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在我院骨外科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两组,观察组30例,行椎体成形术,对照组30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周,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手术用时、骨水泥渗漏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腰椎疼痛缓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比对照有所缩短,P<0.05。结论: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34
前言
脊椎骨折中临床上最常见是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椎骨折。近年,随着交通、建筑等各项行业的迅速发展,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现代临床上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使老年人可早期下地,避免一系列卧床并发症。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胸腰椎爆裂故意的治疗,目前大多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随着医疗技能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临床上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也进一步深入研究[2]。因此,本次选取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对于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展开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两组,观察组30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男:女=12:18,年龄范围62-87岁,平均(67.45±3.38)岁;对照组30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女=13:17,年龄范围65-88岁,平均(67.53±3.4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测、DR、CT、MRI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1.2方法
对照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透视下定位伤椎,局麻生效后,透视下行双侧穿刺,经椎弓根外缘、椎弓根进入椎体前中1/3处,退出针芯,放入球囊,注入造影剂,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退出球囊,调试骨水泥,缓慢推入椎体内。观察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同样,患者取俯卧位,透視下定位伤椎,局麻生效后,透视下行双侧穿刺,经椎弓根外缘、椎弓根进入椎体前中1/3处,退出针芯,调试骨水泥,缓慢推入椎体内。手术全程均在透视下进行,尤其是在推入水泥时,一旦发生骨水泥渗漏,马上停止手术或改变穿刺方向再次推入水泥。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1)观察两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进行X线测量患者的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应用VAS评分评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用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计算,计量计算以(x±s)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计算以(%)形式表示、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对比
观察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手术用时对比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2。
3 讨论
椎体成形术具有安全、可靠以及高效的止痛作用,手术中在患者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可使骨质疏松椎体内微骨折得到很好的固定,增加椎体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早期下地活动,从而减少了骨折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3]。本次探讨,分组给予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结果得出,虽然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不如对照组应用球囊撑开后有所复位,但是,在疼痛缓解及骨水泥渗漏方面,两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这对于老年人手术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中介入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卢显威,韦玮.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09):1038-1043.
[2]田野,郑博隆,陈浩,丁柯元,郝定均.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 骨科,2019,10(05):480-484.
[3]范文涛. 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6):38-39.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34
前言
脊椎骨折中临床上最常见是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椎骨折。近年,随着交通、建筑等各项行业的迅速发展,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现代临床上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使老年人可早期下地,避免一系列卧床并发症。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胸腰椎爆裂故意的治疗,目前大多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随着医疗技能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临床上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也进一步深入研究[2]。因此,本次选取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对于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展开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为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两组,观察组30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男:女=12:18,年龄范围62-87岁,平均(67.45±3.38)岁;对照组30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男:女=13:17,年龄范围65-88岁,平均(67.53±3.4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测、DR、CT、MRI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1.2方法
对照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透视下定位伤椎,局麻生效后,透视下行双侧穿刺,经椎弓根外缘、椎弓根进入椎体前中1/3处,退出针芯,放入球囊,注入造影剂,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退出球囊,调试骨水泥,缓慢推入椎体内。观察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同样,患者取俯卧位,透視下定位伤椎,局麻生效后,透视下行双侧穿刺,经椎弓根外缘、椎弓根进入椎体前中1/3处,退出针芯,调试骨水泥,缓慢推入椎体内。手术全程均在透视下进行,尤其是在推入水泥时,一旦发生骨水泥渗漏,马上停止手术或改变穿刺方向再次推入水泥。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1)观察两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进行X线测量患者的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应用VAS评分评估)、骨水泥渗漏率、手术用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计算,计量计算以(x±s)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计算以(%)形式表示、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对比
观察组术后1周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手术用时对比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2。
3 讨论
椎体成形术具有安全、可靠以及高效的止痛作用,手术中在患者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可使骨质疏松椎体内微骨折得到很好的固定,增加椎体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早期下地活动,从而减少了骨折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3]。本次探讨,分组给予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结果得出,虽然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不如对照组应用球囊撑开后有所复位,但是,在疼痛缓解及骨水泥渗漏方面,两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这对于老年人手术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中介入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卢显威,韦玮.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09):1038-1043.
[2]田野,郑博隆,陈浩,丁柯元,郝定均.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 骨科,2019,10(05):480-484.
[3]范文涛. 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