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柠年少,我们都盼着18岁的到来,盼着高三那年的暑假,似乎至此之后,我们就不再是母亲丰满羽翼下的雏鹰,不再是不懂世事的孩童。好像从那天以后,整个天空都是自己的世界。
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诗句,抱着去体会和戴望舒一样的情怀,高三那年暑假,我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了趟江南。
快要到达时,随着列车的移动,江南的景色也缓缓地映入我的视野。窗外是连绵的小山,雾气缭绕,水靠着雾,雾贴着江,绿色的江水缓缓地流动着。顺着窗外望去,山是宁静而深远的,水是清新而淡雅的,远远望见山上的树,仿佛是片绿海消失在雾霭中,山向远处延伸,水向那头漫延,仿佛交汇中演奏了一首无与伦比的名曲,空气中仿佛也含着音乐的节奏,跳动,起伏,含着一丝丝的水汽,在车厢内渐渐地散去……
我出了火车站口,带着一缕缕水汽的凉风扑面而来,立刻驱散了旅程中的所有疲惫。一个人,一个背包,手里拿着一本戴望舒的诗集,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江南之行,一切似乎是为了给高中三年拼搏落下的帷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曾经在初中课文中的江南,如今我身临其境,恨不得把它一下子全收入囊中。放眼望去,疏离的薄烟笼罩在小镇的上空,那白墙黑瓦的简朴楼房就像未经装饰的少女,窈窕地立在河畔。淡墨色的天空与一座座参差不齐的石拱小桥晕染在一起,泛着丝丝涟漪的、略有浑浊的河水轻轻荡漾着。一只只带有忧伤的乌篷船漫无目的地飘荡在河面,就像一滴墨迹渐渐渗透宣纸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在融合,变得模糊了,只剩下满目的淡墨色。
“小伙子,别看了,开船了。”随着摇船老伯的一声呼喊,我才把心思从景色中跳了出来。船悠悠地往前开着,似乎在谱写一首安静而又悠扬的曲子。随着老伯手臂的摇动,岸上的风景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小伙子,你是学生吧?”老伯问道。“是的,马上就是大学生了。”我回答道。老伯听完叹了口气说:“真羡慕你们这些学生啊,一有假期就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而我却在这里摇了几十年的船。”说完,老伯的脸上露出了遗憾之色。老伯的话让我对他的身世产生了神秘的猜想,我情不自禁地问道:“您最想去哪里呢?”老伯的脸上突然露出自豪的表情,说道:“我以前是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最大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唉,以前开坦克,现在在这里摇船,想想也没什么,至少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听完老伯的话,我一下子被他的身世吓到了:“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还这么硬朗啊。”老伯笑了笑說:“不是我硬朗,是江南的水好、空气好,才给了我一副健康的身体啊。”说完,我和老伯都大声笑了起来。
顺着老伯的指引,我来到了一条小巷,那条小巷像条游蛇似的,蜿蜒在一排高楼和一片居民区的中间,墙的四周没有花,也没有树,枯焦焦的,干巴巴的,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就像一条干涸的小河。这是一条幽静得近乎死寂的小巷,而我丝毫也没有找到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独自前行”的寂寥雨巷的感觉,只好暗笑自己有些无聊。
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近平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巷子静悄悄的,或许戴望舒欣赏的不是蜿蜒的小巷,而是小巷幽深与寂寥的感觉。小巷的路是由一块块尺许见方的青石板嵌成的,我提着鞋走在上边,心底幽凉,如一缕清泉从脚底涌入心怀的感觉。昏暗的灯光下没有路人的行色匆匆,没有友人的谈笑风生,上一秒是高考激动人心的澎湃声,而这一秒却是令人窒息的寂静。这巨大的转变宛如梦境,我明白,我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寂静,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的心灵如凤凰浴火重生。
我继续往前走着,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只见三两妇女拿着木槌在岸边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月光从山头洒下来,周围一切像披了层银光闪闪的外衣,一切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到了西塘,岸边的船上亮起了红灯笼,与岸边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我坐在乌篷船的船头,船家热情地端来了一杯清茶。品着清茶,迎着凉风,享着笛声,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月光、灯光倒映水面,似点点火星点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泛绿的河水看起来有了暖色。此时,我仿佛理解了“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所描写的意境。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要乘车离开,那种离别的心情仿佛和久违的亲人来不及问候便要离开的滋味一样。清晨中的江南水乡,仿佛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又如一杯淡淡的龙井茶,好似闲挂在天边的浮云,又像在石上搁浅的清流,细腻叮咛。水乡的宁静和安详让繁杂高涨的心绪得到舒缓,那滴滴答答的韵节,把丁香一样愁怨的相思诠释在雨巷的梦里。正如老伯说的一样,享有大自然馈赠的江南如同慈祥的母亲一般,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
“一个人去旅行,不是去繁华的街市,而是去山水间徜徉?”临行之前,我面对了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也有善意的提醒。而我只是微笑地固执自己的坚持,不做任何解释。”也许没有人明白,这一次是一个告别,或者说是一个对高三永远的告别,以后我会去很多繁华或苍凉,遥远或偏僻的地方,但肯定会常常想起这一次旅行,想起那条小巷,那个老伯,那个如梦一般的江南。
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诗句,抱着去体会和戴望舒一样的情怀,高三那年暑假,我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了趟江南。
快要到达时,随着列车的移动,江南的景色也缓缓地映入我的视野。窗外是连绵的小山,雾气缭绕,水靠着雾,雾贴着江,绿色的江水缓缓地流动着。顺着窗外望去,山是宁静而深远的,水是清新而淡雅的,远远望见山上的树,仿佛是片绿海消失在雾霭中,山向远处延伸,水向那头漫延,仿佛交汇中演奏了一首无与伦比的名曲,空气中仿佛也含着音乐的节奏,跳动,起伏,含着一丝丝的水汽,在车厢内渐渐地散去……
我出了火车站口,带着一缕缕水汽的凉风扑面而来,立刻驱散了旅程中的所有疲惫。一个人,一个背包,手里拿着一本戴望舒的诗集,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江南之行,一切似乎是为了给高中三年拼搏落下的帷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曾经在初中课文中的江南,如今我身临其境,恨不得把它一下子全收入囊中。放眼望去,疏离的薄烟笼罩在小镇的上空,那白墙黑瓦的简朴楼房就像未经装饰的少女,窈窕地立在河畔。淡墨色的天空与一座座参差不齐的石拱小桥晕染在一起,泛着丝丝涟漪的、略有浑浊的河水轻轻荡漾着。一只只带有忧伤的乌篷船漫无目的地飘荡在河面,就像一滴墨迹渐渐渗透宣纸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在融合,变得模糊了,只剩下满目的淡墨色。
“小伙子,别看了,开船了。”随着摇船老伯的一声呼喊,我才把心思从景色中跳了出来。船悠悠地往前开着,似乎在谱写一首安静而又悠扬的曲子。随着老伯手臂的摇动,岸上的风景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小伙子,你是学生吧?”老伯问道。“是的,马上就是大学生了。”我回答道。老伯听完叹了口气说:“真羡慕你们这些学生啊,一有假期就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而我却在这里摇了几十年的船。”说完,老伯的脸上露出了遗憾之色。老伯的话让我对他的身世产生了神秘的猜想,我情不自禁地问道:“您最想去哪里呢?”老伯的脸上突然露出自豪的表情,说道:“我以前是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最大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唉,以前开坦克,现在在这里摇船,想想也没什么,至少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听完老伯的话,我一下子被他的身世吓到了:“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还这么硬朗啊。”老伯笑了笑說:“不是我硬朗,是江南的水好、空气好,才给了我一副健康的身体啊。”说完,我和老伯都大声笑了起来。
顺着老伯的指引,我来到了一条小巷,那条小巷像条游蛇似的,蜿蜒在一排高楼和一片居民区的中间,墙的四周没有花,也没有树,枯焦焦的,干巴巴的,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就像一条干涸的小河。这是一条幽静得近乎死寂的小巷,而我丝毫也没有找到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独自前行”的寂寥雨巷的感觉,只好暗笑自己有些无聊。
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近平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巷子静悄悄的,或许戴望舒欣赏的不是蜿蜒的小巷,而是小巷幽深与寂寥的感觉。小巷的路是由一块块尺许见方的青石板嵌成的,我提着鞋走在上边,心底幽凉,如一缕清泉从脚底涌入心怀的感觉。昏暗的灯光下没有路人的行色匆匆,没有友人的谈笑风生,上一秒是高考激动人心的澎湃声,而这一秒却是令人窒息的寂静。这巨大的转变宛如梦境,我明白,我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寂静,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的心灵如凤凰浴火重生。
我继续往前走着,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只见三两妇女拿着木槌在岸边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月光从山头洒下来,周围一切像披了层银光闪闪的外衣,一切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到了西塘,岸边的船上亮起了红灯笼,与岸边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我坐在乌篷船的船头,船家热情地端来了一杯清茶。品着清茶,迎着凉风,享着笛声,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月光、灯光倒映水面,似点点火星点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泛绿的河水看起来有了暖色。此时,我仿佛理解了“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所描写的意境。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要乘车离开,那种离别的心情仿佛和久违的亲人来不及问候便要离开的滋味一样。清晨中的江南水乡,仿佛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又如一杯淡淡的龙井茶,好似闲挂在天边的浮云,又像在石上搁浅的清流,细腻叮咛。水乡的宁静和安详让繁杂高涨的心绪得到舒缓,那滴滴答答的韵节,把丁香一样愁怨的相思诠释在雨巷的梦里。正如老伯说的一样,享有大自然馈赠的江南如同慈祥的母亲一般,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
“一个人去旅行,不是去繁华的街市,而是去山水间徜徉?”临行之前,我面对了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也有善意的提醒。而我只是微笑地固执自己的坚持,不做任何解释。”也许没有人明白,这一次是一个告别,或者说是一个对高三永远的告别,以后我会去很多繁华或苍凉,遥远或偏僻的地方,但肯定会常常想起这一次旅行,想起那条小巷,那个老伯,那个如梦一般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