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天真可爱,对一切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因而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对他们缺乏管理,听之任之,班级便会处于嘈杂、混乱之中,没有纪律的约束;反之,如果管理过多,又会让他们的自由受到限制,发展受到阻碍。可见,班级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调整与总结,以真正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使班级管理变得轻松愉悦,如诗如歌。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17-2
尝试一:我们的信号——儿歌的创编
在4月,我阅读了一本书籍《给幼儿教师的100个创意》,其中有一章节这样说道:“在一群忙着做不同的事情的嘈杂的孩子堆里,想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或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容易。通过唱一段简单、重复的曲子,孩子们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他们需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把注意力投向我们。”的确,作为新教师,我发现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在他们的生活活动中,午餐前吸引他们的注意。于是,我按照书中提供的做法,通过让孩子模仿我的歌唱,将注意力转向我,参与到我的活动中去。如《两只老虎》:“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在听吗?(在听吗)小手放膝盖啊,(小手放膝盖啊)好好听,(好好听)。”在多次试验中,这种新型的歌唱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跟着你一起歌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幼儿在享受回音乐趣的同时,从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创编的能力,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尝试二:角色的转变——你是班级小帮手
冬日里寒冷的天气是幼儿每日准时入园的大敌,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到了做操时间才来了两组人,八点过后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开始涌入班级。而一名叫涵涵的小朋友更是一个冬季没有参与晨间的区域游戏,在与孩子家长进行谈话后,收获甚微。于是,我们开展了“我是班级小帮手”的活动。每天请小组中来得最早的小朋友做小组和班内的小帮手。比如帮老师照顾自然角的植物,帮助小组上的小朋友拿学习用品,整理玩具,保持班级的干净整洁,在小组排队时站在第一个,主动维护好小组的秩序……在这一个个活动中,幼儿肩上有了责任,在互助与管理之间达成了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效果。令人惊讶的是,涵涵除了每天能早早入园,原来不爱吃的肉类食物也尝试着慢慢接受,因为老师的小帮手可不能挑食!而调皮的纾纾能在幼儿排队时提醒他人排好队伍,不挤不推;西瓜更是在教学活动中坐得神气极了,两只眼睛一直看着老师。这些都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悄悄变化。
尝试三:绘本的介入——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
幼儿告状是幼儿园里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特别是进入中班下学期后,幼儿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开始多起来。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老师!”面对幼儿的告状,我也曾经迷惘过,如果温柔对待,到最后就是全班的小朋友都是你的眼线,不但教师根本处理不过来这些问题,还会给一日活动的安排带来许多麻烦。但如果我又以敷衍或消极的态度对待他们,又不利于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于是,我开始反思,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策略。要解决告状问题,首先要教会幼儿辨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哪些是可以自己商量解决的小事,哪些是需要大人帮忙解决的大事。在一次寻找优秀绘本的旅途中,我发现了一本由美国心理学会推出的情绪管理绘本《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绘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清楚地向我们展现了围绕告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将绘本介绍给孩子们后,我们尝试着分析了告状后隐藏的不良影响,并将班级里、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进行归纳。“大多数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只要你们好好商量,听听别人的想法,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但是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大事,比如有人故意伤害你,有人受伤或处境比较危险,有人伤害小动物,或者破坏一些属于大家的公共设施。这个时候可以告状,因为是大事!”听完我的话,孩子们对大小事情也有了了解。于是,“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也变成了我们的新班规。渐渐地,打小报告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尝试四:适当放手——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多的时候是给予孩子们自由,静静地在一旁等待,让他们解决自己的事情。如在晨间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围着圆圈蹲在地上,手里还拿着躲避球和皮球,他们的中间是一些游戏圈,里面放着不少的球。只听林林嚷嚷起来:“快把你们的炸弹运到圈圈里面来,不要掉地上,要爆炸的!”几个男孩听后小心翼翼地走着,球一个接一个运到游戏塑料圈中,但放了没几个,圈内的球就放不下了,而男孩子们的手里还有许多的“炸弹”,圈内的“炸弹”不管怎么调整,总是有“炸弹不断地掉出来”。他们用手扶着球也无济于事,这可急坏了小家伙们。蹲在地上好一会后,聪明的航航想到只要外面的“墙壁”足够高,里面的“炸弹”就不容易掉出。他将手里的圈圈运用垒高的方式一个接一个,而林林配合着航航先放大皮球,在空隙内将小躲避球填满,再往上垒皮球……到最后,由几个塑料圈组成的“墙壁”竟然容纳了四个大皮球和十几个躲避球。在不断的实验和合作之中,孩子们完成了“炸弹”的运输过程。就是这件小小的事情,让我看见了幼儿合作能力的萌芽,在他们探索的过程中,更是渗透着幼儿对“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执着,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解决了自己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尝试五:借助游戏——你可以拥有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而习惯的培养多在幼儿时期形成。对于班级管理也一样,良好习惯的形成,使班级管理变得更加有序。然习惯之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借助游戏的开展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最为孩子们喜爱,也最容易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游戏进行习惯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我们通常会请孩子将自己的小椅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但往往这些椅子是东倒西歪的,一些椅子摔倒了也没有人将它扶起。在这之后,我们经常要花费一些时间请孩子们重新去整理。面对一群中班的小大人们,我们一直灌输“和小椅子做好朋友”“椅子摔到了会哭的”,这些情境显然对他们起不了多少作用。于是,我尝试开展了摆放凳子的比赛,一些竞赛和“军事化的命令”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们观看两组小朋友的比赛状况并一起评价哪组摆放得又快又整齐,最后将小小的奖品发给冠军组的小朋友,以示鼓励。在这样的游戏中,他们加深了印象,在之后的活动中,椅子也摆放得更加整齐有序。
当然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借助和蔼的语言、正确的示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给孩子足够的爱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只是摆放凳子,班级的其他事项,我们也可以借助游戏开展,以此来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让他们养成习惯,让班级管理变得轻松愉悦。
尝试六:鼓励表扬——你可以做得更好
一群顽皮的孩子,一个年轻的教师,如果只是用约束进行班级管理,那么,每天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陈鹤琴先生认为:相比较于消极的刺激而言,积极的鼓励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为了让班级的孩子更欣然地接受管理,更主动地配合教师,肯定离不开鼓励表扬。在表扬鼓励下,孩子们会感到愉悦、开心,会积极地表现。例如:在教室里嘈杂声一片,而需要让大家安静下来的时候,除了运用儿歌,让孩子们不再喧哗,还可以运用表扬的方式,“你们看,航航已经坐好了,在静静地听老师讲话;佳佳也坐好了,还有乐乐、琪琪……好,小朋友们都坐好了,而且安静下来的速度特别快,下次我们更快些,好吗?”得到了鼓励表扬的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喊“好”。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下次再听到老师的要求后,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乖乖地坐好,等待老师的肯定,如此一来,要求大家尽快静下来,会变得轻而易举。
尝试七:融洽关系——我和你们是一起的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良性助力。为了和孩子们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更是要关心孩子,爱孩子。爱是理解和尊重,爱是心与心的交流,我相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幼儿有着稚嫩的思想,活泼中不失可爱,对于他们,一味地约束,只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受到阻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需要讲究策略,运用适宜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让班级管理不再是如狼似虎,而是如诗如歌,让教师和孩子都体会到生活在班级中的乐趣。
柏拉图说过人的本质是精神的,而精神的本质是理性的,理性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发现。对于班级管理,需要多引导,多讲究策略和办法,多进行探索,让幼儿和教师都能享受到其间的乐趣。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但只要自己积极探索,只要激发幼儿管理的意识,相信我们带着激情,踏着理性,带着具有人文性的管理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一定会让班级管理变得轻松自如,从中感受到孩子成长、班级蒸蒸日上的欣慰。
[参考文献]
[1]露西·皮特.给幼儿教师的100个创意:幼儿园班级设计与管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3).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17-2
尝试一:我们的信号——儿歌的创编
在4月,我阅读了一本书籍《给幼儿教师的100个创意》,其中有一章节这样说道:“在一群忙着做不同的事情的嘈杂的孩子堆里,想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或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容易。通过唱一段简单、重复的曲子,孩子们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他们需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把注意力投向我们。”的确,作为新教师,我发现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在他们的生活活动中,午餐前吸引他们的注意。于是,我按照书中提供的做法,通过让孩子模仿我的歌唱,将注意力转向我,参与到我的活动中去。如《两只老虎》:“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在听吗?(在听吗)小手放膝盖啊,(小手放膝盖啊)好好听,(好好听)。”在多次试验中,这种新型的歌唱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跟着你一起歌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幼儿在享受回音乐趣的同时,从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创编的能力,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尝试二:角色的转变——你是班级小帮手
冬日里寒冷的天气是幼儿每日准时入园的大敌,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到了做操时间才来了两组人,八点过后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开始涌入班级。而一名叫涵涵的小朋友更是一个冬季没有参与晨间的区域游戏,在与孩子家长进行谈话后,收获甚微。于是,我们开展了“我是班级小帮手”的活动。每天请小组中来得最早的小朋友做小组和班内的小帮手。比如帮老师照顾自然角的植物,帮助小组上的小朋友拿学习用品,整理玩具,保持班级的干净整洁,在小组排队时站在第一个,主动维护好小组的秩序……在这一个个活动中,幼儿肩上有了责任,在互助与管理之间达成了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效果。令人惊讶的是,涵涵除了每天能早早入园,原来不爱吃的肉类食物也尝试着慢慢接受,因为老师的小帮手可不能挑食!而调皮的纾纾能在幼儿排队时提醒他人排好队伍,不挤不推;西瓜更是在教学活动中坐得神气极了,两只眼睛一直看着老师。这些都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悄悄变化。
尝试三:绘本的介入——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
幼儿告状是幼儿园里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特别是进入中班下学期后,幼儿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开始多起来。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老师!”面对幼儿的告状,我也曾经迷惘过,如果温柔对待,到最后就是全班的小朋友都是你的眼线,不但教师根本处理不过来这些问题,还会给一日活动的安排带来许多麻烦。但如果我又以敷衍或消极的态度对待他们,又不利于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于是,我开始反思,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策略。要解决告状问题,首先要教会幼儿辨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哪些是可以自己商量解决的小事,哪些是需要大人帮忙解决的大事。在一次寻找优秀绘本的旅途中,我发现了一本由美国心理学会推出的情绪管理绘本《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绘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清楚地向我们展现了围绕告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将绘本介绍给孩子们后,我们尝试着分析了告状后隐藏的不良影响,并将班级里、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进行归纳。“大多数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都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只要你们好好商量,听听别人的想法,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但是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大事,比如有人故意伤害你,有人受伤或处境比较危险,有人伤害小动物,或者破坏一些属于大家的公共设施。这个时候可以告状,因为是大事!”听完我的话,孩子们对大小事情也有了了解。于是,“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也变成了我们的新班规。渐渐地,打小报告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尝试四:适当放手——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多的时候是给予孩子们自由,静静地在一旁等待,让他们解决自己的事情。如在晨间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围着圆圈蹲在地上,手里还拿着躲避球和皮球,他们的中间是一些游戏圈,里面放着不少的球。只听林林嚷嚷起来:“快把你们的炸弹运到圈圈里面来,不要掉地上,要爆炸的!”几个男孩听后小心翼翼地走着,球一个接一个运到游戏塑料圈中,但放了没几个,圈内的球就放不下了,而男孩子们的手里还有许多的“炸弹”,圈内的“炸弹”不管怎么调整,总是有“炸弹不断地掉出来”。他们用手扶着球也无济于事,这可急坏了小家伙们。蹲在地上好一会后,聪明的航航想到只要外面的“墙壁”足够高,里面的“炸弹”就不容易掉出。他将手里的圈圈运用垒高的方式一个接一个,而林林配合着航航先放大皮球,在空隙内将小躲避球填满,再往上垒皮球……到最后,由几个塑料圈组成的“墙壁”竟然容纳了四个大皮球和十几个躲避球。在不断的实验和合作之中,孩子们完成了“炸弹”的运输过程。就是这件小小的事情,让我看见了幼儿合作能力的萌芽,在他们探索的过程中,更是渗透着幼儿对“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执着,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解决了自己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尝试五:借助游戏——你可以拥有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而习惯的培养多在幼儿时期形成。对于班级管理也一样,良好习惯的形成,使班级管理变得更加有序。然习惯之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借助游戏的开展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最为孩子们喜爱,也最容易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游戏进行习惯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我们通常会请孩子将自己的小椅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但往往这些椅子是东倒西歪的,一些椅子摔倒了也没有人将它扶起。在这之后,我们经常要花费一些时间请孩子们重新去整理。面对一群中班的小大人们,我们一直灌输“和小椅子做好朋友”“椅子摔到了会哭的”,这些情境显然对他们起不了多少作用。于是,我尝试开展了摆放凳子的比赛,一些竞赛和“军事化的命令”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们观看两组小朋友的比赛状况并一起评价哪组摆放得又快又整齐,最后将小小的奖品发给冠军组的小朋友,以示鼓励。在这样的游戏中,他们加深了印象,在之后的活动中,椅子也摆放得更加整齐有序。
当然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借助和蔼的语言、正确的示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给孩子足够的爱心,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只是摆放凳子,班级的其他事项,我们也可以借助游戏开展,以此来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让他们养成习惯,让班级管理变得轻松愉悦。
尝试六:鼓励表扬——你可以做得更好
一群顽皮的孩子,一个年轻的教师,如果只是用约束进行班级管理,那么,每天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陈鹤琴先生认为:相比较于消极的刺激而言,积极的鼓励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为了让班级的孩子更欣然地接受管理,更主动地配合教师,肯定离不开鼓励表扬。在表扬鼓励下,孩子们会感到愉悦、开心,会积极地表现。例如:在教室里嘈杂声一片,而需要让大家安静下来的时候,除了运用儿歌,让孩子们不再喧哗,还可以运用表扬的方式,“你们看,航航已经坐好了,在静静地听老师讲话;佳佳也坐好了,还有乐乐、琪琪……好,小朋友们都坐好了,而且安静下来的速度特别快,下次我们更快些,好吗?”得到了鼓励表扬的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喊“好”。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下次再听到老师的要求后,会有更多的小朋友乖乖地坐好,等待老师的肯定,如此一来,要求大家尽快静下来,会变得轻而易举。
尝试七:融洽关系——我和你们是一起的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良性助力。为了和孩子们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更是要关心孩子,爱孩子。爱是理解和尊重,爱是心与心的交流,我相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幼儿有着稚嫩的思想,活泼中不失可爱,对于他们,一味地约束,只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受到阻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需要讲究策略,运用适宜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让班级管理不再是如狼似虎,而是如诗如歌,让教师和孩子都体会到生活在班级中的乐趣。
柏拉图说过人的本质是精神的,而精神的本质是理性的,理性的本质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发现。对于班级管理,需要多引导,多讲究策略和办法,多进行探索,让幼儿和教师都能享受到其间的乐趣。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但只要自己积极探索,只要激发幼儿管理的意识,相信我们带着激情,踏着理性,带着具有人文性的管理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一定会让班级管理变得轻松自如,从中感受到孩子成长、班级蒸蒸日上的欣慰。
[参考文献]
[1]露西·皮特.给幼儿教师的100个创意:幼儿园班级设计与管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