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史话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化学纤维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我们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也是从气田中产生的。现在,一些国家利用植物大批量生产生物燃油,于是有人断言,数十年后生物燃油将替代石油,但这种推测科学依据不足。
  目前,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观点:一是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岩浆中形成的。二是有机论,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贝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才逐渐形成为石油,这一过程需要数亿年。
  最早提到“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初李昉等编著的《太平广记》,而正式命名“石油”的则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此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地狱的火焰”等;中国则叫“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原油(尚未加工的石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的都有,这取决于原油本身所含胶质、沥青的含量,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原油的颜色越浅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胶质、沥青质、碳质。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不同产地的石油,它们中各种烃类结构及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阶段:寻找、开采、运输和加工,这四个阶段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石油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
  据考证,至少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发现并开始使用石油了。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石油蒸汽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自燃的现象。
  最早认识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1900年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像水一样的液体,可以燃烧。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之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也有类似的记载。《博物志》一书既提到了甘肃玉门一带有“石漆”,又指出这种石漆可以润滑车轴。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上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我国古代人民除了把石油用于机械润滑,还用于照明、燃料、入药甚至军事。《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578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器具,打退了敌人。后梁(公元919年)时,就有把火油装在铁罐里,发射出去燃烧敌船的战例。另外,我国古代许多文献都有石油军用的记载,如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对如何以石油原料制成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猛火油”作过详细记载。我国古代在火药配方中,开始使用石油产品沥青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这一技术比外国早了近1000年。
  中国早在公元1100年就钻成了1000米的深井,说明当时中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明代以后,我国石油开采技术逐渐流传到国外。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把我国人民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石油的开采工艺作了系统的叙述,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部化工百科全书。它不但反映出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反映出当时的化学工艺生产水平。我国古代石油开采的许多技术环节和技术项目,皆有赖于此书而得以流传。该书16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的日本翻刻本受到日本科技界的关注,同时还传到欧洲,19世纪上半叶起,陆续出现了欧洲文节译本,1869年出现了比较详细的法文译本。后来,《天工开物》被译为日、英、俄文,成为世界科技史的名著之一。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动力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汽车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石油则成为汽车燃料的主要原料。在此之前,汽车还是三轮式的,以酒精或煤为燃料。因为把汽车从零星手工生产发展成规模化机器生产,亨利·福特被誉为“世界汽车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油的用途更加广泛,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工业文明进入到高级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电压等级为690V的绕线转子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等效电路参数确定,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计算说明。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863" plan project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MW variable speed and constant frequency wind turbines .The struct
会议
风力发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环境效益显著。本文对风电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估风电相对于煤电的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并针对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现状估价了其环境价值。
本文对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路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软启动器、背靠背PWM-VSI变换器、Tandem串级变换器、矩阵式变换器、多电平变换器、自然钳位
本文根据海上风电场传输技术的设计特点,阐述了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相比的优势,对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和轻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了比较,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在海上风电场输电线路上的应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并峙的双雄——同为安徽老乡,年龄相差12岁,性情迥异。两人同探近代中国的出路,共擎民主科学之大旗,政治理念及其实践路径却大相径庭,终致
With the developing of lager scale wi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variable speed wind generation set becoming superior. In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licat
会议
本文分析了世界风电发展趋势,总结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典型结构和运行控制方式,从能量流的观点阐述了大型风电机组控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以后发展的方向。
多数人喜欢在早晨喝牛奶,以为饥饿的肠胃会更快更好的吸收全部营养,但事实恰恰相反,空腹时肠蠕动很快,牛奶中的营养往往还来不及被吸收,就会“匆忙”进入大肠,徒走过肠。而且牛奶与
in this paper present wind turbin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the further new research trend direction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