所有的人都说,张医生是从来不收礼的,家人还是有点不放心。几经打听,他们找到张俊成的家,拿出一个磨得油光的花手绢,递上皱巴巴的2000元。望着纯朴的亲属,张俊成想发火,鼻子却一阵发酸:“你把钱放下吧,这个手术我一定做好。”看到张俊成把钱收下了,患者家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家门。手术那天,张俊成叫来卫生员符斌,掏出那2000元钱,叮嘱说:“病人家属担心不收钱手术做不好,等我进了手术室,你帮我把这钱退还给他们。”这个病人出院时,为了表达对张俊成的感激之情,又拿出500元执意要买点纪念品,张俊成说什么都不让,并叮嘱说:“把这些钱给病人买点补品,病人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短短几句话,把病人家属说得连连称是。
张俊成医疗技术过硬,他出名后,地方不少经理、老板看重他的技术,有的提出为他投资办医院,有的要以高薪聘请他。对此,张俊成都淡然一笑:“高尚的医德比什么都重要。岗位不在大小,关键在能否实现自身价值。”
21年来,他先后被四总部评为“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7次被兰州、新疆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责任编辑 罗尔文
“只要执着追求,平凡岗位同样能够创造精彩。”
1989年3月,自幼出生在肛肠痔瘘医疗世家的张俊成从四川仁寿入伍。有一天,连队一位老兵因患痔疮,如坐针毡,疼痛难忍,连队干部站在一边束手无策。“我来试试。”看到这个情景,张俊成把白床单往腰间一缠,打开从家里带来的小药箱,拿起手术刀,消毒、止血、包扎,老兵的呻吟声竟渐渐停住了。
半个月后,老兵的病痊愈了,张俊成的名字从此在官兵中广为传扬。有人私下议论张俊成是个“傻瓜”,干那活儿既脏又累还不体面能有啥出息?对此,张俊成淡淡一笑,说:“能为饱受病痛折磨的战友解除痛苦,当一辈子‘傻瓜’也心甘情愿。”
张俊成从没有进过校门学过医,他所有的医术全靠自学而来。“那时没有条件,忙活一天后回到宿舍,战友们都睡了,我就打起手电筒,趴在床沿边,借着昏暗的灯光苦读医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俊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父亲寄来的30本医学书籍翻起了毛边,写下了近几十万字的心得体会。
靠着顽强的努力,张俊成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为肛肠痔瘘专科的专家,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尊敬。他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利用中西医相结合,研制的“外敷药膏灵”、“消散注射液”针剂,对治疗内瘘、外瘘、脱肛等肛肠疾病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1999年,他根据临床经验撰写的《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患者病情分析》、《消散液治疗直肠脱变100例病案分析》等数篇论著,被收进《中华名医高新诊病通鉴百科文库》。
“给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
打开张俊成的日记本,只见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这么一行话:“给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21年来,张俊成始终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真心服务着患者。
去年8月,身患严重肛周脓肿的战士李前明来到医院找张俊成。看到眼前可爱的小战士忍受病痛折磨的脸,张俊成赶到治疗室,对患者进行灌肠等术前准备。由于疼痛刺激,加之小李高度紧张,灌肠结束后还未来得及拔出管子,患者的粪便一下子喷射到张俊成的脸上和衣服上。从未经历过这种场景的小李一下子紧张起来,连连道歉。张俊成却像大哥哥一样微笑着说:“没关系,这种情况我经历多了,谁还没有个小病小灾的呢?”
前年,赛力克提牧场患者赵爱新在地方医院住院,因肛门会阴部大面积坏死,疑为“气性坏疽”进行隔离治疗,花费上万元,也未见起色。医院说,没治了,准备后事吧。家里一贫如洗的赵爱新父母不甘心,揣着皱皱巴巴的几百元钱找到张俊成。看到这样的情形,张俊成立即检查,制订了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并成功地做了手术。
几天后,病情稍有好转,患者就要求出院。张俊成看见患者将手中的钱点了又点,数了又数,便笑着说“你就放心治吧,治好了再走。这病不会花太多钱。”出院那天,结了一下账,手中还剩余210元。一家人紧紧拉住张俊成的手:“大夫,您不仅救了俺娃的命,还为俺们家省了钱。俺们全家不知怎么报答您,就让我们给您磕个头吧!”张俊成急忙扶住:“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要谢就谢解放军!”
“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有高尚的医德。”
岁月轮回二十余年,张俊成无愧于患者对他的赞誉。名望高了,找他看病的人自然也多了,上至将军、省部级领导,下至列兵、普通百姓。在他眼里,患者就是亲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去年9月,驻地市委一位主要领导经张俊成治愈后,看中了这个人才。出院后,他特意拉上张俊成,参观了当地漂亮的医院楼房和先进齐全的医疗设备,以及宽敞的宿舍,然后明确表态:“给你留个医院院长的位置,只要你愿来,一切条件从优。”却被张俊成婉言相拒了。
67岁的维吾尔族依明提江·买买提大叔背已弯曲,见到张俊成,黝黑的脸庞笑满皱纹。去年8月的一天深夜,张俊成宿舍的窗户被大叔的儿子敲得咚咚响。原来,依明提江大叔因患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导致便秘,直肠内粪便长期干结形成粪石,无法自行排出,几近昏迷。一个多小时后,张俊成用手指将患者干硬的粪石一块块地抠出,终于解除了老人病痛。大叔拉着张俊成的手,感动得失声痛哭:“儿女都嫌脏做不到的事,一位医生竟能够帮我,谢谢大夫!您真是大好人。”并拿出3000元钱给张俊成,被张俊成谢绝了。他动情地告诉大叔:“我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医务工作者,为各族患者治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您如果硬要我收下这钱,那不是给党的脸上抹黑嘛!”
今年3月,一位哈萨克族精神病患者痔疮长达13年,说话恍惚,大小便失禁。家人带他跑了多家医院,都以是精神病患者、手术风险太大不肯收治,当他被送到师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按照社会上流行的凡动刀子的病是要送“红包”的惯例,家人开始悄悄地向病友打听,给张医生“表示”多少才好呢?谁知一路问过去,所有的人都说,张医生是从来不收礼的,家人还是有点不放心。几经打听,他们找到张俊成的家,拿出一个磨得油光的花手绢,递上皱巴巴的2000元。望着纯朴的亲属,张俊成想发火,鼻子却一阵发酸:“你把钱放下吧,这个手术我一定做好。”看到张俊成把钱收下了,患者家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家门。手术那天,张俊成叫来卫生员符斌,掏出那2000元钱,叮嘱说:“病人家属担心不收钱手术做不好,等我进了手术室,你帮我把这钱退还给他们。”这个病人出院时,为了表达对张俊成的感激之情,又拿出500元执意要买点纪念品,张俊成说什么都不让,并叮嘱说:“把这些钱给病人买点补品,病人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短短几句话,把病人家属说得连连称是。
张俊成医疗技术过硬,他出名后,地方不少经理、老板看重他的技术,有的提出为他投资办医院,有的要以高薪聘请他。对此,张俊成都淡然一笑:“高尚的医德比什么都重要。岗位不在大小,关键在能否实现自身价值。”
21年来,他先后被四总部评为“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7次被兰州、新疆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责任编辑 罗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