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腐蚀管理关乎安全生产,关乎国民经济,关乎生态文明,关乎资源节约和国家建设.虽然少数行业在腐蚀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总体上腐蚀管理在我国发展十分不平衡,存在着腐蚀管理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和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腐蚀管理的内涵,明确我国腐蚀管理体系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腐蚀管理体系化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管理状况与对策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阐述了腐蚀管理的内涵及体系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腐蚀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总结提出了腐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蚀管理关乎安全生产,关乎国民经济,关乎生态文明,关乎资源节约和国家建设.虽然少数行业在腐蚀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总体上腐蚀管理在我国发展十分不平衡,存在着腐蚀管理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和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腐蚀管理的内涵,明确我国腐蚀管理体系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腐蚀管理体系化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管理状况与对策战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阐述了腐蚀管理的内涵及体系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腐蚀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总结提出了腐蚀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及管理要点,提出了将腐蚀管理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成立腐蚀管理战略研究常设机构;加强腐蚀学科建设,强化人才战略;建立健全腐蚀防护相关法规标准,强化标准意识;加强腐蚀数据库建设,畅通沟通渠道;搭建腐蚀管理信息及大数据交流平台,打造共享管理新模式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地下隧道由于埋深大、水压高,存在渗漏破坏的风险,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危害.因此在高水压条件下对渗漏部位如何进行快速有效封堵越来越受关注.通过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5044N可再分散乳胶粉(5044N)、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丙乳)作为封堵原材料,从封堵材料超早期性能角度对封堵效果进行探讨,并就聚合物种类和聚灰比对超早期性能及渗漏封堵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44N改性封堵材料初凝及终凝时间分别缩短14%和19%,而丙乳则延缓封堵材料的凝结时间;5044N改性封堵材料的黏度突变点提前40~120
西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国土安全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受制于稀缺的水资源.本文基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分析了西北地区2000—2018年农业生产和贸易特征,以此明确虚拟水流动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数据表明,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虚拟水流出规模随着水果、棉花输出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2018年水果、棉花的虚拟水输出量为3.212×1011 m3,占到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的69.8%;黄河流域是西北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部分地区局部支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此,系统谋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着重解决突出问题,是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投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构建以重大工程为引领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战略体系框架.研究认为,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空间差异化,坚持系统设
水是制约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战略导向,以水为主线,研究建立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协同战略体系,对实施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评估了黄河流域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协同、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减污降碳协同、多元政策实施协同等5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研究提出了构建协调联动的政策体系、建立流域保护
在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承载能力劣化模型是隧道结构耐久性评价及科学养护的基础.以建立能考虑工程不确定性的钢筋混凝土管片概率承载能力劣化模型为目标,考虑隧道运营环境的主要侵蚀因子及管片衬砌的压弯受力特性,建立碳化侵蚀与氯离子侵蚀下管片主筋的锈蚀模型;考虑锈蚀管片中钢筋的截面面积损失以及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以钢筋锈蚀率为媒介,构建锈蚀管片的时变抗弯及抗压承载能力计算模型;考虑衬砌管片抗弯及抗压承载能力的系统特性和相关性,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建立衬砌结构系统失效概率及可靠度的计算模型与方法.通过算例发现:管片抗弯
本文针对我国能源与矿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需求变化及发展格局,发现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相互助力、耦合发展将是今后我国形成多种能源融合稳定供给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了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能源与矿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我国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变革的技术路径,从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消费、能源市场与政府监管五大环节详细论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矿业开发利用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方向及应用场景,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能源
公路隧道由于结构特殊性,导致其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路段.适宜的隧道景观可以有效缓解驾驶人的不适心理,合理的隧道洞口景观还能缓和行车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由于缺乏成熟的设计体系和详细的行业规范,隧道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效果把控困难.目前部分设计未充分考虑驾驶特性,使隧道景观在行车安全方面的作用未充分体现.针对隧道景观的设计与研究现状,基于驾驶安全和舒适性,对隧道洞口景观(洞门外观、洞口绿化、洞口标志)和洞内景观(拱顶及侧墙、洞内路面、洞内景观带)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运动波是高速公路一种常见的交通拥堵,可通过可变限速控制有效消除.近年来,研究中提出了大量消除高速公路运动波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却鲜有方法成功落地应用.可变限速控制方法的成功应用需满足3个基本条件,即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优化求解的实时性,以及控制方案的安全性,而当前研究中的方法难以同时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因此,为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效率,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出了消除高速公路运动波的可变限速优化控制方法.构建了模拟运动波传播的离散一阶交通流模型,解析了可变限速控制对交通效率及安全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提升交通效率、保
高速公路瓶颈运动波是诱发通行延误与事故风险主要原因.智能网联下精细化感知与精准化控制为消除运动波影响提供了技术环境.在构建一种在线、主动消除广域运动波的拥堵吸收智能驾驶模型的基础上,解析车头间距与运动波传播关联机制,确定运动波完全消除设计实施条件,提出消除单个运动波最佳驾驶策略;面向多簇运动波形成时间[位置[规模等特性,解析多个运动波并发下协同消散条件,提出拥堵吸收协同驾驶策略;构建智能网联环境下微观交通流仿真模型,模拟不同运动波簇数量下3类典型场景,分析评价控制策略对于提升瓶颈路段效率与安全水平的效果,
为了评估非常规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提出了基于冲突极值模型的横断面分析方法.利用计算机视频技术提取了南京市3个信号交叉口(1个设施组和2个参照组)96h的交通冲突数据和交通流数据,构建了包含数据层[处理层[先验层的3层贝叶斯超阈值冲突极值模型,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采用预测交通事故和比值比计算了非常规信号交叉口安全改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外置左转车道非常规信号交叉口比常规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高21.8%;平均左转弯半径、平均小时左转车流量和左转大车比对交通事故风险有显著影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