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从总体上来看,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是,现在高校部分大学生却存在着考试作弊、拖欠甚至逃避国家助学贷款、造假就业简历等诚信缺失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加强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教育;方法和途径;大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42-02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每个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涵是真实无欺、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建立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使社会舆论的矛头一度指向大学生的整个群体。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弊现象严重。很多大学生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作弊的人越来越多,从普通学生到班长、学生会干部;作弊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从刚开始的夹带纸条,到在桌子上抄答案,再到现在的运用耳机等高科技工具。这些作弊的大学生并不认为自己行为的不对,反而觉得,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了。
(二)欠费问题严重。在高校内存在这样的现象,越是高的年级,欠交学费的学生人数越多。有很多学生购买了电脑、手机,却不交学费。另外,毕业生的欠费很难去追缴。根据调查,这些毕业生不是没钱还欠款,而是他们不想还,他们认为借的是国家的钱,不还也可以。这种行为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和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就业、择业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夸大其词,造假简历。二是,随意毁约,不履行承诺。有的大学生不诚意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意毁约,甚至多次毁约。
(四)日常行为中不守时、不守信行为普遍。目前大学生违纪现象日益突出,旷课、迟到、早退、外宿、晚归、沉迷网络等违纪行为日益增多,导致的后果是挂科严重、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者甚至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诚信教育的弊端。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主要以学习成绩为考核标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考核不全面,学生诚信档案有待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以说教为主,形式单一,强调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脱离社会实际;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信现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对子女平时的不诚信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有的家长一面教育子女说真话,一面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日渐染而不知今”。这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
(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如今高校学生群体绝大部分90后,这些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让一些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冲击着他们。他们一边想要诚实守信,一边却又在社会负面思潮的影响中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这一原则。此外,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缺乏理性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容易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产生失信心理和行为。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肯定了诚信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胡锦涛同志将诚实守信列为八荣八耻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都表明,诚实守信是贯穿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没有诚实守信,就无所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就不可能培养出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入。因此,我国高校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要把诚信教育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位置,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教育、管理、环境、制度等方匾,加强诚信意识的渗透。
(二)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由于环境对于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大学在向学生灌输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力度,让大学生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准则,深刻剖析自己在道德上存在的問题,自觉地遵循八荣八耻的内容,发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实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牢固树立真实的成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是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得来的理念。
(三)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尤其是要发挥“两课”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增加实践环节,着力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增加实践环节,打破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演讲、辩论、研讨等活动,使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思考,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树立诚信标兵。我们必须首先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道德修养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这些学生骨干培养成重诚信讲道德的标兵,使其做表率和楷模,树立学生身边的诚信榜样。
(五)将诚信教育渗透进专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发掘各类专业课程的诚信教育资源,将诚信教育渗透进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提高诚信觉悟。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道德,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经济往来、学习成才、政治理想、择业交友等方面的诚信问题,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其对诚信道德的认识和精神境界。
(六)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激励机制和信用档案机制。鉴于我国大学生和社会的诚信现状,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1、诚信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无人监考”等制度,激发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企业赞助等形式,设立大学生诚信基金会,每年组织大学生的评比,对优秀者及时表彰;2、诚信档案机制。我们应该借助专业资信机构对大学生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加强对大学生信用的科学管理,既由第三中介机构把分散在金融部门和学校有关方面的大学生个人信用和信誉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储存,形成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金融部门和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学生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更加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好的约束机制,走出校门时有更为直观其信用水平的载体,进而为有效地培养巩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同时也为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作示范窗口。无疑这种做法应该成为高校积极探索之路。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办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
\[2\]刘巍.传统诚信美德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9,(5).
\[3\]龚榕容.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8).
\[4\]刘美丽.从学习失信行为审视大学生诚信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关键词:诚信教育;方法和途径;大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42-02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每个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涵是真实无欺、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建立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使社会舆论的矛头一度指向大学生的整个群体。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弊现象严重。很多大学生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作弊的人越来越多,从普通学生到班长、学生会干部;作弊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从刚开始的夹带纸条,到在桌子上抄答案,再到现在的运用耳机等高科技工具。这些作弊的大学生并不认为自己行为的不对,反而觉得,别人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了。
(二)欠费问题严重。在高校内存在这样的现象,越是高的年级,欠交学费的学生人数越多。有很多学生购买了电脑、手机,却不交学费。另外,毕业生的欠费很难去追缴。根据调查,这些毕业生不是没钱还欠款,而是他们不想还,他们认为借的是国家的钱,不还也可以。这种行为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和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就业、择业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夸大其词,造假简历。二是,随意毁约,不履行承诺。有的大学生不诚意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意毁约,甚至多次毁约。
(四)日常行为中不守时、不守信行为普遍。目前大学生违纪现象日益突出,旷课、迟到、早退、外宿、晚归、沉迷网络等违纪行为日益增多,导致的后果是挂科严重、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者甚至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诚信教育的弊端。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主要以学习成绩为考核标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考核不全面,学生诚信档案有待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以说教为主,形式单一,强调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脱离社会实际;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信现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对子女平时的不诚信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有的家长一面教育子女说真话,一面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日渐染而不知今”。这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
(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如今高校学生群体绝大部分90后,这些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让一些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冲击着他们。他们一边想要诚实守信,一边却又在社会负面思潮的影响中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这一原则。此外,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缺乏理性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容易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产生失信心理和行为。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肯定了诚信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胡锦涛同志将诚实守信列为八荣八耻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都表明,诚实守信是贯穿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没有诚实守信,就无所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就不可能培养出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入。因此,我国高校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要把诚信教育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位置,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教育、管理、环境、制度等方匾,加强诚信意识的渗透。
(二)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由于环境对于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大学在向学生灌输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力度,让大学生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准则,深刻剖析自己在道德上存在的問题,自觉地遵循八荣八耻的内容,发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实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牢固树立真实的成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是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得来的理念。
(三)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首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尤其是要发挥“两课”教育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其次,要积极增加实践环节,着力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增加实践环节,打破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演讲、辩论、研讨等活动,使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思考,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树立诚信标兵。我们必须首先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道德修养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这些学生骨干培养成重诚信讲道德的标兵,使其做表率和楷模,树立学生身边的诚信榜样。
(五)将诚信教育渗透进专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发掘各类专业课程的诚信教育资源,将诚信教育渗透进专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提高诚信觉悟。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道德,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经济往来、学习成才、政治理想、择业交友等方面的诚信问题,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其对诚信道德的认识和精神境界。
(六)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激励机制和信用档案机制。鉴于我国大学生和社会的诚信现状,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1、诚信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无人监考”等制度,激发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企业赞助等形式,设立大学生诚信基金会,每年组织大学生的评比,对优秀者及时表彰;2、诚信档案机制。我们应该借助专业资信机构对大学生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加强对大学生信用的科学管理,既由第三中介机构把分散在金融部门和学校有关方面的大学生个人信用和信誉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储存,形成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金融部门和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学生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更加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好的约束机制,走出校门时有更为直观其信用水平的载体,进而为有效地培养巩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同时也为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作示范窗口。无疑这种做法应该成为高校积极探索之路。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办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
\[2\]刘巍.传统诚信美德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9,(5).
\[3\]龚榕容.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8).
\[4\]刘美丽.从学习失信行为审视大学生诚信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