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的葬礼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2月3日上午,牧师离开教堂到公墓去,心想也许最多只有五六个人出席赫伯特·华思的葬礼。气温在零度以下,天色阴沉,还刮着风,眼看就要下雪了。他暗忖,葬礼不妨简简单单,大家敷衍过去算了。
  两天前,停尸所一位执事打电话给他,说华思没有亲人,尸体也没有人认领。希望牧师去主持葬礼。
  牧师只知道这老头儿是个卖家用杂货的小贩。牧师太太跟他买过擦碗布,牧师自己也依稀记得见过他:“身材瘦小,灰白头发梳得很整齐,从不强人所难,总是彬彬有礼。人们路过时即使没什么要买,通常也向他买点东西。”
  谁会来参加这么一个人的葬礼?
  华思73岁,身高只有150厘米左右。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孤零零住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北区一幢整洁的木屋里。
  华思27年来一直挨家挨户兜售杂货,最后11年更是每星期至少有6天在街上奔走。他手里提着两个大购物袋,每样东西都只卖2.5美元,唯有花哨的端锅布垫卖0.5美元。布垫是他邻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手织的。他替她卖,但是不拿佣金。“我从批发商那里买不到这么漂亮的布垫呢,”他对女孩说,“有这些布垫卖,我对顾客服务就更周到了。”
  他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出门,踏上仔细考虑过的路线,八九个钟头后回家。他从来不当自己是小贩。“我是推销员,”他对主顾说,“做买卖懂得运用心理学。我只卖顶呱呱的货色。我的路线是研究过的,每年到每户人家三趟,不多不少。这样才不惹人家讨厌。无论你买不买东西,我一定说谢谢。我要大家知道我是懂规矩的。”
  他提高嗓子叫喊:“今天要不要端锅布垫?买一条漂亮的红手帕给小弟弟吧?”之后,总希望跟人家聊聊天、解解闷。他喜欢谈他母亲,而他过去一向孝顺母亲。天气暖和的那几个月里,他每个星期天都到公墓去,在母亲坟前献一束鲜花。那墓碑是双人用的。留了空地用来刻上他自己的姓名和生卒年月。1968年3月,他给自己挑选了一具灰色棺木。又预付了丧葬费用。
  华思一直有件憾事,他的主顾大多都听他说过好几次:“我年轻时应该结婚。没有家,生活真寂寞。我一个亲人都没有。”不过他只是说说罢了,并不是要人家可怜他。
  有一次,听他说话的那位家庭主妇虽急于回屋里去做家务,听了他的感慨,不免感动,就安慰他:“什么话,华思。你朋友多着呢!”
  “是呀,我做买卖的确认识了许多人。”他回答,然后提起购物袋,半走半小跑地匆匆往另一户人家去了。无论是在热得他满头是汗的夏天,或者在冻得他流眼泪鼻涕的冬天,这个瘦小驼背的老头儿从来不改变他的速度。
  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自尊自重,不求人,自食其力,从不向人要什么,最多是在大热天向人要杯冷水。他也从不向邻居推销,如有邻居要向他买东西,他就说:“我是你的街坊嘛。希望你当我是街坊,不是站在你门口的推销员。”
  他常常替人家扫树叶、铲雪,而且做这类吃力工作时也总是尽心尽力。“我手脚也许慢一点,但从不马虎。”他得意地说。
  华思每天傍晚回来,都会在他家附近的加油站歇息,在那里坐一阵,聊聊天,吃杯香草冰激凌。同时把口袋里的零钱换成钞票。“我不抽烟,不喝酒,”他常说,“就喜欢吃香草冰激凌。”
  1月30日,星期六,华思将几条车道的积雪铲清之后,跟平时一样到超级市场去。但是在等面包送到的时候,他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那天,邻居听到他的死讯之后,大多数人都立即放下了工作,沉默良久。谁都没听说过他有病,大家都不相信这小老头竟然就这样去了。
  两天后,华思的名字在报纸讣告栏里出现。他的顾客打电话彼此询问:“是我们的华思吗?”
  一位检察官太太打电话问停尸所的职员:“你们对于无亲无故的人怎样安排葬礼?”
  “我们会找牧师来祈祷,”那职员则答,“派两三个人送灵柩到公墓并参加葬礼。尽力而为就是了。”
  “华思下葬时如果没有熟人在场,那就太凄凉了,”这位太太心想,“哦,会有熟人在场的。我一定去。”许多认识华思的人也打定了同样的主意。
  葬礼之前一天,《明星报》一位记者写了段关于华思的讣告。这位记者访问过华思,写他的小贩生活。他在讣告中提到,华思告诉过他,就怕将来死了没有人送葬。华思的大多数顾客这才知道他去世了。
  那天晚上,左邻右舍都在谈论华思,怀念华思。想起他生前多么寂寞。突然之间,每个人都想起自己也经历过寂寞。大家想起华思曾担心死后没有人送终,人人都感到难受。许多人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参加葬礼。
  对这些人来说,参加华思的葬礼只是尽个人义务,所以没有向别人提起。男人照常离家上班,没想到在墓地碰到太太。
  男女老少,穷人阔人,9点就开始陆续来到墓地,比预定举行葬礼的时间足足早了一个钟头。貂皮大衣、喇叭裤及破旧布袄混杂一起。穿制服的军人和穿深色衣服的商人在面積220公顷的公墓里大步走向华思的墓地。老年人,有些还拄着拐杖,拖着疲乏的双腿坚决地一步一步前进。卡车司机、计程车司机和送货工人把车停在公墓外面,步行将近一公里多到达墓地。年轻的母亲抱着小宝宝,东遮西掩,唯恐小宝宝受到凛冽寒风的侵袭。
  街上车辆拥挤,牧师的车来到离公墓还有两个街口处就给挡住,无法前进。他只好绕道到另外一个入口进去。公墓里面,职员在拥塞狭窄的道路上指挥车辆。牧师糊涂了,怎么都想不起今天究竟是什么知名人物下葬。他停好车,步行到墓穴旁边,这才恍然大悟:这些人一定都是来给华思送葬的。
  公墓管理处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我们全体职员都来了,设法维持秩序,但是没有用。”公墓经理后来说,“汽车一定不少于600辆。谁也不知道停在更远处的还有多少。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无法驶进墓园,只好离去。”
  印第安纳史迹基金总干事布朗也认识华思,怕没人参加华思的葬礼,便决定自己去一趟。他和别人一样,看到墓地里人山人海时,不禁大感意外。他忽然想起墓园里历史悠久的永别亭,上面有座五层高的钟楼,楼顶挂着口古钟,不久前刚重新系好绳索。这口钟可能四十多年没有敲过了。他走到钟绳旁抓住绳索,使劲一拉,敲出清晰的钟声。3公里外都能听到。他足足敲了半个小时。最后,他敲起丧钟:一声声隔得很久,响得很长,充满哀思。
  10点半,雪片纷飞,牧师缓缓扫视了周围的逾千名参加葬礼的人,讲了一篇简短真挚的悼词:“华思做梦也没想到他有这么多朋友。人情冷淡,人对人有时候漠不关心,不过今天上帝一定很高兴。”
  祈祷结束,参加葬礼的人还是流连不去。志同道合的感觉使陌生人变成了朋友。有些人很兴奋,有些人很满足,每个人都因为来这里而觉得欣慰,没有人急于离开。“那天华思使大家有了同感,”有位商人后来说,“他使我重新对人类肃然起敬。”
  华思一生自食其力。他只希望自己下葬时有几个人来送葬。其实,他施舍的恩惠远远超过他所要求的。
   (张迪摘自远方出版社《友情像春天一样》,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①  村子里的老式房屋,是瓦片做的屋顶,新修的那些却自甘堕落,屋顶都由两块铁皮中间夹着一大片泡沫。这是为了省钱,听说也能够隔热,但有个大问题,我不能忍。  那天晚上我刚抵达这个村子,洗漱完毕正要入睡。就在醒和睡的夹缝里,头顶正上方一声锐响,有物体砸落屋顶。我从夹缝里被拉出来,拔剑四顾,只隐隐听得一个小物体滚动而去的细屑声响,仿佛刺客正从屋顶用轻功逃窜。  我没追它,重新躺下,抱着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再
期刊
女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课堂作文题目是:“自己心中的愿望”。  晚上,这个女老师开始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其中一个孩子的作文让她顿时黯然神伤。她把这篇作文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她并不是在找其中的错误,而且有没有错误现在并不重要。  这时,女老师的丈夫走进了房间,见到女老师痛心疾首的样子,莫名其妙地问:“你怎么了,亲爱的?怎么这么激动?”  “你看看吧。”女老师边说,边把那個作业本递给了丈夫。  “亲爱的上天,
期刊
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囚犯,越狱而逃。他没命地朝前飞奔,身后紧紧跟着追捕他的狱卒。  他竭尽全力,终于摆脱了狱卒的追赶。但是,很不幸,他的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条河,河岸陡峭。河虽然不宽,但水却相当深,而他恰恰不会游泳!  一块腐烂的薄木板歪斜地横在河上,逃亡的囚犯没多思考就把一只脚踏了上去。碰巧的是,在河对岸,忽然出现两个人,一个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另一个是最恨他的敌人。  敌人抱着胳膊,一言不发,而最亲
期刊
由于幼年时体弱多病,医生建议将我送到空气清新的地方生活,于是我在四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草原小镇。  我的童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  而我相信,草原就是我的幼儿园。  我人生早期的生活知识基本来源于草原,那种略显粗糙的生活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在那里我曾经饲养过两只乳白色的蒙古牧羊犬。它们母子两代陪我度过那段日子,也因为它们的陪伴,让我已经渐远的童年记忆愈显温暖,也更富于追缅的色彩。
期刊
赫尔曼·黑塞是出生于德国的一位作家、诗人,后于1923年入瑞士籍。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气息,这从他最初的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可以得见。正是因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至后来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同时,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1946年,黑塞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为他赢得了“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的诺
期刊
小时第一次挨人打,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像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了,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街头“大学校”给我上的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获益匪浅的教训。我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是我做得不對。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欺负人家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当场就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如
期刊
“思想常新者,以自然为其可靠之依据。”翻开英国学术刊物《自然》150年前的创刊号复刻版,封面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一行诗歌,让人重温了早期科学的浪漫色彩。  从19世纪百科全书式描绘万物的博物学,到21世纪多学科繁荣发展的现代科学,这本老牌学术期刊跨越三个世纪的变迁,如实记录了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重大变革。  科学世纪  1861年,26岁的约瑟夫·诺曼·洛克耶在英国温布尔登乡下的自家
期刊
1991年8月12日,92岁的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他。  “画家。”林风眠回答。  这是林风眠去世后,黄永玉在悼念他的文章中所写到的一幕。  林风眠这辈子,当过校长,坐过牢,风光过,也落魄过。他所有的光荣和苦难都因画画而起,大半生都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如同他画中反复出现的那只孤雁。  童年与母亲  命运留在林风眠身上的第一道鞭痕,是母亲的下落不明。  林风眠出
期刊
漫步在法国的北部,巴黎和鲁昂这两个繁华的都市最能吸引住人们的视线。同样地,它们也是19世纪伟大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最常去的两个地方。相较于他的朋友爱弥尔·左拉和他的学生居伊·德·莫泊桑,居斯塔夫·福楼拜靠着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一生不曾为生活和工作烦忧过。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将艺术视为生命,这也是他可以在那个文人养活不了自己的时代活得如鱼得水的部分原因。他说:“人生如此丑恶,唯一忍受的方法就是
期刊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分,自己为自己提供生存和繁殖所需的能量和物质。绝大多数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自养,只能靠吞食其他生物为生。  真菌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取现成的有机质为生。但是真菌摄取有机质的方式不是吞到体内慢慢消化,而是把消化酶直接分泌到身体表面,把复杂的有机质在外面消化成能吸收的简单分子之后,再把它们吸收到体内。真菌和动物在摄食营养上的本质区别就是真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