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无冰雪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湖上撒野


  在教练车的带领下,十多辆大众途锐组成的车队徐徐出发,大本营就设在镜泊湖厚厚的冰面上,所以我需要先穿过宽广的冰封湖面。
  还好结冰的湖面上覆盖了一层5厘米厚的雪,加上车辆已经装上雪地胎,以及有途锐的4MOTION四驱系统,只要缓慢且线性地踩油门,汽车是可以正常地起步的。行驶时保持好适当的速度,和前车保持3个车位的距离,只要跟着地上留下的车辙走,基本上没有安全疑虑。根据笔者冰雪驾驶的经验,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擅自另外开辟路线去没有车走过的地方,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白雪覆盖下的是一层薄薄的冰还是一块石头。
  另外,在过弯时同样要先提前减速,线性地转打方向盘,出弯后提速时温柔对待油门,即使途锐有先进的全时四驱系统,但油门过大也是难免会“溜冰”。
  至于在极限试驾的环节中就不需要如此战战兢兢了,我在第一个名为“狗骨头”的场地,也就是由6个连续蛇形弯组成场地上,体验了途锐在冰面上的可控性,只要打开牵引力控制系统,車速50km/h左右绕过这组蛇形弯,在弯心中能明显感觉到系统在车辆即将突破极限时速出手,限制动力输出、对打滑的车轮进行制动,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拉了我一把。
  蛇形弯后是一条长直道,目的是让我体验冰雪路面上的加速和制动,而且要在指定的地方把车停下来。大脚油门下去,先打滑一秒车速才逐渐往上走,加速到100km/h左右就到了制动的提示点,全力制动下ABS一下就被逼出来了,制动距离确实比在铺装路面上长了非常多。由于这个项目是计算时间的,所以贪心晚踩刹车的话,车子往往会刹不住遭到扣分。
  


  


  


  


  另一块场地是由几组S弯组成,可以让我体验连续漂移,教练指导我利用重心转移让车子飘起来,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要对弯中的线路、方向、速度甚至车身重心改变的感知都要拿捏得十分准确。小弟不才,只能勉强完成一组连续漂移,画面太美我自己都不敢看,还是看看教练的表演好了!

林海雪原是这样的


  离开湖面之后,我转入一段铺装路面,但没过多久车队突然右转拐入一片树林,开始穿越林海雪原。作为典型的非铺装路面,车队前进的路径完全是靠专业人士在满地白雪中开辟出来的,我在茂密的林海中蜿蜒穿梭,开出来的路基本上只刚刚够一台车通过,不时能听到光秃秃的树枝拍打在车身上的声音。不过毕竟这一切都只是一个体验营,像我这样一个越野菜鸟也并不难征服,一是教练团队的考虑周到,二是我手上是一台越野利器。
  路线中通过难度最高的要算那几个炮弹坑和形成交叉轴的几个坑,不过教练不断在对讲机中告诉我们,只要抓好方向盘,控制好刹车和油门,把悬挂调至最高的5级,其余交给途锐就可以。至于陡坡?这个我倒没怕过,只要坡度大于10度且时速低于30公里,途锐的陡坡缓降系统便会自动激活,我甚至无需踩着刹车,系统便会助我缓慢地驶下陡坡。倒是车上那个360度障碍警示系统有点烦人——围都是和车身齐高的书时枝和干草,系统皆判断为障碍物而响个不停,所以我后来干脆把它关闭了。

新途锐将中国首发


  体验营结束后的晚宴上,除了总结了当天的活动之外还回顾了途锐诞生以来的各项创举——2004年完成环球之旅,2005年攀上世界最高活火山,2006年牵引波音747客机,2009~2011年达喀尔三次封王,2014年用21天穿越欧非大陆;2017年穿越非欧两大洲的践行溯源之旅……。
  最重磅的消息是:2018年全新一代途锐将登场,而中国会成为其首发地!
  

其他文献
各位编辑好!前段时间,得知吉利发布其自主研发的BMA架构,但由于信息量太大,能不能麻烦你们给我说下重点?    其实,BMA架构的完整命名“B-segmentModular Architecture”便是所有重点:这是一个用于研发、生产欧盟规格B级车的模块化架构,并且从中出产的车型在欧洲会跟大众Polo、福特嘉年华等小型车归为一类。  但要讲清楚什么是BMA架构,那就得从Platform平台说起—
期刊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我们参加了三场关于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试驾活动,分别是福特蒙迪欧PHEV、宝马530Le与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从账面上看三辆车虽然级别、马力与价格带落差颇大,但不约而同的三款产品都将纯电续航里程规划在50公里左右,包括更高级别的Panamera eHybrid或是即将发表的Cayenne Hybrid,纯电的里程配置都在类似范围。  这似乎是一个默契,在剖析这些品牌插电混动
期刊
本田炮制新一代雅阁,我的感觉有点像丰田打造TNGA的凯美瑞,所不同的是凯美瑞像是一场革命,而雅阁则是愉快地做自己一直喜欢的事。恰到好处的调性  我的印象中,中型轿车平衡中如果讲求柔软的舒适,那一定不是本田,对于性能与经济性的双重偏执,以及重行驶性能多少伤及的舒适感,这才是本田,也是一直以来本田不会轻易舍弃的东西。第十代雅阁如果只是性能上表现得比上一代强,那实在是毫无意义,因此厂方想注入一些感性的东
期刊
曾经的斯柯达Yeti是整个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里最入门的SUV产品,因为斯柯达本身品牌溢价能力不高的原因,相比途观的热销,Yeti的销量用惨淡来形容算是很给脸,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状况实在让人觉得挺无解的。我想过很久,或许最大的原因是斯柯达本身品牌认知度不高,Yeti设计也不合中国人胃口,刚以进口车身份销售时的配置设定相当奇葩,更恐怖的是改了个非一般的中文名字——野帝,马上叫人退避三舍!  这种情况也
期刊
动力还好,听听就好  如果你有机会遇上AMG、M Power或是RS Sport的产品开发人员,你可以问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在动力输出上干掉对手?  为着商场套路考虑,这些毕恭毕敬但私底下买齐对手所有性能车的人肯定这么说:“马力不是一切,我们希望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驾驭乐趣!”  要不要那么虚伪啊?  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一方面是展现自家车厂的器度,另一方面则是预防万一输给对方也能备点台阶下。
期刊
广汽三菱是相对成立较晚的合资车企,而且在新能源车方面三菱并没有成熟的技术能力。为了应对即将实施的双积分政策,他们只能够寻求合作伙伴广汽集团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而祺智PHEV便是三菱借助广汽力量推出的首款新能源SUV。祺智、GS4傻傻分不清楚  毫不掩饰地说,见到祺智PHEV的第一眼我便把它误认为是传祺GS4 PHEV,因为外观上两款车实在太过相似,何况祺智PHEV还挂着传祺Logo。不过仔细辨别
期刊
為高朋满座而生  近年来,LEXUS品牌在台湾地区总代理和泰汽车公司的市场操作下,逐渐吸引了稳定、忠诚的客群,包括以自驾、后座买家为主打的ES、LS;以年轻群群(包含我在内)为诉求对象的IS、CT;至于NX、RX当然是家庭好爸爸的菜。  不过,对于有更高乘载需求的用户来说,七人座车型就是LEXUS品牌比较欠缺的,以往能找到的唯一代表只有价格高昂的LX。所以,在现行产品线中增添一辆5+2人座SUV是
期刊
产品质感★★★☆  线身柔软并包覆PTE隔离网,接头采用特制碳纤维外罩,质感佳!  音色★★★★☆  温暖舒缓,甜美柔顺的感觉,个人主观是喜欢的。  音质★★★★  声底清透了,其它的优点也随之浮现了,尤其声音更细腻清晰。  音场★★★★  音场宽度、深度舒张,空间感与结像力水准之上。  点评先试再说  话不多说,此番笔者测评的是来自PALIC(澳洲柏力)的数字同轴讯号线以及模拟讯号线,线材导体都
期刊
随着搭载内燃机车型不断往小排量发展,各大车厂纷纷宣布缩减在燃油发动机方面的研发支出,加上纯电动车技术与配套尚未成熟,混合动力已经成为目前汽车行业发展无法摆脱的词汇。在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政策支持以及优异燃油经济性刺激下,市场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接纳程度相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  直言不讳的说,新蒙迪欧插电混动车型就技术方面而言并无过多亮点,甚至可以将它看作是时代催生的产物,但如果这么看的话,似乎文章也
期刊
相信《汽车杂志》的老读者或是稍微关心轮胎市场讯息的朋友都知道,德国马牌轮胎在2016、2017年好像“绝地求生”里拿到三级装备包的战士,一连推出了许多第六代全新产品,笔者也曾一一为大家解析、介绍过CC6、UC6、MC6……这些轮胎,它们比起第五代产品来说性能进化幅度惊人,让我眼前一亮。  重磅火力几乎2016、2017年都上了,2018年总不能闲着啥都不作吧?就整车与汽车后市场运行规则来说,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