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史学家,我没有能力对有关貂蝉的一切做出明确的考证。
但是,即使作为史学家,对于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个秀外惠中的奇女子,她又是何方土地成长的粉红英雄,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素有四大美女的传说——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其中美丽得令皎月为之躲闪的貂蝉,却不曾在任何史书上出现过她的名字。在以男性为话语主权的恢宏巨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于刚劲有力的笔墨中添加了几笔淡淡的轻柔,就让一个光彩夺目、聪慧伶俐、善良温柔的女子貂蝉,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这是惟一有关貂蝉的文字。罗贯中以“三分事实,七分虚构”的笔法写就了《三国演义》。然而,在虚实混杂中,究竟貂蝉是真似幻?罗贯中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久难解的谜。关于貂蝉的传说,也如她的容颜一样美丽而迷离,虚无缥缈又真实可感地散落在民间千百年。
2008年6月底,我接受了米脂县政府的写作任务——由我和米脂县的作家毕华勇合写一部命题小说——《貂蝉演义》。接到任务我们便开始发愁,这样一个只存在于虚构的小说中的美女“明星”应该怎样演义?
毕华勇是传说中的貂蝉故里——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蒿湾村走出来的作家。看看他浓黑的眉毛下一对晶亮亮的毛眼眼,我就想,这块土地有这样标致的男子,果真出一个美丽善良的貂蝉也是不足为奇的。
我再次阅读了《三国演义》。貂蝉出场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
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型。正是因了这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汉室朝野更加的变幻莫测。
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色设下了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里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两人却都是好色之徒。貂蝉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周旋于这父子二人之间——一面送吕布以秋波,一面还董卓以妩媚,把个董吕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欲火中烧。
然而,在《三国演义》第九回里,当妒火冲天的吕布终于刺死恶贯满盈的董卓之后,被史学家蔡东藩赞以“以声色为长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的貂蝉,却被罗贯中寥寥几笔便做了了结——甚至吝啬到只剩下一句话:
“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
仅凭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貂蝉悄悄谢幕,销声匿迹于人们的担忧与疑虑之中,再没出现。从此她生死两茫茫,一缕香魂不知归附何处?也是天可怜见。
后来又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与陕西省只隔一条黄河的山西省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又名木耳村),也有貂蝉故里在此村中的传说。山西人做旅游宣传在全国是最成功的。他们说,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木耳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这是暗示貂蝉有闭月羞花之貌的缘故。
木耳村的这个传说依据来自元代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剧中,有一句貂蝉对王允的表白:
“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昴之女,小字红昌……”
就因为这段戏文,木耳村人不知何时,在村里立下了“貂蝉故里”的石碑,同时修建了“貂蝉墓”。近年来,村民们还修复了村中的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以及貂蝉戏台、貂蝉陵园和貂蝉彩塑馆等,以此大张旗鼓地招徕游客。不过,董卓被杀,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到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这时候山西才设有忻州,其间相差了四百多年。貂蝉能在四百多年前,就指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忻州”为自己的家乡,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在查找资料期间,我去甘肃的天水市参加了一个文学笔会。会议期间,《飞天》主编马青山得知我在写《貂蝉演义》,惊得瞪大眼镜片后面的眼晴对我说:“貂蝉怎么能是陕西米脂人呢?张艳茜,我告诉你,你要这样写,就出历史大笑话了!”
马主编说话的依据是,董卓乃甘肃临洮人,甘肃人便一向认为貂蝉也是他们那里的临洮人。只是,马青山主编的眼睛瞪得再大,这样的解释也未免过于牵强了吧?
从天水回来,我立刻查看了资料。原来貂蝉为甘肃临洮人的说法,出现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刊印本当中。其中有王允向董卓介绍貂蝉的话:
“关西临洮人也,姓任,小字貂蝉。”
但是,在这个刊印本的另一处,又有貂蝉向王允的自我介绍:
“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至今不曾见面。”注意,这里貂婵只是说自己在临洮关与吕布相失,并未说自己就是临洮人。
而且,在男权社会里,貂蝉充其量只是一个“贱妾”的身份,即便她貌若天仙,又算得了什么?
那一刻,我很为貂婵感到无限的悲哀。因为既是贱妾之身,便是小人物,便是男人掌中的玩物,即使历史上真有其人,也必然名不见经传,让男人不屑提起。又怎能指望她被载入史册?所以,貂婵只能存活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话本、小说及戏剧之中。
那一刻,我还对罗贯中有太多的不满。既然你已经把貂蝉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生活得如此轰轰烈烈,怎么就不耐住性子为貂婵多添几笔?就这么粗心大意神神秘秘地、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地匆匆收笔,也太草率任性了一点吧?就因为当初你不肯说明白,写详细,结果害得三百多年来,因为这个子虚乌有的美女人物,惹出世上多少是是非非,多少笔墨官司?
米脂人一向没有过多地为貂蝉做宣传。这也许因为米脂人有足够的自信:秀外惠中的米脂婆姨早已名扬四海,地球人都知道。所以,米脂人自顾自地轻松唱着一首民歌:
米脂就出俊婆姨,
米脂婆姨叫貂蝉,
圆脸粉嘟嘟,
毛眼眼透灵气,
亭亭一棵柳,
笑口一包蜜。
关于貂蝉的传说,在米脂县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康熙二十年《米脂县志·舆地第一》的“古迹”中这样记载:
“貂蝉洞,在米脂城西艾蒿湾(注:今艾好湾),亦俗传也。”
由此推断,在明末,米脂先就有关于貂蝉的传说了。
在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顶上,西坡有一低凹处,右侧依靠一个高约三十米的山峁,山峁之下,离地面约一丈高处,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山洞。当地人世代传说:貂蝉就出生在这个洞中,生长在这个洞中。这就是传说中的“貂蝉洞”。
2008年春天,我第一次去“貂蝉洞”。从山顶沿崎岖小路下到沟底,看到的只是一间简陋房子。随行的人告诉我,当地老乡以为公家不久就会开发“貂蝉洞”为旅游景点。于是抢先一步盖起了这间房子,在房门之上锁上了一把锁,就此遮蔽了洞口。
坦率地说,这间简陋的房子实在大煞风景。透过门缝向里端详,有一座慈眉善目的女性石刻雕像安于案上,雕像前敬有供奉的香台。
想必那是貂蝉像。貂蝉已经被“神化”了。
在“貂蝉洞”两里路远的柳家坬村和几位老农聊天。几位老人一排排圪蹴在房子的墙边,向我讲述有关貂蝉的传说。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高一声低一声,一会儿抢着说,一会儿又一起沉默着。听到最后,我只大概了解到,关于貂蝉的故事,是从老一辈那里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老人们说,当地还有几处与貂蝉传说相关的地方,比如貂蝉自小学琴的“练琴台”,还有一个王姓员外的府邸等。
由于听不大懂老人们的米脂方言,使得我与他们的交流障碍重重。我在雾里看花,但努力洗耳恭听。
2008年夏天,第三次去“貂蝉洞”。与艾好湾村相邻的一个村——杜兴庄的一位老人,拎着一串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貂蝉洞”前那间房子的门。我好生奇怪的是:怎么是由杜兴庄人掌管钥匙,而非艾好湾人?我这一问,老人急了:“貂蝉就是我们杜兴庄人。”
得,同一个县同一个乡相邻的两个村,也存在争夺貂蝉的纠纷。看来人有名了就是麻烦多。我立即将话头打住。
房子并不大,两平方米左右,只容了一座半米高的貂蝉像安然坐在洞口,进房子的活人就转不开身了。我仔细打量雕塑的形象——无论怎样看,都会感觉与心目中的貂蝉形象相去太远。再多瞧几眼,倒有几分似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模样了。自然,“王母娘娘”究竟何等尊容,我也是讲不来的。
杜兴庄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几年前,有两位媒体记者想进“貂蝉洞”里探视,这个年轻人做了向导。他们拿着手电筒,提着棍子探路。起初可以弯曲身体行走,更深的地方只能四肢着地爬行了。里面有稍宽绰处,洞壁写有几个大字,由于灯光昏暗,无法识认。洞里阴森寂静,连走带爬了三四十米,电筒光逐渐暗淡,向导不免心生恐惧,无论如何不再前行,三人只好折身返回,没有收获。
在陕北黄土高原,可见到一个个山洞开在半山腰上,当地人称这些洞为古窨子。据说是这里的先辈们为躲避兵匪及民族之间纷争带来的浩劫,在断崖绝壁上挖掘出来的。窨子里面积蓄着粮食、水等生活日用物品。一旦兵匪袭来,人们就拖家带口逃入窨子,直至战事平息。
这个“貂婵洞”是否就是古窨子?我不得而知。但是,“文革”中“深挖洞”时,村里人曾用此洞充数地道过。
与洞口相对的一座峭立山峰,像是站立在洞口的一个勇猛强壮的护兵。老人说,那是“李春疙瘩”。
传说当地一个叫李春的青年与貂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貂蝉除奸事成之后,回归故里——米脂隐居。与貂蝉离散多年的李春主动找到了她。李春用简单纯朴的情感,温暖了貂蝉淡泊孤寂、几近要远离红尘的心。最终他们结为百年好合:“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貂蝉便又不像“神仙”了,更具有人性化倾向了,却也符合当地百姓对命运多舛的貂蝉怀有的朴素真挚的情感。
有一个米脂的女子,一而再地叮嘱我,希望我在演义貂蝉时,一定要让貂蝉爱上一个人。我犹豫着说,我试试吧。
相貌丑陋的董卓,身上堆满了黑黢黢的肥膘。想到如花娇嫩的貂蝉被这样一个霸道无耻的男人拥在怀中,我除了恶心,脑子里只有一个词——暴殄天物。
吕布虽然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但老天真是枉给了他一副好脸孔。其实他与董卓一个德行,上半身充斥着权谋、私欲和暴虐,下半身则活跃着欲壑难填的贪婪和兽性。
我尽量不去想貂蝉身边最重要的一个男人——王允,我尽量将王允理想化为一个纯粹的忧国忧民的忠臣,一个无奈之下做出选择的貂蝉义父。但是,作家庞壮国诗曰:王允将貂蝉——
“当成一把歹毒的刀/把小女子送进阴谋
送进血污/送进死的边缘”。
只凭这一点,把王允当作男人去审视,他就罪不可赦。
那么,就顺了民意,让貂蝉与两小无猜的普通农家青年李春,有一场平凡的爱情故事吗?
只恐怕“曾经沧海难为水”。况且,对于以胆量与智慧力挽狂澜于乱世的貂蝉,又有谁能排解她心中的无限凄凉?又有谁能担当她心灵的知音呢?
一千七百多年来,那个让貂蝉产生爱情的男人曾经出现过吗?
写到这里,心里又很感念作为文学家的罗贯中。假如,他将貂蝉的前生后世一五一十交代清楚,也许,可以满足史学家和人们一时阅读的好奇心,但也由此缺少了文学的吸引力。如今,文学中虚无的貂蝉,却活出了一场悠悠千百年的美丽传说。人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一代代认识着也丰富着外表柔美,内心却不乏阳刚之气的闭月美人——一个绝色女子的善良、灵秀和深明大义早已深入人心,亘古长存。
不可否认,无论多少地方流传多少关于貂蝉故里的故事,更多的人还是因貂蝉而知道米脂的,又因美若天仙的貂蝉而使“米脂婆姨”名扬天下的。是故,米脂人轻松自得地顾自高唱:“米脂的婆姨叫貂蝉”,自然悦耳动听,回荡天地。■
张艳茜/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分配在陕西省作协《延河》编辑部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二期高研班学员。现任《延河》常务副主编。陕西省米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
但是,即使作为史学家,对于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个秀外惠中的奇女子,她又是何方土地成长的粉红英雄,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素有四大美女的传说——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其中美丽得令皎月为之躲闪的貂蝉,却不曾在任何史书上出现过她的名字。在以男性为话语主权的恢宏巨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于刚劲有力的笔墨中添加了几笔淡淡的轻柔,就让一个光彩夺目、聪慧伶俐、善良温柔的女子貂蝉,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
这是惟一有关貂蝉的文字。罗贯中以“三分事实,七分虚构”的笔法写就了《三国演义》。然而,在虚实混杂中,究竟貂蝉是真似幻?罗贯中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久难解的谜。关于貂蝉的传说,也如她的容颜一样美丽而迷离,虚无缥缈又真实可感地散落在民间千百年。
2008年6月底,我接受了米脂县政府的写作任务——由我和米脂县的作家毕华勇合写一部命题小说——《貂蝉演义》。接到任务我们便开始发愁,这样一个只存在于虚构的小说中的美女“明星”应该怎样演义?
毕华勇是传说中的貂蝉故里——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蒿湾村走出来的作家。看看他浓黑的眉毛下一对晶亮亮的毛眼眼,我就想,这块土地有这样标致的男子,果真出一个美丽善良的貂蝉也是不足为奇的。
我再次阅读了《三国演义》。貂蝉出场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
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型。正是因了这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汉室朝野更加的变幻莫测。
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色设下了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里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两人却都是好色之徒。貂蝉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周旋于这父子二人之间——一面送吕布以秋波,一面还董卓以妩媚,把个董吕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欲火中烧。
然而,在《三国演义》第九回里,当妒火冲天的吕布终于刺死恶贯满盈的董卓之后,被史学家蔡东藩赞以“以声色为长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的貂蝉,却被罗贯中寥寥几笔便做了了结——甚至吝啬到只剩下一句话:
“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
仅凭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貂蝉悄悄谢幕,销声匿迹于人们的担忧与疑虑之中,再没出现。从此她生死两茫茫,一缕香魂不知归附何处?也是天可怜见。
后来又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与陕西省只隔一条黄河的山西省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又名木耳村),也有貂蝉故里在此村中的传说。山西人做旅游宣传在全国是最成功的。他们说,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木耳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这是暗示貂蝉有闭月羞花之貌的缘故。
木耳村的这个传说依据来自元代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剧中,有一句貂蝉对王允的表白:
“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昴之女,小字红昌……”
就因为这段戏文,木耳村人不知何时,在村里立下了“貂蝉故里”的石碑,同时修建了“貂蝉墓”。近年来,村民们还修复了村中的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以及貂蝉戏台、貂蝉陵园和貂蝉彩塑馆等,以此大张旗鼓地招徕游客。不过,董卓被杀,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到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这时候山西才设有忻州,其间相差了四百多年。貂蝉能在四百多年前,就指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忻州”为自己的家乡,也算是咄咄怪事了。
在查找资料期间,我去甘肃的天水市参加了一个文学笔会。会议期间,《飞天》主编马青山得知我在写《貂蝉演义》,惊得瞪大眼镜片后面的眼晴对我说:“貂蝉怎么能是陕西米脂人呢?张艳茜,我告诉你,你要这样写,就出历史大笑话了!”
马主编说话的依据是,董卓乃甘肃临洮人,甘肃人便一向认为貂蝉也是他们那里的临洮人。只是,马青山主编的眼睛瞪得再大,这样的解释也未免过于牵强了吧?
从天水回来,我立刻查看了资料。原来貂蝉为甘肃临洮人的说法,出现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刊印本当中。其中有王允向董卓介绍貂蝉的话:
“关西临洮人也,姓任,小字貂蝉。”
但是,在这个刊印本的另一处,又有貂蝉向王允的自我介绍:
“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至今不曾见面。”注意,这里貂婵只是说自己在临洮关与吕布相失,并未说自己就是临洮人。
而且,在男权社会里,貂蝉充其量只是一个“贱妾”的身份,即便她貌若天仙,又算得了什么?
那一刻,我很为貂婵感到无限的悲哀。因为既是贱妾之身,便是小人物,便是男人掌中的玩物,即使历史上真有其人,也必然名不见经传,让男人不屑提起。又怎能指望她被载入史册?所以,貂婵只能存活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话本、小说及戏剧之中。
那一刻,我还对罗贯中有太多的不满。既然你已经把貂蝉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生活得如此轰轰烈烈,怎么就不耐住性子为貂婵多添几笔?就这么粗心大意神神秘秘地、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地匆匆收笔,也太草率任性了一点吧?就因为当初你不肯说明白,写详细,结果害得三百多年来,因为这个子虚乌有的美女人物,惹出世上多少是是非非,多少笔墨官司?
米脂人一向没有过多地为貂蝉做宣传。这也许因为米脂人有足够的自信:秀外惠中的米脂婆姨早已名扬四海,地球人都知道。所以,米脂人自顾自地轻松唱着一首民歌:
米脂就出俊婆姨,
米脂婆姨叫貂蝉,
圆脸粉嘟嘟,
毛眼眼透灵气,
亭亭一棵柳,
笑口一包蜜。
关于貂蝉的传说,在米脂县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康熙二十年《米脂县志·舆地第一》的“古迹”中这样记载:
“貂蝉洞,在米脂城西艾蒿湾(注:今艾好湾),亦俗传也。”
由此推断,在明末,米脂先就有关于貂蝉的传说了。
在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顶上,西坡有一低凹处,右侧依靠一个高约三十米的山峁,山峁之下,离地面约一丈高处,有一个其貌不扬的山洞。当地人世代传说:貂蝉就出生在这个洞中,生长在这个洞中。这就是传说中的“貂蝉洞”。
2008年春天,我第一次去“貂蝉洞”。从山顶沿崎岖小路下到沟底,看到的只是一间简陋房子。随行的人告诉我,当地老乡以为公家不久就会开发“貂蝉洞”为旅游景点。于是抢先一步盖起了这间房子,在房门之上锁上了一把锁,就此遮蔽了洞口。
坦率地说,这间简陋的房子实在大煞风景。透过门缝向里端详,有一座慈眉善目的女性石刻雕像安于案上,雕像前敬有供奉的香台。
想必那是貂蝉像。貂蝉已经被“神化”了。
在“貂蝉洞”两里路远的柳家坬村和几位老农聊天。几位老人一排排圪蹴在房子的墙边,向我讲述有关貂蝉的传说。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高一声低一声,一会儿抢着说,一会儿又一起沉默着。听到最后,我只大概了解到,关于貂蝉的故事,是从老一辈那里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老人们说,当地还有几处与貂蝉传说相关的地方,比如貂蝉自小学琴的“练琴台”,还有一个王姓员外的府邸等。
由于听不大懂老人们的米脂方言,使得我与他们的交流障碍重重。我在雾里看花,但努力洗耳恭听。
2008年夏天,第三次去“貂蝉洞”。与艾好湾村相邻的一个村——杜兴庄的一位老人,拎着一串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貂蝉洞”前那间房子的门。我好生奇怪的是:怎么是由杜兴庄人掌管钥匙,而非艾好湾人?我这一问,老人急了:“貂蝉就是我们杜兴庄人。”
得,同一个县同一个乡相邻的两个村,也存在争夺貂蝉的纠纷。看来人有名了就是麻烦多。我立即将话头打住。
房子并不大,两平方米左右,只容了一座半米高的貂蝉像安然坐在洞口,进房子的活人就转不开身了。我仔细打量雕塑的形象——无论怎样看,都会感觉与心目中的貂蝉形象相去太远。再多瞧几眼,倒有几分似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模样了。自然,“王母娘娘”究竟何等尊容,我也是讲不来的。
杜兴庄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几年前,有两位媒体记者想进“貂蝉洞”里探视,这个年轻人做了向导。他们拿着手电筒,提着棍子探路。起初可以弯曲身体行走,更深的地方只能四肢着地爬行了。里面有稍宽绰处,洞壁写有几个大字,由于灯光昏暗,无法识认。洞里阴森寂静,连走带爬了三四十米,电筒光逐渐暗淡,向导不免心生恐惧,无论如何不再前行,三人只好折身返回,没有收获。
在陕北黄土高原,可见到一个个山洞开在半山腰上,当地人称这些洞为古窨子。据说是这里的先辈们为躲避兵匪及民族之间纷争带来的浩劫,在断崖绝壁上挖掘出来的。窨子里面积蓄着粮食、水等生活日用物品。一旦兵匪袭来,人们就拖家带口逃入窨子,直至战事平息。
这个“貂婵洞”是否就是古窨子?我不得而知。但是,“文革”中“深挖洞”时,村里人曾用此洞充数地道过。
与洞口相对的一座峭立山峰,像是站立在洞口的一个勇猛强壮的护兵。老人说,那是“李春疙瘩”。
传说当地一个叫李春的青年与貂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貂蝉除奸事成之后,回归故里——米脂隐居。与貂蝉离散多年的李春主动找到了她。李春用简单纯朴的情感,温暖了貂蝉淡泊孤寂、几近要远离红尘的心。最终他们结为百年好合:“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貂蝉便又不像“神仙”了,更具有人性化倾向了,却也符合当地百姓对命运多舛的貂蝉怀有的朴素真挚的情感。
有一个米脂的女子,一而再地叮嘱我,希望我在演义貂蝉时,一定要让貂蝉爱上一个人。我犹豫着说,我试试吧。
相貌丑陋的董卓,身上堆满了黑黢黢的肥膘。想到如花娇嫩的貂蝉被这样一个霸道无耻的男人拥在怀中,我除了恶心,脑子里只有一个词——暴殄天物。
吕布虽然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但老天真是枉给了他一副好脸孔。其实他与董卓一个德行,上半身充斥着权谋、私欲和暴虐,下半身则活跃着欲壑难填的贪婪和兽性。
我尽量不去想貂蝉身边最重要的一个男人——王允,我尽量将王允理想化为一个纯粹的忧国忧民的忠臣,一个无奈之下做出选择的貂蝉义父。但是,作家庞壮国诗曰:王允将貂蝉——
“当成一把歹毒的刀/把小女子送进阴谋
送进血污/送进死的边缘”。
只凭这一点,把王允当作男人去审视,他就罪不可赦。
那么,就顺了民意,让貂蝉与两小无猜的普通农家青年李春,有一场平凡的爱情故事吗?
只恐怕“曾经沧海难为水”。况且,对于以胆量与智慧力挽狂澜于乱世的貂蝉,又有谁能排解她心中的无限凄凉?又有谁能担当她心灵的知音呢?
一千七百多年来,那个让貂蝉产生爱情的男人曾经出现过吗?
写到这里,心里又很感念作为文学家的罗贯中。假如,他将貂蝉的前生后世一五一十交代清楚,也许,可以满足史学家和人们一时阅读的好奇心,但也由此缺少了文学的吸引力。如今,文学中虚无的貂蝉,却活出了一场悠悠千百年的美丽传说。人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一代代认识着也丰富着外表柔美,内心却不乏阳刚之气的闭月美人——一个绝色女子的善良、灵秀和深明大义早已深入人心,亘古长存。
不可否认,无论多少地方流传多少关于貂蝉故里的故事,更多的人还是因貂蝉而知道米脂的,又因美若天仙的貂蝉而使“米脂婆姨”名扬天下的。是故,米脂人轻松自得地顾自高唱:“米脂的婆姨叫貂蝉”,自然悦耳动听,回荡天地。■
张艳茜/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分配在陕西省作协《延河》编辑部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二期高研班学员。现任《延河》常务副主编。陕西省米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