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沧江惊岁晚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入秋之后,气温一天天降低,眼底的风景也变了格调,尤其是过了霜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免不了会生出些伤秋岁晚的迁逝感。
  物逐情移
  楚辞《九辩》里,宋玉伤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明代胡应麟称之为“千古言秋之祖”。“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的题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持续久远的主题之一,在无数迁客骚人的诗词歌赋中,都积郁着浓浓的“伤秋宋玉赋西风”的情结。其后,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都可直追宋玉,成为悲秋文学的代表名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岁月更叠,每个时代的辞章中,悲秋的情怀依然被反复咀嚼、重沓喻示。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的是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悲怆;柳永在“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给人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感的惨淡。而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勾勒出了一个游子的茫然、孤独、疲惫和伤感。
  诗人往往把“秋”与“悲”联系在一起,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浅易的解释了古人逢秋言悲的理由,他说,“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有“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又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


  睹物识时迁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人习惯在自然时节的更替中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感悟生命。在中国人的思想里,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天地万物是由“气”的聚化而生。气是生命的根本。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而作为物质化的“气”又有阴阳盛衰之分,生命盛衰与气的消长紧密相关,“升谓之阳,降谓之阴”。一年中的秋季,正是自然之气由阳转阴、由强变弱的时间,人的生命相应于自然之气,“睹物识时迁,顾己知节变”。时序变迁,万物生命周期行将结束,人们触景生情。
  《吕氏春秋》云:“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则宫动,鼓角则角动。”人容易感秋声而赋悲情,则是客观的物候节气与人的主观心理的同比应合。正如南朝萧子显在《自序》文里写到:
  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斯来应,每不能已也。
  谦心养性
  儒家重社稷、厚人伦,功名济世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其文化的主导,但缺失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生死现实的超越。在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生与死的对立显得尤为剧烈,人们对生的忧患和死的惶恐,成了挥之不去、抑之难平的深深焦虑。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伤感,《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的悲叹,李白则有“恨不挂长绳于青天,系西下之白日”的愤懑,苏轼也有“哀吾人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失落。
  中国文化发展到晚唐两宋时,具有人文关怀的心性学开始流行于世,在佛教的“明心见性”和道教的“修心练性”前提下,儒家奋起直追,提出“谦心养性”的指导理论,实现了儒释道三教的又一次大融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由于士大夫们修身养性的需要,原本被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视为鄙流的点茶、焚香和莳花,在格调上经过一番梳理,从而跃升成了标榜闲适风雅的“三雅道”。
  所谓伊人
  莳花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产物,必然遵循着儒家思想中“执中贯一”的美学规范,经过文人士大夫的改造提炼,莳花逐渐剥离了花供养中的宗教思想,更多的开始体现草木的自然风姿和季节风貌。以草木比兴,在儒家的花道文化里,即便是表现秋天的插花,也不仅用一片萧瑟的来传递情感的表达。儒家认为秋风萧杀、白露为霜的季节,尽管自然呈现的风貌是万物行将寂灭的图景,但是生死轮回相依,老的生命逝去的同时,也是新的生命孕育的契机,花道在表达的层面应该给予人们充满希望的期待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现代人因为受到西方自然主义表现形式的影响,基本已经不再深究中国古典莳花之道中的思想表达,触目所见,有些人做插花时使用的素材全都是没有生命表征的材料,时下流行的美其名曰枯寂美,或者说是禅意的插花。这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佛教还道教的花供养,或者是儒家的风雅莳花,亦或是朝野士庶的岁时清供,皆是不可能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如果用现在的美学知识来诠释古人的思想,那么在秋冬季的插花里,之所以必须使用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材料,事实上是为了通过对比,从而强调美学里的生死主题。
  关于莳花之道的审美,就让我们用《诗经》里的《蒹葭》来形象的讨论一下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由比兴起笔,诗人把霜露寓意成人生中经历的种种磨难,把“在水一方”看做是人生中可望却难即的情境,即便这样,依然不能消磨诗人对“所谓伊人”的渴慕和追求。
  从莳花之道的美学层面来分析,“白露为霜”指明了作品的季节,“蒹葭苍苍”则勾勒了当下季节的萧瑟图画,而“所谓伊人”象征的就是这幅图景中的鲜活生命。在这里“伊人”即可以象征着情人、友人和贤才,也可以象征理想、功名或者是福地仙山等等,正是由于伊人的存在,才让整个作品显得富有生气,让人能感受到诗人的人生充满希望。
其他文献
《鹖冠子》作者相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鹖冠子。《汉书·艺文志》称作者为“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也说:“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大概形象:怀济世之才而不被重用,故隐居深山,以鹖之羽为冠,发愤著书,潇洒楚狂人也。  此书多阐述道家思想,也有天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原著不分篇目,后世按内容分为十九篇。行文古奥典雅,字里行间皆表现出“
期刊
时光快得来不及停留。当春的裙裾拖曳着谢了的花花草草渐行渐远,天气更暖,绿意更深,夏季自此开始。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大都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交立夏节气。又时值农历四月,所以又称为巳月、初夏、槐夏、孟夏。  这一时节,万物任性生长,率意而为,油菜花开始结子,大豆、高粱、棉花生长旺盛,冬小麦扬花灌浆,田间杂草生长迅速,此时田间农活最为繁忙,第一要抓紧时间锄地,
期刊
司马光居洛阳十年,修《资治通鉴》。由于他的宅子位于陋巷,低矮破败,夏天酷暑难当时,只好在房子下挖一个地下室,穴居期间,寒碜而又另类,被人讥为“穴处者”。他常说自己:“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做官四十余年,待遇丰厚,却始终恶衣菲食,在竞奢斗富的北宋官场,一直保持着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和美德。近读邓广铭先生文集,中引司马光为“洛阳耆英会”所作的《会约》,为了解当时的士风民情、交友风尚、官场往还,尤
期刊
刘姥姥是《红楼梦》里写得极好的人物,在以贵族豪门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乡下穷老太太来对比,不容易看出荣国府富贵奢华(或洋化)到何等程度。但是这种对比的手法,如果用得概略,就显粗俗。许多描述乡下人进城的电影、小说,揶揄乡下人土,形象太过漫画化,少了人性细节,看了也只觉肤浅可笑。  好的文学艺术大概都不会以恶意的讽刺为出发点,作者一心存恶意,下笔就尖酸刻薄,无法对角色人物有悲悯包容,少了
期刊
那时的古道,茶马互市蜿蜒西南;那时的古道,跌踏沧桑尘烟漫漫;那时的古道,栈道险山马踏流年……  ——题记  南来北往 流动不息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
期刊
1935年春, 陈三立先生与王树枏先生相会于北京,让传之多年的“南陈北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他们各自拿出得意之作请教于对方,陈先生出的是《马通伯墓志铭》,王先生出的是《廖季平墓表》。他们彼此推崇与倾慕几近一生,因此,看的都格外认真和仔细,最后各删改一两字,结束了这次影响深远的“华山论剑”。当时,陈三立83岁,王树枏85岁。两位垂暮大师的联袂出镜,堪称民国时期文坛的一大盛事。  两人能在这一风云变幻
期刊
西藏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圣地。它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它是最后一块不被污染的土地,它是诗人与僧人的故国……这样的标签贴给了西藏,也贴给了每个人心目中那片远方的净土。  “我最早对西藏产生无限向往,是因为读了仓央嘉措的诗‘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样的句子就像携带有来自藏地的一缕缕轻烟梵唱,像隔着来世的相约向此生招手。我想很多人对西藏着迷,也是通过诗文小说、电影图片等美丽诱惑,从而
期刊
“东汉桓帝时期,国家正式出台‘三护法’,其中明确规定:‘婚姻之家’和‘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地方官员不能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两个地方的长官要回避籍贯上的对应关系(即A地的官员是B地人,则B地就不能用A地人)。”其实“三护法”应为“三互法”,它的涵义与历史价值是什么呢?  东汉的“三互法”在人事回避制度初创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后汉书·蔡邕列传》:“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
期刊
现在是一个菊花盛开的季节。菊花不仅可观,可闻,可药,也可食。用菊花来养生,是秋天有别于其他季节的最大特色。  菊花茶  菊花入茶,香气浓郁,能去除白开水的清寡味道,更具有食疗作用。古人以菊为茶者,当属清代蒲松龄了。蒲松龄用菊花泡茶,在家乡柳泉开设了一个茅草茶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并请饮茶者讲故事、传说,从而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聊斋志异》。现今用于泡茶的“杭菊”有黄白两种,黄菊散风清热,祛痰化淤;白
期刊
说起泉城济南的传统文化符号,有的人会认为应该是大明湖里的“四面荷花三面柳”,有的人会认为就是这满是名胜古迹的“一城山色半城湖”。但无论是娇荷碧柳,还是山光水色,都不是任何一位游历济南的人能够带走的,只能放在相册和记忆里。其实,济南有一种非常特色的存在,是任何人都可以托在掌上就带走的,那就是列入“非遗”的泉城兔子王。或许这个名字少有耳闻,但是通过与传承人杨峰交流,相信一定可以让您了解到它的美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