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3月31日发文,关注“穷二代”现象。文中有个例子,很有意思,说有两篇网文非常红: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这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写照;到后来,网上又出现了一篇网文《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讲的是作者读完大学还是生活窘迫。可见,“穷二代”改变命运越来越难。
在这里,“喝咖啡”显然是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高的象征。
如果谁写出了第三篇文章《我就是不喝咖啡,不管是不是和你在一起喝》,那恐怕作者不是对现代城市生活异常反感,就是抱着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主义。因为,多数人无可避免地处于由社会差异构成的等级体系中。这个体系的功能就是进行区分,不断把人划为三六九等,社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发展动力。也就是说,优越感从来只属于少部分人。
在社会发展期,人们通常对能不能“喝咖啡”表现出强烈的敏感。19世纪的西方同样处于社会发展期,当时作家们普遍察觉到了这种现象:《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想方设法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典型,《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更是“喝了一次咖啡”就从此被迷住双眼、一辈子不能自拔的悲剧人物。
一般来说,造成身份差异的原因如果是个人的、属于成长环境中的,那是可容忍的、正常的不公;如果造成差异的是社会体制,那这不公就是歧视性的、制度化的。而社会所要做的,是构建一个机会均等的平台,还要保护弱者喝咖啡的机会不被强者抢占。这样才能产生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认同的社会区分体系。
只把优越感赋予一部分人,确实是一种最久远、最基础的社会激励机制。当这种机制被激活并正常运行时,社会总体上是发展的(尽管竞争激烈),而当机制被扭曲、被阻遏时,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动荡,阶层流动停滞,使社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它在个体层面的表现就是“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在这里,“喝咖啡”显然是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高的象征。
如果谁写出了第三篇文章《我就是不喝咖啡,不管是不是和你在一起喝》,那恐怕作者不是对现代城市生活异常反感,就是抱着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主义。因为,多数人无可避免地处于由社会差异构成的等级体系中。这个体系的功能就是进行区分,不断把人划为三六九等,社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发展动力。也就是说,优越感从来只属于少部分人。
在社会发展期,人们通常对能不能“喝咖啡”表现出强烈的敏感。19世纪的西方同样处于社会发展期,当时作家们普遍察觉到了这种现象:《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想方设法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典型,《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更是“喝了一次咖啡”就从此被迷住双眼、一辈子不能自拔的悲剧人物。
一般来说,造成身份差异的原因如果是个人的、属于成长环境中的,那是可容忍的、正常的不公;如果造成差异的是社会体制,那这不公就是歧视性的、制度化的。而社会所要做的,是构建一个机会均等的平台,还要保护弱者喝咖啡的机会不被强者抢占。这样才能产生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认同的社会区分体系。
只把优越感赋予一部分人,确实是一种最久远、最基础的社会激励机制。当这种机制被激活并正常运行时,社会总体上是发展的(尽管竞争激烈),而当机制被扭曲、被阻遏时,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动荡,阶层流动停滞,使社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它在个体层面的表现就是“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