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为此,本人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围绕目标,挖掘教材,做好课前准备;二、锤炼语言,精讲精练;三、注重反思,精益求精。
【关键词】目标教材;教学语言;精讲精练;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许多年,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变化还是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灵魂与精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其有效性,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与追求的话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扬帆起航”,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围绕目标,挖掘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贯穿全课的灵魂,教学的设计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所以,课前先要认真研读教学目标与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备课,要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明白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路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充分挖掘教材
除了研读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围绕目标,认真梳理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要想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是研读教材,把握文本,教师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能力。分析理解教材,解读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由表及里,深入探其精髓,从而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设计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巧妙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习新的知识创造前提条件。
1.故事导入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过程中,教师没法编造故事,将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贯穿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我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导入教学,让学生先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提问曹冲利用怎样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在学生答出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所求的大象的重量时,我顺势出示课题,揭示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所要学习的替换的策略。如此导入,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有启发性,使学生兴趣浓郁,注意力非常集中。
2.游戏导入
教学中巧妙的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引进课堂,会极大地增添课堂情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导入,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两个小正方形,大长方形的上面有一个竖着的长方形,旁边还有几个圆,大长方形的下面还有两个圆,请问这是什么?学生听了一头雾水,他们不由自主的拿出了笔,通过画图解决了问题,寻找到了答案。于是,很自然的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三、锤炼语言,精讲精练
1.锤炼语言,提高效益
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短暂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师既要组织教学,又要有序地巩固练习,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口语,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快慢适度、具有亲和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切忌语言重复、罗嗦、过快,带口头禅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切忌所提问题不要过大,过于笼统。否则,学生的回答要么无法找到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东扯西拉,造成课堂教学不能有序进行。
2.着重精讲,讲透教材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费时多,收效低”这一现象,应试教育下的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教学思想与方法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有的教师常常拖堂,甚至向一些技能课“开刀”的现象很普遍。从表面现象上看,这些教师事业心很强,工作认真负责,呕心沥血,其实质是多讲滥讲,搞题海战术,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揭示例题后,要让学生读明白例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方法途径,这就是教学目标中一再强调的数学思考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然后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
四、注重反思,精益求精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这是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方法的研究,更要注重教学后的反思行为。及时进行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能帮我们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绽放生命的活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探索,大胆追求,勇往直前,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反思。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明天的教育会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目标教材;教学语言;精讲精练;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许多年,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变化还是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灵魂与精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其有效性,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与追求的话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扬帆起航”,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围绕目标,挖掘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1.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贯穿全课的灵魂,教学的设计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所以,课前先要认真研读教学目标与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备课,要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明白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点,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路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充分挖掘教材
除了研读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围绕目标,认真梳理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要想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是研读教材,把握文本,教师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能力。分析理解教材,解读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由表及里,深入探其精髓,从而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设计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巧妙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习新的知识创造前提条件。
1.故事导入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过程中,教师没法编造故事,将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贯穿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我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导入教学,让学生先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提问曹冲利用怎样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在学生答出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所求的大象的重量时,我顺势出示课题,揭示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所要学习的替换的策略。如此导入,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有启发性,使学生兴趣浓郁,注意力非常集中。
2.游戏导入
教学中巧妙的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引进课堂,会极大地增添课堂情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导入,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两个小正方形,大长方形的上面有一个竖着的长方形,旁边还有几个圆,大长方形的下面还有两个圆,请问这是什么?学生听了一头雾水,他们不由自主的拿出了笔,通过画图解决了问题,寻找到了答案。于是,很自然的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三、锤炼语言,精讲精练
1.锤炼语言,提高效益
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短暂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师既要组织教学,又要有序地巩固练习,教师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口语,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快慢适度、具有亲和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切忌语言重复、罗嗦、过快,带口头禅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切忌所提问题不要过大,过于笼统。否则,学生的回答要么无法找到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东扯西拉,造成课堂教学不能有序进行。
2.着重精讲,讲透教材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费时多,收效低”这一现象,应试教育下的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教学思想与方法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有的教师常常拖堂,甚至向一些技能课“开刀”的现象很普遍。从表面现象上看,这些教师事业心很强,工作认真负责,呕心沥血,其实质是多讲滥讲,搞题海战术,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揭示例题后,要让学生读明白例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求什么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方法途径,这就是教学目标中一再强调的数学思考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然后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
四、注重反思,精益求精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这是因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方法的研究,更要注重教学后的反思行为。及时进行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能帮我们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为今后更好的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绽放生命的活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探索,大胆追求,勇往直前,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反思。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明天的教育会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