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也正进行着一场重大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新课程实验中,有些人把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自主、合作、探究,认为没有他们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对此,有关课程专家在接受《人民教育》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有创新,也有继承。……接受学习现在和以后也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见,我们一线教师不应一味地追求那些教学时尚,理应冷静地面对本次课改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 “动手实践”中学生沦为操作工
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使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动手实践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对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可站在另一角度来重新审视学生在当前课堂中的动手实践,许多时候效果是不太理想的。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教学中最常见的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或要求下,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然后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结论。整节课,看上去学生是动手了,可反思整个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学生除了获得这个结论外,还获得了什么?如果让学生认识其他诸如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只能用动手量这一种方法吗?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不作任何要求或提示,只提供材料(大小不等、种类不同的三角形),由学生主动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会用量角的方法,可能也会用剪拼的方法去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所要的结论,也掌握了一种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否则,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了教师的一个指令,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活动,糊里糊涂地做了一回的操作工,这样的动手操作缺少了应有的探究味,降低了应有的思维含量,充其量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而加的摆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而在另一节“圆柱的认识”的课上,教师为每小组学生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分为三种:一种是三个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一种是三个圆、两个平行四边形;一种是三个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请学生四人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同时出示两个问题:①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②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有声有色,学生汇报时,更是有话可说。这儿教师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选择合适材料的基础上,合作制圆柱,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自主探究”时给学生“自由”过了火
许多事实证明: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思考让我们清醒,在反思中我们看到了“自主”背后透露出来的“放任、自由”。
这是在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教者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下其规律,可能受先前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许多学生便开始猜测: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他们便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报一些数进行验证。很快,学生先前的猜测被自己推翻了,内心产生不平衡,于是有大多学生开始怀疑这样的数是不是没有特征,课堂上乱七八糟,开小差的有,闲聊的有,没有人持之以恒的继续去深入探究,这时,教师也显得有些无法招架,情急之下只得大声呵斥学生停止,然后生硬地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灌输给学生,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消极,落得这样的后果怪只怪教师给学生自由过了火。
其实在学生出现矛盾而无心继续深入探究时,教师可让学生随意报数,然后由教师判断能否被3整除,我想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表现中看出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重新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但如此盲目地让学生探讨下去已无意义,教师此时可适当引导。笔者曾见一位教师在此时出示一组问题,让学生接着去探索:①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些三位数,看看它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这些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③从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就这样,在上课教师三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又饶有兴趣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在举例、观察、分析、比较中找到了共同点,得出了规律。
上面的例子给我们许多启发:自由探究不等于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不及时参与学生自主的全过程,会导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混乱局面,反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其实,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进行的,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给予必要的指引,充分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变得真正生动起来。
三、“合作交流”不都是说
合作交流,就是学会合作,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期望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可在许多课堂上,热热闹闹地合作交流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些无奈。
这样的场景常在笔者脑海中闪现:那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与众不同》,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出示一列数,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与众不同的数。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他们大都抢着各说各的发现,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的很少;也有的是一个优等生在发言,其余学生当听众;还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得要领……
由此,笔者深深地感到:合作交流不都是说、讨论,静才能思,要在合作教学中将动和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效果----把小组中不同的想法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的成果,以共享集体的智慧。
可见,看似简单的合作交流也并不那么简单,在众多基本要素中有两点最需关注:一是合作交流前的独立思考,这显得尤其重要,否则极易造成个别优等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同学的思维而违背其初衷;二是合作交流时每个同学都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或赞成;或反对;或修正;或补充……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在静思之后互动起来,不然,理想中的合作也成了一种形式,其交流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诚然,本次课改是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只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时常片面地理解和运用了某一种学习方式,其实,那样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极其单调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无味的。新课程实验正全面展开,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应积极寻求学习方式的整合,使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
一、 “动手实践”中学生沦为操作工
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使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动手实践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对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可站在另一角度来重新审视学生在当前课堂中的动手实践,许多时候效果是不太理想的。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教学中最常见的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或要求下,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然后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结论。整节课,看上去学生是动手了,可反思整个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学生除了获得这个结论外,还获得了什么?如果让学生认识其他诸如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只能用动手量这一种方法吗?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不作任何要求或提示,只提供材料(大小不等、种类不同的三角形),由学生主动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会用量角的方法,可能也会用剪拼的方法去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所要的结论,也掌握了一种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否则,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了教师的一个指令,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活动,糊里糊涂地做了一回的操作工,这样的动手操作缺少了应有的探究味,降低了应有的思维含量,充其量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而加的摆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而在另一节“圆柱的认识”的课上,教师为每小组学生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分为三种:一种是三个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一种是三个圆、两个平行四边形;一种是三个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请学生四人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同时出示两个问题:①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②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有声有色,学生汇报时,更是有话可说。这儿教师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选择合适材料的基础上,合作制圆柱,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自主探究”时给学生“自由”过了火
许多事实证明: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思考让我们清醒,在反思中我们看到了“自主”背后透露出来的“放任、自由”。
这是在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教者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下其规律,可能受先前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许多学生便开始猜测: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他们便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报一些数进行验证。很快,学生先前的猜测被自己推翻了,内心产生不平衡,于是有大多学生开始怀疑这样的数是不是没有特征,课堂上乱七八糟,开小差的有,闲聊的有,没有人持之以恒的继续去深入探究,这时,教师也显得有些无法招架,情急之下只得大声呵斥学生停止,然后生硬地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灌输给学生,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消极,落得这样的后果怪只怪教师给学生自由过了火。
其实在学生出现矛盾而无心继续深入探究时,教师可让学生随意报数,然后由教师判断能否被3整除,我想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老师的表现中看出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重新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但如此盲目地让学生探讨下去已无意义,教师此时可适当引导。笔者曾见一位教师在此时出示一组问题,让学生接着去探索:①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些三位数,看看它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②这些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③从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就这样,在上课教师三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又饶有兴趣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在举例、观察、分析、比较中找到了共同点,得出了规律。
上面的例子给我们许多启发:自由探究不等于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不及时参与学生自主的全过程,会导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混乱局面,反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其实,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进行的,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给予必要的指引,充分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变得真正生动起来。
三、“合作交流”不都是说
合作交流,就是学会合作,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期望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可在许多课堂上,热热闹闹地合作交流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些无奈。
这样的场景常在笔者脑海中闪现:那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与众不同》,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出示一列数,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与众不同的数。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他们大都抢着各说各的发现,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的很少;也有的是一个优等生在发言,其余学生当听众;还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得要领……
由此,笔者深深地感到:合作交流不都是说、讨论,静才能思,要在合作教学中将动和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效果----把小组中不同的想法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的成果,以共享集体的智慧。
可见,看似简单的合作交流也并不那么简单,在众多基本要素中有两点最需关注:一是合作交流前的独立思考,这显得尤其重要,否则极易造成个别优等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同学的思维而违背其初衷;二是合作交流时每个同学都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或赞成;或反对;或修正;或补充……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在静思之后互动起来,不然,理想中的合作也成了一种形式,其交流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诚然,本次课改是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只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时常片面地理解和运用了某一种学习方式,其实,那样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极其单调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无味的。新课程实验正全面展开,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应积极寻求学习方式的整合,使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